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莉·艾莉什(illieilish)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如果说东海岸边的纽约是匆匆忙忙的繁华之都,那西海岸的洛城就是恬静温柔的天使之城,2001年12月18号洛杉矶这片星光闪闪的土地又要诞生一位世界巨星,她的名字叫做Bilie Eilish Pirate Baird O'Connell。O'Connell这一大家子,由妈妈Maggie Baird,爸爸Patrick O'Connell,哥哥Finneas O'Connell和妹妹Billie Eilish组成,每一个人都是常年活跃在银幕的演艺者、音乐家和制作人。(比如说)妈妈Maggie早年出镜在《识骨寻踪》《六尺之下》《X档案》等经典美剧中,还在2013年携手儿子Finneas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音乐电影《Life Inside Out》,讲述了一位已婚妈妈重新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也完美影射在她未来生活中两个即将冉冉升起的兄妹明星。同样,爸爸Patrick也常年混迹在各大热门影视中,《白宫风云》、《钢铁侠》《小丑摇篮梦》里都能看到他的瘦削削的熟脸。(我是有看过非常多关于Billie Eilish的家庭访谈的,能看得出来) 哥哥Finneas和妈妈长得很像,妹妹Billie和爸爸长得很像,而且更神奇的是Finneas继承了妈妈的热心助人的性格,Billie则继承了爸爸浪漫敏感的性格。Billie有一次在NME的访谈中谈到自己与父亲不论是长相还是性格上都非常相似,而哥哥Finneas轮廓清晰的下颚角与母亲如出一辙,就像妈妈细心守护这个家庭一样,哥哥也无微不至得守护着自己的妹妹。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双双艺术家身形践行,两人生出的孩子从不被鼓动获得多大的财富,要攀比多高的权力,而是鼓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初心的纯真发挥到极致。

当Billie8岁时,她加入了洛杉矶儿童合唱团,并在那时就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歌声,也就在那时开始与哥哥在狭小的卧室里写歌创作;当Billie10岁时,她加入了Montrose舞蹈团学习跳舞,芭蕾,踢踏,爵士,嘻哈和现代舞各种舞种一个不落,但一次重伤迫使她停止跳舞,突然坍塌的音乐梦想迫使她持续了多年的抑郁症。2015年,Billie和哥哥Finneas各自录制了<Finger Crossed>和<sHE's brOKen'>。

首先哥哥在<sHE's brOKen'>这首歌的歌名上玩了一把文字游戏,<sHE's brOKen'>的中夹杂着用大写字母写的HE’s OK的短语,构成了副歌中反复吟唱的HE‘s OK, she’s broken的叠句。正如歌词中描述一样,看似男孩毫发无伤女孩伤痛欲绝但其实都是两败俱伤,从第三视角创作最能够把当事人视角从破碎的言情小说套路中挣脱出来,直白揭开男孩人前故作坚强的虚伪和女孩人后无法自拔的脆弱。所以(歌词中)fade away(一起都会过去)并不是只唱给女孩,也是唱给男孩,因为时间并不会淡化爱意,而是时间冲淡了复合的勇气。而主要由Billie制作的<Fingers Crossed>和上一首主要由哥哥Finneas制作的<sHE's brOKen'>风格差异不大,但是在氛围上绝对能从Billie这第一首制作的歌中看出她暗黑阴郁的另类曲风。这首以《行尸走肉》为灵感的歌曲暗示了剧中的丧尸世界,也可以从第二个主歌部分Infected, standing there all alone(被感染,孑然一身)一句歌词看出她被丧尸咬过之后被世界遗弃的颓丧感。但是歌名<Fingers Crossed>字面意义本身是手指交叉的意义,也就是祈祷的意思,也暗示了Billie积极希望她自己和她多爱的人不会被咬,暗示了Billie将从被夭折的舞蹈理想中挣脱出来,将彻底拥抱音乐的力量疗愈残缺的身体。

其实兄妹经常会在平常看的美剧中,电影中汲取灵感,或者说在这些影视作品中获得了某些启示,像完成课后作业一样完成这些音乐作品。那同样基于同名美剧《六尺之下》启发的<Six Feet Under>和原剧一样探讨了生与死的话题,歌曲把视野收敛于男女感情关系上——(歌词中写到)在一座静默的墓园中,一个女孩在滂沱大雨里哭泣,痛惜尘封在六尺之下的玫瑰的味道,却只能抚摸雨后泥泞上肆意生长的青苔。

但是真正让Billie名声大噪的还是传唱深远的<Ocean Eyes>,这首早期创作的歌曲其实都是由哥哥Finneas创作兼制作,但是当他让妹妹的声线去承接这个旋律的时候,每个人都意料之外但无不感叹这首歌就是情理之中属于Billie。同时这首歌还成为了Billie编舞视频的背景音乐,也成了她舞蹈生涯一段奠基绝唱。

从小到大,兄妹两人在挤歪歪的卧室里不断打磨,一首首单曲相继释出,兄妹的创作天赋势不可挡。所以在2017年,Billie的第一张EP<Don’t Smile at Me>组合出世,好评如潮。

《Don't Smile at Me》是一张汇集R&B,爵士,嘻哈和民谣的电子流行音乐。仅用贝斯和钢琴携带重击鼓点强势开场,<copycat>表态所有抄袭模仿的斯文败类,传递了与专辑名一样的气焰,紧守道德底线,自信又傲娇。但是转脸第二首<idontwannabeyouanymore> 画风急转,在不对等的感情关系中深陷自我质疑,只能卑微得告诫自己(i don’t wannna be you anymore)“不如谢幕,各自欢喜”。紧接着第三首<My Boy>又把颓丧的气氛拉回,开头爵士那种慢吞吞的轻佻其实是在讽刺轻浮男友,因为44秒的时候踢踏般节拍突然响起正式开始历数男友曾经撒的谎,曾经爽的约。所以说,这前三首歌曲一下子打你一拳,一下子又握手言和,她不像其他专辑会有一个情绪的整体氛围。这也就映证了Billie在采访中所说,“这并非是一张叙事连续体,每一首歌都是一个独立制作。”并非依靠叙事连续体来追求一种情感连续体,这张EP势必就像行驶在乡间石子小路上,一路颠簸,与每一首独立制作的歌搭建一处独立的丛林木屋。

