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备病害防治–轨魅网

钢轨伤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伤损,顾名思义,是肉眼看不见的、出现在钢轨内部的伤损,如钢轨头部出现残留杂质导致的横向裂纹,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轨头的断裂;另一种是外部伤损,一般出现在钢轨的表面,如波浪形磨耗、核伤、剥离掉块、轨头压溃、钢轨低接头及焊缝病害等。

󠄐󠅅󠄹󠄴󠄪󠄾󠅟󠅤󠄐󠄼󠅟󠅗󠅙󠅞󠄬󠅒󠅢󠄟󠄮󠇘󠆭󠆘󠇙󠆝󠅵󠇗󠆭󠆁󠄐󠇗󠅹󠅸󠇖󠆍󠅳󠇖󠅹󠅰󠇖󠆌󠅹󠄬󠅒󠅢󠄟󠄮

应做好钢轨养护维修工作,预防和整治钢轨病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当钢轨出现表5-1的病害时,应及时处理。应对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进行焊补,打磨钢轨肥边、马鞍形磨耗 等,加强接头错牙、硬弯等病害的处理,并结合更换道砕、垫砕、垫枕下大胶垫等方法,综合整治 钢轨接头病害。应有计划地采用钢轨打磨列车进行预防性打磨,当钢轨顶面轮轨接触处出现鱼鳞裂纹或波浪形磨耗达到轻伤时,应安排修理性打磨。

钢轨病害整治限度

1.钢轨防断指导思想

钢轨防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防断”的指导思想。钢轨防断工作不仅仅局限于钢轨伤损的检查、监视、处理过程,还应把钢轨防断工作延伸到整个工务设备大、中、维修领域,延伸 到钢轨全寿命质量控制过程。󠄐󠅅󠄹󠄴󠄪󠄾󠅟󠅤󠄐󠄼󠅟󠅗󠅙󠅞󠄬󠅒󠅢󠄟󠄮󠇘󠆭󠆘󠇙󠆝󠅵󠇗󠆭󠆁󠄐󠇗󠅹󠅸󠇖󠆍󠅳󠇖󠅹󠅰󠇖󠆌󠅹󠄬󠅒󠅢󠄟󠄮

2.钢轨防断工作体系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钢轨防断管理标准化体系,要求把钢轨防断工作贯彻于养护维修、新轨焊接、新线验交、大修铺轨、钢轨焊修、伤轨检查、监视、处理等各个环节。󠄐󠅅󠄹󠄴󠄪󠄾󠅟󠅤󠄐󠄼󠅟󠅗󠅙󠅞󠄬󠅒󠅢󠄟󠄮󠇘󠆭󠆘󠇙󠆝󠅵󠇗󠆭󠆁󠄐󠇗󠅹󠅸󠇖󠆍󠅳󠇖󠅹󠅰󠇖󠆌󠅹󠄬󠅒󠅢󠄟󠄮

3.注重线路养修质量,改善钢轨受力条件

长期的线路养修生产实践经验证明,线路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钢轨的使用寿命。 质量良好、平顺的线路可以明显地改善钢轨的受力条件,可以推迟钢轨伤损的发生,减缓钢轨 伤损发展。󠄐󠅅󠄹󠄴󠄪󠄾󠅟󠅤󠄐󠄼󠅟󠅗󠅙󠅞󠄬󠅒󠅢󠄟󠄮󠇘󠆭󠆘󠇙󠆝󠅵󠇗󠆭󠆁󠄐󠇗󠅹󠅸󠇖󠆍󠅳󠇖󠅹󠅰󠇖󠆌󠅹󠄬󠅒󠅢󠄟󠄮

4.合理安排大修周期,提高轨道结构强度

按照钢轨防断系统管理的要求,合理、及时地进行线路大修,更换疲劳钢轨,根据运输强度 的需求恢复或提高钢轨强度性能是钢轨防断全过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它的工作重点 是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安排大修周期,二是提高大修施工线路的质量。󠄐󠅅󠄹󠄴󠄪󠄾󠅟󠅤󠄐󠄼󠅟󠅗󠅙󠅞󠄬󠅒󠅢󠄟󠄮󠇘󠆭󠆘󠇙󠆝󠅵󠇗󠆭󠆁󠄐󠇗󠅹󠅸󠇖󠆍󠅳󠇖󠅹󠅰󠇖󠆌󠅹󠄬󠅒󠅢󠄟󠄮

5.加大探伤力度,增强伤轨检测能力

(1)强化管理,深化安优活动。

(2)完善作业标准,强化自我控制。󠄐󠅅󠄹󠄴󠄪󠄾󠅟󠅤󠄐󠄼󠅟󠅗󠅙󠅞󠄬󠅒󠅢󠄟󠄮󠇘󠆭󠆘󠇙󠆝󠅵󠇗󠆭󠆁󠄐󠇗󠅹󠅸󠇖󠆍󠅳󠇖󠅹󠅰󠇖󠆌󠅹󠄬󠅒󠅢󠄟󠄮

(3)加强仪器检修,确保探测质量。󠄐󠅅󠄹󠄴󠄪󠄾󠅟󠅤󠄐󠄼󠅟󠅗󠅙󠅞󠄬󠅒󠅢󠄟󠄮󠇘󠆭󠆘󠇙󠆝󠅵󠇗󠆭󠆁󠄐󠇗󠅹󠅸󠇖󠆍󠅳󠇖󠅹󠅰󠇖󠆌󠅹󠄬󠅒󠅢󠄟󠄮

(4)加大探伤力度,狠抓薄弱环节。󠄐󠅅󠄹󠄴󠄪󠄾󠅟󠅤󠄐󠄼󠅟󠅗󠅙󠅞󠄬󠅒󠅢󠄟󠄮󠇘󠆭󠆘󠇙󠆝󠅵󠇗󠆭󠆁󠄐󠇗󠅹󠅸󠇖󠆍󠅳󠇖󠅹󠅰󠇖󠆌󠅹󠄬󠅒󠅢󠄟󠄮

6.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7.断轨和重伤钢轨的处理是防断工作最后关键的一个环节 普通线路发生断轨或发现重伤钢轨时,必须立即组织更换,做到两个“不过夜”,即换轨不过夜、向上级汇报换轨结果不过夜。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

1.钢轨表面伤损的危害

动态过载、振动危害、能量损耗、噪声危害󠄐󠅅󠄹󠄴󠄪󠄾󠅟󠅤󠄐󠄼󠅟󠅗󠅙󠅞󠄬󠅒󠅢󠄟󠄮󠇘󠆭󠆘󠇙󠆝󠅵󠇗󠆭󠆁󠄐󠇗󠅹󠅸󠇖󠆍󠅳󠇖󠅹󠅰󠇖󠆌󠅹󠄬󠅒󠅢󠄟󠄮

2.钢轨打磨的作用

(1)消除或减少钢轨表面的微细裂纹和塑性变形层,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2)改善轮轨接触条件,从而减少轮轨接触应力,减少钢轨的接触疲劳伤损; (3)通过优化轮轨接触表面,提高轮轨接触的几何性能,提高轮对的导向作用,减少列车 运行时的轮缘力; (4)提高钢轨表面平顺度,减小轮轨间附加动力,减小钢轨及联结零件的伤损率; (5)减小轮轨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3.钢轨打磨的作业手段

钢轨打磨作业分小型钢轨打磨机打磨和大型钢轨打磨列车打磨。󠄐󠅅󠄹󠄴󠄪󠄾󠅟󠅤󠄐󠄼󠅟󠅗󠅙󠅞󠄬󠅒󠅢󠄟󠄮󠇘󠆭󠆘󠇙󠆝󠅵󠇗󠆭󠆁󠄐󠇗󠅹󠅸󠇖󠆍󠅳󠇖󠅹󠅰󠇖󠆌󠅹󠄬󠅒󠅢󠄟󠄮

4.钢轨打磨标准

钢轨打磨病害整治状态标准和打磨作业验收标准如表5-2和表5-3 所示。󠄐󠅅󠄹󠄴󠄪󠄾󠅟󠅤󠄐󠄼󠅟󠅗󠅙󠅞󠄬󠅒󠅢󠄟󠄮󠇘󠆭󠆘󠇙󠆝󠅵󠇗󠆭󠆁󠄐󠇗󠅹󠅸󠇖󠆍󠅳󠇖󠅹󠅰󠇖󠆌󠅹󠄬󠅒󠅢󠄟󠄮

