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坐落在冀南大地太行山东麓,是一座拥有3500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被史学界称之为商族之源、祖乙之都、邢侯之国。邢台下辖4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各县市区独特的文脉传承,派生出许多广为人知的有趣称谓。
■帝王之乡——隆尧县
隆尧县四山五川中最有名的山水:山曰宣务,河名泜水。宣务山被誉为燕赵仙境,天下龙脉。泜河流域发生过尧舜禅让,大禹治水。隆尧县是黄帝轩辕躬耕和尧帝陶唐始封之地,是唐朝皇室李氏祖籍,是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明君周世宗柴荣故里。从三皇五帝到大唐盛世,从古城柏人到象氏、广阿,隆尧境内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困龙之地——广宗县
历史上的广宗沙丘宫苑是一个让历代帝王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商纣王置酒池肉林荒淫于此,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逝于此,赵武灵王因儿子争位被围困而饿死于此、卫灵公经过占卜墓地也葬于此。因而,广宗沙丘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困龙之地”。
■观音之乡——南和区
邢台市南和区是千手观音和女相观音的起源地。南北朝时期,南和瓦固一带古兴林国国王妙庄严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曾在白雀庵出家为尼。因舍其手眼治父顽疾,妙庄王病愈后,欲封之为全手全眼菩萨,然情甚激,谬作千手千眼菩萨,工匠遂为其塑千手千眼菩萨金身。从此千手观音和女相观音从邢台南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南和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观音之乡。
■和合之乡——任泽区
唐代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史称和合二仙、和合二圣。寒山和拾得既是传说中的神仙,又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相传寒山原名韩山,拾得原名石德,分别是邢台市任泽区辛店镇双蓬头村和留垒村人。两人蓬头垢面、笑容可掬的形象颇受人们喜爱。双蓬头村名由来也应与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形象有关。所以任泽区有“寒山、拾得故里”、“中国和合文化之乡”美誉。
■中医药文化之乡——内丘县
内丘县,古名中丘,为扁鹊封地,冯唐故里,是邢窑白瓷之乡,大唐瓷都。内丘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扁鹊庙群。扁鹊药谷是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示范园区。《滕王阁序》中提到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其中冯唐故里就在东庞煤矿以东的冯唐村。内丘东文孝就是二十四孝中东汉郭巨埋儿奉母挖坑获金处,所以内丘还是孝文化之乡。
■汉牡丹之乡——柏乡县
柏乡汉牡丹高丈余,枝粗如椽,花大如盘,同株异花,溢香满园,开花千余朵,同株花朵形状各异,有单有双。平常年份花色粉红,长势茂盛,天下发生大事之年则开素白颜色之花,枝茎衰败。移至它地不活。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军追杀逃难时,曾躲进寺内,被牡丹花的枝叶遮盖住身子,从而躲过追兵搜捕。刘秀后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牡丹的盛名由此流传开来。
除了上述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趣称,邢台市各县市区与特色产业相关的称谓也有很多。诸如:世界羊绒之都、世界宠物之都、世界童车之都、中国玻璃城、中国电缆之乡等,相信大家对这些都耳熟能详。你知道的邢台各县市区雅称、别称、趣称还有哪些?欢迎评论区留言!
作者简介:贾振杰,男,笔名西望太行,1970年6月出生, 汉族,籍贯河北隆尧。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金融理财师(AFP),理财规划师,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邢台分行,邢台市政协文史委特约监督员,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百度百家号优质旅游领域加V创作者,屡登百家号内容榜、入选优选计划。多年来,致力邢台域内文化、历史、古村落及旅游文化深度挖掘,累计发表相关作品20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