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与设备》复习知识点:筑结构设计方法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所确定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用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使建筑结构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

一、建筑结构基本功能

(1)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并且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所谓整体稳定性。系指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建筑结构仅产生局部的损坏而不致发生连续倒塌。

(2)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的变形或振幅,不发生足以让使用者产生不安的过宽的裂缝。

(3)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应能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满足安全、实用性的要求。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1-1采用。

由此可见,我国通常的建筑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是50年。对于按照我国现行设计规范选用的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则称为设计基准期。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86-2001)规定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相应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所考虑的荷载统计参数都是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需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

二、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与设计状况

区分结构是否可靠与失效,其分解标志就是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 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产生了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例如: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烟囱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简支梁跨中截面达到抗弯承载力形成三铰共线的机动体系,从而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事实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是结构或结构构件发挥最大承载能力的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除了考虑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之外,还须根据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区分下列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其持续期很长的状况,例如房屋结构承受家具和正常人员荷载的状况。持续期一般与设计使用年限为同一数量级。

(2)短暂状况,即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年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施工和维修时承受堆料荷载的状况。

(3)偶然状况,即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状况,如结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罕遇地震等作用。

这三种设计状况分别对应不同的极限状态设计。对于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都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于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而对于短暂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三、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1.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应根据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其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结构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1)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γ0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根据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的安全等级见表1-2

在抗震设计中不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于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根据需要对某些构件的安全等级采取提高一级或降低一级。

(2)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

1)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a)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3.2.5条采用;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3.2.5条采用;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a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荷载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注:

①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②当对SQlk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Qlk,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③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b)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并应按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公式(1-3)式采用。

(c)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a)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I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Ⅱ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b)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

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2)荷载效应偶然组合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各种情况下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公式,可由有关规范另行规定。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表达式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C (1—5)

式中 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例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等的限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f

所谓标准组合,主要用于当一个极限状态被超越时将产生严重的永久性损害的情况,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所谓频遇组合,主要用于当一个极限状态被超越时将产生局部损害、较大变形或短暂振动等情况。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式中ψf1—可变荷载Q1的频遇值系数,应按有关的规定采用;

ψqi——可变荷载Qi的准永久值系数,应按有关的规定采用。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所谓准永久组合,当长期效应是决定先因素的一下情况,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可按下式采用: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作用和作用效应

一、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

结构产生各种效应的原因,统称为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指的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画活荷载和没备自重等。直接作用的计算一般比较简单,引起的效应比较直观。间接作用指的是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作用,例如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或徐变、地基的变形、焊接变形和地震等,这类作用不是以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形式出现的,但同样引起结构产生效应。间接作用的计算和引起的效应一般比较复杂,例如地震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下沉以至倒塌,但这些破坏效应不仅仅与地震震级、烈度有关,还与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地基条件、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体系有关。

过去习惯上将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用统称为荷载。例如将温度变化称为温度荷载,将地震作用称为地震荷载等,这样就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用,特别是对间接作用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根据目前结构理论发展水平以及现有规范颁布的现状,对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对间接作用,除了对地震作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的规定采用外,其余的间接作用暂时还未制定相应的规范。

考虑到广大设计人员的现状及习惯上的衔接,目前还未将两类作用严格划分,而将其简称为荷载。

作用在结构上的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将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内力(如轴力、弯矩、剪力、扭矩等)和变形(如挠度、转角、侧移、裂缝等),这些内力和变形总称为作用效应,其中由直接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称为荷载效应。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称为结构的抗力,如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的大小、抗裂缝的能力等。结构抗力与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二、荷载的分类

荷载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变量。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一2001》(以下简称《统一标准》)中,规定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在这段期间内,荷载不仅在量值上是变化的,并且,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持续性也是变化的。因此在《荷载规范》中,将荷载按以下原则进行了分类。

2.按随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

(1)固定荷载。在结构空间位置上具有固定分布的荷载。如结构自重、楼面上的固定设备荷载等。

(2)自由荷载。在结构上的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的荷载。如民用建筑楼面上的活荷载、工业建筑中的吊车荷载等。

3.按结构的动力反应分类

(1)静态荷载。对结构或结构构件不产生加速度或产生的加速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的自重、楼面的活荷载等。

(2)动态荷载。对结构或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如吊车荷载、地震作用、作用在高层建筑上的风荷载等。

三、荷载的代表值

设计中用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1.荷载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指在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例如在《荷载规范》中,住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规定为2.0kN/㎡。