钢轨轨质面病害整治标准

钢轨轨顶面不平顺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1、淬火钢轨端部的鞍形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2. 5 ~6 mm,长度一般为200 ~ 300 mm,在铺设混凝土枕的地段比较明显, 发展也较快。󠄐󠅅󠄹󠄴󠄪󠄾󠅟󠅤󠄐󠄼󠅟󠅗󠅙󠅞󠄬󠅒󠅢󠄟󠄮󠇘󠆭󠆘󠇙󠆝󠅵󠇗󠆭󠆁󠄐󠇗󠅹󠅸󠇖󠆍󠅳󠇖󠅹󠅰󠇖󠆌󠅹󠄬󠅒󠅢󠄟󠄮

2、低接头(或打塌)

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以曲线下股比较多见。󠄐󠅅󠄹󠄴󠄪󠄾󠅟󠅤󠄐󠄼󠅟󠅗󠅙󠅞󠄬󠅒󠅢󠄟󠄮󠇘󠆭󠆘󠇙󠆝󠅵󠇗󠆭󠆁󠄐󠇗󠅹󠅸󠇖󠆍󠅳󠇖󠅹󠅰󠇖󠆌󠅹󠄬󠅒󠅢󠄟󠄮

3、钢轨破损

主要是淬火区钢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这类病害多数发生在淬火层分界处和 轨端,以曲线上多见。󠄐󠅅󠄹󠄴󠄪󠄾󠅟󠅤󠄐󠄼󠅟󠅗󠅙󠅞󠄬󠅒󠅢󠄟󠄮󠇘󠆭󠆘󠇙󠆝󠅵󠇗󠆭󠆁󠄐󠇗󠅹󠅸󠇖󠆍󠅳󠇖󠅹󠅰󠇖󠆌󠅹󠄬󠅒󠅢󠄟󠄮

4、夹板弯曲或断裂

主要是顶部中央出现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5、混凝土枕破裂

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6、道床结硬、溜坍和翻浆冒泥

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枕并有鞍形磨耗的地段。󠄐󠅅󠄹󠄴󠄪󠄾󠅟󠅤󠄐󠄼󠅟󠅗󠅙󠅞󠄬󠅒󠅢󠄟󠄮󠇘󠆭󠆘󠇙󠆝󠅵󠇗󠆭󠆁󠄐󠇗󠅹󠅸󠇖󠆍󠅳󠇖󠅹󠅰󠇖󠆌󠅹󠄬󠅒󠅢󠄟󠄮

轨缝、台阶和折角

1.接头处存在轨缝、台阶和折角

2.接头受到较大的破坏力

3.接头养护不良

4.垫板和扣件养护不良

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丰满,并加以夯实。

2、经常上紧夹板螺栓,保持接头紧固。󠄐󠅅󠄹󠄴󠄪󠄾󠅟󠅤󠄐󠄼󠅟󠅗󠅙󠅞󠄬󠅒󠅢󠄟󠄮󠇘󠆭󠆘󠇙󠆝󠅵󠇗󠆭󠆁󠄐󠇗󠅹󠅸󠇖󠆍󠅳󠇖󠅹󠅰󠇖󠆌󠅹󠄬󠅒󠅢󠄟󠄮

3、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不洁道非,以免结成硬壳,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明 显的不平顺。󠄐󠅅󠄹󠄴󠄪󠄾󠅟󠅤󠄐󠄼󠅟󠅗󠅙󠅞󠄬󠅒󠅢󠄟󠄮󠇘󠆭󠆘󠇙󠆝󠅵󠇗󠆭󠆁󠄐󠇗󠅹󠅸󠇖󠆍󠅳󠇖󠅹󠅰󠇖󠆌󠅹󠄬󠅒󠅢󠄟󠄮

4、及时消灭轨面高低错牙,接头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mm。󠄐󠅅󠄹󠄴󠄪󠄾󠅟󠅤󠄐󠄼󠅟󠅗󠅙󠅞󠄬󠅒󠅢󠄟󠄮󠇘󠆭󠆘󠇙󠆝󠅵󠇗󠆭󠆁󠄐󠇗󠅹󠅸󠇖󠆍󠅳󠇖󠅹󠅰󠇖󠆌󠅹󠄬󠅒󠅢󠄟󠄮

5、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6、及时调整轨缝。

7、枕底下垫胶垫整治低接头。利用特制的枕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显著。翻浆冒 泥接头先要进行清筛,枕底稳定后方可垫入。特制大胶垫垫入一年后必须撤出,重新捣固好。󠄐󠅅󠄹󠄴󠄪󠄾󠅟󠅤󠄐󠄼󠅟󠅗󠅙󠅞󠄬󠅒󠅢󠄟󠄮󠇘󠆭󠆘󠇙󠆝󠅵󠇗󠆭󠆁󠄐󠇗󠅹󠅸󠇖󠆍󠅳󠇖󠅹󠅰󠇖󠆌󠅹󠄬󠅒󠅢󠄟󠄮

8、拧紧轨枕扣件,更换失效轨底大胶垫。整修木枕轨底坡,使之保持1:40的轨底坡。󠄐󠅅󠄹󠄴󠄪󠄾󠅟󠅤󠄐󠄼󠅟󠅗󠅙󠅞󠄬󠅒󠅢󠄟󠄮󠇘󠆭󠆘󠇙󠆝󠅵󠇗󠆭󠆁󠄐󠇗󠅹󠅸󠇖󠆍󠅳󠇖󠅹󠅰󠇖󠆌󠅹󠄬󠅒󠅢󠄟󠄮

9、根据支嘴程度,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以增加道床阻力。调换支嘴 处里外口夹板,利用夹板的反弯控制接头支嘴。拨道作业中,对支嘴接头只能压,不能挑。如 必须上挑时,要采用拨动小腰带动接头的方法,不要直接拨动接头,以防止支嘴扩大。󠄐󠅅󠄹󠄴󠄪󠄾󠅟󠅤󠄐󠄼󠅟󠅗󠅙󠅞󠄬󠅒󠅢󠄟󠄮󠇘󠆭󠆘󠇙󠆝󠅵󠇗󠆭󠆁󠄐󠇗󠅹󠅸󠇖󠆍󠅳󠇖󠅹󠅰󠇖󠆌󠅹󠄬󠅒󠅢󠄟󠄮

10、正确设置预留轨缝。

1.木枕病害

(1)腐朽(防腐枕木),如图所示。 (2)机械磨损,如图所示。 (3)裂缝,如图所示。󠄐󠅅󠄹󠄴󠄪󠄾󠅟󠅤󠄐󠄼󠅟󠅗󠅙󠅞󠄬󠅒󠅢󠄟󠄮󠇘󠆭󠆘󠇙󠆝󠅵󠇗󠆭󠆁󠄐󠇗󠅹󠅸󠇖󠆍󠅳󠇖󠅹󠅰󠇖󠆌󠅹󠄬󠅒󠅢󠄟󠄮

2.混凝土枕病害

(1)轨下截面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2)轨下截面压溃。

(3)轨枕中间部分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4)轨枕中间部分压溃。

(5)轨枕纵向裂缝。

(6)轨枕的龟裂。

(7)轨枕中间部分斜裂及扭伤。

(8)轨枕挡肩破损。

(9)轨枕的腐蚀。

(10)轨枕底边掉块。

3.轨枕伤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木枕伤损原因

造成木枕伤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腐朽、机械磨损及裂缝。三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对付腐朽的方法是将木枕进行防腐处理。在一些大运量的线路中,往往由机械磨损决定着木枕的使用寿命。󠄐󠅅󠄹󠄴󠄪󠄾󠅟󠅤󠄐󠄼󠅟󠅗󠅙󠅞󠄬󠅒󠅢󠄟󠄮󠇘󠆭󠆘󠇙󠆝󠅵󠇗󠆭󠆁󠄐󠇗󠅹󠅸󠇖󠆍󠅳󠇖󠅹󠅰󠇖󠆌󠅹󠄬󠅒󠅢󠄟󠄮

