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学发展——代表性的古农书(李根蟠)

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产生和保存了丰富的农学典籍。据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统计,在西方近代农学传入我国以前,我国大小农书共出现634种,保存至今的有300余种(包括辑佚)。而近年来又发现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农书。这些农书可以区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农书,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业面貌和农学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农学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志。

我国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有农家。农家的来源,一部分是历代农官,他们负有劝督农业生产、组织修建沟洫等任务,另一部分是与农民有较多联系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都积累了不少农业生产知识,并有专著。《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农家著作九种,其中《神农》、《野老》为战国时作品,都没有保存下来。但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上农》讲农业政策,其他三篇讲农业技术,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任地》等三篇以如何把涝洼盐碱地改造为畎亩结构的农田为中心,阐述了土壤耕作、合理密植、中耕除草、掌握农时等技术环节,是先秦时代(主要是战国以前)农业生产技术的光辉总结。它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农业生产中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和农业生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国精耕细作农学的奠基之作。此外,成书于战国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篇,是水平颇高的农业地理和土壤学方面的著作。

秦汉至南北朝高水平农书的问世

秦汉到南北朝最重要的农书有《氾〔fan凡〕胜之书》、《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

氾胜之是西汉末年人,做过汉成帝的议郎,曾在关中地区指导农业生产,成绩卓著。所著农书已佚,仅从其他古书中保存了片断,收集起来只有3500多字。它提出了“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这一北方旱地耕作栽培的总原则,记载了在小面积土地上深耕细管、集中使用水肥以求高产的区田法,并具体论述了若干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内容丰富。

公元2世纪(东汉末)著名政论家崔寔[shi石]所著《四民月令》现今也只有辑佚本。它是农家月令类农书的代表作,反映了黄河流域地主田庄中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对两汉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技术作了最为系统而精彩的总结的,是公元6世纪(北魏)的《齐民要术》。这本书的作者是北魏人贾思勰[xie胁],他在写书的过程中,广泛收集历史文献和农谚中的有关资料,向老农和有经验的知识分子请教,并以自己的实践(观察和试验)来检验前人和今人的经验和结论。全书写得严谨、质朴、精到、详明,堪称后世农书的典范。《齐民要术》内容包括粮食、油料、纤维、染料、饲料、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以及蚕桑、畜牧、养鱼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以至烹调等。诚如作者所说,它“起自耕农,终于醯[xi希](醋)醢[hai海](肉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所总结的耕-耙-耢-压-锄、种植绿肥、轮作倒茬和选育良种等原则与方法,标志着我国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此后1000多年,我国北方旱作技术的发展始终没有超越它所指出的方向和范围。其中许多科学原理至今仍然有效。此书虽以黄河流域农业为主,但篇末记载了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又是最早的南方植物志之一。总之,《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善的综合性农书,在中国和世界农业史上居重要的地位。西方和东方的学者对《齐民要术》的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如日本有所谓“贾学”。《齐民要术》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宋元农书的新发展

这一时期农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书数量的增加。已知农书数量几乎是前代农书总和的一倍。综合性农书中重要的有唐末韩鄂的《四时纂要》;南宋的陈旉[fu肤]《农书》;元代司农司编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维吾尔族人鲁明善写的《农桑衣食撮要》等。

唐宋时代专业性农书大大增多,分科更细,内容更专。比较重要的有唐陆龟蒙的《耒耜经》、陆羽的《茶经》、李石的《司牧安骥集》,宋代秦观的《蚕书》、赞宁的《笋谱》、陈翥[zhu柱]的《桐谱》、蔡襄的《荔枝谱》、韩彦直的《橘录》、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还出现一批劝农文和耕织图,它们以通俗的文字和图像介绍农业技术,或针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具有农业推广性质,是我国古农学的一种新形式。所有这些,难以一一尽述。下面只着重介绍两部最重要农书。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陈旉和王祯。

