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中国西段南道 沮沫(折摩驮那左末播仙镇策尔满车尔臣卡尔羌卡墙,现且末,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且末、折摩驮那、沮沫、左末、播仙镇、策尔满、车尔臣、卡尔羌、卡墙,小宛国都圩零城

且末 ---- 现新疆且末县西南,现有周围二十里古城兀立,墙垣断续。

小宛 ---- 现新疆且末县西南,车尔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国家最小。

新疆的且末早见文字于《前汉记》,做沮(JU)沫;

宋云:记为左末;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做沮末,又曰“折摩驮那”--Calmadana

隋为且末郡

唐为播仙镇

元称:寺门、赤闵

清朝为策尔满,后称卡墙。

塔里木盆地的确有一条“车尔臣河”,就流经且末县。新疆的车尔臣,英文作 Cherchen;俄联邦的车臣,英文作Chechen。两者音的确很接近。

且末城,汉代城名,汉代且末国都城,故址在今且末县北的沙漠中。

今且末县城附近之所在绿洲。《大唐西域记》载“且末”为“折摩驮纳”,疑“折摩”为“且末”音,“驮纳”为“地域”意。今维吾尔族称其为车尔臣,其意不详。国都且末城。古且末国在今县城西北80余公里沙海中阿牙克河(已干涸)古道旁的且末古城,此城无人知晓其确切位置。

折摩驮那,唐代国名、城名,治所在今且末县,又做“左末”、“播仙镇”、“扯力昌”、“车尔臣”、“策尔满”,故址在今且末县城附近。

左末城,北魏地名,汉魏时且末国都城,也称“播仙镇”,故址在今且末县西南。

特勒井,西域地名,今且末县境内。

约昌城,辽、宋城名,故址在今且末县附近。

怯台,西辽城名,今且末县哈迪勒克或阿克塔孜。

卡墙,清代城名,又称“车尔臣”、“卡尔羌”,今且末县城。清代,新疆建省后在此设卡墙稽查局(隶于阗县),1913年(民国二年)改隶婼羌县,1914年(民国三年)置且末二等县,归阿克苏道焉耆府,解放后属焉耆道、专区,1954年属库尔勒专区,1960年起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至今。

小宛国,国都为圩(xū)零城,距离长安7210里,全国仅有150户,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则只有200人,属于农耕民族。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2558里,东与婼羌接,辟南不当道。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东南出且末县正南,喀位于拉米兰河北岸一带,比较偏僻。他们与大宛人一样属于塞种人,但与大宛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并没有直接关系。

小宛,今车尔臣河与喀拉米兰河、莫勒切河上游流域阿尔金山、昆仑山山前地带。中外学者均认为“小宛”应与“大宛国”有联系,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认为“宛”字应与安得悦古城(Endere)(今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的“安得悦”有关,并以“宛”与“End”(“安得”)相近,似小宛国为Endere人所迁所建,而“小”则与“大”相对。另有学者认为明朝设于且末、于阗(今和田地区)间的安定卫(军事机构)领睹货逻地(即今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取名“安定”应译自Endere(安得悦),释“安得悦”为“安多罗”,为“安定”之意,似有牵强。国都扜零城,城址不详。“扜零”,疑为一山名,曰“上帝山”(昆仑山某支脉)。

且末县,汉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国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位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和田地区的民丰县毗邻,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尉犁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4025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县境。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且末县总面积为14025平方公里的地方,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

且末县

且末县,汉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国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位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和田地区的民丰县毗邻,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尉犁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4025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县境。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且末县总面积为14025平方公里的地方,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

且末,这个县城的名字,曾令我无比的纠结。因为匈牙利人斯坦因著的《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一书中,中文译者对这个县城名的翻译选择了“且末”;但在研读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时,我却一直找不到“且末”两个字,倒是有三次“卡帕(Kopa)”村镇的记录,而我手上又无原著,最新地图上也找不到“卡帕(Kopa)”这个地名,所以最后只能通过赫定爵士的具体描述来推断他所说的“卡帕(Kopa)”村就应该是“且末”县城。后来深入学习后知道,在清朝时,因为维语的音译,“车尔臣”也读成“恰尔羌”或“卡墙”,“且末”县也写作“卡墙”县。这样一来,我料想赫定爵士在书中所说的“卡帕(Kopa)”村可能就是今天的“且末”县城。这也算是我本次独行的一个花絮,和我学习的一点心得吧,顺便提及,自然是希望译者的翻译能在地名、人名的翻译上尽量地做到统一一致,以方便读者。

