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地貌和植被

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1、微专题(一)常见地貌类型青海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卜早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 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较为集中(见图1, 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见图2),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据此完成 1-3,田1困21 .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O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沙丘向湖心移动2 .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因素有()西北风湖陆风地壳隆起河流地形A.B.C.©©D.3

2、.推测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沙丘而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徐鬣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密(dQ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 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久 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45题。4 .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一一地壳凹陷一一流水溶蚀B.地壳抬升一流水溶蚀一重力崩塌C.流水溶蚀一一地壳抬升一重力朋塌D,地壳抬升一一沉积作用一流水溶蚀5 .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上层浅薄,上壤贫癖光

3、热充足,降水多易引发地质灾害利于地表水存储A.®B.®C.® D.下图为岩石表而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山谷里。研 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据此完成67题。6 .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7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甥东B.苏南C.川西D.陕北河口(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

4、,下图为常见的河 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r-:朝K界 三角洲式河口 三角港式河口I潮流界前缘念坡前缘急坡 /、11&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8 .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9 .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10 陆地地壳相对上升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而上升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拄岩石表而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岩海岸典 型的海蚀景观。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菠景观。据此完成

5、1012题。10 .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A.岩石坚硬度不同B.山脉的走向不同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11“石老人所在地区的海蚀平台()A.向海一侧形成时间早且坡度较陡B.向岸一侧形成时间早且坡度陡C.基岩层理构造发育明显,常见化石D.发力.有适合夏季日光浴的沙滩12 .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C.海蚀平分逐渐消失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为同一湖泊,后因湖泊退缩分离而独立.其主要的湖 水补给来源于盆地南部昆仑山水系的那棱格

6、勒河,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其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盐湖内蕴含着 大量盐类矿物资源,随着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开发行为对盐湖的形态、大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尤其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用、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已成为主导盐 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图甲示意台吉乃尔盐湖湖区位置.图乙示意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年均气 温及年均降水。年均降水年均甲乙东、西台吉乃尔盐湖20002015年湖水面积(km?)数据统计表年份2000200520102015东台吉乃尔盐湖217.33235.2()128.05().00西台吉乃尔盐湖&3950.65U&

7、;31(1)指出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而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雅丹是早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现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鸦湖附近却形成了 独特的水上雅丹地魏。下图示意水上雅丹地貌景观。按照下表示意,将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所处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形成过程占湖演化外力作用气候变化该时期,这里是一片古湖,气候相对温暧,不断接受碎屑物质的沉积,形成了一-套湖相和湖泊三 角洲前缘相的碎屑沉积展础雅丹发育内外力作用气候变化雅丹形成外力作用气候变化湖盆不断收缩趋于干涸,古湖中沉积物广泛暴露于地表在流水侵蚀和强劲东亚季风的作用 下,上覆岩层不断被侵蚀而形

8、成雅丹地貌水1:雅卅形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就大的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 布于海滩中部。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国绕着核心物质(如贝 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年的时间形 成.要覆盖10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籀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 成龟甲状花纹。170°E图甲图乙(1)推测摩拉基圆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3)有人认为摩拉基

9、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而为其提供依据。常见地貌类型1-3.1.A 2.C 3.B解析第1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地盛行西北风,受风力作用影响沙丘向东南方向 移动,沙丘迎风坡(西北坡)较缓,背风坡(东南坡)较陡。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当地河湖的沉积 物。第2题,青海湖西岸沙丘位于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其沙源主要来自三角洲的河流沉积物;受大通山的阻 拶,西北风的影响微弱,但湖陆风的影响较大;青海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的构造湖。第3题,青海湖周边 地区过度放牧,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沙丘面积不断扩大。气候I:早属于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青海湖为咸水 湖,沿湖地区土壤盐缄含量

10、较高,不适宜发展耕作业,青海湖湖水也不宜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因而不存在过度开 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问题。45.4.B5.B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龙井为喀斯特地貌里的天坑,其形成过程是沉积岩在地壳抬升作用 下,地势升高,受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龙井,故形成过程可能是地壳抬升一一 流水溶蚀一一重力崩塌。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对区域的影响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易 引发地质灾害。该地光热充足、降水多是受纬度位置和季风的影响,与地貌无关。该地貌多溶洞和暗河,地表水 易渗漏,不利于地表水存储。676B7.C解析第6题,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新“

11、,图片石头形状棱角清晰,即形 成时间较晚,A、C、D三项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 比较浑圆,故不符合题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景观,符合题意。第7题, 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苏南地区多冲积平原;陕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 著,与题意不符合;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频繁,在高山谷地多发 育为低温潮湿的环境。89.&D9.A解析第8题,从题卜可知,河口地区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在径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强的 河口,会导致泥沙大量堆积,则形成三角

