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图上比例尺为即图上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千米.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厘米而实地距离是米.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米.图中山坡和山坡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原因是坡比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图中各字母处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 解:读图可知,(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图上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2)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而实地距离是3.5×500米=1750米.(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甲山顶海拔高度为273米,乙山顶海拔高度为268.2米,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273米-268.2米=4.8米.(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F坡比E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5)图中字母A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故答案为:(1)50000;0.5;(2)3.5;1750;  (3)海拔;4.8;(4)F;F坡比E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5)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THE END
0.机器学习三:决策树minsamplessplit1. 介绍 2. 参数 2.1. min_samples_split 2.2. 不纯度和熵 2.2.1 信息增益 2.1.1.1 信息增益计算 3. Bias-Variance Dilemma 4. 总结 5. SK Learn 1. 介绍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最早也是最常使用的算法之一,它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稳定性非常好。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4>1:@9;31gsvrhng1jfvjnnu1735?;4;6;
1.北海道小樽:两日一晚食玩买攻略小樽市港町6-5 小樽出抜小路 温暖了寒夜的北国屋台村 营业时间 每家店各不相同 小樽市色内1-1 DAY 2 9:00 船见坂 小樽是著名的斜坡小城,而船见坂是小樽市内最有名的斜坡小路之一,细长的街道,伴着起伏陡峭的坡度,正如它的名字可以远远的沿着这条路看到小樽港。 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46975@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