那就使得第四首歌曲<Watch>又不同于其他所有单曲,竟成为全专情感最丰富的一首单曲,成为了全专一簇熊熊燃烧的烈火。音轨中一直出现的擦火柴的声音,来自被纵火的汽油味,来自内心肆意燃烧的怒火,来自一位不求任何回报也要疯狂追求爱的疯子,哪怕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涂炭焚烧。从这首歌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那种躁郁症的感觉,有一点摇滚的狂躁和有一点民谣的哀郁。而第五首<Party Favor>开场就能听到碧莉擅长的尤克里里的乐器伴奏,但是细品歌词,轻快的和弦与女孩一通绝情的语音信箱尤显突兀,从开头持续了1分钟零4秒沉闷的电话声,在1分零5秒逐渐明晰才明白Billie漫不经心的细声微语其实是谴责男友无休止的占有欲。这是一通没有赴约生日会的道歉电话,也是一封决绝分手的警告信。女孩借此时机不愿意只是成为一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生日玩偶,而是要求彻底结束这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第六首<Bellyache> 的创作灵感来自于Tyler,the Creator的<Garbage>,从杀人犯角度不痛不痒描述出来的惊悚凶杀案与深度浩室电音与陷阱酸室电音相得益彰,饶有趣味与电音鼓点与另类嘻哈相互融合,暗黑恐怖的谋杀故事与戏谑的语气与不知悔改的神经病态烘托出让人不寒而栗却朗朗上口的流行旋律。

(所以这一篇乐评中,我们将审视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叙事,并探索其中丰富的主题内容。不过,在将专辑逐轨依次分解之前,我将首先建立一些与我这篇长篇分析的基本概念,比如说什么是“叙事性专辑”,什么是“循环叙事”的,以及这张唱片的重要影响和主题。)

——【目录】

叙事专辑一般采用小说和文学的方式构成一种独特的音乐体验,所以并不是每一张专辑能够用纯粹的文字(歌词)来建构一个个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但尽管如此,市面上还是有不少这种完整的匠心巨著,比如Kendrick Lamar的专辑《To Pimp a Butterfly》讲述了Kendrick从第一首歌<Wesley’s Theory>中只信仰唯物主义的毛毛虫破茧成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且有着成熟意见的思想领袖,终曲<Mortal Man>(凡人)利用整整12分07秒的长篇音轨,利用曼德拉的领袖圣光,字字珠玑,对社会的思考,对历>的拷问,回归的生活本身和现实本身。

同样Kanye West 2016年的叙事专辑《The Life of Pablo》重新讲述了使徒保罗从一个腐败的罪人转变为一个自成的圣人。宗教信仰和享乐主义之间有着丰富的并列,这不仅描述了保罗的挣扎也影射了Kanye的挣扎,还借此拓展至整个人类在善与恶之间的困境。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两个列子,像Lupe Fiasco, Beyonce, Denzel Curry, Little Simz, Frank Ocean和(前面我又提到的)Tyler the Creator等艺术家的音乐中,基于叙事且主题丰富的专辑案列比比皆是。而《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正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四幕音乐场域中讲述自己独特的音乐故事。(那具体是那四幕我也会在之后第六节讲到)

最常见的叙事风格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开头、中间和结尾——依次讲述。这种叙事又称作为线性叙事,体现在许多经典的文学、诗歌、戏剧和电影作品中,而并不常见的循环叙述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形式。循环叙事,顾名思义,ta是圆形的(circular的词根circle就是圆),在同一点开始,在用一点结束;循环叙事不是将故事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提供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通过将所有部分的线索打碎不断丢弃又不断召回,意料之外牵出故事的全貌,情理之中圈圆各个故事的闭合。循环叙事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古希腊的经典史诗巨作《奥德赛》,ta以主人公离开伊萨卡去参战,又以他凯旋而归的方式结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音乐和文学的融合,音乐界总是不断显现一些循环叙事的音乐文学作品。2020年,当Billie横扫63届格莱美音乐奖的时候,Tyler the Creator的《IGOR》同样获得了这届年度说唱专辑的桂冠。

Tyler the Creator用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合成贝斯起承转合,<ARE WE STILL FRIENDS>唏嘘结束但顺势承接开篇<IGOR’S THEME>的主题之音。低音与毛刺循环引用,从第一幕IGOR这个角色坠入爱河,后半部分人物弧度展开,用循环叙事结构来展示人际关系的动荡、不稳定和宿命论——不管是浪漫的还是厌恶的,我们都曾与所爱的人战斗过,想念过ta们,爱过ta们,恨过ta们——这就是人性的循环。

而Billie的这张专辑《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同样采用循环叙事结构来讲述ta的故事。第1首开场,2-7首歌曲尽显黑暗与邪恶的幻想,表达了Billie认为每个人心里埋藏着一个心魔,第8首又像噩梦惊醒的暂歇,9-11首又回到噩梦之迷宫,12-14 语境上又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listen before I go, I love you, goodbye,但goodbye绝不是字面意义的再见,而是用这首歌从下到上取自每一首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反向回到第一首<Bad Guy>形成一个循环。

Billie Eilish极具感染力的个性、古怪的歌曲创意和飘逸的声线将ta的专辑推向了伟大。但是在我们把所有褒奖之词附着在Billie身上之前,这张专辑50%的成绩必须要均等分配给她的哥哥Finneas。在接受MTV的采访时候,Finneas表示他想在上帝视角纵览创作的所有歌曲,每一首歌曲彼此之间血肉渗透,彼此缝合,他还坦白这张专辑受到了莎士比亚的影响,

在接受Variety的采访时候,他直接将他的专辑制作过程与创作小说进行了比较:

但是,如果说这张专辑一半的功劳来自于哥哥Finneas的匠心打磨,那另一半必然来自妹妹Billie超凡脱俗的创意概念。哥哥Finneas在搭建了牢固的线性框架之后,让Billie的想法在这个框架内收放自如,框架之内到处萦绕着Billie若隐若现的气声低语,无意识间慢匀开来哥哥想要的来自于结局高潮的巨大定力,将一个完整的线性框架混沌成一团肆意弥漫的迷雾。

所以在接受Genius的采访时候,Billie表达了她对虚构式创作风格的青睐,

这种没有无目的,无定向的创作习惯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赏析这张专辑的时候,我们不能认为每首歌的叙述者来自于Billie本人,但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个专辑故事的主人公都称作Billie以此达到最大的戏剧效果。

有一句伟大的格言——所有的书都是关于其他的书。从过去的文学一直到现在,各种文学原型反复出现,而与文学边界最为接近的音乐领域从来不缺少普世主题与结构严密的叙事专辑,并遵奉为无数后人前仆后继的神专经典。所以我特别想把Billie与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歌手Kanye West的作品作对比。

