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柱子的结构与功能:支撑与装饰的兼具之道

在中国古代建筑当中,柱子是建筑物中用来承托建筑物上部重量的直立的杆体,俗称“柱子”。柱子和其他大部分建筑构件一样,有丰富的品类和一定的发展过程。《营造法式》中曾提到: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

一、柱子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已使用柱,绑扎法,作较复杂的榫卯;

2、商:柱下置卵石为柱础,有的石上再加铜锧(zhì);

3、秦:已有方柱;

4、汉:柱式样变多,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等,出现“倒栌斗式柱础”

5、南北朝:受佛教影响,出现高莲瓣柱础、束莲柱;

6、唐:抹角方柱和圆柱都是直柱,上端略有卷杀;柱础有素覆盆和宝装莲瓣两种。

7、五代:多为八角或圆形断面;

8、宋:以圆柱最多,另有梭柱,八角形或圆形断面;

9、元:重要建筑多用直柱;

10、明:南方某些建筑复采用梭柱,有明显卷杀;

11、清:断面大多圆形,柱体平直,上端作小圆卷杀:约为柱径的3/100,檐柱一般无侧脚升起;

根据柱子所在的位置不同、做法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檐柱:檐下最外一列柱子,不论前后或两侧。

2、金柱:檐柱以内的柱子,除了在建筑物纵中线上的

3、山柱:在山墙正中的,一直顶到屋脊的柱子

4、中柱:在纵中线上,顶着屋脊,但是不在山墙内的柱子

5、童柱: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将上一层梁垫起,使之达到需要的高度的木块。

二、柱子的分类

1、檐柱

檐柱,也叫外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一般采用木材或石材制作,在建筑物的前后檐下都有。檐柱,有两重含义:一是承托建筑檐口部分屋面重量的柱子;二是位于建筑周圈最外围檐口下的柱子。如果建筑带有廊子,其又被称为廊柱。

图1 檐柱(图源:网络)

2、金柱

建筑物的檐柱以内,除了处在建筑物中轴线上的柱子外,其余都叫金柱。一般的小型建筑只有前后各一列金柱,或者是没有金柱。而在较大建筑中往往会有数列金柱,大多是前后各有两列,其中距离檐柱较远的都称为外金柱、较近的都称为里金柱。

图2 金柱(图源:网络)

3、中柱

中柱,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中柱是处在建筑物中轴线上、顶着屋脊,但不在山墙之内的柱子。其直接支顶脊檩,将进深方向梁架分为两段。常用于门庑建筑中,而殿堂建筑一般不用,以扩大室内空间。

图3-4 中柱(图源:网络)

图5 山柱(山墙正中)(图源:百家号星汉古韵)

4、童柱

《清代营造则例》:“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上端的功用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同的是童柱。”武童柱是下部不落地的短柱,其下端直接立在梁、枋之上。南方童柱亦称矮柱,童柱有脊、金之分,位于金柱处的矮柱称为金童柱,位于脊柱处的则称为脊童柱。

图6 童柱(图源:网络)

5、瓜柱

瓜柱是一种下端立在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的短柱,其断面或方或圆,高度超过直径,功用与檐柱、金柱相同,用于支顶上层或平座支柱。宋时瓜柱叫侏儒柱或蜀柱,明以后称瓜柱、童柱,由垫木演变而来,处在各梁架的上皮,用于支顶上层梁的承重构件。

在庑殿建筑和攒尖建筑中,有一种形体较短小的柱子。在庑殿顶建筑中,雷公柱用于支撑庑殿顶山面挑出的脊檩,其下部立在太平梁上。在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多直接悬在宝顶之下,只以若干戗支撑。雷公柱下面的柱头通常做成垂莲形式、非常漂亮。

图8 雷公柱(图源:网络)

在江南建筑体系中,柱子有不同的名称。

廊柱:檐下或廊下前列之柱。(檐柱)

步柱:廊柱后一界之柱。(金柱)

脊柱:上承屋脊之柱,称脊柱。脊柱多用于边贴。(中柱)

金柱:介于脊柱与步柱间之柱,称金柱(金俗作今)。(注意这里的金柱和《营造法式》中金柱的区别)

短柱(瓜柱):有跨置于横梁上之短柱,上端稍细,其受重之作用与普通柱相同者,称童柱,或矮柱童柱有脊、金之分,其上端架川,置于双步之上者称川童。

图9 江南建筑柱子名称(图源:网络)

柱子的做法

宋《营造法式》中提到的柱子类型有:副阶檐柱、殿身檐柱、殿身内柱等。副阶檐柱是位于建筑外廊(宋称为副阶)的柱子。殿身柱,当古建筑为重时,支撑上层屋的柱子称为殿身檐柱。殿身内柱是位于建筑室内的柱子。

