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秀容新城)给水专项规划公示图
公示说明:
一、规划目的
规划仅设置远期目标,远期区域供水普及率达100%。2025年前逐步关停已具备自来水集中供水区域的所有自备井,未实现自来水供水区域的自备井应纳入管控,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远期区域自备井全部封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公共供水全面普及。
二、规划范围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 东至东外环。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北至雁门大道,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先行示范区规划面积约3.8平方公里,北至光明街,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三、规划年限
近期:2022-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四、规划内容
1、远期忻州中心城区需水量为23.76万m³/d(不含奇村组团),远期至2035年秀容新城需水量为6万m³/d。综上所述,远期忻州中心城区及秀容新城合计需水量为29.76万m³/d。
2、规划确定忻州市未来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多水源联合供水。
3、规划期末布局水厂五座:现状南水厂,水源为豆罗水源地,供水规模为1.0万m³/d;现状三水厂,水源为豆罗水源地,供水规模2.0万m³/d;现状云中水厂,水源为五台县水泉湾水源地,规划供水能力为10.0万m³/d;奇村供水厂,供水规模为2.0万m³/d;“滹沱河引水”供水厂,规划供水能力为5.0万m³/d,水源引自滹沱河。
4、规划沿城东水厂向北从滹沱河引水,规划敷设两道dn1500mm输水管道,长约850m,同时建议在滹沱河合适位置修建拦水构筑物。 规划秀容新城内给水管道主要沿东环路、凤栖路、梨花街、九原街等敷设,供水主干管呈环状敷设,并在主要路口与中心城区的现状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增强整个区域的供水安全。
公示说明:
一、规划目的
通过鼓励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生态景观以及其他城市杂用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实现城市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提升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推动忻州市节水型城市建设,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范围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北至雁门大道,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先行示范区规划面积约3.8平方公里,北至光明街,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三、规划年限
近期:2022-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四、规划内容
1、规划确定远期(2030年)总需水量为25.9万m3/d。
2、秀容新城再生水利用主要包含工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
3、规划期末布局水厂五座:现状南水厂,水源为豆罗水源地,供水规模为1.0万m3/d;现状三水厂,水源为豆罗水源地,供水规模2.0万m3/d;现状云中水厂,水源为五合县水泉湾水源地,规划供水能力为10.0万m3/d;奇村供水厂,供水规模为2.0万m3/d;“滹沱河引水”供水厂,规划供水能力为5.0万m3/d,水源引自滹沱河。
4、本次规划的再生水主管道分别是:规划东环路再生水管网、规划云中河-云中河湿地再生水管网、规划豆罗污水处理厂-牧马河湿地再生水管网、规划豆罗污水处理厂-东环路再生水管网。总长度约为65.7Km。
一、规划范围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 (秀容新城),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2022-2035年。
三、主要研究内容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 (秀容新城)的污水系统分区及排水出路。
四、规划总体目标
在忻州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优化污水系统分区,并对排水系统布局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规划范围内的污水能够安全、有序的排放。
五、污水系统规划
云中片区的污水经收集后接至忻州市云中污水厂;煤化工片区及豆罗镇片区的污水经收集后接至工业区及豆罗镇污水厂。
一、规划范围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 (秀容新城),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
2022-2035年。
三、主要研究内容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 (秀容新城)的雨水系统分区及排水出路。
四、规划总体目标
在忻州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优化雨水系统分区,并对排水系统布局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规划范围内的雨水能够安全、 有序的排放。
五、雨水系统规划
云中河北及云中河南片区范围内的雨水经收集后,接至云中河排放;牧马河西及牧马河东片区范围内的雨水经收集后,接至牧马河排放。
公示说明:
一、规划目的:
高标准打造海绵城市示范新区,最大程度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空间,发挥建筑、道路、 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实现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促进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二、规划范围:
启动区范围:启动区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核心区范围: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北至雁门大道,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先行示范区范围:先行示范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北至健康街,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三、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规划“一脉为屏、两水抱城、三渠四溪润新城、五园相映拥秀容〞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脉为屏”即忻州东南部的系舟山脉。
