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构造与总体布置,看懂了,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

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特点

1.连续梁优点

连续梁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大大减小,使得弯矩图面积减小(因为连续梁的设计是以截面上最大正、负弯矩的绝对值之和即弯矩变化幅值作为标准),跨越能力增大。

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显著,对地基要求高。

连续梁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有利于高速行车。

因连续梁同时存在正、负弯矩区段,截面通常采用上下对称的箱型截面。

预应力简支梁当跨径超过40~60m时,跨中恒载弯矩和活载弯矩将会迅速增大,致使梁的截面尺寸和自重显著增加,不但耗材料,且给施工带来困难;而预应力连续梁,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存在,使跨中正弯矩值显著减小,其内力分布比同跨度简支梁更合理。

当预应力连续梁跨径较大时,梁体过重不易预制架设施工,多采用现浇施工,工期较长、费用较高。

通过变化连续梁相邻跨长的比值,或加大支点附近的梁高而做成变高梁时,可调整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变化幅值,降低跨中的正弯矩,使得预应力筋大部分布置在梁的顶部,便于张拉。变高梁虽然会增大中间支点处的负弯矩,但梁的高度增加了,并不引起钢筋用量的增加;同时加大支点附近梁高,还能适应抵抗支点处很大剪力的要求。

连续梁预应力钢筋的合理布置,有利于纵向顶推、悬臂法等施工方法的实现,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的发展。

立面上,连续梁在中间桥墩处只有一个支座,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桥墩只受轴向的压力。故除制动墩外,其他桥墩及其基础的尺寸可做得小些。

2.连续梁主要缺点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难于发挥预加力的优点。因在梁的大部分截面内存在正、负弯矩,使得预应力钢筋合力的偏心靠近截面中性轴,从而降低了预加力的作用,且影响了梁的极限强度。

梁在偏心的纵向预压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如变形受到约束,在支承处则产生附加反力,从而降低预应力作用。

超静定的连续梁结构的设计工作复杂,张拉程序、施工方法以及材料性能等对其应力状态有很大影响,较难精确计算。

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总体布置

1.平面布置

桥梁的平面造型取决于线路的方向与河道或立交线路的方向,并受桥址地形和地物的制约,通常有正交、斜交、单向曲线和反向曲线桥梁等平面布置。正交桥最为常见,墩台位置与主梁中线垂直,构造也最简单。

连续梁由若干跨组成一联,桥梁可由一联或多联组成。常见的连续梁桥每联由3~7跨组成,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连续梁桥一联的跨数和长度都有了增加。如钱塘江二桥为18跨一联,中跨跨径80m,全长1340m。

连续梁常用的几种平面造型

2.立面布置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立面布置要考虑桥孔分跨、主梁高度和梁底曲线形状等因素。

按桥跨相互关系分为:等跨(a)和不等跨连续梁(b);

按梁高变化分为:等高度(ad)和变高度连续梁(bc);

按下部结构的支承形式分为:普通的单式桥墩(ab)、V形桥墩(e)和双薄壁柱式桥墩(f);

按主梁梁身的构造分为:实腹式主梁(abcef)和空腹式的桁架结构(d);

按主梁与下部结构的关系分为:墩梁分离连续梁和墩粱固接的连续T构桥。

1)桥孔分跨

连续梁每联内主梁在各墩台顶连续通过,各支点纵向只设一排支座,墩顶纵向设两排支座,两联之间的主梁断开。

等跨的连续梁结构简单,适于采用顶推法、移动模架法简支转连续法施工。但等跨布置将使边跨内力控制全桥设计,不经济。等跨的跨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分孔和施工设备条件。

为减小等跨布置时跨中的正弯矩,可设为不等跨形式。当跨数不多时,采用奇数跨,以3跨或5跨较常见。对3跨连续粱,边跨与中跨跨径之比一般为0.5~0.7。对预应力连续梁宜取偏小值,以增加边跨刚度,减少活载弯矩的变化幅度,从而减少预应力筋的数量。当边跨长度过短(比值小于0.3),此时边跨桥台支座将会出现负反力,在桥台上需设拉力支座或平衡压重。