12、洲式河口;在河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弱时,会导致海水强烈冲刷河口地区, 形成三角港式河口。甲、乙两河口都有可能出现咸潮现象,但乙河口为三角港式河口,则乙河口地区潮流势力 更强,更易出现海水倒灌,形成咸潮;甲河口径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强,泥沙更容易堆积,形成三角洲;试题能反映 出河口地区径流与潮流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无法判断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乙河口为三角港式河口,受海水的冲刷 更严重。第9题,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说明河口地区泥沙沉积减少,海水侵蚀速度大于河流 沉积速度,中上游修建水库会导致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库区沉积,而入海泥沙减少;流域内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 沙量增力口,河口地区泥沙沉

13、积量增加,会使“前缘急坡向海洋扩展;地壳运动和全球气候变暧导致的海平而上 升,都是极其缓慢的过程,不会导致近几年“前缘急坡的明显后退。10-12.10.A ll.A 12.C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原有剥蚀令地上的岩石在长期海蚀作用下,抗 海蚀作用差的岩 石被侵蚀,形成海蚀平台,而致密坚硬的岩石保存下来,从而形成海蚀柱,因此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岩石 坚硬度不同,A正确;山脉的走向不同、海水运动方向不同、岩石新老 关系不同,对海蚀柱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第 II题,平台地貌,向海一侧形成时间早、坡度陡,向岸一侧形成时间晚;材料信息表明,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 样蜂窝状石孔,由此判断,该处岩石应为喷

14、出 岩,而化石存于沉积岩中;适合夏季日光浴的沙滩属于海积地貌, 而该处主要是侵蚀海岸。第12题,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平台将因侵蚀而逐渐消失;海蚀崖不断后退,结合图 中指向标可知,海蚀崖 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的距离增大;风化、风力和流水侵蚀、岩石的崩塌,使海蚀崖所处 高程逐渐变小。13 .答案(1)20002005年盐湖湖水而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2000-2005 年,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再加上年均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2005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再加上盐ITI开采、人工建筑拦水坝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 湖水量减少。(2)

15、由丁青藏高原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褶皱;气候持续变卜,古湖逐渐萎 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古雅丹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今吉乃尔湖的水 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形成水上雅丹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20002015 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0002005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水而 积显著减少至卜涸。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原因:读图乙可知,20002005年,山地降 水增多,年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所以20002005年盐湖湖水而

16、积扩张缓慢。 读材料可知,2005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而且,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 建人工盐用、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湖水而积显著减少至I:涸。第 (2)题,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远古地质时期,这里是一片古湖,气候 温暖,湖床接受碎屑物质沉积,形成古湖相沉积岩层。第二阶段(分析内外力作用和气候变化),随着青藏高原的 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的褶皱;青藏高原隆起后,阻拶水汽,气候持续变I:,古湖逐渐 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成古雅丹。第三阶段,随着气候不断变I:,

17、湖盆不断收缩干枯,古湖相沉积岩 层出露于地表,不断被侵蚀,形成雅丹地貌。第四阶段(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随后,气候转向温暖湿 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 从而形成水上雅丹。14 .答案(1)圆石存在丁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2)圆石长期暴露丁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乂逐渐被其他 物质填充。(3)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海平而上升淹没圆石。解析第(1)题,摩拉基圆石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摩拉基圆石最早受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并存

18、在 于海底海泥之中,由于体积巨大且非常沉重,外力作用不可能将其从海底搬运到海滩,最可能是地壳运动使海 底升高,海底岩石上覆物质被侵蚀才出现在海滩。第(2)题,圆石长期暴簿于水而之上必然要受到气温变化 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易导致圆石热胀冷缩,使圆石表而风化并产生裂隙。第(3)题,摩拉基圆石奇景有可能在外力风化、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彻底消失,还有可能因全球气候变暧,海平 而上升而被淹没。微专题(二)土壤与植被读某山地土壤在南北坡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卜3题。i温带荒澳棕漠上带2山地温带荒漠卡原棕钙上带3山地寒温带干单原黑钙上带4亚扁山寒温带竿原草原上带5山地温带草原黑钙上带6

20、长2 330千米。下图示意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路线。据此完成45题。4.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全线森林占比70%,其最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5人们发现,与太行山西坡相比,同纬度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在东坡分布的海拔较低,原因可能是东坡A.降水多,气温高B.降水少,气温高C.降水多,气温低D.降水少,气温低气候是控制某一类植被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鬲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 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旬月初地上生物董状况。据此完成67题。地上生物址他 m"6,与3 300米处比较,影响3 18