(2)混凝土枕伤损原因

造成混凝土枕伤损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制造质量、养护维修作业和轨枕结构三个方面。󠄐󠅅󠄹󠄴󠄪󠄾󠅟󠅤󠄐󠄼󠅟󠅗󠅙󠅞󠄬󠅒󠅢󠄟󠄮󠇘󠆭󠆘󠇙󠆝󠅵󠇗󠆭󠆁󠄐󠇗󠅹󠅸󠇖󠆍󠅳󠇖󠅹󠅰󠇖󠆌󠅹󠄬󠅒󠅢󠄟󠄮

1.木枕扣件常见病害及整治

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道钉浮起或松动时应及时整治 (道钉连续浮起或松动不得超过三根枕木)。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更换:󠄐󠅅󠄹󠄴󠄪󠄾󠅟󠅤󠄐󠄼󠅟󠅗󠅙󠅞󠄬󠅒󠅢󠄟󠄮󠇘󠆭󠆘󠇙󠆝󠅵󠇗󠆭󠆁󠄐󠇗󠅹󠅸󠇖󠆍󠅳󠇖󠅹󠅰󠇖󠆌󠅹󠄬󠅒󠅢󠄟󠄮

(1)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额磨耗达3 mm及以上;󠄐󠅅󠄹󠄴󠄪󠄾󠅟󠅤󠄐󠄼󠅟󠅗󠅙󠅞󠄬󠅒󠅢󠄟󠄮󠇘󠆭󠆘󠇙󠆝󠅵󠇗󠆭󠆁󠄐󠇗󠅹󠅸󠇖󠆍󠅳󠇖󠅹󠅰󠇖󠆌󠅹󠄬󠅒󠅢󠄟󠄮

(2)铁垫板折断、变形、严重锈蚀或丧失固定立柱螺栓功能。󠄐󠅅󠄹󠄴󠄪󠄾󠅟󠅤󠄐󠄼󠅟󠅗󠅙󠅞󠄬󠅒󠅢󠄟󠄮󠇘󠆭󠆘󠇙󠆝󠅵󠇗󠆭󠆁󠄐󠇗󠅹󠅸󠇖󠆍󠅳󠇖󠅹󠅰󠇖󠆌󠅹󠄬󠅒󠅢󠄟󠄮

2.混凝土枕扣件常见病害及整治

扣件应经常保持设备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分开式弹性扣件与 木枕联结应紧密。当钢轨受车轮横向力作用时,不得产生相对位移和扭转离缝。扣板、轨距挡 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80~140N・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顎 应靠贴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 mm)或扭矩应保持在80 ~ 150 N・m。皿型扣件后拱内侧距预埋 件端部应不大于10mm,扣压力应保持在8 ~ 13. 2 kN。󠄐󠅅󠄹󠄴󠄪󠄾󠅟󠅤󠄐󠄼󠅟󠅗󠅙󠅞󠄬󠅒󠅢󠄟󠄮󠇘󠆭󠆘󠇙󠆝󠅵󠇗󠆭󠆁󠄐󠇗󠅹󠅸󠇖󠆍󠅳󠇖󠅹󠅰󠇖󠆌󠅹󠄬󠅒󠅢󠄟󠄮

当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1)螺旋道钉折断、浮起,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

(2)垫圈损坏或作用不良。

(3)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4)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扣板、轨距挡板前后离缝超过2mmo󠄐󠅅󠄹󠄴󠄪󠄾󠅟󠅤󠄐󠄼󠅟󠅗󠅙󠅞󠄬󠅒󠅢󠄟󠄮󠇘󠆭󠆘󠇙󠆝󠅵󠇗󠆭󠆁󠄐󠇗󠅹󠅸󠇖󠆍󠅳󠇖󠅹󠅰󠇖󠆌󠅹󠄬󠅒󠅢󠄟󠄮

(5)挡板座、铁座损坏或作用不良。󠄐󠅅󠄹󠄴󠄪󠄾󠅟󠅤󠄐󠄼󠅟󠅗󠅙󠅞󠄬󠅒󠅢󠄟󠄮󠇘󠆭󠆘󠇙󠆝󠅵󠇗󠆭󠆁󠄐󠇗󠅹󠅸󠇖󠆍󠅳󠇖󠅹󠅰󠇖󠆌󠅹󠄬󠅒󠅢󠄟󠄮

1.有砟道床的变形

道床作为散粒体结构,本身具有弹、塑性,在外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弹、塑性变形。荷载消失后,弹性变形部分得以恢复,而塑性变形部分则成为永久变形或称残余变形。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每次荷载作用所产生的微小残余变形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整个轨道的下沉。道床的下沉是道床塑性变形随荷载作用而逐渐累 积的过程。道床的下沉是道床塑性变形随荷载作用而逐渐累积的过程,对道床的下沉规律,各国铁路都进行了许多研究,研究资料得出道床下沉与列车通过总重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2.道床脏污

道床脏污是影响道床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形成道床脏污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外界的脏污物的侵入,如从运输矿石和煤炭车上落下的碎矿石和碎煤屑;也有来 自于道碎颗粒因重复荷载、振动、摩擦和磨耗等形成的碎粒,以及来自于底粹的颗 粒和路基泥浆上升至面玮中。󠄐󠅅󠄹󠄴󠄪󠄾󠅟󠅤󠄐󠄼󠅟󠅗󠅙󠅞󠄬󠅒󠅢󠄟󠄮󠇘󠆭󠆘󠇙󠆝󠅵󠇗󠆭󠆁󠄐󠇗󠅹󠅸󠇖󠆍󠅳󠇖󠅹󠅰󠇖󠆌󠅹󠄬󠅒󠅢󠄟󠄮

3.道床翻浆

产生道床翻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床下脏污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排水不良而引起的。道床沉陷和脏污会在道床上长草,底部透过路基产生道碎囊,削弱轨道强度,在列车不断冲击下,道硅囊逐渐扩展加深,由此导致道床翻浆,而影响质量。󠄐󠅅󠄹󠄴󠄪󠄾󠅟󠅤󠄐󠄼󠅟󠅗󠅙󠅞󠄬󠅒󠅢󠄟󠄮󠇘󠆭󠆘󠇙󠆝󠅵󠇗󠆭󠆁󠄐󠇗󠅹󠅸󠇖󠆍󠅳󠇖󠅹󠅰󠇖󠆌󠅹󠄬󠅒󠅢󠄟󠄮

4.道床沉陷

道床沉陷的原因:一是道床脏污,积水排不出去,在黏土路基地段,使路基顶面 软化,道非逐渐压入路基内,形成道床沉陷;二是道床捣固不实,存在小坑,随着列 车振动,小坑又逐渐扩大,形成道床沉陷;三是道床厚度不足,或在非渗水土路基地 段未按规定铺砂垫层,道非压入路基面内形成道非槽造成道床沉陷。 道床沉陷的整治方法:整治道床沉陷,除有计划地彻底清筛道床外,在日常工 作中,要加强排水,加强捣固,必要时要增设盲沟。󠄐󠅅󠄹󠄴󠄪󠄾󠅟󠅤󠄐󠄼󠅟󠅗󠅙󠅞󠄬󠅒󠅢󠄟󠄮󠇘󠆭󠆘󠇙󠆝󠅵󠇗󠆭󠆁󠄐󠇗󠅹󠅸󠇖󠆍󠅳󠇖󠅹󠅰󠇖󠆌󠅹󠄬󠅒󠅢󠄟󠄮

1.整体道床的日常检修及整治

为了保证整体道床的正常工作状态,应对整体道床进行定期检査、观测并及时修补,具体项目和内容有:󠄐󠅅󠄹󠄴󠄪󠄾󠅟󠅤󠄐󠄼󠅟󠅗󠅙󠅞󠄬󠅒󠅢󠄟󠄮󠇘󠆭󠆘󠇙󠆝󠅵󠇗󠆭󠆁󠄐󠇗󠅹󠅸󠇖󠆍󠅳󠇖󠅹󠅰󠇖󠆌󠅹󠄬󠅒󠅢󠄟󠄮