对于永久荷载的标准值,是按结构构件的尺寸(如梁、柱的断面)与构件采用材料的重度的标准值(如梁、柱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则其重度的标准值一般取25kN/m3)来确定的数值。对常用材料重度,可按《荷载规范》附录A采用。

对于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则由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来确定,一般取具有95%保证率的上分位值,但对许多还缺少研究的可变荷载,通常还是沿用传统的经验数值。对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可按《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2.荷载组合值

当结构上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变荷载时,考虑到其同时达到最大值的可能性较少,因此,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应采用荷载的组合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为可变荷载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组合值系数见《荷载规范》表4.1.1。

3.荷载频遇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荷载频遇值系数见《荷载规范》表4.1.1。

4.荷载准永久值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可变荷载(如住宅楼面上的均布活荷载为2.0kN/㎡),其中有部分是长期作用在—上面的(可以理解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不少于25年),而另一部分则是不出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长期作用在结构物上面的那部分可变荷载看作是永久活载来对待。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φq也就是说,准永久值系数φq,为荷载准永久值与荷载标准值的比值,其值恒小于1.0。

在《荷载规范》中,规定了各种不同建筑楼面上均布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φq,如对住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其准永久值系数φq=0.4,而对书库、档案库则φq=0.8,这表示了对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其准永久值系数φq是不同的。φq的大小表示了均布活荷载数值变动的大小,φq大表示变动较小,φq小则表示变动大。如住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准永久值系数φq=0.4,因此,荷载准永久值为2.0×0.4=0.8kN/㎡;而对一般书库、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为5.0kN/㎡,准永久值系数φq=0.8,因此荷载准永久值为5.0×0.8=4.0kN/㎡。

四、荷载分项系数与荷载设计值

1.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般情况下取γQ=1.4;但对工业房屋的楼面结构,当其活荷载标准值>4kN/㎡时,考虑到活荷载数值已较大,则取γQ=1.3。

2.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代表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荷载效应时,需考虑荷载分项系数;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荷载效应时(不管是考虑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还是长期效应组合),由于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度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度要求可以适当放松,因此可以不考虑分项系数,即分项系数=1.0。

五、材料强度指标的取值

1.强度标准值

材料强度标准值为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材料性能的基本代表值,具有95%的保证率。

2.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是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按可靠度指标[β]在计算中所采用的系数值。在我国规范中,通过[β]值及材料、几何参数、荷载基本参量,求出各种结构用的材料分项系数。对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取γC=1.4;对HRB335、HR400、RRB400级钢筋,取γC=1.10。

3.材料强度设计值

指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值后的值。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采用材料强度设计值。

荷载的标准值

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1.楼面活荷载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荷载。

2.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1-2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

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

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应按表11-5规定采用;

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

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

4)第9-13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二、民用建筑屋面均布活荷载

房屋建筑的屋面,其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应按表1-7采用。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三、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1 .对于施工荷载较大的楼层,在进行楼盖结构设计时,宜考虑施工阶段荷载的影响。当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并采取设置临时支撑等措施。

2.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篷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1.0m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篷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一个集中荷载。

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取1.0kN/m;

(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场,应取1.0kN/m。

3.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四、雪荷载

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在寒冷地区的大跨度结构和轻型结构,对雪荷载更为敏感。

1.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荷载规范》规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k——雪荷载标准值,kN/㎡;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s0——基本雪压,kN/㎡。

基本雪压系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

基本雪压应按《荷载规范》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的规定采用。山区的基本雪压,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的基本雪压值乘以1.2采用。

全国基本雪压标准值范围为0~1.0kN/㎡。个别地区(如新疆塔城为1.35 kN/㎡)

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频遇值系数可取0.6;准永久值系数应按雪荷载分区I、Ⅱ和Ⅲ的不同,分别取0.5、0.2和0;雪荷载分区按《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2.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实际上就是将地面基本雪压换算为屋面雪荷载的换算系数,它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等因素有关。

《荷载规范》规定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屋面形式,按表1-5采用。

表1-5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考虑积雪的分布情况:屋面板和檩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考虑;屋架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情况和半跨均匀分布的情况考虑;框架和柱可按全跨均匀分布情况考虑。

五、风荷载

风荷载是建筑结构上的一种主要的直接作用,对高层建筑尤为重要。

风压随高度而增大,且与地面的粗糙度有关;建筑物体型与尺寸不同,作用在建筑物表画上的实际风压力(或吸力)不同;风压不是静态压力,实际上是脉动风压,对于高宽比较大的房屋结构,应考虑风的动力效应。