陈旉(公元1076-1154年)生于北宋、南宋之交,居于长江下游地区,曾“躬耕西山”,“种药治圃”,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他于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写成的《农书》,是总结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一本地区性农书。他写书的态度是不人云亦云,不因袭成论,必经自己实践检验证明切实可靠的才写下来。因此,该书虽然篇幅不大,范围较小,但充满新鲜经验和新鲜思想,这在《齐民要术》以后的综合性农书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对水田耕作栽培技术和各类土地合理利用的精辟论述,标志着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它和《齐民要术》可算得是双星拱照,南北辉映。书中提出“盗天地之时利”和“地力常新壮”等命题,在传统农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祯(生卒年月不详)是元朝人,原籍山东东平,在安徽和江西当过县尹,对南北各地农业生产都比较熟悉,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14世纪初写成的《农书》,第一次囊括了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生产技术,并作了比较,系统全面,源流清晰。尤其是全书约2/3的篇幅用以介绍260种“农器”(主要是农机具,也包括部分农产品加工工具和其他与农业有关的设施),每种农器有图一幅,文字说明一篇,并配上诗歌,真是图文并茂,洋洋大观,实为我国现存最古最全的农器图谱。

(4)明清农书创作的繁荣

明清是农书创作繁荣、成果丰盛的时代。流传至今的明清农书有几百种之多,占我国农书总数的一多半。这些农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不乏高水平的佳作。这是当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继续发展的一种反映。在本时期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中,最重要的是《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

《农政全书》刊刻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作者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是明末伟大的科学家,他虽曾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但仕途坎坷,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对天文、数学、农学均有深入研究,是我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第一人。农学是他用力最勤、收获最丰的领域。他青壮年时一面读书教学,一面参加农业生产,后来又在上海、天津等地进行过广泛的农学试验,并收集了大量前代和当世的农业资料,在此基础上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主要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50余万字的皇皇巨著。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以屯垦为中心)、水利、农器、树艺(谷物、园艺)、蚕桑、蚕桑广类(木棉、苎麻等)、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荒政等十二目,内容比前代农书大为拓宽。它有鉴别地搜罗了历代农书和农业文献的精华,补充了屯垦、水利、荒政等前代农书的缺环,总结了宋元以来在棉花、甘薯引种栽培等方面的新鲜经验,又第一次把“数象之学”应用于农业研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实地观察,正确地指出了蝗虫的滋生场所,书中还收录了反映西方近世科技成果的《泰西水法》,堪称我国传统农书中体大思精、内容宏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

《授时通考》成书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是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全书分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农余、蚕桑八门,汇集和保存了丰富的资料,但内容没有什么创新。

这一时期的综合性农书中,地方性小农书显著增多。最著名的有浙江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四川的《三农记》,山东的《农圃便览》、《农蚕经》,陕西的《农言著实》,山西的《马首农言》等,不少是出于经营地主之手的实录性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各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

专业性农书也大量涌现。蚕桑类、畜牧兽医类专著最多,园艺、花卉、种茶、养鱼的农书也不少。有的内容很专门,如记载水稻品种的《稻品》,提倡在江南推广双季稻的《江南催耕课稻编》,论述新兴作物的《烟草谱》、《木棉谱》、《金薯传习录》等,种菌、养蜂、放养、柞蚕等都有专书。是人们为解决农业生产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而写的。还值得提出的是,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小面积高产,纷纷进行区种法试验,于是出现不少以“区田”为名讲述区田法的农书,近人把它们收进《区种十种》中。人们总结抗灾救荒经验,又撰写了一批关于蝗虫防治和救荒植物的专书。以上两类农书均为前代所无。

