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的故乡更像我的同龄人。
我是阿拉尔人,今年21岁,
而作为城市的阿拉尔,只有19岁。
该怎么向你介绍我的故乡呢?
也许如今迅速崛起的
阿拉尔能用一系列的头衔唬住你;
但我想,
这个年轻的城市更愿意用缤纷的色彩打动你!
阿拉尔,用缤纷的色彩打动你
阿拉尔,暖沙色
暖沙色是大漠的颜色
阿拉尔,是离海洋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城市
塔克拉玛干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世界第二大沙漠与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
能够满足你对沙漠与穿越的无穷想象
阿拉尔,鲜绿色
在维吾尔语中,阿拉尔有“绿色的岛屿”之意
鲜绿不是天赐,而是人为;
大漠边缘,
阿拉尔绿色神话的创造者不是天山的雪水,
而是一代代兵团屯垦人
阿拉尔,金黄色
金黄色是秋日胡杨的颜色
在人们眼中,沙漠是贫瘠与死亡的代名词
胡杨偏偏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活下去
不止生存,更要活得漂亮
秋日,在蓝天的映衬下胡杨闪成一片金黄,
那是胡杨骄傲的宣告
阿拉尔,雪白色
雪白,是棉花的颜色
世界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南疆
南疆的阿拉尔拥有全国唯一的长绒棉科研所
和全国仅有的两个长绒棉生产基地
阿拉尔人爱棉花,
阿拉尔也像棉花一样简单温暖
在阿拉尔人眼里,
棉花不单是一种植物,
而是雪白的、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
阿拉尔,赤红色
赤红色是兵团的颜色,
是兵团人血液里流淌着的赤诚和热烈
是誓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创造奇迹,
是再艰难也不忘的初心与誓言
用这份赤红,
一代代兵团人在暖沙色的大漠上开垦出
一片鲜绿的奇迹
1949年,由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部队挺进西北、解放新疆。1953年6月,2万余名官兵就地集体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亘古荒原上拉开开发塔里木的序幕。
阿拉尔,用包容和年轻留住你
阿拉尔·包容
阿拉尔的包容写在阿拉尔的名字里
阿拉尔的蒙语是汇聚
阿拉尔,由上海知青的上海话解释
就是“我和你”
阿拉尔,由来自五湖四海、多种民族的人口
汇聚而成
从1953年到2024,从脱下军装参与军屯生产的三五九旅红军战士、带着知识奉献青春于此治沙治碱传递知识的各方知青到为兵团农业输送科学技术的塔大学生、从由内地归来的985大学生到经由人才引进而来的年轻人……五湖四海的人们,或许曾短暂离开,或许以不同方式,于阿拉尔汇聚。
近年来,阿拉尔的新移民逐年增多,他们除来自四川、甘肃等毗邻省份,也远及山东、河南、云南等地。阿拉尔,靠实力圈粉。
阿拉尔的包容受益于阿拉尔的粗糙
在阿拉尔,人们用粗糙瓦解脆弱
阿拉尔的粗糙
是啃着牛羊肉长大的皮实体质
是对外来人的热情和朴实无华
是称量时不用斤两而用公斤的大方
黄沙吹过,粗糙成为铠甲
保卫着棉花一样洁白柔软的生活
阿拉尔粗糙
但基础设施建设不粗糙
阿拉尔人不讲究
但绿化绝对讲究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论交通,在阿拉尔“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纵横。
公路于阿拉尔境已是四通八达,随着阿拉尔至阿克苏、和田、图木舒克、沙雅、玉尔衮五条公路的贯通,五小时经济圈已赫然生成。铁路建设日新月异,伊阿铁路之阿拉尔至阿克苏段已然贯通,此系新疆铁路“四纵四横”主骨架之西段部分,新疆西部出行将因此而更为便捷。
阿拉尔的塔里木机场也已通航两周年。便利的交通,让更多的连接发生,让阿拉尔不再遥远。
接过三五九旅老军垦人的接力棒,阿拉尔人让绿色的奇迹继续书写。来到阿拉尔的游客普遍会惊叹于这座沙漠边城的绿色景观。截至目前,阿拉尔市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284.89公顷,城市绿地率达40.6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51%,全国所有城市中阿拉尔人均绿地占有率最多。
阿拉尔的粗糙与不粗糙
给了人们汇聚于此的理由
阿拉尔的包容,离不开阿拉尔的宽敞
宽敞的阿拉尔
人少,愁少
心宽,路宽
阿拉尔的宽敞
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
是一个人享用一大片美景的自在
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悠闲
是“我和你”汇合而成的无垠
阿拉尔没有方言
包容南腔北调
没有一种食物能在阿拉尔独霸一方
阿拉尔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家
阿拉尔人不讲究生活的范式
允许更多可能的发生
阿拉尔·年轻
阿拉尔的年轻
是青涩的19岁
是不断迎接改变,永远相信未来
年轻的阿拉尔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
对未来的憧憬普遍存在于阿拉尔人心中
不断创造奇迹的红色历史
给了阿拉尔人自信的底气
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
兵团向南发展“三大机遇”于一身
不断向上发展的态势给了阿拉尔人自信的动力
阿拉尔,年轻但不浅薄
有三五九旅的深沉底色
作为塔里木河起源地、丝绸之路必经地、
昆岗文化发掘地、三五九旅传承地
阿拉尔虽年轻,但有故事可说
从青铜时代的虞夏、殷商时期,羌人就是汉人远亲的一支,后演化为汉族、藏族、彝族、羌族,并融入新疆与中西南亚的各个族群,如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开创了塔里木河流域最早的绿洲农耕文明(11团、14团昆岗遗址群),到西汉张骞叩响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大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三五九旅入驻塔里木垦区,进行大规模的屯垦戍边、建城戍边。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点阿拉尔人早已明了
因此大漠边的阿拉尔拥抱粗糙,始终宽敞
世界正在老去
但阿拉尔选择年轻
阿拉尔的孩子
从渺小出发,皮实着、自由着,走向远方
回望来处
阿拉尔正和我们一同成长
阿拉尔的孩子
笑着、憧憬着,来自四面八方
在阿拉尔安放理想
在这里,他们被治愈、被包容
他们看到一个永远年轻的新疆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许露琪
版 块:一眼新疆
版 主:刘美仪
作 者:董溪若
校 对:热依曼
排 版:阿迪莱
点击展开全文
从人物到文化、不断探索异域风光,诉说不一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