(1)检査整体道床及排水沟混凝土表面、轨枕与道床混凝土间是否出现裂缝, 记录裂缝长度、宽度及形状,观测裂缝是否发展。宽度在0.5 mm以下且不发展, 是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不会形成病害,但会对整体道床整体性、防 水性及美观性造成不良影响。󠄐󠅅󠄹󠄴󠄪󠄾󠅟󠅤󠄐󠄼󠅟󠅗󠅙󠅞󠄬󠅒󠅢󠄟󠄮󠇘󠆭󠆘󠇙󠆝󠅵󠇗󠆭󠆁󠄐󠇗󠅹󠅸󠇖󠆍󠅳󠇖󠅹󠅰󠇖󠆌󠅹󠄬󠅒󠅢󠄟󠄮

(2)检査整体道床是否有上拱或下沉现象,观测上拱或下沉是否发展。变化量在扣件调高允许范围时可用扣件进行调整,上拱或下沉不发展,一般不会形成 病害。󠄐󠅅󠄹󠄴󠄪󠄾󠅟󠅤󠄐󠄼󠅟󠅗󠅙󠅞󠄬󠅒󠅢󠄟󠄮󠇘󠆭󠆘󠇙󠆝󠅵󠇗󠆭󠆁󠄐󠇗󠅹󠅸󠇖󠆍󠅳󠇖󠅹󠅰󠇖󠆌󠅹󠄬󠅒󠅢󠄟󠄮

(3)检査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排水沟是否淤塞,排水沟是否有裂纹。󠄐󠅅󠄹󠄴󠄪󠄾󠅟󠅤󠄐󠄼󠅟󠅗󠅙󠅞󠄬󠅒󠅢󠄟󠄮󠇘󠆭󠆘󠇙󠆝󠅵󠇗󠆭󠆁󠄐󠇗󠅹󠅸󠇖󠆍󠅳󠇖󠅹󠅰󠇖󠆌󠅹󠄬󠅒󠅢󠄟󠄮

(4)检査工作一般每季度进行1次,做好记录观察其发展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日常保养和临时补修,如果发展成为病害应査找原因,并适当增加检査次数且及时进行整治。󠄐󠅅󠄹󠄴󠄪󠄾󠅟󠅤󠄐󠄼󠅟󠅗󠅙󠅞󠄬󠅒󠅢󠄟󠄮󠇘󠆭󠆘󠇙󠆝󠅵󠇗󠆭󠆁󠄐󠇗󠅹󠅸󠇖󠆍󠅳󠇖󠅹󠅰󠇖󠆌󠅹󠄬󠅒󠅢󠄟󠄮

2.整体道床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1)主体结构的变形

(2)地下水的冲刷

(3)新老混凝土结合不牢

(4)排水沟混凝土厚度过薄

(5)整体道床预留横向沟槽结构薄弱󠄐󠅅󠄹󠄴󠄪󠄾󠅟󠅤󠄐󠄼󠅟󠅗󠅙󠅞󠄬󠅒󠅢󠄟󠄮󠇘󠆭󠆘󠇙󠆝󠅵󠇗󠆭󠆁󠄐󠇗󠅹󠅸󠇖󠆍󠅳󠇖󠅹󠅰󠇖󠆌󠅹󠄬󠅒󠅢󠄟󠄮

3.整体道床病害整治原则

(1)病害整治作业尽量当天完工,修补材料形成强度,不影响正常运营。如果不能当天完工,可分段施工或者采用临时支撑的方法(部分道床或者轨枕不受力)维持运营。󠄐󠅅󠄹󠄴󠄪󠄾󠅟󠅤󠄐󠄼󠅟󠅗󠅙󠅞󠄬󠅒󠅢󠄟󠄮󠇘󠆭󠆘󠇙󠆝󠅵󠇗󠆭󠆁󠄐󠇗󠅹󠅸󠇖󠆍󠅳󠇖󠅹󠅰󠇖󠆌󠅹󠄬󠅒󠅢󠄟󠄮

(2)线路中心线偏移、轨道顶面高程变化,在本线采用扣件调整量的范围内,应利用扣件调整,不挠动道床。超出扣件调整量范围时,可对道床进行整治。整治方案应根据超出管理值的大小,进行分级治理,并且尽量少挠动道床和改变道床结构,确保道床各种功能不受影响。󠄐󠅅󠄹󠄴󠄪󠄾󠅟󠅤󠄐󠄼󠅟󠅗󠅙󠅞󠄬󠅒󠅢󠄟󠄮󠇘󠆭󠆘󠇙󠆝󠅵󠇗󠆭󠆁󠄐󠇗󠅹󠅸󠇖󠆍󠅳󠇖󠅹󠅰󠇖󠆌󠅹󠄬󠅒󠅢󠄟󠄮

(3)排水沟整治应与整体道床整治同步进行,避免重复作业。󠄐󠅅󠄹󠄴󠄪󠄾󠅟󠅤󠄐󠄼󠅟󠅗󠅙󠅞󠄬󠅒󠅢󠄟󠄮󠇘󠆭󠆘󠇙󠆝󠅵󠇗󠆭󠆁󠄐󠇗󠅹󠅸󠇖󠆍󠅳󠇖󠅹󠅰󠇖󠆌󠅹󠄬󠅒󠅢󠄟󠄮

(4)整体道床病害整治施工过程应尽量减少振动、噪声、粉尘污染,降低对施工地段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同时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

4.整体道床病害整治方法

表面涂膜法

压力注浆法

开槽引排法

1、轨道爬行的一般规律分析

(1)在双线地段轨道爬行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基本相同,列车运行方向在下坡道时爬行 量较大。󠄐󠅅󠄹󠄴󠄪󠄾󠅟󠅤󠄐󠄼󠅟󠅗󠅙󠅞󠄬󠅒󠅢󠄟󠄮󠇘󠆭󠆘󠇙󠆝󠅵󠇗󠆭󠆁󠄐󠇗󠅹󠅸󠇖󠆍󠅳󠇖󠅹󠅰󠇖󠆌󠅹󠄬󠅒󠅢󠄟󠄮

(2)两个方向运量大致相等的单线地段,其两个方向都发生爬行,且易向下坡道方向 爬行。󠄐󠅅󠄹󠄴󠄪󠄾󠅟󠅤󠄐󠄼󠅟󠅗󠅙󠅞󠄬󠅒󠅢󠄟󠄮󠇘󠆭󠆘󠇙󠆝󠅵󠇗󠆭󠆁󠄐󠇗󠅹󠅸󠇖󠆍󠅳󠇖󠅹󠅰󠇖󠆌󠅹󠄬󠅒󠅢󠄟󠄮

(3)两个方向的运量显著不同的单线地段,其运量大的方向爬行量也大,在运量大的下坡 道方向爬行量更大。󠄐󠅅󠄹󠄴󠄪󠄾󠅟󠅤󠄐󠄼󠅟󠅗󠅙󠅞󠄬󠅒󠅢󠄟󠄮󠇘󠆭󠆘󠇙󠆝󠅵󠇗󠆭󠆁󠄐󠇗󠅹󠅸󠇖󠆍󠅳󠇖󠅹󠅰󠇖󠆌󠅹󠄬󠅒󠅢󠄟󠄮

(4)双线或单线的制动地段均易向制动方向爬行。󠄐󠅅󠄹󠄴󠄪󠄾󠅟󠅤󠄐󠄼󠅟󠅗󠅙󠅞󠄬󠅒󠅢󠄟󠄮󠇘󠆭󠆘󠇙󠆝󠅵󠇗󠆭󠆁󠄐󠇗󠅹󠅸󠇖󠆍󠅳󠇖󠅹󠅰󠇖󠆌󠅹󠄬󠅒󠅢󠄟󠄮

2、线路爬行的危害

(1)线路爬行对轨道的危害大,钢轨爬行后使接头挤成连续瞎缝,促使胀轨跑道情况发生;而另一端则拉大轨缝,造成钢轨、鱼尾板、螺栓伤损或拉弯、拉断螺栓,拉弯中间扣件,拉裂或拉斜轨枕,造成轨道不平顺,增加养护维修工作量。󠄐󠅅󠄹󠄴󠄪󠄾󠅟󠅤󠄐󠄼󠅟󠅗󠅙󠅞󠄬󠅒󠅢󠄟󠄮󠇘󠆭󠆘󠇙󠆝󠅵󠇗󠆭󠆁󠄐󠇗󠅹󠅸󠇖󠆍󠅳󠇖󠅹󠅰󠇖󠆌󠅹󠄬󠅒󠅢󠄟󠄮

