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指导意见出台幼小衔接如何“陡坡”变“缓坡”幼儿园教学教研小学阶段教育部

让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是众多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期盼。为破解当下幼升小阶段的不科学现状,4月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科学部署。据了解,此次《指导意见》包括一个主文件和两个附件,聚焦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主体。从具体要求来看,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同时,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以期强化园方和校方的衔接合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也进一步表示,在未来工作中,幼儿园和小学的同步行动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推动实践落实,切实把衔接的"陡坡"变成"缓坡"。

聚焦两个主体

设入学适应期

"一年级内容不适宜零起点""孩子不进行幼小衔接跟不上学习"。针对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此次《指导意见》将主要目标设定为: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导意见》也围绕幼儿园和学校两个主体出发,分别进行了部署。

具体来看,在幼儿园阶段,园方要做好对儿童的入学准备教育。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同时,还要引导园所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助其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指导意见》还强调,"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在学龄前儿童正式进入小学开始学习后,要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推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的学校要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需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

此外,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方式将进行改革。国家课程将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打通双向衔接

建立联合教研制度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简单地把幼小衔接等同于幼儿园与小学知识的衔接,让幼儿园的孩子去学小学阶段的知识。"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事实上幼小衔接的关键之处在于幼儿园和小学应该是双向衔接,小学也应该向幼儿园阶段衔接,遵循幼儿园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比如给孩子们适当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而为进一步加深园校双方的衔接,此次教育部在部署幼小衔接工作时也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指导区域教研和园(校)本教研活动。并鼓励各个学区内的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在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时,校方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为防止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儿童,挫伤其入学积极性,强调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谈道。储朝晖也进一步指出,幼小衔接应该是让儿童从生理、心理多个方面去衔接。"这个学习过程是一种平稳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看学生能考多少分。"

严抓违规培训

今秋起推行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还明确了相应时间节点,在2021年5月底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实验区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地方各级教研部门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先行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试点园(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试点园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试点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要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实际上,要想真正推行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扭转家长的焦虑情绪、治理社会上存在的违规培训机构也至关重要。"目前的现状有两个,其一是教育问题社会化,全民关注教育议题;其二是社会上的教育商业化,受到市场因素驱动,存在制造焦虑的情形。家长受这些因素影响,易产生焦虑情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心理学专家李忠忱谈道。

而要扭转家长的焦虑心理,官方的政策势必先行。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此前曾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此外,《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也再次强调,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在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

当幼儿园出现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园方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教育部门要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黑名单信息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对办学行为严重违规的幼儿园和小学,追究校长、园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这次出台的文件从宏观的思路上,把幼小衔接的各类事项说得比较清楚,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抓住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两年的核心年龄段,从体制内去解决孩子对幼小衔接的种种需要。"李忠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实践环节,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培养师资,提升教学水平。"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这三驾马车要齐头并进,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再战歌乐山,别样的风景|记2020歌乐山越野挑战赛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跑得慢,但依然紧跟前面的跑友冲出比赛拱门后向左急奔,往渣滓洞方向上行几百米后再向左跑去。估摸着跑了一公里多,开始朝山坡上爬行,一个比较大的陡坡,不断持续上行,地上虽有些湿滑,幸好此刻天空暂未下雨。 及至半坡,我已是气喘吁吁,颇为吃力,额上已浸透出颗颗汗珠。其间经过山峰陡峭岩壁路段jvzquC41yy}/onnrkct/ew45;xkclww
1.摩托车下坡该用几档空挡滑行遭骂的真相这3个门道多数人没搞懂最后要明确:摩托车事故的“元凶”从不是空挡滑行,而是“超速”——下坡时不管是否空挡,只要速度过快,哪怕挂着低档,刹车也难以及时应对。与其纠结“能不能空挡”,不如记住核心原则:陡坡挂低档用反拖力,缓坡短坡可空挡但控速,任何时候刹车都要留有余地。毕竟对骑行来说,安全永远比“顺畅”“激情”更重要。 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689:58771:B9:72<15
2.自动挡汽车陡坡起步应当用什么挡,如何才能不溜车?低速挡匹配的是1/2挡,爬陡坡可以控制车速和动力运动档匹配的是3/4挡,爬缓坡可以控制转速和车速M挡可以手动升降前进挡,是最佳选项陡坡用S挡难以控制低车速,缓坡用是L挡无法实现高车速,所以这两个前进挡都有缺点;最佳选项应当是manual-手动控制模式,也就是档杆面板的加减号(±)位置,或者是集成在档杆的±按键,以jvzquC41o0pqsnc0eun1jwvkerf1:5526748A6333648A=:80nuou
3.缓坡的意思缓坡的拼音怎么读反义词解释缓坡 缓坡的意思、缓坡怎么读 拼音:[huǎn pō] 缓坡 基本解释 和水平面所成角度小的地面;坡度小的坡。 网络解释 缓坡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陡坡缓坡山谷和山脊在同一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等高线密说明是陡坡,等高线稀这说明是缓坡 缓坡反义词 陡坡 相关词语 缓组词 缓解 缓刑 缓冲 缓慢 舒缓 刻不容jvzquC41ekjjcw3ilenb0lto19L25><830nuou
4.“雪如意”使用的变角度斜行电梯到底有多牛?要在相差近20°的变坡角度上平稳快速运行,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设备改进和技术调试。为此,技术人员在电梯上安装了伺服驱动器、水平传感器和防倾覆装置。同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长时间的系统调试,使斜行电梯能够在陡坡及缓坡段保持匀速水平运行。为应对突发情况,电梯上还设置了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确保电梯安全运行。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u{872435236551;<12A>3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