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统计幼儿园器械帐篷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帐篷的顶面统统都是斜 的!顶面为什么要做成斜坡呢?
下雨的话,水会流的很快。 是的,一下雨,直接就从斜坡滑下来了。不会留在上面。 小雨点就像坐滑滑梯滑下来。 斜斜的是为了防雨,就像雨伞一样。 我觉得斜坡是为了好看,下面还有花边。
教师的思考
“帐篷顶面为什么是斜坡”这个问题,孩子们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特别是联系自己滑滑梯的感受,想象雨水也是一样快速滑落的,以此来推断帐篷斜坡的作用。
斜坡和平面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带着追问,请孩子们用洒水壶模拟下雨天,来比划比划斜坡和平面谁的优势大,来个“眼见为实”!
平面淋雨试验
斜坡淋雨试验
· 当KT板放平时:
岚岚:浇水下来,水越来越多,只动了一点点。 杭杭:水壶都浇完了,水还留在板上面。 程程:我把板翘一点起来,水就流过去了。
· 当KT板变斜时:
羊羊:我用一只手高、一只手低就能变成斜坡。 小宇:我是扮演下雨的,水流的好快。 闹闹、恬恬:感觉像在躲雨,太好玩了。
通过试验对比,孩子们得出结论:
· 斜坡胜出:帐篷顶做成斜坡的好处是不积水,让水流的更快。
哪里还有斜坡?为什么要做成斜坡? 带着好奇和探究答案的欲望,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360度无死角”地 寻找各种斜坡和斜坡状的物品, 玩转斜坡的序幕悄然拉开......
斜坡就在身边
关键词:寻找 讨论 感受
寻找斜坡
操场上的球门是斜坡
· 笑笑:斜坡像个三角形,这样很稳固。球踢过来不会倒翻。
台阶旁边有斜坡
· 二妞:西城广场也有这样的斜坡,是给坐轮椅的人用的。
保安叔叔的盾牌放成了斜坡状
· 轩轩:这样放就不会倒翻。
大三班的门口有个小斜坡
· 安安:这是为了安全,怕跑得太快了会绊倒。
墙壁上的电灯开关是斜坡
· 轩轩:它是突出的,如果天黑,就能摸到它。
厨房的后门有个斜坡
· 淇淇:很多蔬菜很重,用斜坡运上去就会很省力。
每一个斜坡都不是随随便便出现在我们身边,必定是因为我们生活的需要而出现、提供着便利,是人们生活的智慧体现。孩子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又贴近生活的答案。
坡道 VS 台阶
平时孩子们都会从大厅前的小斜坡(轮椅通道)、或者从一旁的台阶走向操场。而自从经历了寻找斜坡的事情之后,孩子们对每天司空见惯的这条斜坡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煊煊:这条斜坡给不会走路需要推轮椅的人的吧? 蜜蜜:我觉得小婴儿的车也很方便从这里走。 汤米:小推车、运货的人也很需要。 叮当:超市里的购物车可以从上面过。 温心:我们在这里玩过滑板车。
孩子们发现这条斜坡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同时又发现,这些需要基本都是带轮子的!它与台阶为邻,那我们再来较量较量,车子过斜坡和台阶到底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过坡道
过台阶
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骑车下台阶,有点害怕,屁股震得痛。 从斜坡上骑下来,我觉得很顺利、很舒服。 下坡很快,刹不住车会很害怕 骑车上台阶是上不去的,会卡住轮子。 我觉得骑车的人肯定都会选择斜坡。因为斜坡方便、省力。
教师的思考
虽说生活中司空见惯、约定俗成会选择坡道上车,但也可以去试一试异同、感受一下其中的“不方便”,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受,产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思辨,为自己生活的便利选择适合的方式。
爱心坡道小插曲
这几天有孩子发现:这条斜坡叫“残疾人通道”,也叫“无障碍通道”。
孩子这么认真地思考过这条斜斜的通道,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幼儿园里为什么要设置这条通道呢?
墨墨: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人,给需要帮助的人建造的。 汤米:如果只有台阶,残疾车就只能停在下面了。 恬恬:因为医生阿姨每天早上推出去的医疗车要从这里走的。 轩轩:如果有人来他是坐轮椅的,就可以推着轮椅车上来了。
发现幼儿园的无障碍通道没有任何标志,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很快能找到,孩子们决定给它做个明显的标志。
方式1 :在地上画,用明显的黄颜色
方式2:画好图片,贴得高高的
2 探寻斜坡进行时
关键词:造型 游戏 探究
斜坡大集合
生活中的斜坡比比皆是。走出幼儿园,哪里还有斜坡?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好奇的心,并以自己的经验来解释......