且末小城,也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我猜想,张骞大难不死,在逃回中原向汉武帝“汇报工作”的时候,或许有某种夸大的成分。如今的县城都只是如此大小的规模,更何况在公元前的西汉年间,估计就几十户人家的村落,即被当做“一国”之观了吧。至于唐玄奘的西去归来,对且末就根本没做具体的描述,只是对“瞿萨旦那国”,即古和闐国(今和田地区)写了一个“总体概要”,就急着“跋文”结章了。倒是那几个欧洲人斯文赫定、斯坦因和伯希和等却执着得很,不仅来回在西域探险,还曾大肆盗宝,著书立说。尤其是今日国人比较熟悉的赫定与斯坦因两人,前者纯粹一个探险家,冒险家,“驴友”;后者却是一个考古学家,文化研究者,“间谍”;前者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伟大绅士,而后者的形象和口碑,在国内就不敢恭维了,我们一般称他为“盗墓贼”、“强盗”,原因在接下去的行程中,你就会看得清清楚楚。历史的风沙究竟是怎样一层一层地掩埋的,我们已经很难说得清楚,当然,那也不是我要去做的事,不过,我们知道维族人所称的“车尔臣阔纳协海尔”即是指且末古城,它位于县城西南10来里地的车尔臣河岸台地上,如今早已沙化,呈雅丹地貌,那些残垣断壁、秃塔沙丘倒是应证了“活着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后不腐又是一千年”的赞美颂词。古城周围黄沙如浪,就好似瀚海之中的一座孤岛,然而当年的丝路古驿,今天则成了塔里木盆地南疆的交通咽喉。

且末县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民丰相邻,南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尉犁、沙雅县相望。县城且末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70千米。全县总面积138680平方千米(为全国面积第二大县),总人口56627人(2003年)。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位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和田地区的民丰县毗邻,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尉犁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38680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县境。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中文名称

且末县

别 名

且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下辖地区

且末镇、阿热勒乡、琼库勒乡

政府驻地

且末镇

0996

邮政区码

841900

地理位置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面 积

138680平方公里

人 口

56627人(2003年)

方 言

蒙古语 维语 汉语

著名景点

扎滚鲁克古墓群

机 场

且末机场

火车站

库尔勒火车站​

且末县历史沿革

汉为且末国地,1914年设县,以古国名命名。维吾尔语称为“恰尔羌”,有车尔臣、卡墙等译名。且末最早出在《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且末情况带回内陆。从此,且末与内陆的联系不断加强。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因避战乱,鄯善王率4000余户西奔且末。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朝在且末设郡,统肃宁、伏戎二县,并嫡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玄奘自印度取经回国经且末,并在《大唐西域记》中对且末有记载。唐上元三年(676年),且末郡改为“播仙镇”,属陇右道沙州。

唐贞元年间至大中四年(785-850年),吐藩占据且末。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87年),称“者里辉”。元朝从内陆迁1000余人与元军新附军杂居,在且末屯田。明代称“扯力昌”。

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后称“卡墙”,并再次设稽查所,设且末县治。

民国三年改为且末二等县,归阿克苏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属焉耆专区。

1954年,属库尔勒专区。

1960年至今,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

地理

且末县位于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处东经83°25′~87°30′、北纬35°40′~40°10′之间,东邻若羌县,西连和田地区民丰县,南屏阿尔金山、东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尉犁县相望,西北部邻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东西最宽320千米,南北最长460千米,总面积l4.025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为全国第二大县。且末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40千米,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公路里程667千米(经沙漠公路)。[15]

且末县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北边为戈壁沙漠,距县城百余公里的西南至东南有昆仑山支脉及阿尔金山山脉逶迤连绵,整个绿洲呈狭长的沿水系分布的条状带。在且末县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为6.235万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4.42%;山前倾斜平原为2.415万平方千米,占17.21%,山前倾斜平原大致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车尔臣河沿岸绿洲农业区,一块是东昆仑山山前地带的天然草场放牧区;沙漠面积为5.38万平方千米,占38.36%。[15]

