生活在沙漠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还是撒哈拉沙漠,恶劣的环境可想而知。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仍然有生命的乐章在这里演奏着,比如撒哈拉银蚁,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连续几年不降一滴雨,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第二大的荒漠,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可是体长不足十毫米的撒哈拉银蚁却在这里神奇地生存下来。更让人称奇的是,它们为了躲避天敌沙漠蜥蜴,居然选择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出来觅食,那时沙漠的地表温度已经高达70℃,简直就像一口架在烈火上的“热锅”。在这口“热锅”里,银蚁们不仅没有被煎烤成蚁干,反而可以放心大胆地四处寻找被热死的其他昆虫。它们不仅耐高温,而且奔跑的速度极快,可以达到每小时450千米。比我们人类的高铁还要快很多。这样的奔跑速度,可以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食物,然后把食物拖回巢穴,美美地饱餐一顿。
此外,撒哈拉银蚁还有一项高超的绝杀技:利用太阳导航定位。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缺少醒目的参照物,但是撒哈拉银蚁却能利用升起的太阳来为自己定位。它们能不断地记住自己转动的角度,时时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巢穴在哪里,以便抽身返回时能及时、准确、无误地回去。
我们不能不赞叹,撒哈拉银蚁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环境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令人惊叹的谜底
撒哈拉银蚁是如何在极端炙热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苏黎世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决定揭开撒哈拉银蚁身上耐高温的秘密。
要想在热锅一样的撒哈拉沙漠里生存,撒哈拉银蚁必须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让自己的体温维持在53.6℃以下。也就是说,不管周围的环境再怎么炎热,它们都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身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冷”,否则它们只有死路一条。
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几位科学家在经过艰苦的考察和研究后终于发现,原来是撒哈拉银蚁身上的银色“盔甲”发挥了令人惊叹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首先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撒哈拉银蚁进行了拍摄。结果显示,在它们身上能反射出银色光芒的的背部和体侧部,排列着细密而有序的毛。
这些毛有着非常特殊的结构:毛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贴近撒哈拉银蚁身体的一面平滑,而另外两个面则呈现出波纹状。这些毛从根部往上逐渐变细,最后形成一个尖端,并以相同的方向覆盖在它们的身体表面,有效地反射掉来自不同入射角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带来的高温,同时还可以把体内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出去,就像我们人类宇航员身穿的太空服,让它们可以安然无恙地生活在极端恶劣的撒哈拉沙漠里。
撒哈拉银蚁带来的启发
大自然中的动物们都是天生的设计师,它们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不断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撒哈拉银蚁耐高温的超强生存本领,已经给我们人类的仿生科学带来了不小的启发。
如今的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撒哈拉银蚁的抗热原理,希望能通过效仿撒哈拉银蚁,借助对阳光的高效反射和热辐射来为车辆、建筑、衣物和高温仪器等进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