连续梁如采用悬臂法施工,考虑到一部分边跨采用悬臂施工外,剩余的一部分边跨须在支架上施工。为减少支架及现浇段长度,边跨长度以不超过中跨长度的0.65倍为宜。

2)梁高及梁底曲线

变截面梁的变化规律可采用圆弧线、二次抛物线或折线等,最常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因其变化规律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基本相近。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除在梁高上选用变截面外,对箱形截面也可将截面底板、顶板和腹板做成变厚度,以满足梁内各截面的不同受力要求。

变截面梁高与最大跨径之比,跨中截面可取1/30~1/50,支点截面可取1/15~1/20,边跨与中跨跨径之比可取0.5~0.7。

三、预应力连续梁构造

1.主梁横截面

高速铁路预应力连续梁横截面多采用箱形截面。箱形截面整体性好,抗扭刚度大,具有良好的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同时箱形截面的顶板和底板具有较大的面积,能有效抵抗正负弯矩,满足配筋要求。

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多采用现浇施工,为施工方便,其箱形截面多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形式。

箱梁顶板一般采用等厚度;腹板一般采用变厚度,支点处需加厚(靠近支点处受主拉应力控制,需加厚);底板一般采用变厚度,支点处需加厚(支点主要受纵向压应力控制,需加厚)。

箱梁腹板分为直腹板和斜腹板两种形式。

2.横隔板

横隔板按位置分为端横隔板和中横隔板,一般端横隔板必须设(顶梁时作用在端横隔板处)。还需在支点处设置横隔板,其作用是约束箱梁的畸变变形、扭转变形及承受和传递支反力。

箱梁内的横隔板通常采用板式结构,为满足施工、维修和通风要求,在横隔板上设置过人洞。

3. 预应力筋构造

箱梁的预应力筋布置分分纵向、横向和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纵向预应力筋称为主筋。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常用钢绞线和高强碳素钢丝,竖向预应力筋主要采用冷拉高强粗钢筋。

高强碳素钢丝目前主要采用镦头锚锚固形式,由于锚具应力损失小、接长方便,常用于顶推法施工,此时纵向预应力筋往往需接长,常用连接器进行接长。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主要采用7φ5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直径15.24mm ),可采用单根钢绞线和由多根钢绞线组成一束,成束布置时采用群锚锚固体系。常用锚具类型有OVM、QM、XM等,OVM型锚具是在QM型锚具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采用钢绞线张拉时以OVM型锚具最为方便可靠,采用高强碳素钢丝时则XM型锚具较为适宜。

钢束一般采用两端张拉,所以要求主桥边跨底板钢束张拉完毕之后方可进行相邻引桥跨的施工。

每个OVM锚固单元由OVM锚具、钢绞线或钢丝束、金属管构成。OVM锚具分为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固定端锚具是埋入混凝土中不用于张拉的锚具,具有P型、H型。固定端P型锚具包括一块中间钻有孔的平板,钢绞线穿过板孔,在钢绞线末端挤压一挤压套,加上限位约束圈和螺旋箍筋,便构成P型锚具,它可以适用于需将预应力传递至梁端的结构。

1)纵向预应力筋的类型

连续梁采用节段法施工时,结构体系和结构内力随施工阶段不同而变化,纵向力筋配置须针对具体阶段内力的需要,进行张拉或拆除。

有些在施工阶段张拉的力筋,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不利作用,此类力筋在成桥阶段应予以拆除,称为临时束。临时束布置成短束,不使用连接器接长,也不压浆,将其锚固在齿板上,使锚头暴露在梁体外。

多数力筋张拉后,不再拆除,成为永久束。此类力筋既抵抗施工阶段的弯矩,又抵抗运营阶段的弯矩。

另一类力筋是施工阶段不需要,但运营阶段需要,如悬臂法施工连续梁的底板力筋。此类束在合拢成桥后张拉,称为后期束,一般锚固在齿板上。

齿板内预应力筋张拉示意图

还有一种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是体外布筋。体外筋又分为永久型和装拆型。前者是将力筋设置在主梁截面以外的管道内,利用横隔梁、转向块等结构物对梁施加预应力。这种体外筋不消弱主梁截面,不需预留孔道,预制节段的拼装可采用干缝接合,施工方便、迅速和便于更换。有些预应力钢筋只是在施工的某一阶段需要,装拆型体外力筋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在主梁截面以外设预应力筋,施工完再去掉这些预应力筋,因为它们可能对桥的使用阶段是不利的。