制作上,《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与Kanye West 2013年的专辑《Yeezus》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工匠味,严肃把控声音的输入输出,每当人声出场的时候背景音轨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为人声留足了空间;主题上,《Yeezus》玩转耶稣(Jesus)的谐音梗,体现了Kanye的变态与自大,而Billie作为《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的主角同样经历几番道德转变;结构上,《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又让人不由自主想起Kanye另一张神专《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这张专辑前三首曲目以现实世界为基础,随后用阴郁的<All of the Lights(Interlude)>缓缓沉降至黑暗深渊,幻想世界里酒池肉林,荒淫无度,用八首极其奢靡又奇幻的曲目探索了他极其美丽又黑暗又扭曲的幻想。而Billie在这张专辑里同样具有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借由14首歌曲褪去自己的社交盔甲,逐渐遁入她不安恐怖的梦境世界,在那里她探索了压抑的成名生活,成名生活中的功与名以及和床底下的怪物博斗的奇思妙想。

这张专辑《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采用了[1]-3-3-1-3-3的叙事结构:

【1】前奏<!!!!!!!>

【3】由<bad guy>+<xanny>+<you should see me in a crown>组成的3首歌为第一幕

【3】由<all the good girls go to hell>+<wish you were gay>+<when the party’s over>组成的3首歌曲为第二幕

【1】<8>一首单曲为幕间休息

【3】由<my strange addiction>+<bury a friend>+<ilomilo>组成的3首歌为第三幕

【3】最后由<listen before I go>+<I love you>+<goodbye>组成的3首歌为第四幕

排除开场与过渡,每一幕就像一幅三联画,它们彼此松散但相互联系,首尾衔接构成一个循环整体,但同时又用<goodbye>奇妙循环到整张专辑。 那具体这张专辑歌曲与歌曲之间是什么关系,每一幕之间是什么关系,每一幕里的三联画又是什么关系,那就是第六节的重点解析。

Prelude这个概念我们其实并不陌生,诗歌里序诗,散文里有前言,小说里有引子,电影里有序幕,那音乐同样也有序曲。在Billie这张专辑中,序曲《!!!!!!!》颇具喜剧效果,的确在主角进入如曼陀罗扭曲的黑暗梦境之前营造了十分轻快的氛围。

碧莉在大笑的同时粗鲁得取下她得牙齿正畸矫正器(也就是invisalign)可能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但依照这个专辑的尿性,让人不得不思考这确实传达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或者一个神秘的隐喻。这里的牙齿正畸矫正器在这里代表了她在公众面前的保护,以一种社会意识和自我防御的盔甲待人处事。但在专辑的序曲中,她取下了矫正器,表明了将在这将专辑的叙述中向观众呈现一个真实、毫无防备的角色,甚至说这种呈现过于裸露,令人感到不适、反感,但主人公Billie满不在乎——宁愿与恶魔为伍,也不愿被天使救赎。

序曲中Billie取下了她的牙套,现在Billie已经卸下了她在公众视线中佩戴的整个防护罩,我们进入了她梦境世界。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所有在她心中循环的怪异、扭曲、社会禁忌的想法,在这里,我们将看到她邪恶角色崛起的故事。

而对于一个故事,其叙事通常从说明开始——“谁?” “在哪里?”和“为什么?,与这张专辑相对应的就是主角Billie,卧室,Billie内心的欲望。第一首歌<bad guy>是一首重低音的歌曲,能看到 Billie嘲弄她的爱人,体现了Billie自命不凡、做作狂妄和邪恶腹黑的性格。这首歌开头的第一句“White shirt now red my bloody nose(鼻血溅在白衬衫上)”立即用颜色的对比泛指一个扭曲故事的开始,隐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纯真都消失了,现在被邪恶所玷污。

<bad guy> 与 Kanye West 专辑《Yeezus》 的第一首歌曲<On Sight>非常相似的专辑开场曲,后者中Kanye用渎神的Yeezus 角色,一个没有灵魂,一心只想反抗耶稣的的角色疯狂说唱让观众麻痹。而Billie在这里展示了一个同样卑鄙的角色,她放弃了灵魂与道德与操守,变得愤世嫉俗,不惜成为 ”那种坏人……会让你妈妈难过的那种,让你女朋友生气的那种,会诱惑你爹地的那种”。 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Billie 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连她妈妈都害怕的怪物:

既然Billie在第一首歌曲中建立了她的<bad guy>形象,下一首歌曲<xanny>中我们将端倪出Bad Guy诞生的社会环境。这首歌除了曲风上依然毛骨悚然,副歌被加工过的声音大大暴露了派对文化逐渐蚕食人们健康生活的恶劣现象。如果主人公这个坏人内外腐败,那么她的环境就更加腐败,这种环境充斥着享乐主义派对、药物滥用和 Xanax 成瘾。(Xanax就是阿普唑仑,也就是我们说的镇静剂,对于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和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配合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精神病。)主人公注意到这些享乐主义的人善变,不负责任(nothing but unstable),他们只会生产(ashtrays to the table)桌子上烟灰缸里面的灰垢。这代表了滥用药物如何消耗了他们的生命,而Billie 深受这种派对文化其害,不断被曝光在她们的二手烟中(“I’m in their secondhand smoke”)。

最后,当一个故事依次交代完人物和背景的时候,我们从第一首歌中得知Billie是一个品德败坏的“坏人”,从第二首歌中得知她生活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那第三首<you should see me in the crown>回答就是为什么要展示她邪恶的欲望。从第三首歌名<you should see me in the crown>的字面意思就能知道——你应该看到我头戴皇冠的样子——Billie想要控制权。制作人哥哥Finneas 说过,这首歌是关于权力,关于渴望权力,关于权力斗争,是一种麦克白式的欲望驱动。

Billie在这里把自己与莎士比亚的经典人物作比较非常贴切且具有启发性,与麦克白一样,Billie在这首歌中冲动地设想了财富和名望,要行使一位国王的权力,让别人在她面前俯首称臣。副歌中:

还强调了Billie的拿破仑式的愿望,不仅要成为统治者,而且要征服人类并让他们崇拜她,像热气球一样膨胀自我,要求所有人承认她至上的力量。

总之,第一幕描绘了Billie邪恶势力——她是一个腐败的“坏人”,生活在享乐主义的环境中,在那里她的同龄人沉迷于“xanny”,她渴望象征性的“王冠”:名望、权力和奢华。果然,反派崛起了。

但即将在第二幕,邪恶势力的确在猖狂,但也反证了邪恶势力的逐渐陨落。。。

在第一幕中,Billie在一个放纵骄奢自我毁灭的环境里塑造了一个极度邪恶的形象,那圣经中的邪恶天使路西法顺理成章得降落在第五首<All the good girls go to hell>单曲之中。

主歌中,我们能注意到上帝是女性人称,某种程度可以假设这位上帝就是Billie。Billie把自己与上帝联系在一起,把善良与地狱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行恶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幸福生活。歌词中展示了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涨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加利福尼亚火灾,人类的种种行径给地球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但却被邪恶军团忽视。但即便一个人不是神学家,也不是基督徒,看到副歌中上帝因为人类早晚会自我毁灭而忽视人类为非作歹的神学逻辑都会觉得并不合理。

