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它的主要作用是:

(一)、承重。它承受梁架传下来的荷载,并将其传到主子上,在通过柱础传至屋檐。它可以承托挑檐,使檐部挑出更远,以保护墙身和台基。在室内还可以承托天花枋,构成室内天花。在设有平坐的多层建筑中,斗拱又是平坐的支撑构件,所以,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构件。

(二)、抗震。斗拱在梁架和柱间形成纵横交错的铺作层,犹如在梁架与柱间增设了一层弹簧层,它可以有效的抗御地震力。所以,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建筑,包括多层的楼阁和高耸的塔,经历多次强烈的地震而仍能巍然屹立。

(三)、装饰。纵横交错,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色彩艳丽,韵律井然,使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上重要的装饰构件。

(四)、建筑等级的标志。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只有重要的建筑,如宫殿、陵寝、苑囿、坛庙、寺观的主要建筑上才使用斗拱。同时斗拱的形制也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

此外,对我们来说,斗拱的形制也成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建造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依据。

二、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一)、斗拱的组成

斗拱在结构上由四种部件组成。

1、拱。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2、翘。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3、昂。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4、斗与升。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升”。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斗和升除位置不同外,在全部设有横拱的斗拱中,升上只承托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拱或枋一种构件,所以只开一面口,叫做“顺身口”;而斗拱则承托相交的拱与翘昂,所以斗上开的是“十字口”。

(二)、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斗拱在建筑物上所处的部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1)、外檐斗拱。主要包括五种。

A、柱头斗拱。直接座于柱头上。宋代叫做“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

B、柱间斗拱。位于两柱之间的额枋或平板枋上。宋代叫做“补间铺作”,清代称“平身科”。

C、转角斗拱。位于角柱上。宋代叫做“角铺作”,清代称“角科”。

D、溜金斗拱。在明清时期由带下昂的平身科斗拱转化而来。

E、平座斗拱。位于平座下面,用于支撑平座。

每一组斗拱,宋代叫做“一朵”,清代称“一攒”。

(2)、内檐斗拱。主要包括品字科斗拱和隔架斗拱两大类。

2、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1)、按拱所处的结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现以外檐斗拱为例做介绍。

A、正心拱。凡是位于檐柱中线上的拱,都叫“正心拱”。

正心拱一面向外一面向里。在拱的纵中线上需加宽0.3-0.25斗口的槽口,用以安放拱垫板。所以正心拱的厚度要比其它的拱多一个拱垫板的厚度。

B、单材拱。凡不在檐柱中心线上的拱都叫“单材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单材拱又叫“外拽拱”;在檐柱中心线以内的单材拱又叫“里拽拱”。

(2)、按拱的长短尺寸可分为三类:瓜拱、万拱和厢拱。瓜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这是清代的规定。瓜拱和万拱常相叠并用,瓜拱在下,万拱在上,瓜拱托着万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的瓜拱叫做“正心瓜拱”(宋代称泥道拱);位于正心拱位置上万拱叫做“正心万拱”。位于单材拱位置上的瓜拱和万拱,分别叫做“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又可以分为“外拽瓜拱”、“外拽万拱”和“里拽瓜拱”、“里拽万拱”。

厢拱总是安放在最上层翘或昂两端,外拽厢拱承托挑檐枋,里拽厢拱承托天花枋。在正心拱位置不会出现厢拱,所以厢拱没有正心和单材之别。

瓜拱、万拱、厢拱是清代的名称。在宋代瓜拱称“瓜子拱”,万拱称“慢拱”,厢拱称“令拱”。

(3)、拱的各部分名称。

在拱的中间部位有与翘、昂或要头相交的卯口。拱的两端有承托升的分位。在升与卯口之间,拱向下弯曲的位置叫做“拱眼”。拱的两端下面曲卷处叫“弯拱”。弯拱的曲度在清代《营造法式》里有“瓜四”、“万三”、“厢五”的规定,使拱弯分成几小段直线,以便制作。

3、翘、昂的分类与斗拱出跳

(1)、翘与昂的分类

A、翘。凡是向内、外出跳的拱清代叫做“翘”,宋代称“华拱”。宋代把出跳叫做“抄”,每出一跳叫做“一抄”。例如“双抄”即出华拱两跳。

C、昂。昂也是斗拱向外出跳的构件,只是形式与翘不同,昂头部伸出特别长。

1)、下昂。下昂是向下倾斜的构件。下昂的作用在于使斗拱出挑长度和华拱相同时,减低斗拱抬升高度。这样可使屋檐伸出较深远时,斗拱不至于抬升过高。

2)、上昂。上昂是斗拱向外上方斜出的构件。它可以在斗拱挑出长度与华拱相同时,增加斗拱高度。

(2)、斗拱出跳

翘(华拱)或昂每向内或向外挑出一层,宋叫“一跳”,清叫“一踩”;每升高一层,宋叫“一铺”。以正心拱为中,每向内、外出跳一层,清代又叫做“一拽架”。

按宋代和清代的规定,斗拱向内外各出一跳,宋叫“四铺作”,清叫“三踩”;出两跳,宋叫“五铺作”,清叫“五踩‘;出三跳,宋叫“六铺作”,清叫“七踩”;出四跳,宋叫“七铺作”,清叫“九踩”;出五跳,宋叫“八铺作”,清叫“十一踩”。