2)纵向预应力筋的布置

纵向预应力筋的布置不仅与结构形式有关,还取决于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内力分布,常用布筋方式有连续配筋和分段配筋。

由连续梁的弯矩沿梁长变化的情况,连续梁跨中部分的钢筋要放置在梁的下翼缘内,中间支承附近的钢筋则应安设在梁的上翼缘内。无论哪种布筋方式,都要体现这个思想。

(1)连续配筋

连续配筋的优点,在于其力筋的锚固与张拉都比较简单,而且锚头数目少。连续配筋可采用直线布置或曲线布置,要视梁的立面形状和荷载情况而定。

当采用满布支架现浇法施工时,不存在施工内力变化问题,可直接根据成桥内力采用连续配筋。

对等截面连续粱,可采用连续曲线配筋。但当梁的跨度较大时,因弯道多,预应力损失大,穿束施工难道大,故连续曲线配筋较合适的桥长≤100m。

连续直线布筋的连续梁要达到使跨中下翼缘内有预应力筋,而支点附近上翼缘内有预应力筋,可以通过使梁高变化的方法(图a);而等高度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让力筋具有波浪形,以适应荷载内力的变化(图b)。为了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作用,实际上变高度梁的预应力钢筋也是曲线布置的(图c)。图d则根据连续梁受力特点,采用分段直线配筋方式。

对于变高连续粱,因截面重心线是曲线形的,预应力筋可采用连续直线配筋,就可得到偏心距。

(2)分段配筋

分段配筋是节段法如顶推施工和简支变连续法施工的连续梁最常用的配筋方式。

分段配筋的缺点是力筋的锚头数量多,张拉受到箱内净空限制(正弯矩力筋分散锚固于翼缘板或腹板凸出的锯齿板上 )

节段法施工中,永久束分为直束和弯束,直束布置在截面的上、下翼缘;弯束平弯布置在腹板宽度范围内。在抗弯不需要时,起弯锚固于腹板中,以满足抗剪需要。

图示为用悬臂法施工的连续梁的弯束布置图,通过支承处的钢筋分段向下弯至腹板内,并锚固于各段的接缝处;跨中部分的钢筋,从反弯点处梁的顶部开始向下弯曲到跨中的底部,等接缝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桥面板上进行张拉,并锚固于梁的顶部。

简支变连续施工时,可采用的配筋方式有:待墩顶接缝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后,用设置在接缝的局部预应力筋建立结构的连续性;当采用移动模架逐孔顺序浇筑混凝土、张拉力筋,在接缝处用连接器把已张拉的钢筋和尚未张拉的钢筋连接起来;也可采用在支点顶部设置非预应力筋,现浇接缝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

顶推法施工,在顶推阶段和使用阶段梁的受力状况差异较大,根据这两个不同的受力阶段,预应力钢筋一般相应分为:①用以承受在顶推阶段的悬臂负弯矩和跨间正弯矩的前期张拉钢筋,布置在截面上下缘的直线筋;②用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而补充设置的后期张拉钢筋,布置在跨中底部和支点顶部的增加局部直筋。

分段顶推施工是逐段预制、逐段顶推的,前期预应力筋也得分段张拉,采用连接器接长,接长长度一般采用两个梁段,间隔排列,以减少连接器数量和改善主梁受力,简化施工。如果截面的底板较薄,那么还必须在连接器处予以加厚。

后期筋分为直筋和弯筋,直筋配置在支点截面的顶部和跨中截面的底部,弯筋设置在腹板内。腹板中起初只设置预应力筋的管道,当桥梁达到最终位置时,才穿束张拉,锚固在离支点截面的1/3跨径附近的腹板内侧的竖向锯齿板上。