与印度教等强调因果轮回不同,在基督教义中,宽恕才是圣经的核心支柱,因为基督教强调怜悯和同情。显然,路西法曲解了基督教的核心信念,腐蚀主人公的思想,他剥削主人公的弱点并蛊惑主人公加入他的邪恶军团。

所以当主人公的精神被一点点蚕食,她对待感情也变得蛮不讲理。因为第六首<wish you were gay>就是一首非常任性甚至有点自我麻痹的歌曲。这首歌讲述主人公无法面对男女关系结束,不想接受对方不想和你在一起的事实,反而找借口如果对方是gay的话那就有一个正当的理由让自己接受对方的拒绝而不是对方对自己没兴趣。主人公非常自私得认为对方是同性恋而免除自己的过错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有趣的脑回路其实与这首歌曲里面设置的另外一个有趣元素一样别有新意。

如果足够细心的话,这首歌的背景音取了一些单口喜剧的场景,14秒观众发出遗憾的声音,31秒观众大笑的声音,最后3分32秒观众鼓掌的声音。站在Billie的上帝视角解释这个设定,她把这个爱情故事像喜剧一样编造,用喜剧来作为应对严酷现实的机制。

从叙事上讲,这一首歌与这一幕的主题保持一致,她终于揭下坏人的面具,用惜别的语气告别这场无法无天的梦境世界,暗指路西法诱导下超疯狂,超色情,超血腥的“派对”已经结束了。

在这无限可能的世界里,谁愿意就此结束?当一个人无需命运的筹码来换取灵魂,梦境中命运的尽头唯有染血的十字架,因为上帝为伍恶魔,我们哭泣,因为上帝从不怜悯;我们狰狞,因为要撕碎这污浊的人世;我们呐喊,因为我们如此孤独;我们狂笑,因为我们清晰得嘬饮圣杯的鲜血,饕餮这人世的痛苦,沉沦为永坠地狱的恶魔,自诩恶魔生命远比太阳光辉得多。这真的太邪恶太邪恶了,但这只存在在梦境世界中。

因为梦境是短暂的,邪恶是虚无的,最终现实的重锤都会让人惊醒,让人恢复理智。

无论反派如何冷血和不安,人类本质上都是善良和有道德的,善良和同情是我们人类摆脱不了的人性特征。这张专辑的前半部分,也就是第一幕与第二幕,我们看到一个被贪婪,被虚无主义环境浸淫,被利己主义恶魔天使迷惑的主人公思想兴衰,现在主人公要开始揭露她卑鄙的性格,准备学习和自我反省。

所以这正是为什么Billie和Finneas要在这个脆弱阶段,将<8>作为过渡。<8>既不像前半部分极度激昂且极度自负,又不像右半部分极度压抑且极度阴郁,反而像两道口味新奇主菜之间的味觉清洁剂。

Atticus Finch在《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说过:

Billie在<8>中完全遵循了这个道理,歌曲既有来自Billie完全缺乏同情心的单方解释,又有来自被Billie伤害的朋友的谴责语气,具体如何分辨出来就是前者是Billie扭捏起来又有一点稚嫩的声线,后者是Billie压低的更加正常的声线。

Billie 2019年在巴黎与Zane Lowe为Apple Music’s Beats 1活动中谈到:

当事人Billie对朋友完全缺乏同情心,就像第6首歌<wish you were gay>一样不负责任,而经历第2幕的一小高潮,Billie开始自我反省,反思她的冲动与自我膨胀。

<8>作为这张专辑的第八首歌曲,除了有歌曲次序的刻意编排,这个数字比我们看到得要深得多。因为8这个与无限循环的衔尾蛇图案表达的寓意一样,代表着如果我们走进这个几何图形,你将无法走出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而<8>就远远不是作为一个故事的首位衔接的过渡段落,而是引入另一个高潮的关键节点。

如果说我们在幕间休息,在本专辑正中段第八首歌曲<8>中领教到Billie如何从伤害别人到自我反省,那从这一幕的第一联画<my strange addiction>Billie开始自我分析,分析自己对爱人的成瘾性依赖。第一节主歌中,Billie使用了几个古怪的比喻。例如,她将爱人比作“belladonna”。Belladonna的中文学名叫颠茄,是一种通常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的植物;但只能少量摄入,摄入过多则会是致命的。副歌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比喻,比如,

即使从含蓄的歌词中也能看出Billie强烈的性欲以及对爱人强烈的渴望,强调了这种强迫性的有毒关系。然而,这种歌另外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是好几处来自电视喜剧《办公室》的小样片段遍布整个曲目。所以Billie除了在<wish you were gay>用喜剧效果来戏谑自己的阴暗面,她再一次用喜剧来对付她的恶习。她用《办公室》的片段还创造了一个巧妙的双关语境——她沉迷于《办公室》就像她沉迷于这个人一样——这种对消费文化的微妙态度就像她需要“摩擦”一样。

自爆对浪漫爱情不切实际的上瘾性行为之后,我们又能在在第二幅联画被她的一连串的存在主义问题射伤得体无完肤。<bury a friend>这首歌中反复出现在床底下的怪物,从梦境的角度它是一个怪物,但回归到现实又像是随时躺在床下背靠背的“朋友”。这个朋友就是Billie自己,这个朋友就是Billie的阴暗面。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你到底想要什么?Why don’t you run from me? 为什么不远远逃离我?What are you wondering?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What do you know? 你又知道什么?

Billie抛出这么多问题之后,却选择用酒精来逃避她内心的恶魔,摧毁她的身体。

The way I’m drinkin’ you down (我将你灌醉得模样)Like I wanna drown, like I wanna end me(仿佛是我将要溺死,仿佛是我要把自己终结)

这句话不仅预示着专辑最后一幕Billie企图自杀,而且还暗示这个“怪物”比字面更具象征意义和内心深处。不过,这个“怪物”更像是比莉内心恶魔的粗拟化形象,而不是情节中的字面人物。比莉在接受 The Fader 采访时说过:

比莉试图与她的“自己的怪物”作斗争,结果她将许多黑暗、沮丧和不安全的想法聚合为一个单一的虚构实体。

翻阅到第三幅联画,我们非常庆幸Billie自杀未遂,而是用2010年一款益智游戏ilomilo平静且可爱得结束了这一幕。ilomilo是款益智解谜的迷宫游戏,游戏中有两位外型圆润可爱的主角ilo与milo,他们每天早上会到公园中央的树下碰面,每到早上,见面的路途都跟前一天都不一样,仿佛被动过手脚似的,所以就要帮助这两位可爱的小家伙排除万难来相逢。在这里,Billie再一次用这个比喻表达她想调和她的ilo和milo, 也就是她的阴暗面与积极面。