1.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式中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其值见《荷载规范》第8.3.3条;

基本风压应按《荷载规范》附录E.5中附表E.5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

全国基本风压标准值范围为0.3~0.9kN/㎡。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2.地面粗糙度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1-6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1)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2)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3)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4)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从表中,可以看出:

1)当地面粗糙度类别相同时,离地面越高,μZ值越大,但当达到一定高度后,μZ越接近以至相同;

2)对同一高度,μZ则A区>B区>C区>D区,但当≥450m后,其值相同;

3)表中μZ变化为从0.62至3.12,当离地面5~l0m高,B类时,μZ=1.0。

3.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风速只是代表在自由气流中各点的风速。气流以不同形式在房屋表面绕过,房屋对气流形成某种干扰,因此房屋设计时不能直接以自由气流的风速作为结构荷载。

风压在建筑物各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设计上取其平均值采用。

一般地,在房屋的迎风墙面上,墙面受正风压(压力);在背风墙面上受负风压(吸力);在侧墙面上受负风压;在屋面上,因屋面形状的不同,风压可表现为正风压或负风压。

《荷载规范》规定的房屋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表1-7采用。

表1-7中未列入的房屋类别,详见《荷载规范》。

4.风振系数βZ

《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工程结构,如房屋、屋盖及各种高耸结构,以及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耸建筑,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顺风向风振系数值大于1。其值与脉动增大系数、脉动影响系数、振型系数有关。其值计算详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六、常用材料和构件自重

常用材料和构件自重见表1—8。

例:

1.下列对楼梯栏杆顶部水平荷载的叙述,何项正确? ( )

A .所有工程的楼梯栏杆顶部都不需要考虑

B .所有工程的楼梯栏杆顶部都需要考虑

C .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楼梯栏杆顶部需要考虑,其他不需要考虑

D .幼儿园、托儿所等楼梯栏杆顶部需要考虑,其他不需要考虑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 50009 一 2012 )第 5 . 5 . 2 条。

答案: B

2.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

A.每延长米墙重( kN / m )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计入

B.每延长米墙重( kN / m )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计入但附加值不小于1 . 0kN /m2

C .恒荷载考虑

D .不考虑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 50009 一 2012 )第 5 . 1 . 1 条。

答案: B

3 .某办公楼设计中将楼面混凝土面层厚度由原来的 50mm调整为 100mm,调整后增加的楼面荷载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混凝土容重按 20kN /m2计算) ? ( )

A . 0 . 5kN / m2

B . 1 . 0kN /m2

C . 1 . 5kN /m2

D . 2 . 0kN /m2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50009 一 2012 )第 3 . 1 . 3 条。

答案: B

4.在下列荷载中,哪一项为活荷载? ( )

A .风荷载

B .土压力

C .结构自重

D .结构的面层作法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 50009 一 2012 )第 3 . 1 . 1 条。

答案: A

5 .地面粗糙度是指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

A . 1 . 6km

B . 1 . 5km

C . 2 . 0km

D . 2 . 2km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 50009 一 2012 )第 2 . 1 .23条。

答案: C

6.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确定基本风压的重现期应为( )年。

A . 10

B . 25

C . 50

D . 100

提示:参见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一 2001 ) ( 2006 年版)第 7 . 1 . 2 条。

答案: D .

7.以下论述中哪项完全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I.人防所受的爆炸力是可变荷载

Ⅱ.土压力是永久荷载

Ⅲ.楼梯均布活荷载是永久荷载

Ⅳ.直升机停机坪上直升机的等效荷载是可变荷载

(A)I、Ⅱ

(B)Ⅱ、Ⅲ

(C)I、Ⅳ

(D)Ⅱ、Ⅳ

【答案】D

【说明】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3.1.1条。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①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②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③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爆炸力属于偶然荷载,故I错误,楼梯均布活荷载属于可变荷载,故Ⅲ错误。

8.下列情况对结构构件产生内力,试问何项为直接荷载作用?