(2)在道岔上的钢轨产生爬行时,将影响尖轨的正确位置,或转辙器扳动的灵活性。󠄐󠅅󠄹󠄴󠄪󠄾󠅟󠅤󠄐󠄼󠅟󠅗󠅙󠅞󠄬󠅒󠅢󠄟󠄮󠇘󠆭󠆘󠇙󠆝󠅵󠇗󠆭󠆁󠄐󠇗󠅹󠅸󠇖󠆍󠅳󠇖󠅹󠅰󠇖󠆌󠅹󠄬󠅒󠅢󠄟󠄮

(3)轨道爬行往往使轨枕离开捣固坚实的道床,造成线路局部沉降或升高,轨枕空吊板增多,产生和加大轨面坑洼。󠄐󠅅󠄹󠄴󠄪󠄾󠅟󠅤󠄐󠄼󠅟󠅗󠅙󠅞󠄬󠅒󠅢󠄟󠄮󠇘󠆭󠆘󠇙󠆝󠅵󠇗󠆭󠆁󠄐󠇗󠅹󠅸󠇖󠆍󠅳󠇖󠅹󠅰󠇖󠆌󠅹󠄬󠅒󠅢󠄟󠄮

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措施是增加线路的纵向阻力。

(1)加强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其方法是保持道床的标准断面,做到轨枕底下道非 厚度够,轨枕盒内道砰满,轨枕两端道珏够宽,加强捣固,整好长平,保持线路平顺,夯实道床。󠄐󠅅󠄹󠄴󠄪󠄾󠅟󠅤󠄐󠄼󠅟󠅗󠅙󠅞󠄬󠅒󠅢󠄟󠄮󠇘󠆭󠆘󠇙󠆝󠅵󠇗󠆭󠆁󠄐󠇗󠅹󠅸󠇖󠆍󠅳󠇖󠅹󠅰󠇖󠆌󠅹󠄬󠅒󠅢󠄟󠄮

(2)加强防爬设备。按规定安装防爬器和防爬支撑,必要时应增加防爬设备(如图), 防爬器装于轨底紧靠轨枕一侧,装于轨底或距轨底边缘300-350mm的道心内。对失效的防爬设备应及时更换和整修。󠄐󠅅󠄹󠄴󠄪󠄾󠅟󠅤󠄐󠄼󠅟󠅗󠅙󠅞󠄬󠅒󠅢󠄟󠄮󠇘󠆭󠆘󠇙󠆝󠅵󠇗󠆭󠆁󠄐󠇗󠅹󠅸󠇖󠆍󠅳󠇖󠅹󠅰󠇖󠆌󠅹󠄬󠅒󠅢󠄟󠄮

(3)保持扣件应有的扣压力。及时拧紧螺栓,打紧浮起道钉,对失效的螺栓和扣扳及时更 换和整修,能够保持钢轨与扣板之间,钢轨与垫板之间以及垫板与轨枕之间的阻力较大。󠄐󠅅󠄹󠄴󠄪󠄾󠅟󠅤󠄐󠄼󠅟󠅗󠅙󠅞󠄬󠅒󠅢󠄟󠄮󠇘󠆭󠆘󠇙󠆝󠅵󠇗󠆭󠆁󠄐󠇗󠅹󠅸󠇖󠆍󠅳󠇖󠅹󠅰󠇖󠆌󠅹󠄬󠅒󠅢󠄟󠄮

(4)及时整治接头病害。马鞍形磨耗的接头、低接头以及破损的钢轨接头会加剧列车对 钢轨的冲击力,造成或加大钢轨的爬行,因此对于病害接头都需要及时进行整修。对于连续大轨缝和成段轨缝不均的地段应进行调整。 具体整治措施如图所示:󠄐󠅅󠄹󠄴󠄪󠄾󠅟󠅤󠄐󠄼󠅟󠅗󠅙󠅞󠄬󠅒󠅢󠄟󠄮󠇘󠆭󠆘󠇙󠆝󠅵󠇗󠆭󠆁󠄐󠇗󠅹󠅸󠇖󠆍󠅳󠇖󠅹󠅰󠇖󠆌󠅹󠄬󠅒󠅢󠄟󠄮

1、病害治理方案

准备材料和机具,对接头釆取加强措施;在合适的季节和轨温时,安排轨缝调整作业,综合治理该处病害。󠄐󠅅󠄹󠄴󠄪󠄾󠅟󠅤󠄐󠄼󠅟󠅗󠅙󠅞󠄬󠅒󠅢󠄟󠄮󠇘󠆭󠆘󠇙󠆝󠅵󠇗󠆭󠆁󠄐󠇗󠅹󠅸󠇖󠆍󠅳󠇖󠅹󠅰󠇖󠆌󠅹󠄬󠅒󠅢󠄟󠄮

2、原因分析

(1)分析现场线路条件K13 +340-K14 + 162段,铺设了 822m碎石道床线路。该区段在地质结构上为“地震断裂带”,所以设计釆用碎石道床、普通线路、增加双股防脱护轨的保障措 施。󠄐󠅅󠄹󠄴󠄪󠄾󠅟󠅤󠄐󠄼󠅟󠅗󠅙󠅞󠄬󠅒󠅢󠄟󠄮󠇘󠆭󠆘󠇙󠆝󠅵󠇗󠆭󠆁󠄐󠇗󠅹󠅸󠇖󠆍󠅳󠇖󠅹󠅰󠇖󠆌󠅹󠄬󠅒󠅢󠄟󠄮

(2)存在问题:个别地段钢轨已存在瞎缝,一处连续两个瞎缝、一处大轨缝。护轨存在大量瞎缝。在822m范围内道床石砕普遍不足。󠄐󠅅󠄹󠄴󠄪󠄾󠅟󠅤󠄐󠄼󠅟󠅗󠅙󠅞󠄬󠅒󠅢󠄟󠄮󠇘󠆭󠆘󠇙󠆝󠅵󠇗󠆭󠆁󠄐󠇗󠅹󠅸󠇖󠆍󠅳󠇖󠅹󠅰󠇖󠆌󠅹󠄬󠅒󠅢󠄟󠄮

(3)线路爬行、产生不均匀轨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钢轨在动荷载作用下发生挠曲;

②列车运行产生的纵向力;

③钢轨温度的变化;

④车轮在接头处撞击钢轨;

⑤列车制动摩擦钢轨等。

3、治理措施分析

(1)加强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主要方法是:󠄐󠅅󠄹󠄴󠄪󠄾󠅟󠅤󠄐󠄼󠅟󠅗󠅙󠅞󠄬󠅒󠅢󠄟󠄮󠇘󠆭󠆘󠇙󠆝󠅵󠇗󠆭󠆁󠄐󠇗󠅹󠅸󠇖󠆍󠅳󠇖󠅹󠅰󠇖󠆌󠅹󠄬󠅒󠅢󠄟󠄮

①保持道床的标准断面,做到轨枕下道昨总厚度不少于450mm,轨枕盒内道砕饱满顶乍肩 宽度不小于设计标准,加强捣固;󠄐󠅅󠄹󠄴󠄪󠄾󠅟󠅤󠄐󠄼󠅟󠅗󠅙󠅞󠄬󠅒󠅢󠄟󠄮󠇘󠆭󠆘󠇙󠆝󠅵󠇗󠆭󠆁󠄐󠇗󠅹󠅸󠇖󠆍󠅳󠇖󠅹󠅰󠇖󠆌󠅹󠄬󠅒󠅢󠄟󠄮

②整好大平,保持线路平顺;

③夯实道床。从2011年4月~2011年6月上旬,对该地段线路釆取了补砰、起道、拨道、 捣固、夯实道床的整治措施,提高了轨道整体框架的强度并增加了道床阻力。󠄐󠅅󠄹󠄴󠄪󠄾󠅟󠅤󠄐󠄼󠅟󠅗󠅙󠅞󠄬󠅒󠅢󠄟󠄮󠇘󠆭󠆘󠇙󠆝󠅵󠇗󠆭󠆁󠄐󠇗󠅹󠅸󠇖󠆍󠅳󠇖󠅹󠅰󠇖󠆌󠅹󠄬󠅒󠅢󠄟󠄮