且末县草场主要分布在昆仑山、阿尔金山两大山系和车尔臣河流域。天然草场面积166.06万公顷,其中:无水、缺水草场50.7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69%。[15]​

小宛国

古西域国名。《汉书·小宛国传》载:王治圩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户百五十,口千五十,胜兵二百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五百五十八里,东与婼羌接,辟南不当道。小宛国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由于其南为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较偏僻。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古塞种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之民族。

小宛,丝绸之路南道之南的小国,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南部山区。

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南部山区丝绸之路南道之南的小国,位于今新疆且末县境内的南部山区,确地不详。汉朝时有人口1050人,约150户,养兵200人。都城在扜零城,职官有辅国侯、左都尉、右都尉等。

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南依昆仑雪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县境主要是沙漠和绝大部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半个人。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境内,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500公里。

小宛国遗址

小宛国,古西域国名,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由于其南为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较偏僻。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古塞种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之民族。

新疆且末县被洪水冲出的吾大其古墓群抢救性保护工作告一段落。10日,负责考古挖掘工作的新疆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王博告诉记者,吾大其墓地的发掘隐射了古西域三十六国之小宛国的文化,可借此研究小宛国的历史。

由于当地今年夏季突发洪水后,一个距今2000多年的古墓群也随之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对于这一古墓群的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已于6日启动,该地点位于海拔2800米高度。

经过连续的古墓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考古人员收获颇丰,连续出土了饮水用的黑陶、铜器皮带扣、铁骑、随葬的牲畜和成年女性和婴儿的尸骨等,而这个古墓群有12个古墓组成。

且末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且末国和小宛国就在其境内。且末国位于平原,曾以农业生产为主,有种植葡萄的记载,该县1985年考古发掘的扎滚鲁克古墓群为研究且末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小宛国位于山区,以养畜为主,但《汉书》中有关记载仅为其城址在且末国以南约300里,大约喀喇米兰河流域中心地带,其余没有更深入的研究,资料很缺乏。

“吾大其墓地在形质上与扎滚鲁克古墓群有较大区别,扎滚鲁克古墓群全部是土坑墓穴,吾大其墓地是石棺墓,这体现了且末国和小宛国的区别”。“这次挖掘的吾大其墓地位于昆仑山北麓沙丘地带,地处平原与山区之间,从地理位置讲,吾大其处于且末国和小宛国的交界。”

王博说,现在发掘的吾大其墓葬群有两座出土了马头、山羊和绵羊,有的羊头还比较多,说明这的人当时是以养畜为主,与小宛国的生产方式相似,但奇怪的是从墓葬中没有发现牛骨。据现在的吾大其居民讲,他们没有喂养牛的习惯,而是养羊、马和驴,原来,这一处的草场比较稀疏,牛吃不饱,自古就没有养牛的条件。

而对于今后如何对古墓群进行保护,王博说,洪水冲出的断裂面弯弯曲曲400余米,墓葬底平面低于现河漫滩90公分,说明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洪水。现在看到的就是古墓被冲刷过的迹象,进行保护,从河水流向看主要是把洪水挡住,因为墓地面积不清,如全面进行发掘,难度很大,可通过拦坝或人工改道来解决。

小宛国 - 墓主可能是小宛国国民

王博告诉记者,据史书记载,且末县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且末国和小宛国就在其境内。

王博说,且末国位于平原,曾以农业生产为主,1985年考古发掘的扎滚鲁克古墓群为研究且末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小宛国位于山区,以养畜为主,但《汉书》中的有关记载仅为其城址在且末国以南约150公里,大约喀喇米兰河流域中心地带。

“这次挖掘的墓地位于昆仑山北麓沙丘地带,地处平原与山区之间,从地理位置讲,古大奇处于且末国和小宛国的交界。”王博说,他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墓里棺椁的材质,初步判断古大奇古墓群的墓主很可能是小宛国的国民。