而且足够细心,还能发现<ilomilo>无缝衔接了<bury a friend>最后6秒的鼓点,在这一幕内部相互引征,在这一幕澄清自己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恐怖与动荡——与魔鬼的相遇,床底下的怪物和来自于自己心中迷宫的不安全感。

像大多数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这张专辑还是以悲剧收场。在结构上,Finneas表示这最后三联画旨在无缝流动:

就像专辑前两幕紧密结合一样,专辑最后一幕中的每一首歌曲也非常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里的三首曲目中的每一首都相得益彰,以戏剧性的、出乎意料的结局结束。

在音乐上,第四幕与第前三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们以沉重的低音、扭曲的人声和精神病般的叫嚣为特色,而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组柔和的、苦乐参半的、感伤的抒情民谣,尽管有悲惨的潜在含义,但它们却在耳边消散。 这一幕第一幅联画,以缓慢而忧郁的歌曲“listen before i go”开始,这首歌中Billie确实在考虑自杀了。在第一节中,她唱道:

Billie想在做出结束生命这样重大的决定之前最后一次再看一眼这个世界。在成长方面,Billie从她的反派阶段已经成熟了很多,她现在为自己的罪悔改、道歉和懊悔:

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话甚至是“对不起”,这种如此卑微的语气与<you should see me in the crown>中标榜的极端冲动和唯物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很明显Billie经历了戏剧性的性格成长。

此外,“Sorry, there’s no way out(sorry)”预示了叙事的圆形结局,因为在歌曲的最后,我们听到微弱的紧急救护车的声音。或许可以脑补一下故事的全貌,跌下屋顶的Billie被路人发现,紧急把昏迷不醒的Billie送进救护室。醒来之后的Billie,眼眶猩红,她并没有因为自杀而自责自卑,而是选择了爱,也就凄美过渡到我全专最最最最喜欢的<i love you>!!!!

经历了恶魔面具,经历了情绪动荡,经历了脆弱不堪,经历了<listen before i go>的至暗时刻,她在这首歌中更加剥露自己,完全透明得呈现自己,终于敞开心扉接受了生活的不公,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在爱和风险中找到新的目标。尽管这种爱与奉献无限卑微,但是这种新的目标在乎于正视自己的情绪,在乎于不逃避创伤。

所以我们有了这张专辑史诗般的最后一首歌曲<goodbye>,而且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感到这首歌是如此得熟悉。因为<goodbye>的每一句歌词来源于专辑中的每首歌的第一句歌词,而且是按专辑的单曲顺序倒序排列,这就是为什么碧梨之前说 “LISTEN TO THE ALBUM IN ORDER.”

从邪恶角色崛起,从bad guy结束,从故事开始的地方结束就像我们从最终的地方开始,而这个循环恰恰回答了专题名《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

——当我们睡着了,我们去了哪?

——从哪来到哪去

在这首歌中,主角陷入沉思——陷入了她梦想世界的喧嚣。她确实取得了进步,从一个痴迷于自我的唯我主义恶棍转变为一个脆弱的、忏悔的角色,净化了她的自杀念头、内心的恶魔和冲动的欲望,但这些主题显然不是Billie所独有的。因为这张专辑无论是角色设定,环境设定和故事设定本质上是整个社会与整个社会里的人的缩影。有多少次自我因为赞美、成功或纯粹的自私而无限膨胀?有多少次生活的糟心事迫使我们想放弃?有多少次我们怯懦得不愿意承认最后一次伤害某人是什么时候?这些选择不仅是主角Billie直面面临的斗争,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所处的困境,在看待Billie的故事中吸取了教训,像过了一场自己的电影,只不过需要意淫自己的感受。

但这张专辑真正的悲剧在于,Billie陷入了无休止的起起落落、冲突、幸福、沮丧和忧郁的循环中。到最后,她还是那个<bad guy>。她被限制在一个永无止境的思想、情感、经历和噩梦的循环中。这个结局,这种循环是对生活及其情感和经验周期性的巧妙说明——没有永久的幸福或永久的抑郁和痛苦,我们都会经历循环。我们失败,我们成功,我们上升,我们跌倒。我们看到生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终人们衰老并最终死亡。生活中无法避免冲突,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持一定的平衡和自我意识。比莉真正经历的转变是当她不再用狭隘的视野看待世界和她自己,当她在深深伤害那位形而上的朋友后,她开始自我反省并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深入内心,认真处理自己有毒的感受和习惯。

就像专辑中的主角一样,我们不应该放弃,无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拯救你了,无论你犯了多大的罪、无论你多么无休止得放纵,无论你多么自私地伤害了某人,甚至在最事情糟糕的时候考虑过自杀,请记住像这张专辑的主人公一样,像Billie一样,像西西弗斯一样,一直要努力活着。

但这个时候的Billie才19岁啊,19岁的Billie继Adele、Sam Smith之后,用她沉静空灵的声线在摄人心魂的钢琴和恢弘壮丽的管弦乐里脱颖而出,像极了她小小年纪练就一股豁达恬淡之力,流淌在这躁郁的娱乐名利场。

在这个世界里,她走向成人。

————————————————

<Getting Older>

根据Billie Eilish自己对这首歌的描述,<Getting Older>是一首非常个人化的歌曲。正如标题所暗示的一样,ta集中在这位歌手走向成熟这一事实的反思上。虽然这些反思中可能与一般走向成年女性的女孩一样,但很多反思也特定与她自己的经历。

例如,在第一节主歌结尾,Billie唱到,“strangers seeming to want me more than anyone before“,因为成名生活之后无数蜂拥而至的路人、狗崽队、网络喷子,追踪者和喜爱她的粉丝也让她被迫遁入普通人没有的成长经历,这一方面这说明她正在经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成为让她的精神活动深受其害。副歌中唱道,

谁都能看出,这里的things指代的就是她的音乐激情。就这在短短几年,她的人生像火箭一样急速成名,音乐激情变成了音乐事业,换做任何一位准成年的女孩都不一定能招架住这种过山车式的成名轨迹。面对这样轨迹,她首先学会了坦诚,坦诚越是熟悉的东西会滋生藐视,越是依赖的东西越会导致反噬,所以要让自己的心境镇定下来,把当下的快乐保存起来为未来的精神升华做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Didn't Change My Number >

那首先精神升华的第一步就要切除毒瘤,涤清躯干。不管是之前的EP,还是一专,尽管Billie三番五次用<party favor>啊,还是<when the party's over>等等单曲强调有毒关系对她的身心摧残,但是那种与有毒关系暧昧不清的折磨终于能在这首歌里面彻彻底底得被斩断了——

