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驼绒藜的生态特征与保护营造

1.内蒙古四子王旗林业工作站 2.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3.内蒙古四子王旗林政工作站

驼绒藜属植物是旱生、超旱生植物,生态幅广,耐旱、耐寒、耐瘠薄,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半荒漠、荒漠草原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物类型,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植被恢复和草场改良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华北驼绒藜是藜科驼绒藜属旱生半灌木,是国家规定的灌木造林树种之一,在四子王旗分布较广,加强华北驼绒藜的保护利用对地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华北驼绒藜一般4月中旬返青,5~6月枝叶大量生长,7月末初现蕾,8月初开花,9月末种子成熟。根系发达,根茎粗壮,枝叶茂盛。天然林平均高度55~120 厘米,单株冠幅可达60 厘米×60厘米。人工栽植的植株高度90~150 厘米,分枝数20~40。主根长达190 厘米,根系总长达588 厘米,主要集中在0~80 厘米土层中。

由于华北驼绒藜根系发达,可深入地下,充分利用土壤浅层和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当土壤含水量在2%时,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华北驼绒藜主要分布于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常生于覆沙地丘陵坡地或多碎石的阳坡地,多以斑块状出现。四子王旗自然分布区气候干旱,湿润指数0.13~0.3,降水量120~300 毫米。极端最低气温-32℃,极端最高气温35℃。土壤为淡栗钙土、棕钙土。海拔1300~1600 米。对内蒙古栽种的华北驼绒藜进行抗旱测试结果表明:连续干旱124 天,其成活率达到97%,绿色茎叶保持率100%,反复干旱两次后成活率仍可达到93%。

与其他植物相比,华北驼绒藜具有极强的抗盐碱性。除了低湿的盐碱地外,在其他各类土壤上均可生长。在盐分浓度3%的条件下,发芽率仍可达80%,盐浓度0~2%时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差异,在pH 值8.0~9.5、碱化度30%~40%时仍能生长良好。

华北驼绒藜的分枝、再生能力强,叶和新生枝草质柔软,主茎木质化。开花期茎叶比为45.4∶54.6,有较高的地上生物产量,成株高90~150 厘米,产草量为每公顷3000 千克,种子产量为每公顷150~300 千克(带毛)。在天然草场上,各类家畜采食其当年的枝叶,秋季绵羊喜食其果实,骆驼、山羊、马四季均食。华北驼绒藜枝条丛生,当年茎纤细,易于调制干草。

华北驼绒藜是家畜很好的营养来源,各生育期粗蛋白含量8.00%~17.24%,粗脂肪1.23%~1.67%,粗纤维30.41%~35.5%,无氮浸出物达35.35%~51.59%,钙含量为1.60%~2.65%。这些营养成分对家畜肉蛋乳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用华北驼绒藜果实对绵羊育肥,每日饲水两次,日间饲以青草或干草,每日早晚各饲喂一次足量的华北驼绒藜果实。育肥前绵羊平均毛重40 千克,经过60日饲喂,平均毛重达55 千克,增重40%左右。

华北驼绒藜在四子王旗的自然分布区域面积达1500 多万亩,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地块面积100亩以上)的生长地段累计1 万多亩,其他均为零星分布。天然分布的华北驼绒藜不仅是草场上牲畜的优质牧草,同时也是重要的灌木资源,更是建立和扩大人工防护林的优质种源。对集中成片分布的天然林,特别是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用围栏封禁,建立人工打草场,禁止牲畜自由采食,利用洪水或者井水灌溉,促进生长。要结合草场保护制度实行轮牧,有针对性地对相应的地块实施保护,以促进华北驼绒藜的生长和繁殖,达到保护和利用相平衡。