“而且我还感觉,他们当年的经济条件应该不错,因为他们的墓里大都陪葬了大量的动物。”王博表示,这个古墓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小宛国的历史、经济、文化、政治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王博告诉记者:“这次挖掘和清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让人较为满意的结果,但考古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要对文物进行保护而不是挖掘。这里还有很多古墓,也许还会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洪水。所以,我已经向当地政府建议,能否在墓地群周围修筑拦洪坝或者是想办法让河流改道。”

玄奘西行--且末

从尼攘城(今尼雅古城遗址)行四百里流沙区后,是都逻城遗址,再东行六百多里,就到了且末古城,这几座古城池,都是在大沙暴来的同一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经队从且末古城进入大漠,向东北行一千多里,就是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古国(今罗布泊西北岸)。

旅游

莫勒且河古代岩画​

位于且末县城东南约180公里莫勒且河东岸和部分山丘上刻画着数千幅岩画。尽管历经数千年风雨的浸蚀,大部分画面仍清晰可辨。从现存的情况看,岩画取材广泛,有较集中的野生动物和已被训化过的家畜,也有狩猎放牧场面、日月星云等天体形象、草原上最早出现的车、最古老的山民牧场、紧张激烈的部落争战、欢快而热烈的原始舞蹈、游牧人最早的数字标记、采集的印记以及各种神秘的符号等。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18]​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陈列室​

扎滚鲁克古墓群墓地位于车尔臣河西约10公里的堆积阶地上,东临古河道,面积3.5平方米,自1985年以来,对该墓地进行过三次发掘,共发掘墓葬169座。[19]

到扎滚鲁克古墓群,门票30元/人

古墓群,离且末市区五、六公里。

托乎拉克庄园

托乎拉克庄园位于且末县城以西约2.5公里处的托格拉克勒克乡,初建于1911年,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呈正方形,现存有11间房和两间回廊,庄园房屋为土木结构建筑。是当时且末县最大的地主尼牙孜的住宅,当时建房历时4年,仍未竣工,工程浩大。所建房木料为砍伐以后要浸泡在水中一年,然后干上一年,最后进行挑选雕刻,工匠大部分为喀什地区的大工匠,手艺十分精湛、精美、细致。石膏壁龛、石膏墙壁等部分石膏装饰用蛋清、冰糖、石膏混合物建成,其庄园建筑工艺十分考究,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结合,使房屋能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仍能完整保存,气宇轩昂。[20]​

且末胡杨林民族风情园​

且末县胡杨林民族风情园距县城七公里,坐落在风光秀丽的车尔臣河畔,是别居一格的维吾尔族式的庄园。

且末胡杨林民族风情园

园中有150亩神态各异的胡杨树,高大参天,异常美丽。透过金色的树叶,乳白色蒙古式、宝塔式包厢和维吾尔族风格民居错落有致散布其中,如临世外桃园的感觉。从315国道进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装饰考究的民族式门楼,门楼左侧是一潭清澈透明的水上娱乐区,抬头便可以看到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再往里走,蒙古包、西餐厅、葡萄长廊、儿童娱乐园、喷泉等点缀在游路的两侧。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维吾尔族手抓饭、拉条子、薄皮包子和香酥可口而不腻的烤全羊,还可以欣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21]​

阿尔金山狩猎区且末狩猎场​

1990年9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受自治区林业厅委托,正式考察距且末县城约150公里的阿阿尔金山狩猎区且末狩猎场

阿尔金山北麓的塔特勒克苏与江尕勒萨依之间的地区,初步确定了100平方公里狩猎场。狩猎场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山体陡峭,剥蚀严重,形成一些陡立的风化山石,山地荒漠植被有昆仑蒿,昆仑针芽、芨芨草等,河谷地带生长有胡杨、柳树、芦苇、拂子茅、唐克特百刺等。

中昆仑野生动物观光娱乐园​

位于且末县城以南约232公里处,东西走向,在且末县境内长约250公里,宽约110公里,平均海拔5665米,且末几条大河均发源于此。山区地形异常复杂,生有茵陈、芨芨草、龙胆等植被。由于人迹窜至,这里便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野骆驼、盘羊、鹅喉羚、叶尔羌马鹿、野牦牛、赤狐、雪鸡、猞猁等20多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为此,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昆仑野生动物保护区”[23]

