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类型划分

认证主体:沃**(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二)立地类型划分1、坡向图制作(1)坡向初级分布图生成打开ArcMap程序,并加载调查区(马连滩)DEM数据。打开ArcToolbox,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图23),生成马连滩坡向初步分级分布图(图24)。 图23 坡向提取工具 图24 马连滩坡向提取结果(2)坡向分类利用中重分类的功能(重分类)功能对上一步生成的坡向分布结果进行分类。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工具,弹出对话框(图25);点击对话框中“分类”按钮,弹出对话框(图26),根据“坡向方位界定标准”(表3),对调查区坡地的坡向进行分类,先重分类为3类:0-112.5°

2、;、112.5-292.5°、292.5-360°,点击确定。右键重分类后的图层,点击“打开属性表”“添加字段”,添加字段(如坡向),字段类型选择为“文本”。根据表3,0-112.5°和292.5-360°为阴坡,112.5-292.5°为阳坡,在新添加的字段中输入阴坡或阳坡(图27),得到重分类结果(图28)。表3 坡向方位界定标准坡向Aspect方位Orientation方位角azimuth angle(°)阳坡 Sunny Slope南 South157.5 - 202.5东南 Southeast112.5 - 157.5西南

3、Southwest202.5 247.5西 west247.5 - 292.5阴坡 Shady Slope北 North337.5 - 22.5西北 Northwest292.5 - 337.5东北 Northeast东 East67.5- 112.5 图 25打开重新分类工具 图 26分类方法确定 图 27坡向属性编辑 图 28坡向重新分类结果(3)去除小斑块划分结果中存在大量面积很小,在实际生产中没有意义的斑块,可合并到邻近的大斑块中。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Spatial Analyst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图29),打开“众数滤波”对话框(图30)。将上一步重分类的结果进行

4、输入,“要使用的相邻要素数”选项中选择“FOUR”,“替换阈值”选项中选择“MAJORITY”,点击确定。查看属性表(打开属性表)中“坡向”字段,若没有,则需重新添加(添加字段)。图29 图30(4)矢量化将去除小斑块的坡向图矢量化,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转换工具由栅格转出栅格转面,打开栅格转换矢量(栅格转面)工具。指定输入输出路径;选中“简化面”单选框;“字段”选项中选择“poxiang” (图31)。确定输出矢量(图32) 图31 栅格转换矢量工具 图32 转换成矢量结果显示 2、坡度图制作(1)坡度因子初步提取在ArcMap中,加载调查区(马连滩)DEM数据。打开ArcToo

5、lbox,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图33),生成马连滩坡度初步分级分布图(图34)。图33 坡度提取工具 图34 坡度提取结果(2)坡度分级分级利用重分类的功能(重分类)对上一步生成的坡度分布结果进行分级。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工具,弹出对话框(图35);点击对话框中“分类”按钮,弹出对话框(图36),按照“坡度因子等级表”(表4),对上步初步提取的坡向进行分级,此处分为2类。右键重分类后的图层,点击“打开属性表”“添加字段”,添加字段(如坡度),字段类型选择为“文本”(图37),得到分级后的结果(图38)。图35 坡度分级工具图36 坡度重新

6、分级设置表4 立地类型划分坡度因子等级坡度等级Slope Ranking坡度 Slope Degree (°)平缓坡Gentle0 - 15斜坡Incline16 - 25陡坡Steep26 - 35暂不可造林地Temporarily unavailable afforestation land> 35图37 坡度属性编辑 图38 坡度分级结果(3)去除小斑块将重分类的结果去除小斑块,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Spatial Analyst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打开“众数滤波”对话框(图39)。选择重分类的结果进行输入“要使用的相邻要素数”选项中选择“FOUR”,“替换

7、阈值”选项中选择“MAJORITY”,点击确定。查看属性表(打开属性表)中“坡度”字段,若没有,则需重新添加(添加字段)。图39(4)矢量化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转换工具由栅格转出栅格转面,打开栅格转换矢量(栅格转面)工具(图40)。指定输入输出路径;选中“简化面” 单选框;“字段”选项中选择“podu”。确定,输出矢量(图41)。 图40 栅格转换矢量工具 图41 坡度图层栅格转矢量结果 3、坡位图制作(1)山脊沟底线的提取 提取坡向数据点击DEM数据,使用表面分析工具中的坡向(Aspect)工具,提取DEM的坡向数据层,命名为A。提取坡度数据点击数据层A,使用表面分析中的坡度(

