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完成锁边
在全城探秘看来,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锁边工程完成,堪称继去年年底完成对塔克拉玛干沙漠长达3046公里的锁边之后,我国沙漠治理的又一大成就。
这个时候,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
我国之所以要对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原因很明显;
那是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高达33.7万平方公里,不仅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过去数千年,这座沙漠不断南移,对塔里木盆地南侧的诸多绿洲形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我国对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
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可以说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效。
回过头再看腾格里沙漠;
这座沙漠东西跨度为184公里,南北跨度达到280公里,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
别说跟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了,即使相比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43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也略有不如,在我国所有沙漠中面积仅能排到第四;
我国沙漠面积排名
那么,腾格里沙漠究竟有何“魔力”,让我国在锁边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又盯上了它呢?
全城探秘仔细查找资料,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1.腾格里沙漠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啥能成为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三个原因很关键!
一个是它处于西风带,同时又受蒙古高压影响,沙漠区域常年有西北风和东北风,一个是沙漠中流动沙丘多,面积占到其总面积的85%,还有一个,则是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北侧有缺口加强风势,南侧则是高大的昆仑山脉,能够拦下沙尘,导致沙子在盆地南侧不断堆积。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内
而腾格里沙漠呢?三个条件恰好都具备;
一方面,这座沙漠既处于西风带,又处于东亚季风区域边缘,受西北风和东北风同时影响,一年之内大风天气多达50天左右,年均风速达到每秒2.9-3.7米。
另一方面,跟塔克拉玛干沙漠类似,腾格里沙漠的流动沙丘占比也很高,其4.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沙丘占比高达71%,其中固定、半固定沙丘仅占7%;
腾格里沙漠的流动沙丘
这意味着,腾格里沙漠的流动沙丘面积相当大,尤其是中部和南部,分布着大量流动性极强的新月形沙丘,而腾格里沙漠的流动沙丘面积占到其沙丘面积的93%,占其总面积的66%,比例虽然低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但也相当高了。
最后,腾格里沙漠的地形也跟塔克拉玛干沙漠类似,四面环山,西北部有雅布赖山,北部有八音乌拉山以及民勤北山,东部有贺兰山,西南则是祁连山;
腾格里沙漠四周环山,但又“四面透风”
但跟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起码南侧有高大的昆仑山阻挡,而腾格里沙漠却是“四处漏风”,四周的山脉不仅高度有限,也没有真正相连;
尤其是东南侧,祁连山与贺兰山之间,有一个超过100公里的巨大缺口。
这下明白了吧?
腾格里沙漠东南侧的巨大缺口
腾格里沙漠,实际上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面积不如后者,但位置上却更靠近我国中东部,所以其扩张性并不比后者逊色,并且带来的危害也同样巨大;
不得不锁边啊!
2.流动性极强的腾格里沙漠,对黄河以及边缘区域的威胁极大。
有了不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性,再加上东南方向的那个大缺口,腾格里沙漠的威胁显而易见!
中卫市区方向看腾格里沙漠
秦汉时期,这片区域还遍布耕地和村庄,随后由于战争以及滥垦破坏地表植被,原本距离还远的腾格里沙漠,也开始获得向东南扩张的机会:
西晋时期,腾格里沙漠今天的甘塘镇北部形成了一座名叫“万斛堆”的大沙丘;
宋代,中卫县西北部地区逐渐变为荒漠;
清代至民国时期,腾格里沙漠开始从低山丘陵区域向东南方向的平原迅速推进,每年推进距离达到4.5米,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腾格里沙漠的沙丘甚至已经逼近到中卫县城西门外;
彼时中卫县一年风沙天气多达900小时,深达0.5米-30米的流沙覆盖全县22.69%的土地,面积达到1068平方公里。
黄河流经的四大沙漠里,腾格里沙漠处于最上游
此外,看看地图就会发现,黄河中上游河道流经了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四大沙漠,而腾格里沙漠位置最偏西,也是黄河流经的第一个沙漠;
由于这片区域恰好处在祁连山与贺兰山之间的缺口,属于腾格里沙漠扩张的主要方向,腾格里沙漠甚至在黄河岸边堆积形成了整个沙漠最高大的沙丘,沙坡头,这也是今天中卫市沙坡头区的名字来源;
黄河岸边,就是腾格里沙漠最高大的沙丘沙坡头
而黄河河道受到的威胁,可想而知!
要知道,这里可是黄河上游,一旦河道因腾格里沙漠的扩张而堵塞,势必会给中下游的河套平原、关中盆地以及华北平原带来巨大影响;
所以,对腾格里沙漠,必须锁边。
3.腾格里沙漠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众多交通线路汇集。
如果把视线扩大到我国整个西北地区,就会发现,腾格里沙漠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恰好位于河西走廊的东南端;
而河西走廊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之重要,根本不需要全城探秘多说。
众多交通线路经过腾格里沙漠
至于腾格里沙漠本身,就有包兰铁路、乌玛高速等多条交通要道穿过,我国西气东输的多条管线也在此交汇,为了保护战略地位重要的河西走廊,保护经过的众多交通要道,我国也必须对腾格里沙漠进行锁边。
也正是由于上述这几个原因,腾格里沙漠也成为我国最早开始治理的沙漠之一;
早在民国时期,宁夏中卫市就设立了专门治沙的机构,但成效并不明显,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卫县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建成防风固沙林场,专门从事治沙造林;随后在1955年,中科院又在这里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野外综合观察研究站,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立;
1956年,我国又在这里成立了中卫固沙林场,这也是全国首个专业性治沙林场,从1958年开始,固沙林场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固沙施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固林沙场又开始兴修水利,利用黄河水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草方格沙障以及削平沙丘,成为彼时主要的固沙方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沿着腾格里沙漠边缘建起了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组成的“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初步实现了“沙退人进”;
持续数十年坚持不懈的治沙,到2019年,宁夏境内有150万亩的腾格里沙漠得到治理,相比新中国成立处理,沙漠边缘后退了25公里;
由此可见,如今宁夏能够对其境内的腾格里沙漠成功“锁边”,过去数十年治沙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既是一种“水到渠成”,更是宁夏长期坚持治沙的成绩体现。
宁夏腾格里沙漠锁边工程
当然,“锁边”成功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一方面,我国总结过去经验、探索新治沙方式的脚步不会停歇;
如今常见的草方格固沙方式,就是中卫市沙坡头区最早出现的,后续还研究出了草方格+沙结皮等新技术;
中卫最早发明草方格沙障
而面对腾格里沙漠降水少、蒸发量巨大的特点,当地又探索出了沙地灌木高效植苗技术,用一把“干”字形的铁质植苗器,可将树苗根部精准送进湿沙层,使沙区灌木造林的成活率从60%提高到80%以上;
为了保护治沙成果,总结治沙经验,宁夏还在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成立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荒漠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如今,这些经验已经被推广到全国治沙工作中。
草方格沙障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沙漠中的交通线路
另一方面,成功治沙后,如此产生经济效益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而腾格里沙漠同样也做出了示范:
位于沙漠中的新能源基地项目,是我国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也是我国第一个备案、开工的“沙戈荒”基地项目;
这个项目规划新能源总装机规模高达1300万千瓦,其中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经投产,年发电量达到19.25亿千瓦时,是“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
中卫市的沙漠光伏项目
此外,当地还在探索发展沙漠旅游、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将治沙与经济发展融合。
整体而言,全城探秘认为,我国之所以在成功锁边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后,又对腾格里沙漠进行锁边,其实就是因为这两座沙漠扩张性强、危害大,原本就是重点治理的对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