宋代斗拱出跳的铺作数为出跳数加3,即N(铺作数)=X(出跳数)+3(长数项)。

清代斗拱出跳的踩数是指一攒斗拱中横拱的道数。清式斗拱每拽架都设有横拱,所以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位上的正心拱枋,即为每攒的踩数。唐宋时期,里外拽斗拱上常有不设横拱的做法。这种做法叫做“偷心造。而里外拽上设横拱的做法做“计心造”。

宋代对斗拱的表示方法为“几铺作几抄几昂”。如“五铺作单抄单下昂”、“七铺作双抄双下昂”等。清代对斗拱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如“五踩单翘单昂”、“七踩单翘重昂”等。最简单的斗拱为不出跳者,分别有“一斗三升”等形式。

无论一攒斗拱出几跳,在最里、最外两跳上只有一层厢拱(令拱)。外拽厢拱上托着挑檐枋,挑檐枋上座着挑檐桁;里拽厢拱上托着天花枋。其余各踩都只有两层拱,瓜拱在下,万拱在上。万拱之上,就是枋子。在正心的叫“正心枋”,在里、外拽位置上的叫“拽枋”(宋称“罗汉枋”)。无论踩数多少,正心万拱以上就用层层的枋子叠上,一直到正心桁下。

(3)、翘昂的构造做法

以清式五踩单翘单昂平身科斗拱为例。翘与拱的做法完全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昂向外伸出一端为昂嘴。向里挑出一端或曲卷如翘,或者做成“菊花头”、“霸王拳”一类的雕饰。在最上层翘昂的上面,还有两层与翘昂平行的构件。下面的叫“耍头”,上面的叫“撑头”。耍头里外两端均外露,外端往往做成“蚂蚱头”,里端做成“六分头”。撑头外端不露出,抵住挑檐枋;后尾露出刻座“麻叶头”。

4、斗和升的分类及各分部名称

(1)、斗和升的分类。

A、大斗。汉代称“栌“,宋代叫”栌斗“,清代也叫”坐斗“。它位于全攒斗拱的最下层,直接座在柱头或额枋、或平板枋(普拍枋)之上。大斗上承托正心瓜拱及头翘或头昂。所以,全攒斗拱的重量都集中在大斗上。

B、三才生。宋代叫“散斗”。它位于里外拽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拱或枋子。

C、槽升子。宋代叫“齐心斗”。它位于正心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正心拱或正心枋

THE END
0.中国古建筑斗拱结构的原理是什么?古建筑公司中国古建筑斗拱结构的原理是什么? 斗拱,又称斗拱、斗科、塔、铺装等,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独特结构。在柱顶、前额和屋檐檩条之间或框架之间,结构被称为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木块被称为斗拱。斗拱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 斗拱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但是,如果我问你斗拱的原理jvzquC41yy}/pkll|0ipo876;54ivvq
1.中国建筑木结构之美——《斗拱艺术》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中国建筑木结构之美——《斗拱艺术》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_新浪网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97;6:2:9ardj5eA;;828829gk8y4ivvq
2.《泰拉瑞亚》中式建筑建造指南中式建筑结构材料与环境装饰讲解斗拱,可以说是中式建筑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和建筑技巧的结构。 不同朝代,不同位置,不同地位,都会导致斗拱的变化,这里我们所讲解的,是在泰拉瑞亚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斗拱的制作方式。 它的形状的灵感源于上图,这也是所谓的“基础斗拱”,也就是说,几乎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jvzquC41yy}/ijrgtuqz0lto1jgofktqm18149571389;:=20unuou
3.古建筑斗拱构造基建处一、斗拱构造的概述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所特有一种结构构件,它位于建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枋檩间或梁架间,由层层交错叠置的斗形木构件(斗、升)、弓形木构件(拱、翘)及斜置的木构件(昂)等组成。 斗拱由早期出现的挑出、撑托、支顶等简单的构件,逐步发展成为“模数”的复杂结构系统,成了大型甚至小型重要建筑关键性jvzq<84lle4tn~0gf{/ew4kphu03B>4147967mvo
4.斗拱的结构是什么?古建筑公司即使是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了体现传统的设计理念,也装饰斗拱,使其看起来古典美,可见斗拱与古建筑密切相关,但斗拱的最初作用不是装饰,它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构件,可以使古建筑屋檐伸展,看起来像一把伞,你不妨想想伞的斜撑,可以理解斗拱的作用。那斗拱的结构到底是什么呢?jvzquC41yy}/pkll|0ipo873324ivvq
5.历史镌刻于木!揭秘木结构古建筑的千年魅力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屋顶形式、斗拱等构件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宗教信仰中的神灵崇拜、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追求等。通过对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艺术价值 木结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艺术 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7?6;40nuou
6.小班制和导师制:现代书院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成功”。在现代书院的布局之中,有如斗拱一般的导师制,为小班制的飞檐夯实根基,使其“如翼轻展”。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8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学校教研 作者:涂小马 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9251z32;9254>`4:6339977A3jvor
7.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的作用是什么?古建筑公司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的作用是什么?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独特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木结构,又称拱、斗科、桥、铺装等。斗拱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 斗拱的例子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中。早期斗拱的形象可以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采桑猎壶上的建筑图案、汉代保存画中看到。jvzquC41yy}/pkll|0ipo8738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