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战场环境日趋复杂,依托现有仿真技术条件和模拟训练资源,构建网络化、体系化、智能化的模拟训练装备与系统,开展体系对抗模拟训练,是缓解高技术装备训练耗费大与资源有限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的主要途径。总结分析了联合训练领域重点关注的仿真体系架构、仿真建模、蓝军模拟、信息体系仿真等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初步剖析了上述技术在美海军常态化训练环境、“阿尔法”智能空战模拟训练系统等典型系统、美“大规模演习2021”中的应用情况与作用效能,围绕提高体系对抗条件下的实战化模拟训练能力水平,从技术趋势和工程实现的角度,提出了5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可为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模拟仿真;训练系统;LVC(live virtual constructive);体系架构
邱志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舰艇作战系统、舰载武器系统的论证、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主持了我国多型舰艇(含航母)作战系统论证,创建了舰炮武器系统性能参数优化和配置优化模型与算法;主持完成舰炮武器系统应用工程和新型驱护舰火力兼容控制系统研制工程,突破了小口径反导转管舰炮超高射速、极高射速技术和舰载通用垂直发射技术;主持某新型舰载武器系统样机研制和海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 项、三等奖1 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8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3 项,出版专著5 部,发表论文100 余篇,领衔的科研团队获首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个人先后获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奖、中国发明创业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0 引言
1 模拟仿真技术发展情况
1.1 仿真体系架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国外主要研究了仿真网络(SIMNET)、聚合仿真协议(aggregated level simulation protocol, ALSP)、分布交互仿真(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DIS)等分布式仿真体系架构。1995年,在DIS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建模与仿真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 HLA)。随着HLA应用的深入,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美国提出“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 TENA)”。2007年,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协调办公室提出实况–虚拟-构造相结合的LVC(live virtual constructive)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