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 ②增大年径流量 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 ④提高地下水水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为了加强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保护植被,保持水土
②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
③修建大坝,拦蓄并大量利用水资源,以减小中下游的水量
④大量修建梯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充分利用澜沧江的水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1】D
【2】A
【解析】
【1】梯级开发就是建设多个水电站,水库能调蓄洪水,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①③正确、②错误。可以提高枯水期地下水水位,④错误。故选D。
【2】属于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保护植被,保持水土,①正确。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②正确。对流域的水资源要全流域综合利用,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所以修建大坝,拦蓄并大量利用水资源,以减小中下游的水量与大量修建梯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充分利用澜沧江的水资源都不符合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③④错误。A正确。故选A。
【题目】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于我国,巴西的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大 ②水热充足 ③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 ④土壤肥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载力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
A. 气候变暖 B. 降水减少 C. 国土面积减小 D. 植被破坏
【题目】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海陆位置
【2】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A. 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 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 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 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3】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题目】读图“浙江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
A.100株B.1000株C.3500株D.9600株
【2】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题目】根据“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50°N以北区域主要地形特征,指出这种地形对该区域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2)判断图中甲河段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分析原因。
【题目】 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D.政治因素
【2】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①②
【题目】读“我国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工程实施的原因?
(2)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幔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早,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以及石化森林景观见下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3)请你对“河中生物极少”做出合理的解释。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题目】下图是祁连山冰川分布玫瑰图,线条越长,表示冰川数量越多;阴影面积越大,表示冰川面积越大。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数量相差不多,但面积差异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东北部比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