21、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7.该流域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是()A.6月B.7月C.8月D.9月我国某山脉禺高峰海拔2 364米,部分山地相对高差可达1 000米以上,北坡平缓,南坡陡哨,下图为该山脉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亚高山激 草甸带 75c.2338 m寒温性针叶林带山地典型X草原带左叶阔:/叶林带:/温性针'/乔荻带S、隹丛带/典型。原带!典塑尊廉带&该山脉是(A.太行山BJ刃山C.祁连山9与北坡 D.天山相比,南坡自然带较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少热量较多坡度较陡光照较强A.®®

22、B.C.D.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塔斯马尼亚岛有“世界熊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二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 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枳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邑而美 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皮不断变 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146°148°40°4304冰川湖q河流A山峰(1)比较M、N两地的上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5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上姒

23、(5分)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殁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筱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 丹殁地貌海拔大多在300700米,相对离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舄差,却形成了 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所示)0常缘硬(1)根据植被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诙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英气候特点。(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I(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有季雨林的原因。土壤与植被I3.C2.A3.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山脉基带为温带,山脉海拔约7000多米;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8 844米,其南坡基带

24、为亚热带;大兴安岭平均海拔相对较低,平均在2 000米以下;天山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基 带为温带,海拔7 000多米;阴山基带为温带,但海拔较低,山顶无冰雪带。故选C。第2题,由图中南北坡 3000米以下土壤的特征可知,南坡为荒漠草原或卜草原条件下发育的土壤,而北坡是草原、草甸土带或森林土 带,故形成该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故选A。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所处地区较为旱,多草原 条件下发育的土壤,而山地寒温带针叶林灰褐色森林土带是森林条件下发育的土壤,读图可知,其大致位于海 拔2 3002 800米处,故最可能是受到地形雨的影响,降水较丰富,因此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其他三个自

25、然带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故选C。45.4.A5.C解析第4题,太行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最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50° N65。N范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地区;针阔混交林不是最典型的植被类型。第5题,太行山东坡处于我国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同一森 林植被类型对气温、降水的要求相当,对于同一纬度地区的太行山,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在东坡分布海拔更低, 表明同一海拔,太行山东坡气温偏低,西坡气温偏高,所以西坡(夏季风背风坡)同东坡(夏季风迎风坡)气温 大致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东坡(迎风坡)

26、,所以西坡同一森林植被类型分布海拔高于东坡(该题还可以 换一种思考方式,西坡为夏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显著,所以同一海拔而言,西坡气温更高)。67.6.C 7.B解析第6题濮图可知,3 180米比3 300米处生物量少,说明该地水热条件比3 300米处差,由于海 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在气温上,3 180米比3 300米高,热量条件好,生物量较大;3 180米与3 300米处的光 照条件和风力条件相差不大;而生物量少的原因极可能为降水量校小,水分条件差。第7题,高寒草甸生长最快 的月份图中积累生物量之差最大,计算可得,7月份草甸生长最快。89.8.B9.B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该山脉有南北坡,说明该山脉大体为东西走向。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的 中部,基带为典型草原带。祁连山和天山海拔校高,相对高差也比较大,且基带为荒漠带。第9题,阴山南坡位 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故错误。南坡为阳坡,热量较多,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所以与 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校少,故正确。材料提到北坡平缓,南坡陡靖,所以也会导致南坡自然带较少,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该种地貌()A.迎风坡坡度陡B.背风坡坡度缓C.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解答: 解:A.图中的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在背风坡,坡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在背风坡,坡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C.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故不符合题意;D.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故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题中的信息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ghe:lk64:g8e3:8fk764
1.【学法指导】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关于坡向问题的最全整理2. 对沙丘的影响 受风的影响,沙子渐渐堆积成沙丘,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坡向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那么对人类活动当然也有影响,表现在如果阳坡和迎风坡结合,自然条件更优越,人口、城镇分布更密集,经济更发达。如果是海岛山,背风坡则是发展海滨浴场的良好地点。同时,因为这里天气晴朗,雨水少,太阳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7328651;85:B8a32753?7;664tj}rn
2.知识清单——2.2风成地貌地貌类型 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沙丘形态多种多样。 (1)新月形沙丘 ①形态:新月形沙丘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且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46:?4a:5:77=459=0jvsm
3.【地理思维】风、风电、风沙,新教材风沙地貌解读,地理视角看(2)思考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大多朝什么方向延伸? 提示(1)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箭头方向为从左下至右上。 (2)我国西北沙漠区的沙丘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素养凝练 1.根据风成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1)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77;28?9a8h932o8223?12lmn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