“两水抱城”指云中河和牧马河水系。
“三渠四溪润新城〞三渠指忻定干渠、东部排洪渠、田村渠;四溪指规划一条南北向生态廊道和东西向三条生态廊道。
“五园相映拥秀容〞指秀容新城的五大生态农业片区,现状以基本农田为主,范围内分布有部分村庄。
四、海绵城市建设系统规划
水安全:改变传统的快速排水模式为 “渗、滞、蓄、净、用、排〞 六位一体的生态化、综合化排水模式,构建综合生态排水系统。规划期末,秀容新城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
水环境:通过 “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等综合措施,改善流域水环境,规划期末,云中河、牧马河均达到1V类水质标准。
水资源:项目建设中降低不透水面积比,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增加雨水下渗率;在学校、小区、工业、大型公共场所等单位内兴建雨水调蓄设施,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率>5%的目标。
水生态:对云中河、牧马河等现有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扩展亲水空间,营造湿地景观,增加水生植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茎叶拦截等功能净化河水。
五、秀容新城各类新建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值
六、秀容新城各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值
公示说明:
一、规划目的:
为确保秀容新城防洪排涝安全,合理引导区域建设与自然地貌有机结合,指导道路和场地安全、经济、有序建设,推动秀容新新城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范围:
启动区: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北至北外环,南至石岭关(太原界),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核心区范围: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北至雁门大道,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先行示范区范围:先行示范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北至健康街,南至牧马河南路,西至北同蒲铁路,东至东外环。
三、规划目标:
1.充分依托现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系统地对规划范围进行竖向分析及控制,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
2.满足区域道路交通、排水、防洪、海绵城市建设需求。
3.统筹考虑,合理控制标高及坡度,对区域地面高程体系进行整体控制,指导地块开发建设,避免造成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4.减少区域开发中的土石方工程量。
5.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系统的竖向高程控制数据。
四、规划内容:
统筹兼顾城市防洪、排水等控制要求,确定城市道路与铁路、渠道、高速公路交叉处控制高程,确定城市道路交叉处高程,满足用地功能、场地排水、交通运输、景观风貌等基本需求。
公示说明:
一、规划背景
秀容新城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区)“两核双轴多点”开发格局中的主核组成部分。为落实概念规划要求,实现概念规划确定的目标,开展了包括道路系统在内的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启动区概念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一致,具体为北至北外环,东至东外环,南至忻州绕城高速,西至同蒲铁路。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四、规划目标
秀容新城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是“102030”,即与城市群核心城市太原之间30分钟通达,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其它城市之间30分钟通达,范围内任意一点10分钟上高速公路,与铁路西侧城区之间20分钟通达。建设与外部交通相契合,内部地区全覆盖,道路网等级合理,道路功能明确的路网体系。到规划末期,秀容新城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达到4-8公里/平方公里。
五、区域对外路网布局规划
近期将二广高速进行拓宽,以提高通行能力。远期需要将现在的过境二广高速公路调整为城际高速公路,相应在城市西侧规划新建过境高速公路。远景太原-忻州(原平)之间形成城际、区域多层次高速走廊,规划形成忻州新的高速环线。规划在规划区的东北角的沧榆高速上增加一个高速出入口。
规划在南侧新建南部环线,与东侧的G108、西侧的G208及北环线形成完整的城市外用普通公路环线,形成城区过培交通的保护壳。普通公路环线衔接G337、G108、G208和其它省道等,为相五之间的交通转换及少量过境交通提供条件。与周边邻近城区、交通枢纽之间规划快速通道。远期规划考虑将东侧的G108直接向南延长至大盂新城东侧新规划的G108,形成货运的东通道。远景考虑在外围形成南北向的过境通道。
六、城区干线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干线道路包括快速路和主干路。总体布局结构采用方格网状路网。规划针对规划区形态特征和客货交通特征,采用客货空间适当分离交通组织模式。
主干路是秀容新城的路网骨架,是连接秀容新城与外用地区及高速公路、国道等的重要通道,也是与铁路西侧城区内部交通的出行走廊。I级主干路格局为“三纵八横”。南北3纵:秀容大道、太忻大道、东外环(国道108),东西8横:凤栖街、九原街、和平街、光明街、南环街、108国道、工业南街、关城村路。II级主干路为“多联”:多条铁路两侧主干路联系通道。包括旭来街、梨花街、雁门大道。
远期随着忻州城区人口实现规划目标,新区进入大城市规模。规划提出快速路的初步布局,为“二环、一横、五城际”。“两环”为牧马路、凤栖街、秀容大道、南环街组成的内环和东外环、南外环、二广快速、北外环组成的外环。“一横”为和平路。“五城际”为忻原快速、忻定快速、太忻大道、秀容大道和二广快速。
七、城区次支路网道路系统规划
结合干线路网走向及间距,合理布设次支路网,总体呈方格网状。根据秀容新城产业招商及土地开发情况,对次支路采用弹性控制。
八、路网交叉口规划
秀容新城道路交叉口规划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匹配相应的节点等级,一般采用以下原则;快速路与快速路采用枢纽型立交,快速路与主干路采用一般立交(菱形立交),快速路与次干路采用分离式立交,快速路与支路采用分离式立交,其他交叉口采用平交。具体形式应在下层次规划设计中进一步分析确定。
公众参与方式
为提高我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水平,提高规划的公众性和透明性,使规划能更好地表达广大群众的意愿,组织开展规划公示工作,希望您能参与本次规划公示活动,并真诚期待您提出宝贵意见。如您对本次规划有建议或意见,请以书面形式送(寄)至忻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可直接到我局反映。
忻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