四子王旗华北驼绒藜主要依靠种子繁殖,但在有积沙地段的河谷岸地,有沙埋的植株基部可不断萌发新的植株,以扩大灌丛覆盖面积。根据这些特点,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可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来促进其更新扩繁。一是在林间空地上采取带状方式浅翻土壤,既保护原生植被,又可为种子发芽创造条件。每年华北驼绒藜林地内及周围都有大量种子飘落,通过土壤翻动,使这些种子能够更好地与土壤结合,水分适宜时就能发芽长出新的植株。在四子王旗查干敖包的哈达呼哨饲料基地,通过浅翻土壤,每年都可长出大量的华北驼绒藜幼苗,更新良好。二是在华北驼绒藜采种基地配套必要的灌溉设施。四子王旗地区春季十分干旱,遇特别干旱年份,华北驼绒藜不能及时返青,制约其生长发育,无法正常开花结实。有灌溉条件时应该加以利用,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1)选好造林地

建设牧场防护林,既要起到保护草场作用,同时可以生产饲料,改善草场植被条件。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要结合草场建设总体规划,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积沙较少、水分条件较好、土层较厚、易积雪的地段。

(2)整地方法

以带状整地为主。整地要精细、深翻靶平,目的是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消灭杂草。带状整地可在当年雨季进行,适合秋季穴状栽植。植苗时挖30 厘米×30 厘米的栽植穴,“品”字形排列。为了保墒,应随挖穴、随栽植。为提高效率,可以采取机械开沟整地方式,一般在春季造林随开随植,有利于土壤保墒和提高成活率。

(3)造林密度

根据防风固沙、改善草场生态的造林目的建设牧场防护林。为了便于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开沟、杂草防除、机械收获),移植地规格一般以株距0.5~1 米,行距2~3 米为宜。如果是单纯作为刈草地,则株行距可选择0.5 米×1 米。

(4)植苗移栽

植苗移栽春秋两季节均可进行,春季移栽可在4月中旬,秋季多在9月下旬进行。因四子王旗气候干旱,牧区草场土壤墒情较差,且灌溉条件有限,苗木移植宜采用截干植苗法。地上枝条留茬7~10厘米,以减少苗木水分蒸腾,利于成活。华北驼绒藜植株含水量及持水能力较低,所以挖起的苗木要注意防止失水。土壤含水率低于9%时,移植后要及时浇足水一次,或进行坐水栽植,以提高成活率。四子王旗格日勒图雅嘎查、巴音嘎查于2016年、2017年进行华北驼绒藜移植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70%~85%,高生长45~55 厘米,分枝数3~6,根系平均长度30 厘米。