8、Slope)工具,提取数据A的坡度数据,命名为SOA1。生成反地形DEM使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栅格计算器,由路径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用最大高程值H(此处H=1376.93)减去DEM,公式为:1335.57-“DEM”,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的数据层,即反地形DEM,命名为R-DEM。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求算坡向值利用反地形DEM数据,并使用空间分析工具的Aspect工具,求算R-DEM的坡向值。求算反地形坡向变率 利用SOA法求算反地形的坡向变率,对上一步求出的R-DEM坡向值再求算坡度值Slope,即得到反地形的坡向变率,记为SOA2。消除坡向变率误差使用空间分

9、析工具中的栅格计算器,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公式为SOA=(“SOA1”+“SOA2”)-Abs(“SOA1”-“SOA2”)/2,即可求出没有误差的坡向变率SOA。 求算坡向平均值再次点击初始DEM数据,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领域计算工具,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 块统计;设置统计类型为平均值(Mean),领域的类型为矩形,大小为11×11,记为B。求算正负地形的分布区域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由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公式为C=“DEM”-“B”,即可求出正负地形的分布区域。求算山脊线使

10、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公式为Ridge=(“C”>0)&(“SOA”>85.5),即可求出山脊线。利用ArcToolbox中Spatial Analyst 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工具,对山脊线中小斑块进行删除(方法同坡向坡度图层中小斑块的删除,图42)。图42 山脊线提取 图43 沟底线提取求算沟底线同样,键入公式Valley=(“C”<0)&(“SOA>86.5),即可求出沟底线。利用ArcToolbox中Spatial Analyst 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工具,对山脊线中小斑块进行删除(方法同坡向坡度图层中小斑块的删除,图43)。(2)地形部

12、。 图45 坡位属性编辑 图46 坡位分级结果 转换成矢量将重分类后的地形部位,利用ArcToolbox中Spatial Analyst 工具栅格综合众数滤波工具,去除小斑块(方法同坡向和坡度),将去除小斑块后的地形部位转换成矢量。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转换工具由栅格转出栅格转面,打开栅格转换矢量工具(图47)。指定输入输出路径;选中“简化面”单选框;“字段”选项中选择“坡位”。确定,输出矢量,得到shapefile格式的地形部位矢量图(图48)。 图47 栅格转换矢量工具 图48 地形部位图栅格转矢量结果表5 立地类型划分地形部位类型地形部位Landform Position相对

13、位置指数Relative Position Index山脊 Ridge0.75 Pij 1坡面 Back Slope0.25 Pij < 0.75沟底 Valley0 Pij < 0.25 4、立地类型图制作(1) 叠置分析将地形部位、坡向、坡度在ArcGIS中做叠置分析中交集(Intersect)功能做叠置分析。按照路径:分析工具叠加分析相交,打开“相交”工具(图49),输入三个立地因子矢量图层,参数保持默认。右键新生成的立地类型图层,点击“打开属性表”“添加字段”,添加字段(如立地类型),字段类型选择为文本,在立地类型字段上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图50)。图49 叠置分析的交集(intersect)运算工具 图50 立地类型属性(2)生成立地类型图在ArcToolbox中按照路径:转换工具转为栅格面转栅格,打开矢量转换栅格工具“面转栅格”。指定输入输出路径;“值字段”中选择“立地类型”。得到立地类型图(图51)。图51 立地类型图(3)精度检验采用调查区前期积累的调查样地资料,将这些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两种斜坡单元划分方法对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对比研究县高乐山镇实际情况与实测数据最终选取坡度坡 降低为 个斜坡单元面积平均增大 倍经 向高程坡面形态地层岩性坡体结构土地利用 多次平滑降低精度划分得到的斜坡单元分布及其 类型道路断层共 个因子进入评价体系各评价 形状指数和面积统计详见图 和表 因子证据权值统计结果见表 表 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及其证据权值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54>4823;1696522632;90ujzn
1.如图.为一水库大坝的横断面.坝高.迎水坡.斜坡的坡度角为.则迎水坡过点A作AE⊥BC于点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继而根据坡度的定义可得出答案.解:过点A作AE⊥BC于点E,则AE=DC=h=6cm,∵AB=10m,∴BE==8m,故可得迎水坡的坡度=AE:BE=6:8=3:4.故答案为:3:4.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要掌握坡度的定义.练习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hge8=5f:3;b7?:d9895eBg5ehgfgAf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