(2)保持扣件应有的扣压力,增加接头阻力。为增加钢轨与扣件之间、钢轨与垫板之间、 垫板与轨枕之间的阻力,应及时拧紧螺栓、上紧弹条扣件,对失效的螺栓和弹条要及时更换和 整修。2011年6月上旬,对该区域的扣件进行了检查和复紧工作。对钢轨接头螺栓使用的平 垫圈进行更换,使用梅花垫圈,增加高强螺栓的扭力矩,提高接头阻力,控制轨缝的变化幅度。󠄐󠅅󠄹󠄴󠄪󠄾󠅟󠅤󠄐󠄼󠅟󠅗󠅙󠅞󠄬󠅒󠅢󠄟󠄮󠇘󠆭󠆘󠇙󠆝󠅵󠇗󠆭󠆁󠄐󠇗󠅹󠅸󠇖󠆍󠅳󠇖󠅹󠅰󠇖󠆌󠅹󠄬󠅒󠅢󠄟󠄮

(3)及时整治接头病害。

(1)加强捣固,消灭空吊板,整好线路长平。实践证明线路上微小的不平顺也会加剧车辆对钢轨的振动,增大线路坑洼。因此,要随时保持线路长平,一旦出现坑洼、空吊板要及时捣固。

(2)经常保持道床弹性。在作维修计划时,不要长期地、年复一年地只对线路进行重起重捣,应有计划地进行全起全捣。对不洁的道床要及时清筛,保持道床弹性,使线路平顺性好。󠄐󠅅󠄹󠄴󠄪󠄾󠅟󠅤󠄐󠄼󠅟󠅗󠅙󠅞󠄬󠅒󠅢󠄟󠄮󠇘󠆭󠆘󠇙󠆝󠅵󠇗󠆭󠆁󠄐󠇗󠅹󠅸󠇖󠆍󠅳󠇖󠅹󠅰󠇖󠆌󠅹󠄬󠅒󠅢󠄟󠄮

(3)对于木枕,应及时消灭连续两个以上的腐朽枕木群,使每根枕木受力均匀,沉陷均匀。󠄐󠅅󠄹󠄴󠄪󠄾󠅟󠅤󠄐󠄼󠅟󠅗󠅙󠅞󠄬󠅒󠅢󠄟󠄮󠇘󠆭󠆘󠇙󠆝󠅵󠇗󠆭󠆁󠄐󠇗󠅹󠅸󠇖󠆍󠅳󠇖󠅹󠅰󠇖󠆌󠅹󠄬󠅒󠅢󠄟󠄮

(4)做好路基排水预防路基病害。󠄐󠅅󠄹󠄴󠄪󠄾󠅟󠅤󠄐󠄼󠅟󠅗󠅙󠅞󠄬󠅒󠅢󠄟󠄮󠇘󠆭󠆘󠇙󠆝󠅵󠇗󠆭󠆁󠄐󠇗󠅹󠅸󠇖󠆍󠅳󠇖󠅹󠅰󠇖󠆌󠅹󠄬󠅒󠅢󠄟󠄮

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如果路基受水侵蚀发生变形,就会使得轨距水平变化,降低承载能力。因此,必须经常清理排水设备,铲除路肩杂草,铲平路肩凸起部分,不能把路基垫高,阻碍道床排水。󠄐󠅅󠄹󠄴󠄪󠄾󠅟󠅤󠄐󠄼󠅟󠅗󠅙󠅞󠄬󠅒󠅢󠄟󠄮󠇘󠆭󠆘󠇙󠆝󠅵󠇗󠆭󠆁󠄐󠇗󠅹󠅸󠇖󠆍󠅳󠇖󠅹󠅰󠇖󠆌󠅹󠄬󠅒󠅢󠄟󠄮

1、病害情况处置程序

项目部检查人员报告,车场出入段线整碎交接处碎石道床 路基发生沉降和路肩塌陷。整碎结合线路段是车场与正线连接的咽喉,此段路基沉降、线路变形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构成威 胁,并严重影响车辆调度,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调用雨天备勤人员30人,携带铁锹、捣固机等必备工具进行抢修,请求上级部门调用轨道车,向现场运送石非,釆用起道填炸的方法,夯实路基,整治道床变形,调整好线路钢轨框架的几何状态,满足车 辆平稳安全过渡的条件。󠄐󠅅󠄹󠄴󠄪󠄾󠅟󠅤󠄐󠄼󠅟󠅗󠅙󠅞󠄬󠅒󠅢󠄟󠄮󠇘󠆭󠆘󠇙󠆝󠅵󠇗󠆭󠆁󠄐󠇗󠅹󠅸󠇖󠆍󠅳󠇖󠅹󠅰󠇖󠆌󠅹󠄬󠅒󠅢󠄟󠄮

2、故障排除程序

(1)将上述情况及时上报公司调度室,立即启动紧急抢险预案,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抢险 人员携带抢险工具立即赶往现场。󠄐󠅅󠄹󠄴󠄪󠄾󠅟󠅤󠄐󠄼󠅟󠅗󠅙󠅞󠄬󠅒󠅢󠄟󠄮󠇘󠆭󠆘󠇙󠆝󠅵󠇗󠆭󠆁󠄐󠇗󠅹󠅸󠇖󠆍󠅳󠇖󠅹󠅰󠇖󠆌󠅹󠄬󠅒󠅢󠄟󠄮

(2)请求总调下令,经多方协调,将准备好的防汛应急石碎回填到出入段线整碎交界处, 现场卸石炸约20m3,起道填奔,捣实道床,堆炸丰满道肩。󠄐󠅅󠄹󠄴󠄪󠄾󠅟󠅤󠄐󠄼󠅟󠅗󠅙󠅞󠄬󠅒󠅢󠄟󠄮󠇘󠆭󠆘󠇙󠆝󠅵󠇗󠆭󠆁󠄐󠇗󠅹󠅸󠇖󠆍󠅳󠇖󠅹󠅰󠇖󠆌󠅹󠄬󠅒󠅢󠄟󠄮

(3)调整线路的几何状态,起道顺好线路的水平,调整线路的方向,检查轨距,紧固扣件螺 栓,经测量线路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后,可满足车辆运营要求。󠄐󠅅󠄹󠄴󠄪󠄾󠅟󠅤󠄐󠄼󠅟󠅗󠅙󠅞󠄬󠅒󠅢󠄟󠄮󠇘󠆭󠆘󠇙󠆝󠅵󠇗󠆭󠆁󠄐󠇗󠅹󠅸󠇖󠆍󠅳󠇖󠅹󠅰󠇖󠆌󠅹󠄬󠅒󠅢󠄟󠄮

(4)抢修施工结束后,经轨道车的两次往返轧道后,复检线路质量合格。󠄐󠅅󠄹󠄴󠄪󠄾󠅟󠅤󠄐󠄼󠅟󠅗󠅙󠅞󠄬󠅒󠅢󠄟󠄮󠇘󠆭󠆘󠇙󠆝󠅵󠇗󠆭󠆁󠄐󠇗󠅹󠅸󠇖󠆍󠅳󠇖󠅹󠅰󠇖󠆌󠅹󠄬󠅒󠅢󠄟󠄮

(5)协调建管公司,对整碎交界处碎石道床一侧的护坡进行垒砌,整治整体道床桥端的排 水通道。󠄐󠅅󠄹󠄴󠄪󠄾󠅟󠅤󠄐󠄼󠅟󠅗󠅙󠅞󠄬󠅒󠅢󠄟󠄮󠇘󠆭󠆘󠇙󠆝󠅵󠇗󠆭󠆁󠄐󠇗󠅹󠅸󠇖󠆍󠅳󠇖󠅹󠅰󠇖󠆌󠅹󠄬󠅒󠅢󠄟󠄮

