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

[追问]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

(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

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过渡语]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汞→汞+氧气

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

氢气和氧气。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练习:CO2N2P2O5KClO3Fe

KMnO4H2O2指出它们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布置任务:结合教材P47的内容,将上边练习中的化合物简单分类。

提问:你能说出氧化物的基本要素吗?

回忆所学知识和新学知识给物质简单反类

六、板书设计:

课题1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1)现象:两极产生气泡(正氧,负氢)V正:V负=1:2

(2)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七、效果检测:

1.水是()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B.水C.蛋白质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B.河水C.冰D.红磷

5.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是()

6.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能够燃烧C.难溶于水D.密度很小

7.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未听到声音C.听到声音很小D.试管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电解B.蜡烛燃烧C.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

(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氢气燃烧的现象: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

a、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

(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讨论: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气最佳。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小结:水电解巧记忆:

给水通上直流电,两级均有气泡现,正氧负氢一比二,助燃可燃来检验。(或者: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思考:

a、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水的分解实验以及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教师总结:

1、通过水的生成以及水的分解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揭秘:海水燃烧的秘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发表一下的看法:

1、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呢?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可能有:

1、为什么水的化学符号为H2O

让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学习的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以得到解决。

2、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2)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而氢气没有与电极反应。致使氧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五、随堂检测:

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极,B为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用()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可用()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实验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空气的组成如何?

2、情景导入:

3、讲授新课:

讨论: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用途: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想一想:

1、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留意过我们身边的天然水都是纯净物吗?

3、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实验3-1]:水的电解

现象: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4、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讨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2OH2+O2分解反应

介绍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验纯方法:如图所示

讨论:氢气H2氧气O2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元素种类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成: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种类:

总结:略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h2o===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交流

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活动天地]

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

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分析归纳:

1、电解水是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应用:

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

[板书]一、电解水

1、水通电氢气+氧气

H2OH2O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析]讨论分析图片获得的信息

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

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练习]做P38[在线测试]

[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建立了微观想象

第二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友情提示]本实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普通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

[板书]氢气+氧气→水

H2O2H2O

[讨论]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交流共享]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线测试]

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

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3、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4、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5、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

[小结]P73[长话短说]

[反馈练习]P74[挑战自我]

[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实验很成功,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教学目标

1.复习元素、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4.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用具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蒸馏水一瓶。

【引言】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投影】物质的简单分类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水的组成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可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护水资源十分重要。

[评注:教师在教学中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

【讲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师:片刻后,用准备好的划有刻度的纸,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生:接负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按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两倍。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木条燃烧得更旺。

师:这种气体能使木条余烬复燃,当燃着木条远离尖嘴口时火焰渐灭。这种能使余烬复燃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看到微弱的浅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师: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板书】水氢气(h2)+氧气(o2)

【讲述】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这种反应属什么类型。(学生议论后,教师提问1~2名学生。)

生甲: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乙:这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讲述】水电解时发生分解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变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都不同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会分析水的电解实验。

2.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重点难点】

1.水的电解实验

2.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使用说明】

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题1,努力识记概念,然后合起课本,独立完成学案(展示时要求脱稿)

2.自学完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部分完成

3.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集中讨论解决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你能你说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吗?

【自学指导】

一、结合课本P46-47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_,体积比大约是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

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不变。

2.思考与讨论:

(1)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3.知识链接:

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____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火焰,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试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_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THE END
0.水的构成水的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液态水由水分子和其他分子、离子以及化合物等组成,可能有钠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产生的少数氢氧根离子,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和氧分子、二氧化碳jvzq<84yyy4hcxpcq0ipo8j142822>65186:eB7243?f9j3ujvsm
1.从宏观上讲.水是由和组成的,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构成,每一个水和 构成.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水的组成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从宏观,微观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从宏观角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g=:9=k5:9ie9m9e;78c::;949
2.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又是水有什么构成和组成? 组成 是宏观的某种元素和某种元素组成构成 是微观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离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6931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组成是宏观概念,因此用宏观的元素相对应 1个水分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978k59>=h5;:dgjh::9j6h:=eg9>f4A;0jvsm
3.《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iwj}wg1814;5625763:5:a6?5;<>40jznn
4.水的构成机体问答频道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构成机体也是多样的。既然人体内含水达2/3,可见它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份jvzquC41yy}/dxmg0et0c|p1xkkx1:557;884@3jvor
5.2023年初中化学知识点:水的电解水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水Ⅱ. 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Ⅲ. 宏观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jvzquC41o0€iqwlmcq4dqv4g1463598431<53B>:ghgdf=70ujznn
6.水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吗人体主要是有什么组成的? 是人体重要的。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人体内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人体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无机质四种成分构成。其中水约占55%,蛋白质约占20%,脂肪约占20%,无机质约占5%。 人体内的水分,分布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等作用。这些jvzquC41o/sjr78;0pku1lftg1sjrh642:868:3jvor
7.水的组成PPT课件.ppt水的组成 PPT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氢气电 解水试验单质与化合物 第三节 水的组成一、氢气: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1、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最小的气体; 3、难溶于水;(二)、氢气的化学性质燃烧现象: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有水珠生成。且放出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3A4:34624?5372653:60ujzn
8.2022年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政务公告引水系统由北引、中引、南引3条引水干渠组成;蓄水系统主要由大庆水库、红旗水库、东城水库、大龙虎泡水库、南引水库、东升水库等6座大中型水库构成,并成为主要地表水水源。排水系统以安肇新河为主渠,以西排干、中央排干、东排干和东二排干为主要干渠,通过若干支渠、子渠连接纳污泡沼构成。jvzquC41yy}/fzickn/exr14284/9;1275dqwygpve73B<;964ivv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由两个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7k9:A8:g9l53A>7fe<9f=fcf6?ef:h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