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A. 流水沉积 B. 地壳抬升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2】
A. 植树种草 B. 持续除草
C. 修筑防狼堤 D. 从外地运沙
【答案】
【1】D
【2】B
【解析】试题分析:
【1】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故排除选项A;该国以季风气候为主,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控制,故排除选项B;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故排除选项C;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故选项D符合题意。
【2】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故选项B正确。
【题目】大气中无数0℃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0℃以下的树枝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凇”。吉林市的雾凇以其诗情画意的美,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读“吉林市雾凇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表层水温(℃)
-20
【1】雾凇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A. 空气湿度大和温度低
B. 出现逆温和风速小
C. 上下游河水和大气温差大
D. 河水温度高和流速缓
【2】该季节图示河段及两岸经常出现的景观是
A. 水流奔腾,发电旺季 B. 江面封冻,凿冰垂钓
C. 麦苗青青,长势喜人 D. 河水流缓,白雾漫漫
【题目】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上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
【题目】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山脉是
A.秦岭 B.阴山 C.祁连山 D.贺兰山
【2】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3】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4】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
A.包兰线 B.陇海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字母),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______(字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商品率较_______(填高或低)。
(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的地区是_______(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_______(字母)。
(3)C、D、E三地进行大规模商品性农业生产的共同区位条件有_______和_______。
(4)影响F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题目】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暖流的影响 D.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2】该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冬季严寒,不利于害虫越冬
C.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D.阴雨天气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题目】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B.城市化水平更高
C.城市化速度更快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1.【2】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环境恶化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 B.③④C.③④ D.②④
【题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A.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确立了符合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指导方针
D.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题目】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