3)纵向预应力筋在箱梁截面上的布置原则

(1)为避免梁体产生横向弯曲,力筋在截面上应对称布置。

(2)弯束尽量布置在腹板及梗肋内,尽量减少或避免平弯,以简化构造和减小预应力损失。

(3)顶、底板力筋应适当集中在腹板及梗肋等混凝土较厚的位置,而不宜采用均匀分散布置方式,可避免产生纵向裂缝。

(4)若因力筋数量较多而不得不在板的中部布筋时,应尽量避开横向正弯矩较大区域或改用小型号的预应力筋。

(5)力筋较多时,可分层布置,先锚固或弯起靠近腹板中部的力筋。

(6)当横截面的悬臂较大或箱梁腹板间距较大时,荷载作用下,截面横向受力较大,在箱梁顶板内布置横向预应力筋。竖向预应力筋的作用是抗剪,常采用粗钢筋,布置在腹板中。

4)横向和竖向力筋的布置

当横截面的悬臂宽度较大或箱梁腹板间距较大时,在荷载作用下,截面横向受力较大,为了控制横向不开裂或裂缝宽度在容许范围内,此时可对行车道板施加横向预应力,其布置方式和数量应根据具体受力要求由计算确定,如采用横向曲线筋布置。当为双向或三向预应力结构时,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各力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必要时,可采用无粘接力筋,以简化构造、工艺,方便布置。

竖向预应力筋的作用是抗剪,通常采用粗钢筋,布置在腹板中,其间距由计算确定,一般在0.3~1.0之间。

4.合拢段构造

采取悬臂法建造连续体系桥梁存在合拢问题。合拢段是指各T构完成后,两相邻悬臂之间梁端的连接段。

合拢段施工实现结构体系转换,是悬臂法施工技术的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因为合拢段混凝土从浇筑到达到设计强度,直至张拉预应力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内,由于温差变化,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已成梁段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和徐变,结构体系的变化,施工荷载及外力变化等原因,在结构中要产生变形和内力,这对尚未达到强度的合拢段混凝土质量有直接影响。

为保证工程质量,从合拢段混凝土开始浇筑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张拉跨中段预应力筋前,既要保证新浇混凝土不承受任何外力,又要使合拢段所连接的梁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变形协调,设计和施工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

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合拢段长度,以减小现浇混凝土数量。合拢段长度一般取1.4~2.0m。

2)锁定支撑:在合拢段采用设置临时劲性支撑和临时预应力束,以“锁定”左右T构,使合拢段两端形成能承受一定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刚节点,保证合拢前、后结构变形协调,防止由于温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在合拢尚未完成前就产生变形。“锁定”的结构措施很多,如采用劲型钢临时锁定。

3)合拢顺序应与设计一致,使得体系转换产生的二次内力与设计相符。

5)为了顺利合拢,使成桥内力与设计相符,还应就混凝土配合比、预应力筋张拉、结构变位控制等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其他常用连续梁桥构造特点

1)桁架连续梁桥

桁架连续梁有等高和变高连续粱,腹杆体系有双斜杆、单斜杆和三角式等。

与实腹式连续梁相比,桁架式连续梁的特点是:重量轻、节省材料、刚度大、跨越能力强,但构造和施工复杂。

桁架连续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满布支架法和悬臂预制拼装法。

主桁是桁梁桥的主要承重结构,将列车竖向荷载传给支座。主桁由上弦、下弦和腹杆组成,腹杆有斜杆和竖杆之分。竖杆视其受拉或受压分为挂杆与立柱。一般对受拉杆件施加预应力。

前苏联伏尔加河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连续梁桥,主跨为(106+3×166+106)m,采用变高形式,墩顶桁高18m,采用两片桁架,间距4m,主桁标准节间距11.4m,桁架腹杆为三角形体系。

2)V形支撑连续梁桥

V形墩连续粱桥具有连续梁桥和斜腿刚架的受力特点。由于斜腿减小了主梁的建筑跨度,梁的弯矩峰值明显降低,使梁的建筑高度减小。

采用V形墩便于悬臂浇筑时临时支架的布置,并可一次拼成两个单独的挂篮,避免了挂篮的解体。悬臂浇筑时,施工中有两个支点,具有较大的抗弯能力并能承担施工弯矩。

V形斜撑与水平的夹角通常取大于40°的角,斜撑的截面形式可采用矩形、工字形和箱形。

V形墩的支座可布置在V形斜撑的顶部或底部。支座布置在斜撑的顶部时,斜撑是桥墩的一部分;支座布置在底部或采用斜撑与承台刚接而不设支座时,斜撑与主梁固结,斜撑成为上部结构的组成部分。