THE END
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箱回复:林木采伐后更新期限?有相关的规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箱回复(20230407):《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 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2023-04-0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R6W3387L9:54IR6J7mvon
1.华北油松天然次生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主要经营措施包括幼林管护、定株、选择和标记目标树、透光伐、疏伐、生长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割灌或折灌、修枝、采伐剩余物处理。具体实施方法可参考前两期分享的“杨桦次生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和“蒙古栎次生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 编辑:周超凡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5314674>647a725;9:5:920|mvon
2.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对落叶松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播种时间和种子处理方式会对幼苗的更新动态产生影响,6月中旬人工播种无处理的种子会造成当年更新动态的延迟。本试验条件下最佳促更措施:一是在枯落物沟状清理后6月中旬前进行人工播种;二是全面清理枯落物,同时在前一年度的11月初人工播种。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 天然更新 / 促进更新 / 枯落物 / 清理jvzq<84l0dpgw7jfw0io1jwvkerf1mtk136/3;6931p/3952/3;347724365:?
3.管窥森林退化与修复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中,虽然没有明确什么样的森林属于退化林,但对森林修复的概念界定比较明确:对于稀疏退化的天然林,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森林正向演替,逐步使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等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最终达到自我持续状态。2017年国家颁布的《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与2020年颁布jvzq<84yyy4junsnkp4dp8xha6=GHB;5HC
4.公司前期工作总结(精选3篇)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49,974.14元,其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5,542.00元;天然更新75,891.00元;天然次生林抚育130,648.74元;固定样地监测7,000.00元;有害生物防治258,060.00元;抚育剩余物利用18,000.00元;林火监测及预防80,332.40元;培训宣传费54,500.00元,方案编制费100,000.00元。主要工作如下: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igxfpƒtpilof1:=2:59847mvon
5.前期工作总结15篇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49,974.14元,其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5,542.00元;天然更新75,891.00元;天然次生林抚育130,648.74元;固定样地监测7,000.00元;有害生物防治258,060.00元;抚育剩余物利用18,000.00元;林火监测及预防80,332.40元;培训宣传费54,500.00元,方案编制费100,000.00元。主要工作如下:jvzquC41yy}/rrsfc0ipo8jkenbpp4iqpm{wxqpipjg87579920qyon
6.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12篇(全文)从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平均更新频度为34.5%, 幼苗与幼树总株数达到158株/667m2;天然更新的平均更新频度为31.4%, 幼苗与幼树总株数达到141株/667m2;而人工更新的株数保存率仅为64%, 幼树总株数达到115株/667m2, 效果并不理想。现今, 人工更新容器苗造林成本在112.00~120.00元/667m2, 裸根苗造林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hoqk9dq=0jvsm
7.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若小班中山杨、白桦在伐前株数组成系数中占3~5层,且呈团块状分布,镶嵌性比较强,宜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对出现更新不好的零星小块或林间空地,可以进行人工撒播山杨、白桦种子,以加速其天然更新,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4.2.3 人工更新 对不符合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条件的小班,应采取人工更新。但是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9:39/j}rn
8.做好栖息地恢复,为东黑冠长臂猿重建家园丨关注“生物多样性修复”③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 3月11日清晨,邦亮保护区笼罩在烟雨中,56岁的保护区编外技术员许家龙又要巡山了,他踩着湿滑的山路,翻过壬庄乡大笃屯后山的垭口,最后来到谷底,一片幼林赫然眼前。 “看!这些光榕树、酸枣树、构树都是东黑冠长臂猿爱吃的。而香樟、秋枫则可以帮助不下地的它们,从一个山头荡到另一个山头jvzq<84crr3i77si|d4dqv3ep1yic{jCtvodnnDpgyy`kmB53::25=:
9.季羡林生平(精选5篇)低产低效林按起源分为低效人工林和低效次生林;以经营目标划分为低效防护林和低质商品林。因此,在低产低效林的改造中,要针对其经营目的和成因,采取替换树种、补植套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加强抚育等技术措施,使其达到正常林分的生态功能和产量,提高林分的综合效益。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865630qyon
10.人促更新培育阔叶树纸浆速生丰产林的研究【摘要】: 在39hm~2林地上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法成功地培育出阔叶树纸浆速生丰产林,经11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技术措施体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6年便达数量成熟龄,其材积平均生长量达16.6m~3·hm~(-2)·a~(-1);8年达纸浆材工艺成熟龄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LKNK6;;4652:60jvs
11.中亚热带不同森林更新方式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森林更新是维持中亚热 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陈大林业采育场 3 种不同森林更新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米槠次生 林( SF) ,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 AR) 和杉木人工林( CF) ,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 3 种酶,计算酶化学计量. 结果显示: 1) AR 的土壤总氮,全磷,铵态氮含量以及含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ftvkimg8ufh1yuzk723:643<56;:
12.轮台县科学更新复壮胡杨林保护塔里木河新浪新浪公益自1984年起,轮台县在自治区林科院的指导下,先后采用挖桩更新、伐桩更新、开沟断根更新、萌却更新和嫁接换种等方法,使两万余亩多年浇不上水、林相衰败、濒临死亡的衰老林得到了更新复壮。从1998年开始轮台县就有计划、分步骤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水插红柳等措施进行引洪造林,恢复胡杨林面积达到2.5万亩。 jvzquC41iqth{r3ukpg/exr0ep5htnjpnklf1;532/72/:<133:44:;::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