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何会活活饿死在“困龙之地”的沙丘看看头条

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有一个广宗县,广宗县境内有一个叫大平台的村,单看这个村的名字,大家肯定会联想到这个村要么是整体建在一个大平台上,要么这个村里一定有一个大平台。

实际上各位想得没错,这个村子之所以叫"大平台存"正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平台,这个大平台的名字叫"沙丘",根据《广宗县志》的记载可知,广宗全境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

而沙丘因为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三件事,导致这个地方被很多历史爱好者称之为"困龙之地",在古代,帝王乃真龙天子,困龙即是困王,那么小小的沙丘又如何困得了君临天下,傲视群雄的帝王呢?我们下面来看看。

帝辛被世人称之为"商纣王",很多史书记载,帝辛在位期间沉迷酒色,穷兵黩武,重用酷刑,滥杀无度,最终身死国灭,而最能表现帝辛昏庸腐败的,就是他曾在沙丘建造离宫和酒池肉林,供自己居住挥霍。对此《史记》记载:

从此,"酒池肉林"就成了生活极度奢华的代名词。

不过,帝辛究竟有没有在沙丘建造过"酒池肉林"目前还尚未得到确认,因为直到现在,考古学者都没有在沙丘,或者说没有在广宗县境内挖掘出任何遗迹。所有关于"酒池肉林"的说法都完全来自史书上的记载,这种情况下如果就断然肯定帝辛一定建造过酒池肉林的话,笔者认为这是对帝辛的不公平。

不过沙丘与帝辛的联系也仅此而已,沙丘只是帝辛曾经的离宫,他也许曾在这里居住过,但并没有被困在这里,当年帝辛是逃回了商都,在鹿台上自焚而死的。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当时唯一可以抗衡秦国的东方大国。然而人无完人,具有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也有昏聩的时候,他这一生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壮年之时早早退位,然后将王位传给小儿子即赵惠文王,但又出于私心和对大儿子(即废太子赵章)的怜悯,希望将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平分天下。

很难相信,英明的赵武灵王竟然会有这种想法,而且还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了。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国不可有二君,否则内乱一定会发生,不管是赵惠文王还是赵章,他们都不允许对方的存在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赵武灵王可以满足他们最初的欲望,却永远阻止不了两人欲望的膨胀。

赵武灵王决定将代郡分给赵章,让他做代王,当然赵武灵王这么做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本已退位为主父的他希望重新掌权,扶植赵章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想法。但赵惠文王坚决反对,由此赵武灵王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小儿子,已经不是自己所能驾驭得了的了,所以为了让赵章顺利成为代王,实现自己的野心,他决定为赵章创造一次政变的机会。

公元前295年,他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赵章和赵惠文王跟随自己一同前往,于是三人就一同去了沙丘,赵武灵王与赵章同住一宫,赵惠文王自己住一宫。

随后赵章在赵武灵王的默认下,准备发动兵变杀掉赵惠文王,但此时赵惠文王羽翼已丰,赵章的兵变很快被赵惠文王镇压下去,赵章本人也被杀死。而对于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也产生了很大的怨恨,所以在赵惠文王的默许下,参与平叛的信期、李兑、公子成包围了赵武灵王居住的寝宫长达三个月,三个月后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被活活地饿死在沙丘离宫。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王建的投降,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这一前所未有的壮举,此后,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天威,也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秦始皇先后五次东寻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部队行至平原县时秦始皇便身染重病,当走到沙丘,皇帝病情加重,不得已而在沙丘行宫停驻,但没过多久,始皇帝便在沙丘驾崩。

以上便是发生在沙丘的具有"困龙"之说的三个故事。

本文参加有奖活动#机构V计划征文赛#,快来一键加入百家号机构运营快车道。

THE END
0.沙丘为何被称为困龙之地,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最后都在这里陨落了在如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大平台村里,竖立着一块被岁月雕蚀的石碑,上面刻着“沙丘平台遗址”几个字,石碑质地古朴、其貌不扬,附近村落民舍零落,和周遭其他普通的河北农村并无二致,很多人经过此地之时,不会为之驻足停留,然而就是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两起著名的事件,搅动了当时的天下,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 提起沙丘可能很多jvzquC41pg}t0|tjw0ipo8f1:9<32=>89a733: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