且末大巴扎​

大巴扎一看就是新建的​

且末清真寺​

安得悦古城(安迪尔古城)​

安得悦古城位于安迪尔老河床东岸,今安迪尔牧场以北40~50公里处,当地人称古城为开希米库勒。古城属于唐代的城镇遗址。城为圆形,平面图酷似项圈,直径约130米,城墙用泥垛筑,南边保存较好,高度可达6米多,墙基厚达9米多。城门在南,是一个向外伸出土墙甬道的豁口,左边门道墙上一间高约1.65米的土坯房,大约用于守门。古城附近有高耸的佛塔,上圆下方,直径约5米,高度略同直径。城内曾出土有婆罗迷文、汉文、吐蕃文等文字的纸质文书及部分汉文题记,还有部分壁画,木板画、丝织物、棉布、钱币和一些佛教的艺术品。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认为“宛”字应与安得悦古城(Endere)(今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的“安得悦”有关,并以“宛”与“End”(“安得”)相近,似小宛国为Endere人所迁所建,而“小”则与“大”相对。另有学者认为明朝设于且末、于阗(今和田地区)间的安定卫(军事机构)领睹货逻地(即今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取名“安定”应译自Endere(安得悦),释“安得悦”为“安多罗”,为“安定”之意,似有牵强。

THE END
0.沙漠骆驼撑起的丝绸之路幻灯片模板沙漠之舟骆驼撑起的丝绸之路幻灯片模板免费下载; 在浩瀚的沙漠海洋中,沙漠之舟——骆驼,满载着中国的特色产物丝绸越过沙丘走向西方。 本PPT模板适合用于制作中国历史PPT课件; 关键词:金色,黄色幻灯片背景,沙漠,骆驼,沙丘PPT背景图片,自然风景幻灯片模板,.PPTX格式; jvzquC41yy}/3yuv0eun1jwvkerf1=9420nuou
1.喀什:在民族与信仰间穿行两汉时期,这条东西大道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沿天山南麓西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喀什;南路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过现在的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等地,在喀什与北路会合后,翻越帕米尔高原(葱岭)。向西,则进入中亚的大宛、康居;继续向西,经伊朗高原到达黑海和地中海地区。丝绸之路南行jvzq<84crr4mkojyggq/exr0ep5@clykqpCxgr}kp(gqrFwuu(ipp}jpvkj>4>:46(ipp}wqnnks?juk
2.历史尘封的中俄茶叶之路:繁荣近200年的国际商道文化那是一条已经被历史尘封湮没,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茶叶之路繁荣了近200年,是当时重要的国际商道。 因为茶叶贸易,昔日的边境小沙丘恰克图逐渐演变成“沙漠威尼斯”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6世纪,已有茶叶出口的历史。公元1654年,俄国公使巴伊科夫在北京住了半年多,清政府每天提供一定的普洱贡茶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PG1p3532:;125751l7443?.4A6;8:970qyon
3.中国铁路职工的壮举,惊动了联合国!——中国青年网“发现最美铁路·重走丝绸之路” 发现团走进中卫 在中卫固沙林场 感受三代治沙人创造的 世界奇迹 腾格里是全国第四大沙漠 年降雨量仅有180毫米 蒸发量却高达3064毫米 狂风肆虐、飞沙走石更是常态 1958年建成的包兰铁路 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 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腾格里沙漠 jvzquC41v0s/{xzvj0io1}wcpulft8npfg~0w{q1pg}t0‚twvj4dp8xj1462;9=1v462;9=46a732>59394ivv
4.沙漠戈壁上赛车飞驰2016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征战甘肃敦煌央广网敦煌7月20日消息(记者孟永辉、王妍)2016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19日进入甘肃境内,抵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敦煌,标志道达尔车队车手彼得汉塞尔与领航员科特莱特夺得哈密至敦煌赛段冠军,范登布莱克为雷诺车队再夺卡车组赛段冠军,进一步扩大榜首优势。来自多个国家的120多个车组将继续角逐第十一赛段敦煌至嘉峪关的赛事。 jvzq<84pgyy/eww0ep5oc}nxg1ijv‚4423<19;51v46289<42a;34@8237:/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