小区地下车库有一个特别陡的大斜坡;爬山的时候山上有一条弯弯的斜坡
小区的松树斜下来很像斜坡, 汽车的车头也是斜坡
高架桥上有许多斜坡, 让汽车上上下下。
马路上有好几个斜坡,像坐过山车一样。
我的身体会变成斜坡......
桥上有斜坡......
于是我们开始了对斜坡不同点的讨论:
· 斜坡的形态不同:
恬恬:有的斜坡是三角形,有的斜坡是梯形。 岚岚:有的斜坡很高、很陡,有的斜坡很平。 笑笑:有的斜坡很长很长,有的斜坡很短,很快就走完。 叮当:有的斜坡是直的,有的斜坡是弯来弯去的,旋转滑梯就是弯弯的斜坡。 杭杭:下山的路也是弯弯的斜坡,这时为了下山减速。 轩轩:滑滑梯的斜坡是为了给我们玩的。
· 斜坡上的辅助物:
叮当:有的斜坡旁边有栏杆,有的没有。 小宇:有的斜坡是光滑的,有的斜坡上面有一条一条的,减速用的。 轩轩:那是为了给轮椅车加强摩擦力,让他们不要太快。
一大波 斜坡造型 来了
二妞小朋友提出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变成斜坡,于是班级里出现了一股“人体斜坡”热潮。除了人体造型,孩子们还利用其他材料自创了许多斜坡。没错,一大波斜坡造型正向我们涌来......
人体斜坡艺术
滑滑梯
海盗船下面的斜坡
三个路口坡道
立交桥上的斜坡
冲浪滑梯
台阶旁边的轮椅坡道
建构艺术
抽抽乐变成大桥斜坡
可以推电动车的斜坡
大力士积木平衡斜坡
纸牌金字塔斜坡
椅子与积木,繁忙的高速公路
冰棍棒和超轻彩泥的组合斜坡
教师的思考
孩子对斜坡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我们换一种学习方式:造型体验、模仿斜坡,激发孩子对活动的持久兴趣。斜坡简单明了的线条,正是孩子可以创造表达的参照物,也能在造型表现中,表达出对高低不同坡度的感知。
斜坡游戏 玩起来
看到冰棍棒做成的小斜坡,有的孩子顺手就玩起了坡上滚木珠。这一波操作,引来了更多孩子的围观。
从观察小珠滚落到自发创生小球与斜坡的游戏,让我们惊喜:原来小小的斜坡还可以这么玩!
笔套保龄球
笔套做瓶子,看我打中它
把斜坡垫高,冲的快一点
两个人的斜坡一样高,比比谁能打中前方的笔套
两个斜坡怼起来,两人同时滚弹珠,看能不能撞到一起
回弹力大比拼
弹珠碰到边框会回弹:需要计分,看看谁的回弹力最大。
好几种方法来记录回弹力:数字、圆点大小、色彩变化。
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小球碰到边框会回弹。但不同重量的小球从同一个斜坡下滑,回弹力会一样吗?
孩子们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发现要保证推测是成立的,首先消除外部条件的干扰。
杭杭:玻璃弹珠是最重的,但是它被边上的一条缝卡了一下, 回弹只得了5分,我把这条缝补上,它就弹到了10分。 一可:有时候通道上有积木挡住小球的话,小球都滚不到边框,半路就停下了。 程程:手也不能用力推,只要在斜坡顶上放好,让球自己滚下去。
看来,做试验我们还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保证对每一个小球都是公平的,不能有外部干扰才行。 玻璃弹珠从高低不同的斜坡滚落,它们的回弹怎么样?