(6)继续执行专人雨前、中、后的三检制,并指派专人对此地段重点监护,定期检查线路的 几何状况,做好书面记录。󠄐󠅅󠄹󠄴󠄪󠄾󠅟󠅤󠄐󠄼󠅟󠅗󠅙󠅞󠄬󠅒󠅢󠄟󠄮󠇘󠆭󠆘󠇙󠆝󠅵󠇗󠆭󠆁󠄐󠇗󠅹󠅸󠇖󠆍󠅳󠇖󠅹󠅰󠇖󠆌󠅹󠄬󠅒󠅢󠄟󠄮

3、原因分析

导致此次路基沉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出入段线整碎交界处是在5%的下坡道上,由于整体道床桥端的排水口排水不畅,加上雨量较大,雨水直接从高架桥上冲到碎石道床上,石砟的排、渗水功能很好,但道床下的路基土质差,碾夯不实,道床两侧未做护坡,导致在雨水的冲刷下水土流失,造成路基沉降。󠄐󠅅󠄹󠄴󠄪󠄾󠅟󠅤󠄐󠄼󠅟󠅗󠅙󠅞󠄬󠅒󠅢󠄟󠄮󠇘󠆭󠆘󠇙󠆝󠅵󠇗󠆭󠆁󠄐󠇗󠅹󠅸󠇖󠆍󠅳󠇖󠅹󠅰󠇖󠆌󠅹󠄬󠅒󠅢󠄟󠄮

4、预防整治分析

(1)保持整碎交界处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是保障线路轨下基础稳定的基本因素。󠄐󠅅󠄹󠄴󠄪󠄾󠅟󠅤󠄐󠄼󠅟󠅗󠅙󠅞󠄬󠅒󠅢󠄟󠄮󠇘󠆭󠆘󠇙󠆝󠅵󠇗󠆭󠆁󠄐󠇗󠅹󠅸󠇖󠆍󠅳󠇖󠅹󠅰󠇖󠆌󠅹󠄬󠅒󠅢󠄟󠄮

(2)整碎交界处是线路的薄弱地段,由于轨下基础道床结构和材质的不同,在列车行驶时 的动力作用下,道床的刚度明显不同,相比碎石道床更加薄弱一些,受到列车运行时所造成的 破坏力更大,容易造成道床下沉、变形。󠄐󠅅󠄹󠄴󠄪󠄾󠅟󠅤󠄐󠄼󠅟󠅗󠅙󠅞󠄬󠅒󠅢󠄟󠄮󠇘󠆭󠆘󠇙󠆝󠅵󠇗󠆭󠆁󠄐󠇗󠅹󠅸󠇖󠆍󠅳󠇖󠅹󠅰󠇖󠆌󠅹󠄬󠅒󠅢󠄟󠄮

(3)线路坑洼、路基沉降经常发生在高架桥下坡道途中的整碎交界线路段,在今后的维修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和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防止雨水从高架桥面上直接流灌到 碎石道床上,冲刷道床路基,致使路基沉降,因此,雨季时应加强监测。󠄐󠅅󠄹󠄴󠄪󠄾󠅟󠅤󠄐󠄼󠅟󠅗󠅙󠅞󠄬󠅒󠅢󠄟󠄮󠇘󠆭󠆘󠇙󠆝󠅵󠇗󠆭󠆁󠄐󠇗󠅹󠅸󠇖󠆍󠅳󠇖󠅹󠅰󠇖󠆌󠅹󠄬󠅒󠅢󠄟󠄮

(4)整碎交界处碎石线路段可釆取宽型轨枕,逐级调整轨枕间距来实现轨下基础的刚性过渡,捣实道床,以提高碎石线路段的轨下基础的刚度,使整碎交界处的轨下基础的刚度更接近一些,减少碎石道床因受列车运行破坏力作用下的变形。󠄐󠅅󠄹󠄴󠄪󠄾󠅟󠅤󠄐󠄼󠅟󠅗󠅙󠅞󠄬󠅒󠅢󠄟󠄮󠇘󠆭󠆘󠇙󠆝󠅵󠇗󠆭󠆁󠄐󠇗󠅹󠅸󠇖󠆍󠅳󠇖󠅹󠅰󠇖󠆌󠅹󠄬󠅒󠅢󠄟󠄮

(5)整碎交界处碎石线路段是病害频发的地段,在列车动荷载的作用下和雨季来临时,容易造成碎石线路的路基沉降,造成线路几何状态的变化,有下坡道的地方还会引起线路钢轨爬 行、胀轨跑道等病害,对车辆运行的平稳和安全影响很大。因此,应列入重点检查地段,加强对 碎石线路段的起、拨、改作业,及时消除因病害的积累而造成的永久变形,保持轨道线路稳固、 道床丰满。󠄐󠅅󠄹󠄴󠄪󠄾󠅟󠅤󠄐󠄼󠅟󠅗󠅙󠅞󠄬󠅒󠅢󠄟󠄮󠇘󠆭󠆘󠇙󠆝󠅵󠇗󠆭󠆁󠄐󠇗󠅹󠅸󠇖󠆍󠅳󠇖󠅹󠅰󠇖󠆌󠅹󠄬󠅒󠅢󠄟󠄮

(6)现场病害判断及诊断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整碎交界线路段地处5%。的下坡道,连日降雨,雨量较大,桥端两个排水口设计不合理, 排水不畅,致使雨水冲刷碎石道床和路基。󠄐󠅅󠄹󠄴󠄪󠄾󠅟󠅤󠄐󠄼󠅟󠅗󠅙󠅞󠄬󠅒󠅢󠄟󠄮󠇘󠆭󠆘󠇙󠆝󠅵󠇗󠆭󠆁󠄐󠇗󠅹󠅸󠇖󠆍󠅳󠇖󠅹󠅰󠇖󠆌󠅹󠄬󠅒󠅢󠄟󠄮

②此线路为新线,施工方在整碎交界处碎石道床未做护坡,道床下路基土体裸露。󠄐󠅅󠄹󠄴󠄪󠄾󠅟󠅤󠄐󠄼󠅟󠅗󠅙󠅞󠄬󠅒󠅢󠄟󠄮󠇘󠆭󠆘󠇙󠆝󠅵󠇗󠆭󠆁󠄐󠇗󠅹󠅸󠇖󠆍󠅳󠇖󠅹󠅰󠇖󠆌󠅹󠄬󠅒󠅢󠄟󠄮

③出入段线上行右侧炸肩连续出现4个长400mm、宽150mm的陷坑,最深处达到300mmo 道床上普遍有15 ~ 200mm的漫坑。󠄐󠅅󠄹󠄴󠄪󠄾󠅟󠅤󠄐󠄼󠅟󠅗󠅙󠅞󠄬󠅒󠅢󠄟󠄮󠇘󠆭󠆘󠇙󠆝󠅵󠇗󠆭󠆁󠄐󠇗󠅹󠅸󠇖󠆍󠅳󠇖󠅹󠅰󠇖󠆌󠅹󠄬󠅒󠅢󠄟󠄮

④整碎交界处碎石道床上行,线路大平出现长15m、深15mm的水平坑,下行出现长13m、 深12mm的水平坑。󠄐󠅅󠄹󠄴󠄪󠄾󠅟󠅤󠄐󠄼󠅟󠅗󠅙󠅞󠄬󠅒󠅢󠄟󠄮󠇘󠆭󠆘󠇙󠆝󠅵󠇗󠆭󠆁󠄐󠇗󠅹󠅸󠇖󠆍󠅳󠇖󠅹󠅰󠇖󠆌󠅹󠄬󠅒󠅢󠄟󠄮

线路在长时期的列车动力作用下会产生不顺直的情况,线路方向不良会加剧车辆左右摇 摆,增加横向水平推力,因而产生车轮、钢轨和联结零件的不正常磨耗,破坏轨距,加速轨枕机 械磨损。列车运行时,左右摇摆所产生的横向水平推力,是破坏线路方向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轨距不良、曲线不圆顺、线路坑洼、道床不满不坚实等。

