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一、单选题
(2022·河北·沧县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区域年降水量多在50~300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③地,这主要是受到( )影响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盛行西风
2.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最大的是( )
A.草地 B.耕地
C.荒地 D.林地
3.奥海的主要功能有( )
①提供栖息地②净化水质③旅游观光④提供水产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奥海浮游动植物群落丰富的原因可能是( )
A.水域大,水质洁净
B.水流速度快
C.水草清理不及时
D.排入的营养物质丰富
5.对奥海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可以( )
A.扩大奥海流域面积
B.降低地下水位
C.采用跨流域调水方式
D.减弱湖泊生物多样性
(2022·天津·高三专题练习)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500m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荒漠草原带
D.针阔混交林
7.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
A.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B.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
C.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8.贡嘎山东坡( )
A.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
B.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
C.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
D.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
(2022·天津·高三专题练习)马特洪峰(46°N,7.7°E)是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山峰之一,山体造型独特,呈四个面的锥体,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是世界登山队员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微博橙子辅导认为现在,一年四季都有登山爱好者攀登马特洪峰,登峰者多选择从东北角的“棱”艰难上山,必须在早上4时从3200米左右的住宿地出发,这样才能确保在下午天气变化前平安下山。下图示意马特洪峰正午时分的山体形态,图中线条表示该山体过去200万年以来的形态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马特洪峰山体形态演变过程中主导因素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 D.风力侵蚀
10.正午时分,登峰者在峰顶平地上发现自己的身高大于影长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马特洪峰是世界登山队员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危险是( )
A.光照强——易发雪盲症
B.云雾多——易迷失方向
C.海拔高—极寒和缺氧
D.坡度陡—雪崩和落石
(2022·福建·三明市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1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4.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22·山东·乳山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据上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
A.海拔1100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
B.海拔1100—5300m,夏季增加
C.海拔500—1500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
D.海拔1500m以上,冬季下降
16.该地区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面积广,将会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
A.使冬季风速有所降低
B.冬季河流补给量不断增加
C.加剧当地冬季寒冷程度
D.使土壤湿度不断降低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1.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伊犁谷地附近地区),由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受两侧山脉夹峙,形成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喇叭口状谷地地形。图中③地海拔高,年降水量最多,应该是多地形雨,位于暖湿西风的迎风坡,D选项正确;受高山高原阻挡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难以到达,AB选项错误,西北季风性质干燥,C选项错误,所以选择D选项。
2.该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面积广,且降水多小于300mm,自然带为为温带荒漠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荒地为主,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大西洋暖湿气流随着盛行西风到达伊利河谷的时候,已经走了近万里路,而喇叭状的伊犁河谷使得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被四周的高山抬升,变成雨水下降到迎风坡上,同时能量和水汽也在这一过程中消耗殆尽。
3.A 4.D 5.C
【解析】3.奥海是修建在北京城内的奥林匹克公园,提供栖息地和净化水质属于湖泊的生态功能,①②正确。另外可以发展观光旅游,③正确。城市湖泊一般不提供水产品,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奥海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水域面积较大,周围人类活动频繁,地表径流汇入时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奥海浮游动植物群落的发展,D正确。水质洁净导致营养盐类物质较少,浮游动植物群落应较少,A错误。湖泊的水流速度较慢,B错误。水草清理与否不是浮游动植物群落发展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5.对奥海实施的生态补水工程会扩大奥海水域面积,但不影响奥海流域面积,A错误。湖泊水域面积扩大,可以提高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B错误。生态补水工程会扩大奥海水域面积,故可以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D错误。该区域为缺水区域,最适宜的补水措施是跨流域调水,C正确。故选C。
【点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林萃路,东至安立路,西至林萃路,北至清河,南至科荟路。公园占地680公顷,其中南园占地380公顷,北园占地300公顷。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以乔灌木为主,绿化覆盖率95.6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配套建设项目之一,而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6.A 7.C 8.D
【解析】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变化,植被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过度,可知图中b为针阔混交林,a为针叶林。故选A。
7.读图分析,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先增大再降低,再增大,再降低,B错;从图中看 在a、b植被过渡带(2500-2700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大,C对;植被类型随海拔变化而变化,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变化即随植被类型变化而变化,故均受植被类型的影响,D错。故选C。
8.读图分析,次生阔叶林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小,说明微生物活动强,分解快,A错;林线附近(3700m以上)气温低,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慢,B错;a植被(针叶林)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小于落叶林,C错;a植被处(2900m)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1700m),D对。故选D。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9.A 10.B 11.D
【解析】9.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山体造型独特,呈四个面的锥体,正说明这一点,A正确。此处温度较低,水大多为固态,流水侵蚀作用很小,B错误。地壳抬升是内力作用,山体外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是外力作用,C错误。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D错误。故选A。
10.身高大于影长,说明太阳高度角很高,使得影子很短。该地位于46°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可得出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时,身高和影子几乎等长,A错误。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影子最短,B正确。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时,身高和影子几乎等长,C错误。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影子最长,D错误。故选B。
11.雪盲症对人的眼睛产生危害,对生命的威胁不如其他的危险,A错误。登山者会选择在天气变化前下山,并且依靠现代通讯设备和方向指引,不会因为云雾而轻易迷失方向,B错误。阿尔卑斯山的海拔最高为4500米左右,虽然也会因为海拔高而出现温度降低,但是极寒还达不到,C错误。冰川侵蚀的地貌比较陡,并且多冰雪,路滑,太阳出来后,温度上升,容易产生雪崩和落石,直接威胁登山客的生命安全,D正确。故选D。
【点睛】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是正午,即为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的时候,这里需要注意是太阳高度最大,并不是一定为90°,只有当太阳直射当地纬度时,才可以达到90°。这里的最大是指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即正午时间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
12.B 13.C 14.A
【解析】12.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B。
13.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塞罕坝得海拔在1010~1 94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所以,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A错误,C正确。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B错误。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错误。故选C。
14.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正确。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光照强不属于不利条件,C错误。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气水净美物尘沙”: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15.A 16.C
【解析】15.此题需要仔细读图,根据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读图发现海拔110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率为零,说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不增不减,保持稳定,A正确;海拔1100-5300m,夏季积雪覆盖率为负,说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减少,因此B错误;海拔500-1500m,积雪覆盖率始终为正值,说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仍然是增加的,只不过不同海拔增加量不一样而已,因此C错误;海拔1500m以上,1500-4000m之间积雪覆盖率是正值,4000m以上是负值,说明冬季积雪覆盖相对上一季节总体上仍然是增加的,因此D错误。故选A。
16.冬季风速降低,可能是造成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广的一个原因,而不能认为冬季风速降低是因为后者造成的,因果逻辑颠倒,因此A错误;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积雪不会融化,不能补给河流,因此B错误;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广,会造成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加,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因此会加剧当地冬季的冷程度,C正确;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广,会导致春季积雪融化时进入土壤的水分增加,增加土壤湿度,因此D销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