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包括地形图、政区图、人口图、交通图等
地图三要素
地图三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为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向南北,纬度指向东西
2、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表示方法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
(4)比例尺大小的影响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内容越简单
(5)比例尺的缩放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倍(n<1),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将原比例尺缩小n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3、图例和注记
注记是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数字或各种文字等
如:珠穆朗玛峰▲、8844.43中的“▲”为图例,“珠穆朗玛峰、8844.43”为注记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
(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
1.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求出长度比例尺为1∶5 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求出宽度比例尺为1∶5 500 000。然后可以得出在这张纸上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例尺不得大于1∶5 500 000。
4.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大小、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2)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距)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5.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样的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其内容就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其内容就越详细。
总结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比例尺又叫缩尺。其表达式是:
2.比例尺的表达方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数字式:1:10000 000或1/10000 000
线段式:
3.计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比例尺知识最常用的应用形式是计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5.比例尺在等高(压)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例1】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大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坡度越陡。
(2)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方法技巧】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7.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1)地图所反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特别提醒】一般地,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的经纬网图(如图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乙),纬度越低,比例尺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二.地图上的方向
1.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
(1)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且北方的终点在北极,南方的终点在南极;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没有起始点,两点间一般用劣弧定东西方向。
(2)基本方法。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如下图)。
②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此类图中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流程如下:
③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如下图,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3.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
有些地图是用指向标(方位针)表示方向的。指向标(方位针)的箭头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与指向标(方位针)的箭头垂直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
把指向标的北方转为自己的上方,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解题,这样就可以降低解题的难度,避免错误的发生。)
4.野外定方向
②利用北极星确定方向:晴朗的夜空,如果地处北半球,可以利用北极星确定北方。
③利用杆影确定方向:晴天时可以利用杆影确定方向。
5.方向判定的延伸
(1)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方向
(3)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移方向
(4)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
(5)大气热力环流方向
(6)风向(地表风向、高空风向、盛行风向、风向季节变化)
(7)地壳组成物质运动方向(组成地壳物质循环)
(8)地壳运动方向
(10)板块移动方向
(11)山脉的走向
(12)沙丘移动方向
(13)洋流流向
(14)河流的流向
(15)地下水流向
(17)水循环方向
(18)生物生长与方向(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等)
(19)街道的方位
(20)风向与城市规划
(21)不同时段车流方向
(22)航行方向
【例2】 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图中,判别地物方向:张庄在河西村的_______方向,在东山的_______方向。
(2)在乙图中:
①比例尺用数字表示为____________。
②图中有一辆拖拉机沿公路从A处出发穿过B地到达C处,拖拉机行驶的方向是向________方向,然后向__________方向行驶。
③图中小河中箭头表示的河水流向为___________。
(3)观察丙图,判别地理方向:
①B在C的__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__方向。
②如果你站在北极点,那么你的四周是__________方向。
(4)通过以上练习,得出不同地图的方向辨别方法:
①一般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②指向标地图:_________________。
③经纬网地图:__________________。
(1)西 西北
(2)①1:80000 ②南 东南 ③自东向西
(3)①西 南 东南 ②南
(4)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依据指向标的指向,面北而立,左西右东
③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
易错点:①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若无标注说明,指向标指向北方。②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③在经纬网图上,位于东经度的地点不一定位于东方。当两点分别位于东西经线时,需要计算两点间的经度和。如果两点间经度数值和大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就位于西侧。两点经度数值和正好等于180°时,则“可东可西”。
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符号,是地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图时,我们首先需要阅读的就是图例。只有明确了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才可能真正读懂地图,用好地图。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打卡”,我们一起坚持!同学们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