歌词中提到的Drew和Laura分别是Billie最好的朋友和她的经纪人,这两人都尝试让Billie的态度温和一些,但是无论是主歌还是副歌,Billie反复形容【他】表里不一,自大自负,甚至开头那一声狗叫也像是Billie放狗咬人,直接用咆哮的方式把这群只会消磨别人情感的废柴们驱逐走。

————————————————————————————————————

<Billie Bosa nova>

BossaNova源自1950年代的巴西,原意为“新兴潮流”。之所以是新兴潮流是ta有别于传统拉丁乐的热情节奏,在保有阳光氛围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在海滩上与篝火与海风嬉戏的轻松与惬意。在轻巧的沙铃和鼓声中用她甜美慵懒的个性嗓音为大家熟悉的旋律打上不同的印记,但同时也用一个大家熟悉的地下恋情奏响一段情绪共鸣。

这首歌中叙述的地下恋情,尽管可能不是真切发生在Billie身上,但那种时刻躲避狗崽,躲避聚光灯的无奈的确和地下恋情一样需要经历痛苦一样需要经历牺牲。而Billie版本的Bosa Nova就像是融合了冷静与热情,现实与浪漫,在明快的节奏里声明作为一个名人为了一段感情是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的压力。

———————————————————————————————————————————————

<my future>

Billie在这首歌中明确表达了她对未来的热爱,因此迫不及待得想见到ta体验ta为未来提供的一切。她说,当她写这首歌时,她处于生活中充满希望和兴奋的状态,最重要的是她那段时间发现自己做了很多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这让我想到我的男神马修马康纳在86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凭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获得影帝的获奖感言,他说:

“我15岁的时候,我的朋友问我,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我告诉他,我的英雄是25岁的我。我25岁时,他又问我,你达到你心目中的英雄的地步了么?我说,没有,还远着呢,应该是35岁的我。就这样,我的英雄总是和我有十年的距离。我一直在努力追赶努力。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的英雄是谁,无论我们在追赶谁,都没有关系,真的没关系。因为只要我们有追求就好。”

当年马修马康纳这一段获奖感言不知道捕获了多少路转粉,而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用这段话去激励向未来的自己看齐。而这种心理作为每个年轻人的普世心理,同样作为年轻人的我和成年的Billie肯定都有这种对未来无限春光的憧憬,那种振奋,那种激昂。

————————————————————————————————————

<Oxytocin>

其实在步入成人世界之前,我们对于性的幻想,性的意淫以及性的实施都会在成年之后名正言顺成得成为成人生活的一部分。Oxytocin这首歌就是非常直白得在描述性。

Oxytocin的学名叫做催产素,是一种由大脑脑垂体分泌的荷尔蒙,有助于增加配偶做爱时的亲密度,因此有时候被称为“爱情荷尔蒙”。

这首歌里有Billie的尖叫声,会让你想到她热血沸腾催产素狂飙的样子,而主歌里想对对方做bad things(坏坏的事情)让我们一秒回到一专<bad guys>,而且这首歌里面用的电音效果和节奏满满的鼓点也特别适合形成当年<bad guy>万人蹦迪的场面,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bad guys>的情感驱动是暗黑系,但在<Oxytocin>这里更多的是热情与疯狂。

————————————————————————————————————

<GOLDWING>

金色翅膀,从歌名词意就能断定这是一首披着金色霞光的教堂圣歌,而前奏也的确用相当唯美的旋律和声线把主人公送进了纯净的天堂世界。但是在50秒的时候,人声淡去,鼓点响起,抖腿的节奏感毫无违和得来了,而这首歌中的主角天使也在这里神转折从我们主观臆断的主角转变成为了Billie的保护对象。

她忠告还没有被社会遗弃,被渣男践踏,被谎言背叛,像天使一样洁白的女孩子不要成为吸血鬼的诱饵,不要被心怀不轨的人教唆和盘托出,不要被酒色之徒夺走贞操,要保存自己的势力,保护自己身体,低下头,把自己的美貌留给自己想给的人。

————————————————————————————————————

<Lost Cause>

去年有一场关于Billie的纪录片《碧丽·艾莉许:模糊世界》除了Billie那一大家子,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人——那就是Billie当时的男友7:AMP。他当时和Billie的恋人关系和这首歌里面的浪子形象如出一辙。没有工作,游手好闲;不送鲜花,不懂浪漫;错过约会,失信爽约……这种种赤裸裸的渣男行径终于在Billie跳到第三视角之后跳到这首歌之后变得这么清晰可见,终于大彻大悟分手爬起才是定局。而且,这首歌除了歌曲本身,Billie为这首歌自导自演的MV也相当表态。

因为之前,我们印象中的Billie是顶着绿色爆顶头和肥大的T恤和穿金带银的形象,这首歌的MV里,她非常自然得袒胸露乳,雪白的肌肤吹弹可破,和姐妹们开party,彻夜狂欢,没有顾虑,大大方方得做自己真的是每个女孩走向成熟得必修课。

————————————————————————————————————

<Halley’s Comet>

但是《lost cause》的御姐洒脱的形象没持续多久,Billie又怅然失意在转瞬即逝的彗星能量损失里。她的爱情和迷恋来去匆匆,常常会被那眼前美丽的风景所迷惑到,却忘记这背后的伤害所在,整首歌的旋律真的就像是给人们的一剂良药让人享受平静的美好。尤其是2分44秒重新奏起的副歌,失真的声音仿佛与未来另外一个时空的爱人相逢,驾驶这彗星的余焰离开了地球。

——————————————————————————————————————

<Not My Responsibility>

以上这七首歌就构成了这场专辑的第一部分,和一专的《8》一样,这张专辑的第九首歌也是二专的中段过渡,但是这段独白涉及的自我思考与社会羞辱远远要比<8>单纯作为一种旋律清新剂要严肃得多。

出道以来,Billie的公众形象都是着装宽松,配饰繁琐,酷帅随性的嘻哈女孩形象,与市场上用性吸引力营销自己的女明星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即便是这样,身材羞辱还是会被田园女权主义教唆成不能坦诚面对自己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左右不是的困境,不随大流也不行,随大流也不行。

在去年2021年Billie便衣出街被狗崽队拍到了自己的真实身材,照片一经曝光所有的人无论是喜爱她的,还是讨厌她的纷纷嘲笑她的丰乳肥臀,导致Billie除了承担莫须有的隐藏自己的女性本质的罪 名,又成为肥胖羞辱的众矢之的。

外部世界的危机感会随着女性的反叛程度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女人如果穿着性感,会被视为卖弄自己的性魅力,可是如果她着装中性,则会被说成不修边幅,或者不像女人。如果她言辞激烈,她就成了娼妓或者荡妇;反之,则是淑女,却又因此太过纤弱而无法应对严肃的探讨或生活的现实。

