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中有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峰值加速度PGA、地震系数、地震动放大系数等等术语,大家应该经常使用这些专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具体是代表什么意思以及有哪些联系,我们不一定特别熟悉,土木君今天就粗浅的分析一下。
一、地震峰值加速度
如下图所示,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规定7度0.1g地区的多遇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为35cm/m2,这个35cm/m2是如何得来的呢?
我们知道,7度0.1g代表的是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1*9.8m/s2≈1m/s2=100cm/s2,而按超越概率考虑,多遇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约为基本地震动的1/3,我国规范统一取为0.35倍,所以0.35*100=35cm/s2,故7度0.1g地区的多遇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值为35cm/m2。下图为各种设防地震动按不同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变化规律。
另外注意,2015版抗震区划图中规定,地震峰值加速度将根据场地的不同进行调整,不再是我们以前认为的常数了。
比如7度地区Ⅲ类场地,其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25g,不是0.1g了,是不是很拗口啊?
二、地震系数
我们先看一下地震力的计算公式: 这里的地震系数,可将地震动幅值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就像前面提到的7度0.1g地区,它的地震系数k=0.1,当然2015版抗震区划图中规定,这个地震系数会根据场地类别而变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