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造林工高级试题及答案docx

认证主体:韩**(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南

下载本文档

2025年造林工高级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树种中,最适合在干旱地区造林的是:

A.毛白杨

B.樟子松

C.水杉

D.楠木

2.造林前,土壤pH值在什么范围内最适合大多数树种生长?

A.3.0-4.0

B.4.0-5.0

C.5.5-7.5

D.8.0-9.0

3.下列哪种造林方式最适合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A.全面整地造林

B.带状整地造林

C.穴状整地造林

D.鱼鳞坑整地造林

4.造林密度设计中,下列哪个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A.树种特性

B.立地条件

C.造林目的

D.造林工人的数量

5.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提高造林成活率?

A.增加造林密度

B.选择大苗造林

C.使用生根粉处理

D.增加施肥量

6.造林后抚育管理中,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

A.大量施肥

B.频繁灌溉

C.除草松土

D.修剪整形

7.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A.喷洒化学农药

B.释放天敌

C.焚烧病株

D.土壤消毒

8.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制作防风固沙林带的活沙障?

A.塑料网

B.麦草

C.混凝土板

D.钢丝网

9.下列哪种混交方式最适合提高林分稳定性?

A.行间混交

B.带状混交

C.块状混交

D.株间混交

10.下列哪种指标最能反映造林质量?

A.造林成活率

B.造林密度

C.树种多样性

D.造林面积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造林前,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处理,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杂草种子。

2.造林设计中,________是指单位面积上栽植的苗木数量。

3.造林后,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次抚育,以确保幼树正常生长。

4.在干旱地区造林,选择具有________特性的树种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5.造林工程中,________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改善造林地的环境条件,为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造林密度越大,林木生长越好。()

2.造林时,苗木根系带土球可以提高成活率。()

3.所有树种都适合在春季造林。()

4.造林后不需要进行抚育管理。()

5.混交林比纯林更能抵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四、多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2分,共4分)

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造林成活率?()

A.气候条件

B.土壤质量

C.苗木质量

D.造林技术

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造林质量?()

A.适地适树

B.精细整地

C.合理密植

D.科学抚育

E.大量使用化肥

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造林前整地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2.简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樟子松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是干旱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毛白杨、水杉和楠木对水分需求较高,不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2.C

解析:大多数树种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在5.5-7.5范围内最适合。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养分吸收和微生物活动,不利于林木生长。

3.D

解析:鱼鳞坑整地造林是一种适合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整地方式,它可以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效果较差。

4.D

解析:造林密度设计主要考虑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而造林工人的数量不是主要考虑因素。造林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科学确定。

5.C

解析:使用生根粉处理可以促进苗木根系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造林密度可能导致资源竞争加剧,选择大苗造林可能增加运输和种植难度,增加施肥量可能导致烧苗或养分浪费。

6.C

解析:除草松土是造林后抚育管理中最重要的措施,它可以减少杂草竞争,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幼树生长。大量施肥可能导致养分失衡,频繁灌溉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修剪整形通常在林木生长后期进行。

7.B

解析:释放天敌属于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引入或增强病虫害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喷洒化学农药属于化学防治,焚烧病株属于物理防治,土壤消毒属于综合防治措施。

8.B

9.A

解析:行间混交是最适合提高林分稳定性的混交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树种的生长空间和生态位,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带状混交、块状混交和株间混交也有一定效果,但稳定性不如行间混交。

10.A

解析:造林成活率最能反映造林质量,它直接关系到造林工程的成败。造林密度、树种多样性和造林面积虽然也是造林工程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直接反映造林质量。

二、填空题

1.土壤消毒

解析:造林前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杂草种子,减少后期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提高造林成活率。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化学药剂消毒、高温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2.造林密度

解析: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栽植的苗木数量,是造林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

3.3-5

解析:造林后通常需要进行3-5次抚育,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措施,以确保幼树正常生长。抚育次数应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确定。

4.耐旱

解析:在干旱地区造林,选择具有耐旱特性的树种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耐旱树种通常具有发达的根系、厚实的角质层和较低的蒸腾速率,能够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

5.整地

解析:整地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改善造林地的环境条件,为林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整地可以清除杂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是造林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三、判断题

1.×

解析:造林密度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造林密度会导致林木之间竞争加剧,光照、水分和养分不足,影响林木生长。合理的造林密度应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科学确定。

2.√

解析:造林时,苗木根系带土球可以保护根系不受损伤,减少水分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特别是对于裸根苗和容器苗,带土球移植效果更为明显。

3.×

4.×

解析:造林后需要进行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等措施,以确保幼树正常生长。忽视抚育管理会导致杂草竞争、病虫害等问题,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

5.√

解析:混交林比纯林更能抵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因为混交林中树种多样,生态位互补,可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增强林分抗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多项选择题

解析:造林成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温度、降水、湿度等)、土壤质量(肥力、结构、pH值等)、苗木质量(年龄、规格、健康状况等)、造林技术(整地、栽植方法等)和造林时间(季节、天气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造林成活率。

解析: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措施包括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树种)、精细整地(改善土壤条件)、合理密植(科学确定造林密度)和科学抚育(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等)。大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养分失衡,不利于林木健康生长。

五、简答题

1.造林前整地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答:造林前整地的主要目的包括:

(1)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2)清除杂草和灌木,减少竞争;

(3)提高土壤肥力,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4)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5)便于造林施工和后期抚育管理。

整地方法主要包括:

(1)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平坦、杂草较少的地区,包括翻耕、耙地等;

(2)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翻耕;

(3)穴状整地:适用于地形复杂、坡度较大的地区,挖穴整地;

(4)鱼鳞坑整地: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挖成鱼鳞状的坑穴;

(5)水平阶整地:适用于山地,沿等高线修筑台阶状地块。

2.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答: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

(1)适地适树: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确保树种与环境相适应;

(2)选用优质苗木: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

(4)精细整地: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改善土壤条件;

(5)规范栽植技术: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栽植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基层卫生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测算的基尼系数数值显示,陕西省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配置基本合理,但资源总量与结构合理的持久性及资源质量仍存诸多潜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稳定性弱,农村医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离职倾向[7]。现有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稳定性不足,离职意愿高,特别是农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5?957mvon
1.林业常识(造林绿化部分)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jvzq<84yyy4junsnkp4dp8xha8KG8J7HC2>GD=I5;;K3EJJ279L4HA;FFa81;h96FE:9:O:770nuou
2.《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精选20篇我让学生根据示意图用算式来表示出植树的棵数,学生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只栽一端“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之后,再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举起左手,看指头有五个,间隔就是四个,明白植树问题的道理与此相似,再举起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lkcuywnkcpuo049682873295222e259:5724ivvq
3.团的活动5、团的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 团的活动,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活动,因而它的形式是在活动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发展、创新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团的活动形式也相应地发生了由集中向分散、由单一向多样、由封闭向开放的变化。这里择其要介绍: jvzquC41vy4ol}h0gf{/ew4kphu0395:13;79: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