————————————————————————————————————

<OverHeated>

从<Not My Responsibility>过渡到<Overheated> 首位相连不是Billie第一次耍这样的花招了,上一张专辑里面<bury a friend>和<ilomilo>的衔接关系同样用在<Overheated>与<Not My Responsibility>之间的关系里,不仅旋律一脉相承,也把<Not My Responsibility>里面“不关你事”的口号气焰叫嚣到这里燃烧起来。

副歌歌词表态相当坚硬,甚至来说戾气甚重,但是Billie那种标志性轻描淡写的语气又把这种气焰收敛得恰倒好处,又不忘用嚣张的话语反击那些得寸进尺的恶人。

————————————————————————————————————

<Everybody Dies>

众所周知,Billie在一专尝试过自杀,她用<i love you>选择爱活下去,去忘记,去掐灭自杀的冲动,但并不代表人就不会思考关于死亡的终极问题了,所以这首歌就成为了全专最形而上最醍醐灌顶的思想洗礼。

第一部分主歌Billie冷静陈述“人终有一死”,坦诚接受这句真理;

第二部分主歌当科学开始动摇“人终有一死”的自然规律的时候,Billie认为当所有人都离开自己孑然一身的时候即便永生又有何意义所在;

第三部分主歌看似稍稍偏离了“人终有一死”的思考,但无定向的蜉蝣意识团在抑郁边缘探索,还飞到已逝去的爱情,反而印证了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那种与自我意识共呼吸的生命之存在;

第四部分主歌除了一语点破“人终有一死”的事实,但也发出But you are not alone, and you are not unknown(你并不孤独,你并不是无人知晓)的暖心安慰。这又是她踏入成人世界一个显著的思想跃迁。

————————————————————————————————————————

<You Power>

其实在第一首歌<Getting Older>里,Billie就已经指出情感虐待这个问题,尤其是自己作为情感虐待的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也用这首歌将“情感虐待”这个概念做了很切身的普及。

虐待这个词无论在中文语境还是外文语境都是一个份量很重的词,但并不说只有上升到生理虐待,强迫虐待,暴力虐待才构成虐待,其实言语上、长时间批评,PUA等等洗脑一般地用系统的方式把受害者的自信,自我价值,把对他们自己知觉的信任和自我概念都给消磨掉的行为就是情感虐待。

这首歌的MV选景在加州的西米谷,柔和的吉他和弦与谷风习习一起拂过Billie忧郁的眼神原本可以成为全专最温柔的歌曲之一,但MV中那只巨蟒,体鳞光滑,沉甸甸盘绕在Billie全身,越缠越紧,青筋暴起,就像两性关系中无论男女,滥用权力,仗权操纵,乱扣枷锁的无知行为,也让Billie原本空灵的声音透露说一种无力的悬空感。

————————————————————————————————————

<NDA>

除了用旋律相连,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保密协定也就是在上一首<you power>里面提到的合同。这个合同在名人界相当普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封口协议。在这种情况下,NDA所协议的是在法律上禁止另一个人,通常是与名人发生过八卦绯闻等其他恶性事件的当事人禁止向公众曝光相关事件。

这里的NDAB除了Billie用来标榜自己的玩弄男人事迹,歌词中承认自己买豪车、买豪宅,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随心所欲玩失踪……这些不仅体现了她年纪轻轻就能实现同龄人甚至是任何年龄阶段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也让人不禁想起一专<you should see me in the crown>那张嚣张的帝国霸权,不免记起那个从不害怕坦然自己黑暗面的Billie还在蹿动。

————————————————————————————————————

<Therefore I Am>

所以<Therefore I Am>再次与上一首<NDA>首位相接,把上一首蹿动的小情绪再添一把火。歌词中,“闭嘴吧”“自个儿玩去吧”“我才不是你朋友”……等等这些近乎于口语的歌词就正如Billie自己所说,“制作这首歌曲就像是在玩一样”。

不过,即便是制作很轻松并不代表她用这首歌传递的声音很轻佻。如果说一专的Billie的罪恶世界里都是她的假想敌,那作为专辑的倒数第三首歌,Billie面对质疑的态度从被动思考到主动反击,这里的敌人最真实的敌人就是狗崽队,追踪者和陷害者,以及背叛者。

————————————————————————————————————

<Happier than ever>

无论是狗崽队,还是追踪者、陷害者,他们即便是真实世界的敌人,但也不及最亲近的人成为了背叛者。<Happier than ever>作为专辑的同名单曲,仅仅从这一点就知道这首歌绝对不简单。果然不负众望,这首歌说成是Billie目前职业生涯、创作生涯的制高点都不为过。

明显的两幕剧!前半部分典型的轻弱纤细的嗓音与瓶中娇嫩的鲜花与朦胧的壁灯与柔软的沙发与透过蕾丝窗帘温暖的阳光交织成一幅泛着金色光泽的法式马卡龙的典雅生活,但是从屋顶渗透传来的水滴预示了不详的征兆,在2分20分左右,电音吉他急速推进,后半部分变成了极其宣泄的摇滚歌曲就像洪水猛兽,让她在狂风暴雨中肆意舞蹈,声嘶力竭,“你让我恨透了这个城市”,用最不快乐的咆哮迎来自己最快乐的时刻。

所以,对于快乐的定义,这里有个最深刻的问题——你到底想永不痛苦而选择愿意傻傻的快乐,还是愿意获得痛苦而选择真正的快乐,甚至升级为永生的幸福?

————————————————————————————————————

<Male Fantasy>

<Happier Than Ever>激起的惊涛骇浪原本是《Happier than ever》的收尾之作,但Billie反而把旋律更加平和温柔的<male fantasy>作为最后一首歌是因为她并不想用上一首如此愤怒的歌曲来结束这张专辑,毕竟愤怒这个情绪归结到底还是短暂的,不能长久,不能延续。

但我敢说任何人听到<male fantasy>都不可能不爱上它,这首歌那种又安静又脆弱,又害怕又笃定的语气与简简单单的吉他和弦又成为了继上一专<i love you>之后成为兄妹合作的第二里程碑。

同时<male fantasy>看似兜兜转转又回到不能摆脱对苦情爱的留恋,也正如<i love you>挽救了Billie试图终结自己的生命,<male fantasy>则是让Billie彻底回答我上面提出的问题

——你到底想永不痛苦而选择愿意傻傻的快乐,还是愿意获得痛苦而选择真正的快乐?