(A)温度变化

(B)地基沉降

(C)屋面积雪

(D)结构构件收缩

【答案】C

【说明】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结构构件收缩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均通过变形间接产生。

THE END
0.广东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2018与2010定额对比分析1、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它项目、税金、附录共五个部分组成,均不包括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 对比分析:组成删除了规费,以往定额基价均含税。 2. 人工费新增包含了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对比分析:营改增后从原来管理费用提取过来。 3、人工费的各时期地区水平差异按各市的人工系数进行调整;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1:87516772?938a?56@>5459/uqyon
1.混凝土结构设计自考历年简答34.单层工业厂房支撑通常包括哪些部分?其作用是什么? 答:支撑分为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类,屋盖支撑包括上、下弦水平支撑、垂直支撑和纵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包括上部柱间支撑、中部柱间支撑和下部柱间支撑。 支撑的主要作用是:①保证结构构件的稳定与正常工作。②增强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和空间刚度。③把纵向风荷载、吊车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g;B8;3:7/j}rn
2.混凝土植筋结与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上海加固公司4.1.2 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化学植筋可用作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也可用作受压、中心受剪(c≥10hef)、压剪组合之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各类锚栓的特许适用和限定范围,应满足4.1.3 条~4.1.4 条有关规定。注: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如围护外墙、隔墙、幕墙、吊顶、广告牌、储物柜架等)及建筑附属jvzq<84yyy4tjslw0eun1vtdknk0pn|aujux0jxrApkxari?7:
3.结构工程师2017基础知识大盘点建筑结构抗震之结构构件有哪些要求? 抗震结构构件应力求避免脆性破坏。对砌体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配筋砌体或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组合柱。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应通过合理的截面选择及合理的配筋避免剪切先于弯曲破坏,避免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先于钢筋的屈服,避免钢筋锚固失效先于构件破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giq{hqwlejgthuqn16:>:;>3jvor
4.广东建设报30、预算费用表中的冬期施工费都包括哪些内容?冬期施工中什么内容应该另行计取费用? 答:预算费用表中的冬期施工费包括冬期施工的人工、机械降效、混凝土浇筑后构件的保温覆盖费用等项内容。混凝土的外加防冻剂、按照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方案所搭设的保温暖棚,为原材料加热所安装的锅炉等项费用,需要另行计jvzquC41gr4ze€g0eqs0gyfrgt5hfsx1jvsm1;543/681971eqtugwya33<5a=52:48/j}r
5.pkpm板按弹性计算还是塑性技术干货PKPMPC装配率计算结果靠谱不?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A的计算方法为:各自然层水平构件包括板、梁、悬挑板水平投影面积和楼梯所占房间面积的总和。不包括全房间洞和与竖向构件重叠处的面积,下面我们举例来核算一下结果,某项目自然层2的平面布置图如图8所示: 图8 某项目自然层2平面布置图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46498ftvkimg8igvcomu86346949>:
6.房屋建筑学试题及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空间?答:交通联系部分解决房间与房间之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联系、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联系。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枯、过厅)等。 2.隔墙的构造上有哪几大类? 2.答:块材隔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3;<6887:/j}rn
7.加固技术论文汇总十篇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随着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人们观念的发展而发展,但有些构件加固方法(如加大截面法)将使结构和构件的刚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结构动力特性、构件内力的变化以及刚度软弱层和强度薄弱层的出现,而这些变化对结构承载力及弹塑性变形能力带来的不利或有利影响,是目前的加固方法所没有考虑的。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74;3jvor
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对于层间位移角限值,其是衡量建筑抗震性的刚度指标之一,地震作用应使得建筑主体结构具有基本的弹性,保证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开裂不会过大。同时,因超高层建筑的底部楼层、伸臂加强层等特殊区域的弯曲变形难以起主导作用,所以应采取剪切层间位移或有害层间位移对其变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判断。对于最小地震剪力,其最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7;;/j}rn
9.不简单的栏杆!2020《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行标]4.4.6 建筑防护栏杆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时,水平反复拉力F应取1000N,对防护栏杆室内侧和室外侧反复施加拉力F各10次后,防护栏杆不应出现损坏。抗水平反复荷载性能检测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4.4.7 建筑防护栏杆间隙检测时,栏板或水平构件的间隙距离应大于30mm且不应大于110mm。防护栏杆间隙检测应符合本标准附录jvzq<84yyy4bn€npfqus0lto1ktgq8724232466:16=93:230jzn
10.建议收藏!让造价员疯传的100条知识,没有师傅也入门答: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板的连接梁,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伸至墙内部分的混凝土体积也不增加工程量。 整体楼梯按与之相连的楼梯梁作为楼梯与相连的楼板的分界线。整体楼梯计算至楼梯梁的外边线,楼梯梁外边线以外的部分,按照楼板计算。没有楼梯梁时,整jvzquC41dnuh0lxfp0tfv8hjgtotjB651cxuklqg1fkucrqu138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