采用V形墩,梁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工程量都较省,结构形式轻巧美观,但斜腿施工复杂。

3)双柱式桥墩连续梁桥

双壁墩连续梁是在跨中墩位上设置两个墩柱与主梁刚接的结构体系,兼有连续刚构、V形墩连续梁和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与V形墩相比,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双壁式桥墩同连续刚构体系一样,梁部的纵向变形依靠墩身的柔性来完成,但双壁式桥墩的每一肢截面积较小,纵向抗推刚度小,而双肢截面总的抗弯刚度较大,是柔性墩的一种很好形式,适用于桥墩较高的场合。

双壁式桥墩墩身截面可采用实体矩形、箱形、工字形截面等,为满足强度、柔性和稳定性要求,双壁式墩顺桥向宽度一般取(0.2~0.3)h支,当墩高增加时,可在墩中适当增加横撑,以改善墩身的稳定性。

五、连续梁的总体布置

跨径布置

布置原则:减小弯矩、增加刚度、方便施工、美观要求

不等跨布置——大部分大跨度连续梁边跨为0.5~0.8中跨

等跨布置——中小跨度连续梁

短边跨布置——特殊使用要求

梁高——与跨径、施工方法有关

等高度梁——实用于中、小跨径连续梁,一般跨径在50~60米以下

变高度梁——实用于大跨径连续梁,100米以上,90%为变高度连续梁

THE END
0.姜遇鸿旧宅四、月梁结构 月梁是徽派建筑很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徽派对传统木梁的造型进行创造性变革,采用曲线形式,使得梁的两端呈弧形,梁的终端微微上拱,因整体形象弯曲得近似新月,故称为“月梁”结构。这座房子的梁采用的就是这种"月梁"。 五、牛腿与雀替 姜遇鸿旧宅之大,牛腿之多,姜遇鸿房子的牛腿一般都是全雕形的,集 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发展,形 jvzquC41yy}/onnrkct/ew46{{smrlu
1.飞行器结构力学—工程梁式薄壁结构(56页)飞行器结构力学—工程梁式薄壁结构.ppt 56页内容提供方:497721292 大小:2.21 MB 字数:约4.85千字 发布时间:2020-05-17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2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飞行器结构力学—工程梁式薄壁结构.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63@474563296552634=90ujzn
2.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中支点顶升施工过程受力分析为分析支点顶升量对钢- 混组合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中3 联钢- 混组合连续梁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支点顶升量对组合梁桥主要应力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最优支点顶升量,可以为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设计 1.1 结构设计 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一期),快速路主线采用“高架+短地道”组合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71257:1:6758<3;7xjvor
3.如何看待汽车防撞梁的性能防撞梁两端连接的是低速吸能盒,通过螺栓连接在车体纵梁上。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降低维修成本。 防撞梁结构 低速吸能盒通过溃缩有效吸收低速撞击时的能量,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方便拆卸和更换。 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25>;:;8=129=333<59
4.吊车梁桁架图集2025年吊车梁桁架图集资料下载本专题为筑龙学社吊车梁桁架图集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吊车梁桁架图集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伴你成长达成梦想,更多吊车梁桁架图集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jvzquC41yy}/|qznqpm/exr1|vekih82248848igvcom5B>934911
5.三梁平面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顶部受均布力的三梁平面框架结构进行位移分析。通过定义单元类型、材料属性、节点坐标、约束条件及载荷,建立并求解分析模型,最后展示结构的变形状况。 如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其顶端受均布力作用,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该结构的位移。结构中各个截面的参数都为: jvzquC41dnuh0lxfp0tfv8x252813@4ctvodnn4fgvgjn|4325735A<8
6.中国古建筑结构——梁架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井干式或干栏式。 演变 “柱梁构架在唐、宋、金元为富有机能者,至明、清而成单调少趣之组合。在柱之分配上,大多每缝均立柱,鲜有抽减以减少地面之阻碍而求得更大之活动面积者。梁之断面,日趋近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7?85?=29a714?8735:70|mvon
