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原则及造林技术

刘春梅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林业的规划与发展也日益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从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入手,提出了营林生产规划设计的方法,就其技术要点展开分析,提供了解决对策,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营林生产;规划设计;造林技术;营林生产由于绿化面积的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水土流失 问题日益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因 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植树造林不仅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些恶劣气候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重视规划设计工作、研究造林技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造林质量。1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1共享性原则在造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享性原则,做到人与自然、 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促进共享型的造林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造 林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然的主体地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 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同时在造林设计的过程中,人要充分发挥自身 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环境的友好融合。面对所选树种及植物时,要考虑到 其特点和习性,使之能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在共享性的前提下促进环境友 好和谐的发展。1.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同样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造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对于造林规划的影响,促进土壤及水文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有利 于节约成本,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的当下,可持续 发展的造林原则有利于我国林业的长期发展,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健康稳步发展。2造林规划设计方法2.1制定造林规划方案由于造林规划的工作量较大,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 是不能实现有效开展的,因此,要加大对相关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力度,对造林规划进行理论指导,不仅要规范整个造林工作的流程,也要规范实地 考察工作。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大力开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核算实施造林工程的成本,对所种植 的树木加大研究,探究地理环境与树木生长环境间的适应性,立足于不同 的区域科学开展造林规划工作。完成造林规划设计后,应重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和落实,对造林规划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充分应用计算 机技术对造林规划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归纳和管理,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查找或核准,避免纸质版数据丢失和查找困难等问题。只有加强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发挥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最大优势,才能促进植树 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2造林规划的相关内容造林规划面对着一个较大的工作范围,不仅要对造林过程中涉及的造林布局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树木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对资金进行明确规划,是一项综合了较为复杂内容且工程量很大的工作。在进行造林规划时还要考虑林区的地理环境与土壤情况,合理分析气候和季节因素,对植树造林工程的整体效果进行把控。2.3造林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营林生产中制定造林规划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植被,以 此来确保森林生态的完整性。此外,在进行局部地区的规划设计时,也应 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每项结果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外来树种开展 严格的检疫检查,避免外来树种给营林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营林生产中的造林技术3.1整地造林技术中的第一个环节即是对营林地的地面进行处理与清洁,首先需要将造林生产区域中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可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将整个区域内的垃圾、杂草等清理干净,避免过多的杂草和垃圾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其次要在清理完地面杂物后,对营林生产改造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面消毒,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从源头减少病虫害,以提高树木存活率。3.2植苗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技术在我国林业领域的应用率最高,是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栽种,过程十分简便,在营林整地结束后完成树苗的移栽即可。如果树苗是被移栽到较潮湿的土壤中,应考虑泥土下陷的情况, 为了保证栽种效果,应当采用淺栽种的方式。反之如果是干燥土壤则应采 取深栽种的方式。这项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栽种后的成活率 较高,操作便利,即便是在干旱区域,也能够保证存活。3.3播种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法是一种四季可行的造林方法,是最基本的造林手段。主要的播种方式包括条播、穴播、块播、撒播 4 种。其主要优势是对于造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不受季节限制,但是这项技术对于制种的要 求很高,为了保证播种后的成活率,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制种,要对树苗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浸泡,目的是要让种苗具有药力,后续具有抵抗病虫害的 能力。3.4植苗造林管理植苗造林技术是通过对树木幼苗的养护管理实现高效率的造林技术管理,这项造林技术对苗木的出芽率要求较高。移植树苗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护,只有在精心护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好的种植效果。树木幼 苗对生长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加之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此时 需根据树种调节生长环境,以确保树苗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植苗造林技术与其他传统造林技术相比,对树种的要求略高于对土壤的要求,其适合 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3.5分殖造林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土壤差异,导致其所种植的树木也有 所不同,所以在造林过程中要合理分析这些外在因素,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水分以及土壤情况,履行相关工作原则,根据资金预算和配置,采取合理的造林手段。在现阶段,采用分殖造林技术的种植方式较为常见,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对原有的树木进行 进一步的培育,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种植的成本,也可以保留最优良的品种, 这种种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种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6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树木的生长率与存活率,在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利于提高造林规划的成功率。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对于树木造成的死亡率占比很高,因此要加强 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将树木喷洒或涂抹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同时管理者需要对树木多加观察,在面对可能会产生病虫害的树木,需要对其 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将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缩减至最低,提升树木 的存活率。例如,管理者可以在对树木检查的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预判,较早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与效果。结束语:营林生产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营林生产中,要严格遵守造林规划的设计原则,改进造林方法,提升造林技术,加强对造林业的管理, 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营林业的生产发展。参考文献[1]曹光明.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45-46.[2]杨晓.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 2019(13):110,112.

