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上部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 813米 B. 814米 C. 815米 D. 816米
【2】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A. 0.5米 B. 1.5米 C. 2.5米 D. 3.5米
【3】在岩壁上,可以见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孔穴,远望犹如窗格和蜂窝,这种地貌称为石窝。其中石窝最密集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C
【2】B
【3】C
【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1米,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而814米等高线为虚线,说明该处地形被P阻挡,P海拔高于814米,所以P等值线的数值为815米。答案选C。
【2】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根据风蚀蘑菇的特点,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支撑上部高度应为P的高度即815米,支撑下部高度h为813米<h<814米,两者相减,所以木条的长度约为1米到2米。答案选B。
【3】石窝的定义是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形成的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小洞穴和凹穴。从图上可以看出③ 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是陡峭的岩壁。答案选C.
【题目】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消息,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812万亩(多年同期均值1.95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肃、江西、湖南等省;有442万人、31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058万人、796万头),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全国受旱面积9892万亩。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南省干旱灾害频数在________以上。
(2)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4)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湖泊,平均海拔69米,它由大小两湖组成,仅涨水时相通。南侧大兴凯湖呈圆形,北宽南窄,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湖水混浊,湖面常波涛汹涌。两湖之间有宽约1千米的天然沙坝,沙坝是茂密的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树种有兴凯湖松、橡树等。北侧为小兴凯湖,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环湖多沼泽和农田,湖沿岸有较多芦苇、兴凯湖松、橡树等植被,湖水清澈,可见湖底的泥沙。沙冈土质主要是沙土。此地区的主导风是从俄罗斯吹过来的,结冰期153天,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注入乌苏里江。
材料二:兴凯湖流域与大小兴凯湖示意图
(1)分析兴凯湖常见“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奇特现象出现时期及原因。
(2)分析植被对沙坝产生的影响。
(3)分析小兴凯湖湖水明显比大兴凯湖清澈的原因。
【1】兰新高铁未走直线而是绕道西宁,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坡度,利于高速运行 B. 扩大辐射范围
C. 少占耕地 D. 保护生态环境
【2】下图是一乘客某日12时整(北京时间)在叶鲁番附近拍摄的照片,此时动车前进的方向大致是
A. 正南 B. 西北 C. 东南 D. 正北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图中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
(2)指出山西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清徐老陈醋是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产,其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陈醋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井水为酿造水源,经蒸料、发酵、熏醅、水淋而成新醋,再通过“夏季伏晒”和“冬季抽冰”的陈酿过程,剔去醋中水分。
(3)概述清徐老陈醋生产的有利条件。
大同素有“中国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坚持低碳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全力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
(4)分析大同从国家煤炭能源基地向新能源基地转变的主要原因。
【题目】(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国的地理分布略图。
材料二:畜牧业在图中所示国家占有重要地位。该国主要利用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还通过种植甘篮等绿叶类植物作为冬季鲜草生产量不足的补充;目前,该国农牧业已实现高度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其畜牧业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该国人口分布在北岛北半部的原因。(4分)
(2)近年来,该国奶粉畅销国际市场,阐述其生产优质奶粉的区位优势。(6分)
【题目】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菜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瀉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瀉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A. 反复进退 B. 向南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向北推进
【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 河流流速减缓 B. 河流流程加长
C. 湖泊面积增大 D. 湖泊距海变近
【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人为垦殖 B. 河流改道 C. 气候变化 D. 泥沙淤积
【题目】读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国家?(4分)
A. , B. ,
C. , D. 。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2分)
人口出生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 。(1分)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分)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线的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山区往往以路交通为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公路干线(图中虚线)分布图及该区域某段公路景观图。
(1)图中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河谷,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区公路密度很小,简析其原因。
(3)上面右图景观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____(从甲、乙、丙、丁中选择)位置附近,说明你判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