孩子发现:斜坡越高弹珠就滚的越快、斜坡越低就滚的越慢。
回弹力记录(从左到右): 超轻彩泥球回弹力最小、 玻璃弹珠最重,回弹力最大
击打多米诺骨牌
我需要一个更高的斜坡,让小球有更强大的冲击力
想办法用水彩笔筒来垫高,解放小手
专注又同步的眼神
推到骨牌的瞬间,耶!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陆续“发明”了诸多小游戏。他们为自己探索中的发现感到兴奋和满足。教师所做的是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活动兴趣,听一听、看一看他们对斜坡游戏创意的看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斜坡上的木头人
一起搭建高高低低的斜坡
利用自然落差架梯子
走走、滑滑真好玩
变成木头人站在斜坡上
一可:玩的时候要仔细听,反应快。 思羽:我觉得停在斜坡上的时候好玩。 羊羊:我怕斜坡上站不住,就伸手控制身体。 程程:我的鞋子都要滑下去了。 温心:我觉得站在斜坡上停住很滑,但又不能动,很刺激。
把“木头人”游戏搬到了斜坡上,再加入《库企企》的音乐,孩子们游戏的脚步真的停不下来了!老师都想上去听听音乐、走走斜坡呢!
3.创建斜坡来帮忙
关键词:尝试 创造 解决问题
楼梯斜坡 架起来
孩子们利用斜坡玩游戏,也了解到斜坡帮助我们生活方便、做事省力。随着对斜坡的探索越发深刻,引导孩子把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于是我们问孩子:你需要用斜坡来帮忙吗?你想怎么做?
我跟妈妈买菜用的小推车,每次都要拎起来抬上楼梯,如果有一个斜坡,我跟妈妈就不用抬着了,可以直接在斜坡上滑上去。 骑两轮车很累的时候,很想有一个往下的斜坡帮我加速。 当我爬攀岩墙下不来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斜坡滑下来。 运被子的时候,因为每次放学小手又要背书包又要拎着大被子,很费力气也很不方便。如果有斜坡,被子就可以像滑滑梯一样滑下去,省力气也很方便。
让棉被像滑滑梯一样滑下去吗? 给楼梯建一个斜坡,孩子们可能有一些经验。因为他们玩走廊游戏的时候,从垫子上滑下来过。
果果:用梯子搭,用绳子绑住梯子和栏杆。 汤米:棉被会被卡在梯子里的吧? 叮当:用三角形的积木,放在楼梯上,不就变成斜坡了吗? 煊煊:用垫子,我们玩走廊游戏不是从垫子上滑下来的吗? 羊羊:用长条板好了,它很光滑。我们搭滑滑梯玩过。 岚岚:还能用一根一根的圆筒,放在楼梯上,这样棉被也会滚下去。
三角形积木搭建斜坡
找来许多块积木,搭搭试试
忍不住坐上去,嗖滑下
玩才是第一位的,比比谁的积木滑的最远
看我打中那只恐龙
再让棉被滑滑看
轻松滑下来,用长条板搭建斜坡
搬来长条板,小心翼翼架上去
怕板滑走,重重的轮胎压住底部
让我先试滑一下
搬棉被上楼都这么轻松,用纸板箱搭建斜坡
正好有装纸巾的大箱子,不过先需要粘起来
很长一条,连到楼梯下面
发现纸箱太轻滑下去了,滚一个轮胎上来压住
不错不错,纸箱做成斜坡。棉被还会翻跟斗、用梯子搭建斜坡
棉被果然被梯子夹住了
解决办法:加一块长条板,棉被跑的比我还快
斜坡通道 用起来
搬运棉被,孩子们能用上那条“无障碍通道”、利用斜坡让自己更省力吗?生活中的很多便捷,不都是因为发明家想让自己省点力才创造出来的吗?
轩轩推来一个轮胎想做什么?
合力把棉被塞进轮胎里
棉被跟着轮胎滚起来了
棉被在两个轮胎里更牢固
把棉被绑在滑板车上
大功告成,太轻松了!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利用斜坡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便捷,是创意,更是孩子特有的游戏。孩子在经验基础上投入一次次的尝试、摆弄、调整和创造,以行动参与的形式积极感知、发散思维。不仅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孩子们是课程缘起和行进的主力军,
教师是跟随孩子开启课程的助推力量,
为他们搭建起各种可能的学习平台。
生活中有许多的科学与智慧,
孩子们看到玩过,才能有想法和创造力。
没有一片叶子的形状是相同的,就像没有一个孩子是一样的。
大家好,我是编辑双,今天分享给你的是「一千零一叶」计划里的「第216叶」,来自文苑幼儿园,作者叶培青、杨慧、杨有君。
感谢今天你与这一叶的相遇,衷心祝愿未来,我们的每一个幼儿园都能枝繁叶茂。
记得点“在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