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选物化地,是“理性”还是“离谱”

高二学生选了物化地之后集体叹气的样子,就像是团建聚餐点了一锅麻辣烫,头三口吃得热血沸腾,第五口开始翻白眼,第七口已经满脸疑惑:

“谁给我推荐的这玩意儿?”

旁边那个劝你点物化地的同学,一脸无辜地捧着自己的生物卷子默默流泪:“我也被骗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到高二,梦碎选择题。

你选的不是科目,是命运,是接下来的无数次崩溃,是班主任冷眼旁观的讥讽,是你爸妈“你不是说喜欢地理吗”的复读机,是深夜十点后,地理试卷上那句“简要分析”,让你怀疑人生的起点。

高一选科那会儿,大家兴高采烈,宛如摆摊相亲,物化地就像那种“学历不低、性格温和、赋分友好、可进可退”的理想型,光环一大堆,听起来几乎是为中等生量身定做的天选组合。

可是,一旦真结婚——哦不,是选下去了,高二就开始天天上演《甄嬛传》:谁也不容易,谁都在后悔。

是时候拆穿物化地的“温柔陷阱”了。

地理这门课最大的骗局,是它开头真的太像个“好说话的朋友”。

高一上学期,大家玩得挺开心。地图颜色一目了然,知识点一背就会,老师上课还讲得风趣幽默,“西北风一吹,冷空气南下”的画面感甚至能让你边听边开脑洞。

你开始幻想自己日后穿着冲锋衣做着科研,开疆拓土、环游世界。

但这个梦,撑不过高一下学期。

地理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路进化到“工业区位因素”,每一道题都带点“人类社会学+国际关系+物理概念+逻辑推理+自由发挥”的味道。地理老师也开始放飞自我:讲到一半突然问你,为什么南京的秋天温差这么大?

你正琢磨呢,老师突然说:

“你试试从热力环流、锋面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角度答答看。”

我说老师你是来找茬的吧。

别看你平时背得挺熟,考试一做题就忘。更扎心的是——你以为你理解了,其实你理解得很肤浅;你觉得自己答得满分,结果评分标准像是玄门口诀,少一个点扣三分,答多一句也扣分。

我一个同桌,地理考试从来不空题。他的原则是:“地理是文科里的哲学,关键在于答出气势。”有一回考“成渝城市群的形成条件”,他洋洋洒洒写了四百字,句句排比句、气势磅礴,仿佛要把重庆建成世界中心。

最后得分:1分。

老师批语:“虽然你写得像演讲稿,但我没在答案里看到‘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这几个词。”

还有一个学弟,地理卷子一打开,直接照着图开始讲故事。题目是“分析本地的农业分布特征”,他开头就写:“从小我就生活在这个有水有田的地方……”

后面干脆成了散文诗:“水稻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绿油油的菜地像梦……”

老师后来跟他谈心,说:“我很欣赏你的文笔,但你能不能,答点题?”

有句话说得好,地理题不难,难的是你要像编剧一样,把它编出道理来。

考试最难的不是题难,而是出题人比你会演。表面看是工业布局问题,背后却是经济政策+人口迁移+地理区位三合一的交叉题。你要想清楚怎么写逻辑链条,还不能答多了。

答少了扣分,答多了扣点。

答得太稳妥,判卷老师看着不爽;答得太大胆,老师又说你跑题。 有一次考地理分析题,我一不小心写多了五个点,还带了例子,心想老师肯定夸我“全面细致”。

结果老师在旁边批:“请你以后写三点就停手,答多了我批得烦。”

我脑子里立马浮现一幅图:

我兴致勃勃地答题,老师冷漠脸打上“过犹不及”。

我一个表弟,考前听说“地理要突出关键词”,就把所有可能的术语印在了脑子里。

结果考试一上来就把“热力环流”“逆温层”“城市化水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全都安排了进去,答题像开词典。

老师看完评语是:“你这是写词条集合吗?”