还有一类农书偏重于理论分析,例如明代马一龙的《农说》》和清代杨屾〔shen申〕的《知本提纲》,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解释农业生产,把传统农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有相当高的水平。不过,它们还停留在以比较抽象的哲理来阐释农业生产现象,当时仍缺乏显微镜一类科学观察实验手段,难以深入探索农业生物内部的奥秘,形成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理论,这就不能不妨碍我国农学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农书,在卷帙浩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深刻、流传广泛久远等方面,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欧。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也是给全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THE END
0.美食相关书籍:北魏《齐民要术》卷七、南北朝《食珍录》、隋代中国首部专论饮食的著作是东汉末年曹操撰写的《四时食制》,但该书已佚失。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资料较多的农书主要有东汉崔宴的《四民月令》、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三国吴末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虽属农书,但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醋酸”。就是说jvzquC41yy}/lrfpuj{/exr1r1hg3lh7:4j4hB
1.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___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o 《齐民要术》 o 《农桑辑要》 o 《王祯农书》 o 《农政全书》 答案: 【A 】 以上是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___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学习强国题库,学习强国试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jvzquC41jc4iwjyw0eun1;5431632?4429645?3jvor
2.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196、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 )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 以上是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 )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学习强国试题,知识竞赛试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郑州人事考试网频道。jvzquC41|jkoiƒmqw0nvc}z0eqs04974127398765496:7mvon
3.全民科学素质知识普及(第十二期)16、北魏时期贾思勰写的农书是下列哪一部? 正确答案:a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农政全书》 d、《王祯农书》 e、不知道 17、首次进行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正确答案:b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郑和 d、库克船长 e、不知道 jvzquC41yy}/dsieh{4dqv4skvg0iƒis{f€tv44247.786643:887mvon
4.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农书。()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判断题 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完整农书。() 答案: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在线练习手机看题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l22l>5h:7b5>9462g34A
5.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题目: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出题:山东科技报社推荐:山东学习平台)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A 以上是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jvzquC41cj4iwjyw0eun1;5431693@4425;74?3jvor
6.秉承农为邦本理念践行教民稼穑使命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华农耕文明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其传承一部分是通过历代农书的援引,但更多的是有经验的老农通过言传身教传授农业技术与经验,由此产生诸多广泛流传的农谚与歌谣。贾思勰提到《齐民要术》的成书过程是“爰及歌谣,询之老成”,据统计,全书有30多条农谚和歌谣,如借用农谚强jvzquC41yy}/v~fplkkxcwl0ep532;8/255398hqpvkovh=;74>347mvo
7.《齐民要术》:农书之首中国古代共有五部重要的农学著作,被誉为“五大农书”。 第一部是《氾胜之书》,由西汉时期的氾胜之所著。该书通常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农书,但遗憾的是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其他文字记载中窥见一斑。 第二部是《齐民要术》,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该书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也是现存第一部保存完整的农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hl~{o1vbf8hqpvkov87247651991eqtugwya5267;<=80jznn
8.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正确答案:A 扫码关注:湖北华图人事信息网 回复:每日一练,查看答案及解析jvzquC41o0nc0qzcvw4dqv4ejcthuqn137756;<0jvsm
9.549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549、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___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549、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___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出题:山东科技报社推荐:山东学习平台)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jvzquC41o0nb0qzcvw4dqv4424702?7514754>920jznn
10.贾思勰与农学巨著《齐民要术》有了这些经历后,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于是开始了《齐民要术》的潜心编写。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民间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终完成了《齐民要术》。 内容丰富涉农林牧副渔 《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11万余字(其中小字夹注4万左右),内jvzquC41u|h/upsgv0id1|ltd1yhtk4rcf5dqw442491487:1euovnsva362:B=0jvsm
11.旧中国古代历史章节练习A.《尚书》B.《天官书》C.《甘石星经》D.《天文志》 57.中国最早的农书是西汉晚期成书的(),记载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桑辑要》D.《农书》 58.北魏时期,贾思勰撰写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早期农书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jvzquC41yy}/ys}0ep5y|88556=69=>0cuvy
12.古代五大农书书名2 齐民要术 作者 〔北魏〕贾思勰 书名3 陈敷农书 作者 〔宋〕陈敷 书名4 王祯农书 作者 〔元〕王祯 书名5 农政全书 作者 [明]徐光启 目录 1 概述 2 简介 3 综述 ▪ 《氾胜之书》 ▪ 《齐民要术》 ▪ 《陈旉农书》 ▪ 《王祯农书》 ▪ 《农政全书》 概述 《氾胜之书》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A;835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