7.“一根梁的担当”浅谈CCB设计汽车技术“一根梁的担当”-浅谈CCB设计 01、什么是CCB打开车门,进入车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前方的仪表面板,有的科技感十足,有的则前卫时尚。在各式各样的仪表板下面,都隐藏着一种支撑结构---仪表板 01、什么是CCB 打开车门,进入车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前方的仪表面板,有的科技感十足,有的则前卫时尚。在各式各样的仪表jvzquC41yy}/c~yq/vktvrsi0pku1wjyu1yiq€2329<5;7mvon
8.创驰蓝天什么是创驰蓝天十字梁结构 为了有效地吸收和分散碰撞力,马自达工程师将前纵梁吸能盒位置的结构改进为“十字梁”(即横切面为十字形),也就是说由传统的4条线面增加为12条。 创驰蓝天底盘 (1)前后副车架的结构优化 (2)为了达到轻量化的底盘结构,工程师对于前、后副车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增强这部分构件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重量。jvzquC41dcolg7uecwzp0lto0et08?:0jvsm
9.盖梁施工总结汇总十篇盖梁最大横坡6%,最大悬臂长度6.3m。民昌路高架桥跨越暨有道路桥梁上构设计为悬浇箱梁结构,共有主墩4个,相应0号块段4个,块段长9m,桥宽19.85m,中横梁宽2.2m,箱形梁段长3.4m,腹板厚65cm,顶板厚28cm,底板厚28~56cm,支点位置梁高3.5m,截面处梁高3.1m,横坡2%,为单箱双室箱梁断面。 二、可移动托架工艺原理 采用型钢组 jvzquC41|iyz|m}0zwktj~3eqo4dp8mcqyko1;7:554ivvq
10.MicroCT中的骨分析参数解读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各向异性程度(degree of anisotropy,DA)和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也是表现骨质状态的重要参数。 比如1)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用于形容骨小梁表面凹凸程度,其与结构模式指数(SMI),是描述小梁结构组成结构中板层结构和杆状结构比例的参数。如果结构中骨小梁主要为板层结构,那么SMI接近于jvzquC41yy}/drt/gs{jr7hqo1yiq€ftvkimg7furAOE?=:532:45B
11.始于匠心臻于至善桑园子黄河大桥建设背后的“智慧密码”经济动态桥塔为菱形“双子塔”,南塔塔高152米,北塔塔高133米,主跨328米,为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结构。大桥按八车道设计,左右幅分幅布置。左幅桥梁全长949米,右幅桥梁全长959米。 大桥为国内8度以上高地震烈度区最大跨度分幅联塔斜拉桥,是黄河上游最宽、规模最大的斜拉桥,也是省内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jvzquC41yy}/i|jk0eun0ls1jvsm1:;661814:234/6:1ltpvgtu/<:5;4:/j}rn
12.三黄降糖片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胫骨骨小梁微结构分析,选用高度为1.0mm的voi(the volume of interest),分析从胫骨近端生长板下方0.45mm处开始延伸至近端1.0mm处。另取同样高度的voi,分析胫骨中骨干的皮质骨结构。骨小梁参数分析,包括骨小梁相对体积(bv/tv,%),骨表面积组织体积比值(bs/tv,1/mm),骨小梁厚度(tb.th,mm),骨小梁数量 jvzquC41yy}/zsnujw4dqv4|jwgonr4271814:628;=75=3jvor
13.基于“三柱结构”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型及L3型股骨头坏死标本骨通过分析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2及L3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标本的外侧柱、中间柱、内侧柱在骨小梁等骨微结构、细胞凋亡表型上的异同,对ONFH“三柱结构”进行量化,并为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治疗ONFH提供研究支持。 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32@781euovnsv/3:19:=70jznn
14.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体育中心项目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项目主馆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大跨度屋面张弦梁钢结构型式,屋盖结构采用8榀双向弯曲张弦梁实现第五立面的曲面造型,张弦梁结构最大跨度为82.454m,沿圆弧向内收缩,最小跨度为80.264m。项目采用地面同步拼装上弦钢梁及撑杆、高空原位分段拼接、分级一次性完成拉索张拉、分榀累积滑移的方案完成了体育比赛区屋盖jvzquC41lli/ezz0gf{/ew4kphu0397514<44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