——她,愿意获得痛苦而选择真正的快乐。

全专听下来,今年才刚刚20岁的Billie,相比较市面其他的青少年歌手,她的音乐世界里没有包装,没有动感的舞姿,没有泡泡糖,没有夏日沙滩,没有迷你裙,没有色彩斑斓的彩虹灯光,她的音乐世界我是见过最纯粹的创作世界。依然还是哥哥狭小的卧室,依然还是空灵沉稳的浅唱低吟,依然还是随着时间一起爬升沉降,一起激昂踏步,一起筋疲力竭,这样的Billie是我最看齐的样子,但这样的Billie也是我一辈子无法匹敌的样子——她的得天独厚的嗓音和摸不透抓不着的意识之流,她在世界顶级名利场依然保持风淡云清的样子,在名誉成就面前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去爱去体验——但尽管一辈子都够不着,好在能超时空与这样的天才心有灵犀,只要我还有创作的欲望,我就一直有活着的动力!

📺B站:碧Bi爱吃甜甜圈 📣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水獭说 ❤️你要...

THE END
0.49个工程术语工程人必须要知道,不然就外行了!16、 什么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率?什么是交通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净面积为轴线尺寸减去墙厚所得的净尺寸的乘积)。 jvzq<84lu0rvdjsqn0io1wi0luv@kmB32:=7
1.半年工作计划2、年后半年计划在9号煤9201工作面布置2个综掘工作面,1个炮掘工作面。分别为掘进一队、掘进二队和辅助队。其中:掘进一队计划完成进尺970m,掘进二队计划完成进尺1040m,辅助队计划完成计划290m(验收巷道),共计完成掘进进尺2300m(包括煤巷进尺20xxm,半煤岩巷进尺300m)。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gcw|gp1€iwjsvk1884B7;50nuou
2.程序员的底层思维:逻辑思维这些谬误包括偷换概念、错误假设、以偏概全、转移话题、人身攻击、以势压人、以众压人、循环论证、不适当地诉诸权威、不适当地诉诸情感、窃取论题、 得寸进尺等等。关于更多逻辑谬误的知识,推荐去看看《学会提问》这本书,接下来我会挑选几个常见的逻辑谬误简单介绍一下。 jvzquC41o0hmqp3euft/pny1ukmokonecpzgtjsm1cxuklqg1fkucrqu137:4@8757
3.循环入戏(薛敞唐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循环入戏结局 循环 小说 循环by百拾 循序递进的意思 循环入戏小说薛敞 循环进制啥意思 久爱成疾前夫入戏太深 循环入戏唐栗贺川延 循环入戏的最新章节内容 循环 意思 循环进尺什么意思 循环进循环出 循环txt 薛敞唐栗循环入戏 循环入戏小说免费阅读 循环初恋电视剧免费观看看戏 入戏txt无删减版 入戏by童子无删减版 jvzquC41yy}/zknswiktj~3eqo5cqxp137899<4
4.精选章节在男神的循环日里,我摆烂了全文免费阅读而且……“循环了99次”?什么意思?! 顾淮似乎也因为自己脑中闪过的这个念头而怔忪了一瞬,虽然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向来古井无波的深眸,极快地掠过了一丝涟漪。 随即,我听到他那原本冷静自持的心声,像是突然被投入石子的湖面,骤然炸开,变得混乱而……抓狂: 【怎么回事?!为什么又是这个时间点?!这个咖啡jvzq<84o0|jdpk3eqo5mhkli15868<>714=1:B>340nuou
5.滚雪球效应和登门槛效应的区别是什么?滚雪球效应是指,一旦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便更容易将这种优势扩大化,并形成更大的优势。滚雪球效应体现了一个人的优势越积越大的过程,它是一种良性循环。 登门槛效应又名得寸进尺效应,它是指如果一个人满足了你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要求,那么它就会有更大的概率去满足你更大的要求。 jvzquC41o0;2evr0eqs0ym4Nrup{NP50jvsm
6.经济师述职范文桩井开挖爆破炮孔利用率η一般可达到0.75~0.85,连续爆破循环进尺L0= (0.75~0.85)L[3]。 2.2 炮孔布置 在小孔径桩井开挖爆破中,当岩石整体性较好(非独立孤石),工作面通常布置9~10个炮孔,中心孔1个,掏槽孔3个,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周边孔5~6个,沿离井壁约10~15cm处均匀分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7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j}rn
7.《石壕吏》教学设计11篇(全文)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笔者先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学生也就很快地背下了这四句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效果的确非常好。 二、分解背诵 《石壕吏》的篇幅相对较长,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增强学生的背诵信心,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笔者根据诗歌的结构层次,把《石壕吏》按内容或形式特点进行了分解,讲几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hj|hmyos0jvsm
8.诸天轮回:我通天成了轮回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V第九百六十二章 你这叫得寸进尺! V第九百六十三章 我有些于心不忍 V第九百六十四章 我的信号弹点燃的太及时了! V第九百六十五章 话说的有点多了 V第九百六十六章 这怎么还出来了猎豹的声音! V第九百六十七章 是不是我忽略了什么? V第九百六十八章 我们是为你们留下的! V第九百六十九章 安心jvzquC41ycv/hjqqq0ipo8gqqmrju}4:32?287mvon
9.伊朗以色列矛盾螺旋式升级美西方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还有伊朗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行动之所以克制,很大程度上是要显示“震慑以色列”、阻止其“得寸进尺”的决心。 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 政治分析人士 赛义德·穆罕默德·马兰迪:在打击以色列的行动中,伊朗发射了大量老旧无人机,大约有100多架,没什么高科技含量。这迫使以色列人和美国人亮出底牌,使用高科技武器全力jvzquC41yy}/imyx0et0c{ykenk03m9c4g?e8o;98hl87mie9f>fh@<38e6e
10.铁路隧道开挖进尺规定是什么铁路隧道开挖进尺规定是什么在面对软弱围岩且采用台阶法进行开挖的情况下,针对Ⅰ、Ⅱ级围岩,其上层台阶的每一次循环开挖进尺应当控制在不超过一榀钢架之间的距离;而对于……jvzquC41yy}/8=8870ipo8xrgeobn8757:;99?4
11.传统工艺论文通用12篇通过以上工序的优化,改进工艺比传统工艺每循环大大节省了时间,从而保证了每小班均能实现一个循环,并能实现一次成巷,正规循环率达到了100%,每月进尺达到90m。 3优化施工管理,确保工序时间 一项技术工艺的革新成功与施工管理密不可分,技术革新是主体,能否实现必须靠管理。楸Vな迪终规循环,在管理上实现“四定”即定细jvzquC41ecuzwjs0zwktj~3eqo5icx|gp1<49=3jvor
12.什么是掘进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和最小控顶距掘进一个循环进尺,支护后,紧靠工作面的永久支护距工作面煤壁的距离为最小控顶距。掘进一个循环进尺,jvzquC41ygtxgw3uquu/exr1|1w77@8457=2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