1、改正不良轨距

轨距不良是造成线路方向不良的主要原因。日常应注意检査轨距,对不良处应及时改正,防止超限。对于损坏的螺栓和使用不当的轨距块,应及时更换使钢轨与轨距块、挡肩之间密贴。󠄐󠅅󠄹󠄴󠄪󠄾󠅟󠅤󠄐󠄼󠅟󠅗󠅙󠅞󠄬󠅒󠅢󠄟󠄮󠇘󠆭󠆘󠇙󠆝󠅵󠇗󠆭󠆁󠄐󠇗󠅹󠅸󠇖󠆍󠅳󠇖󠅹󠅰󠇖󠆌󠅹󠄬󠅒󠅢󠄟󠄮

2、及时更换失效轨枕

对于连续松动3块的轨枕块,应及时修补,保持牢固;对连续3个以上失效的枕木群,应及时更换。󠄐󠅅󠄹󠄴󠄪󠄾󠅟󠅤󠄐󠄼󠅟󠅗󠅙󠅞󠄬󠅒󠅢󠄟󠄮󠇘󠆭󠆘󠇙󠆝󠅵󠇗󠆭󠆁󠄐󠇗󠅹󠅸󠇖󠆍󠅳󠇖󠅹󠅰󠇖󠆌󠅹󠄬󠅒󠅢󠄟󠄮

3、加强曲线养护,预防方向不良

曲线方向不良对行车威胁很大,严重时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因此,拨正和养护好曲线就成 为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加强曲线养护,除及时拨正曲线方向外,还应做好经常检查, 建立曲线登记簿和拨道记录制度,以保持曲线状态经常良好。󠄐󠅅󠄹󠄴󠄪󠄾󠅟󠅤󠄐󠄼󠅟󠅗󠅙󠅞󠄬󠅒󠅢󠄟󠄮󠇘󠆭󠆘󠇙󠆝󠅵󠇗󠆭󠆁󠄐󠇗󠅹󠅸󠇖󠆍󠅳󠇖󠅹󠅰󠇖󠆌󠅹󠄬󠅒󠅢󠄟󠄮

4、保证道床横向阻力

填满填实道床,加强边坡夯拍为提高道床阻力,保持轨道稳固,道床顶面应有足够的肩宽, 并夯实拍平,以保证有足够的道床横向阻力。󠄐󠅅󠄹󠄴󠄪󠄾󠅟󠅤󠄐󠄼󠅟󠅗󠅙󠅞󠄬󠅒󠅢󠄟󠄮󠇘󠆭󠆘󠇙󠆝󠅵󠇗󠆭󠆁󠄐󠇗󠅹󠅸󠇖󠆍󠅳󠇖󠅹󠅰󠇖󠆌󠅹󠄬󠅒󠅢󠄟󠄮

THE END
0.浅谈岩板五种铺贴施工工艺12、使用填缝剂前应先将大岩板缝隙清洁干净,去除所有灰尘、油渍及其他污染物,而且缝内不能有积水。同时要清除大岩板 缝隙间松散的胶粘剂。 方式二|奥松板打底。 岩板上墙 1. 基座处理 使用奥松板打好基座,基座需要保持水平面平整,表面整洁无异物; 2. 墙面中线找平 安装前需要用红外水平仪对各墙面位置进行确认,以便在安装过程中确认位置; 3jvzquC41yy}/onnrkct/ew464lzkzm=
1.技术大学钢管扣件模板施工方案②架子搭设:按照图纸选择长度合适的钢管,搭设顺序为先梁后板,第一道立杆距墙为350mm,大墙及消防水池立杆距墙为450mm,板厚≤180mm,板底立杆纵距为1000mm,立杆横距为1000mm,水平步距1500mm,板底次楞50x100方木,间距300mm。立杆要求横平竖直,扣件牢固,在墙柱模板验收前完成剪刀撑的搭设,剪刀撑4步一道。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91;85:19=869<;3a7149<357>:0|mvon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支设双排架时,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非承重空心砖一般是侧砌的,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答案: 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判断题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搭设遇门洞时,脚手架可挑空1~5根立柱,悬空的立柱用斜杆逐根连接,单排架可增设立柱或吊设一短杆将荷载传至两侧横向水平杆上。 答案: 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判断题 砖砌体的施工jvzquC41o0vqmjt0eqs0oru1ujouk8::36?36
3.工程技术职称论文范文事先要将贴面砖时挤出的灰浆疙瘩清除,将缝洁净并湿润,然后用高弹性密封材料勾缝。勾水平缝顺序是先上后下,勾好后应密实,表面光滑均匀,颜色一致(要用同一牌号水泥),凹入砖面2-3mm。勾缝质量的好坏,与墙面的防水性能和观感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必须仔细操作。当所有施工工序都完成后需要由专门的部门进行质量验收。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40nuou
4.读完这篇,想不懂桥梁伸缩缝都难!⑤可以适应较大的水平变位,可用于大型桥梁。 此类伸缩装置适用于伸缩量大于40mm的桥梁,但因其造价较高,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 梳齿板式伸缩缝 橡胶板式 橡胶板式伸缩装置是充分利用橡胶材料剪切模量低的特性,在橡胶体内设置承重钢板与锚固钢板,并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梁端连接成整体。这种结构依靠上下凹槽之间的橡胶体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8338681466;A693a?75:>6556/uqyon
5.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案通用12篇对因砌体截面变化的应力变化产生的窗下口八字缝合窗间墙的水平缝,主要检查:砌体材料的质量:砖材、砂浆、砖浇水情况;砌体质量:饱满度、灰缝、砌块模数。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在窗洞口下50cm内采用水泥砂浆砌筑,或加放两批拉结筋;在顶层洞口下角采用钢丝网粉刷。 jvzq<84ufy~/z~jujw4dqv4jcq}fp8<467:/j}rn
6.模板工程施工总结通用12篇工程中对顶板、梁、柱混凝土可采用混凝土地泵浇筑;同时配合塔吊补足浇筑。在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杜绝蜂窝、孔洞。留置在梁底部的水平施工缝,标高要严格控制准确,不得有过低和超高的现象,并形成一个水平面,否则造成下一步梁板施工困难,同时影响质量。 jvzquC41szilt}0zwktj~3eqo5icx|gp1:5:A60jvsm
7.外墙乳胶漆施工方案24米以下的双排外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段各设一道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24米以上的双排外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接头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剪刀撑接头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接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86:;/j}rn
8.最新涂料施工方案锦集24米以下的双排外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段各设一道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24米以上的双排外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接头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剪刀撑接头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接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jvzquC41yy}/{sx430ipo8~17:622B90jvsm
9.和盛机械|石材机械|石材加工设备|液压切石机|自动磨光机|桥式切石8)、面砖勾缝与擦缝:面砖铺贴拉缝时,用1:1水泥砂浆勾缝,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面砖外表面2-3mm。若横竖缝为干挤缝,或小于3mm者,应用白水泥配颜料(或专用填缝剂)进行擦缝处理。面砖缝子勾完后,用布或绵丝蘸稀盐酸擦洗干净。 三)、质量标准 jvzq<84yyy4tvxsgociikwjt{0ipo7hp1pkxuhnphqe23h>350nuou
10.占道施工方案(通用33篇)并且要注意在架体的四周以及内部纵横向,需要在每6到8米处从底到顶来设置竖向的剪刀撑,并且要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米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将剪刀撑固定,固定的位置为横向水平杆相交杆的伸出端,也可固定于立杆上,但要注意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之间要超过150毫米;剪刀撑斜杆的接长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nvqmtpihgoijs13762;>6;0jznn
11.施工缝范文④注浆管采用专用扣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结构中线上,固定间距一般控制在40~50cm,沿施工缝通长设置。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2cm(即出浆段的有效搭接长度)。 注浆导管的开孔部位应做好临时封堵,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杂物进入堵塞导管。注浆材料一般为聚氨酯浆液或丙烯酸树脂浆液,采用高固含量的聚氨酯浆液(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74ivvq
12.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6篇(全文)C20混凝土挡土墙设计型式为衡重式挡墙和直立式护肩墙,当挡墙的墙身高度在小于3m时,采用直立式护肩墙,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大于3m时,采用衡重式挡墙,挡土墙的泄水孔水平间距2m,纵向间距3m,挡墙的墙身高度大于3m时设置泄水孔。墙背回填分层回填夯实,挡墙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段予留,缝宽2-3cm,挡墙施工应严格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r6qrtdAf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