1) 柱子的处理

A. 柱子的生起:外檐柱子自当心间的平柱向两侧角柱渐次增高的做法称为生起。

B. 梭柱是指将柱子沿高度范围分成三段,中段取直(或中下段取直),上下两段(或上段)通过做卷杀,使柱子的外形成梭状的做法。柱子生起与梭柱做

法在明清已不见。

图10-11 生起、梭柱的做法(图源:网络)

C. 收分:指柱子上下两端直径不相等,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清小式建筑柱子收分大小一般为柱高的 1/100,大式建筑柱子收分大小为 1/1000。

D. 侧脚:一定规格的建筑斗拱尺寸一定,柱子的柱头位置确定,而柱脚向外踢出的做法,又称“定上不定下”。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 1/100,在两山向内倾斜 8/1000,角柱向两个方向都倾斜;楼阁式建筑,侧脚加侧脚,层层内收。

在西方建筑中,也常用类似的做法进行视觉矫正。

B.C.5C,帕提农神庙与视觉矫正法

(1)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微呈曲线或内倾,使之看起来更加生动。如神庙四边基石的直线就略作矫正,中央比两端略高,看起来反而更接近直线,避免纯粹直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

(2)相应地,檐部也作了细微调整。这样的细微调整有10处之多:内廊的柱子较细,凹槽却更多:山墙也不是绝对垂直,而是略微内倾,以免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有立墙外倾之感等等。

(3)所有柱子几乎都向后倾斜,有卷杀和侧脚,墙有收分,整个结构几乎没有一条直线。

(4)设计者把楼梯的地面设有微微的弧度,那个弧度非常小,但让我们看过去就特别的平。

(5)帕特农神庙的柱子不仅不一样长,还不一样粗,因为通常人们看一根相同的柱子,在暗一点的地方会把柱子看得较粗,而亮一点的地方就会把柱子看得偏细一些,所以,设计者就将柱子的粗细也做了一些加工,看起来就一致了。

柱子的做法

A. 柱子的拼合:即内部用暗榫,两端及外侧用银锭榫,明清以铁箍包绕。

B. 对接包镶法:即用 2 根以上的圆木对接,外面再用若干长条木楞包起来,并用铁钉、铁箍固结,形成大直径的长柱。

C. 水湿压弯法:是清代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使木料完成弧形,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

THE END
0.立式钢模免费在线咨询 大型格构式双肢柱用定型组合钢模立式现浇施工 建筑技术 正我公司在衡阳冶金机械厂二金工车间施工中,将大型钢筋混凝土格构式双肢柱由预制吊装改为定型组合钢模立式现浇施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该车间系一重型高大单层工 免费在线咨询jvzq<84nk3>:566480sfokjtu0rjpxig0eun1ƒmkujgkkzn1ea75;>90jvsm
1.超高层施工综合技术11篇(全文)(4) 单元划分要根据施工经验, 将组合钢板墙分为钢骨柱、钢板墙组合双肢柱和钢骨梁组合钢板墙3种形式, 单元划分要最大限度满足吊装需要和安装要求。当钢柱间距离较大时, 可将组合钢板墙分为钢骨柱和钢骨梁组合钢板墙;当钢柱间距离较小时, 可在工厂将钢骨柱和钢板墙制作成一体, 即钢板墙组合双肢柱。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3gs}lq<90jvsm
2.安全监理细则通用因此,本监理部所有监理人员均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一、安全管理工作特点及编制依据 (一)安全管理工作特点: 1、建筑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安全管理难度大。 建筑产品是固定产品,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有的需要几年时间。施工过程有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82;:9:d336816?;550nuou
3.古建常识:构架·柱1.檐柱 2.老檐柱 3.金柱 4.大额枋 5.小额枋 6.由额垫板 7.挑尖随梁 8.挑尖梁 9.平板枋 10.上檐额枋11.博脊枋 12.走马板 13.正心桁14.挑檐桁 15.七步梁 16.随梁枋 17.五架梁 18.三架梁 19.童柱 20.双步梁 21.单步梁 22.雷公柱 23.脊角 24.扶脊木 25.脊桁 26.脊垫板27.脊枋 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3<7;9;:0jznn
4.长肢柱,longpiercolumn,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长肢一字形截面柱 例句>> 4) tensile leg of twin columns 双肢柱拉肢 5) shoulderbeam 多肢柱 1. The stiffness ofshoulderbeams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columns. 肩梁的刚度对于能否保证多肢柱上下柱之间的刚性连接有很大的影响。 6) double-ljvzq<84fkezbnu3eqo5jpmz134;03;9323985?>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