最可怕的不是你学不会,而是你想换组合的时候已经晚了。

物化地的门,一旦选了,就像是一张签了字的婚前协议,不仅不能退货,连换个口味都难。等你意识到班级氛围不对、老师讲得不行、自己又没兴趣时,物化生那边早已经卷疯了,生物卷子都背成rap。

有时候看着别人刷生物题,你心里也动摇。

但你转不了,你已经选了地理,赋分机制也盯上你了。卷子一份份地发下来,分数一条条地波动着,你开始练出一种独门武功——眼神麻木,分数免疫。

我一朋友,高一时一拍脑门选了物化地,结果高二一开学就开始喊“地理杀我”。她尝试申请换到物化生班,被班主任当场回怼:“你以为换班是点外卖?不喜欢还能退?”

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学,每次考试都像赌命,发卷那天班里鸦雀无声,发她卷子时,老师都得先吸口气再递给她。

另一个朋友,选物化地前信心满满,地理卷子全班第一。

结果到了高二,发现其他人卷子也写得飞起,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我走运走早了?”后来他干脆自暴自弃,每次考试写得像填色游戏,把图涂得花花绿绿,还留言:“请老师根据颜色美感评分。”

老师发朋友圈吐槽:“我教的是地理,不是水彩画。”

那到底该咋整?选还是不选?

说白了,物化地不是个坑,但也绝不是“捷径”。

真正适合物化地的学生,大概是下面这种人:

地理思维清晰、空间感好、读图能力强 肯啃资料、能耐住性子、背东西快 不是冲刺清北医学,但想进985/211理工科,尤其工科、农林、师范专业

如果你只是因为听说地理“好混”“好赋分”才选,那建议再想三遍,清醒点,不要为了逃避生物结果跳进地理的火坑。

选课这事,不能光靠传言、段子、或者所谓“学霸推荐”。别人选地理是拿来上岸的,你选地理可能是来下沉的。

选之前,先问问自己:

你能接受每天都在做抽象题、每天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文盲?

你能接受高二高三全班只有你一个人懂气压带但没一个人愿意听你讲?

你能接受考试看似全答了,最后只有三分?

如果答案是能,那选。 如果不是,那改,趁早改。

所以说,选物化地不是错误,它只是提醒你: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不卷的组合。

与其幻想“哪个组合更轻松”,不如直接面对现实:哪个组合,你能卷得动。

别到高二了才后悔,后悔没什么用,该来的一模二模照样来了,你只能顶着压力往前冲。

THE END
0.林桂榛|五十学术自述(3)武帝时流行以“五行”代称邹式五德(即魔化五材),于是指称厌胜禨祥魔化金木水火土的“五德”名号改为“五行”名号,随后朴素金木水火土也自然而然称五行,乃至非战国秦汉五德论的原始五材字样也难免改五行字样了(如《洪范》)。 (11)在十运五行上对夏历与节日的推算。——我从中学时代就喜欢天文地理。历法难在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1886715<:2>6;:a724A632:;30|mvon
1.揭秘王群高二地理网课:为何成为百万学子的选择?揭秘王群高二地理网课:为何成为百万学子的选择? 在互联网教育普及的今天,王群老师的高二地理网课凭借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显著的提分效果,成为众多高中生的首选。作为作业帮经纬地理体系的奠基人,王群老师以专业素养与创新方法,将地理学科的魅力融入线上课堂,为学生提供了高效且有趣的学习体验。jvzquC41yy}/cr}wg8<70lto17<99A3jvor
2.20252026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学说儒学正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玄学盛行三教并行理学形成挑战正统西学冲击民主科学春秋战国秦汉武帝西汉末年东汉末年魏晋唐朝宋代明清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近代:西学东渐古代:儒学长期占统治地位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习聚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jvzquC41yy}/|}m0eun1|thv1;59965944ivvq
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知识清单2025五、新课(一)古希腊文化1、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①生产力进步,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制经济发展(根本原因);②城邦制度繁荣,公民阶层活跃(雅典民主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③城邦执政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④人文主义发展,希腊学者更加关注人和社会的研究;⑤地理位置优越,吸纳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⑥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6:?=:0jznn
4.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2021/11/26|218次组卷|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相似题纠错详情加入试题篮 32. 《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从康熙到乾隆,先后三次纂修。它测绘、制作青海、西藏、新疆地区的地图,编写《西域图志》等边区的图书,并动员各省官员收集、整理、上交有关jvzquC41|wpvcw3zmy4dqv439r786<59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