刘春梅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林业的规划与发展也日益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从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入手,提出了营林生产规划设计的方法,就其技术要点展开分析,提供了解决对策,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林生产;规划设计;造林技术;营林生产

由于绿化面积的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水土流失 问题日益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因 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植树造林不仅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些恶劣气候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重视规划设计工作、研究造林技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共享性原则

在造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享性原则,做到人与自然、 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促进共享型的造林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造 林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然的主体地位,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 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同时在造林设计的过程中,人要充分发挥自身 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环境的友好融合。面对所选树种及植物时,要考虑到 其特点和习性,使之能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在共享性的前提下促进环境友 好和谐的发展。

1.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同样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造林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对于造林规划的影响,促进土壤及水文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有利 于节约成本,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的当下,可持续 发展的造林原则有利于我国林业的长期发展,促进我国的林业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2造林规划设计方法

2.1制定造林规划方案

由于造林规划的工作量较大,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 是不能实现有效开展的,因此,要加大对相关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力度,对造林规划进行理论指导,不仅要规范整个造林工作的流程,也要规范实地 考察工作。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大力开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围绕市场经济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核算实施造林工程的成本,对所种植 的树木加大研究,探究地理环境与树木生长环境间的适应性,立足于不同 的区域科学开展造林规划工作。完成造林规划设计后,应重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和落实,对造林规划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充分应用计算 机技术对造林规划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归纳和管理,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查找或核准,避免纸质版数据丢失和查找困难等问题。只有加强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发挥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最大优势,才能促进植树 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造林规划面对着一个较大的工作范围,不仅要对造林过程中涉及的造林布局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树木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对资金进行明确规划,是一项综合了较为复杂内容且工程量很大的工作。在进行造林规划时还要考虑林区的地理环境与土壤情况,合理分析气候和季节因素,对植树造林工程的整体效果进行把控。

2.3造林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营林生产中制定造林规划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植被,以 此来确保森林生态的完整性。此外,在进行局部地区的规划设计时,也应 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每项结果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外来树种开展 严格的检疫检查,避免外来树种给营林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营林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3.1整地

造林技术中的第一个环节即是对营林地的地面进行处理与清洁,首先需要将造林生产区域中土地表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可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将整个区域内的垃圾、杂草等清理干净,避免过多的杂草和垃圾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其次要在清理完地面杂物后,对营林生产改造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面消毒,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从源头减少病虫害,以提高树木存活率。

3.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在我国林业领域的应用率最高,是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栽种,过程十分简便,在营林整地结束后完成树苗的移栽即可。如果树苗是被移栽到较潮湿的土壤中,应考虑泥土下陷的情况, 为了保证栽种效果,应当采用淺栽种的方式。反之如果是干燥土壤则应采 取深栽种的方式。这项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栽种后的成活率 较高,操作便利,即便是在干旱区域,也能够保证存活。

3.3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法是一种四季可行的造林方法,是最基本的造林手段。主要的播种方式包括条播、穴播、块播、撒播 4 种。其主要优势是对于造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不受季节限制,但是这项技术对于制种的要 求很高,为了保证播种后的成活率,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制种,要对树苗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浸泡,目的是要让种苗具有药力,后续具有抵抗病虫害的 能力。

3.4植苗造林管理

植苗造林技术是通过对树木幼苗的养护管理实现高效率的造林技术管理,这项造林技术对苗木的出芽率要求较高。移植树苗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护,只有在精心护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好的种植效果。树木幼 苗对生长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加之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此时 需根据树种调节生长环境,以确保树苗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植苗造林技术与其他传统造林技术相比,对树种的要求略高于对土壤的要求,其适合 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

3.5分殖

造林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土壤差异,导致其所种植的树木也有 所不同,所以在造林过程中要合理分析这些外在因素,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水分以及土壤情况,履行相关工作原则,根据资金预算和配置,采取合理的造林手段。在现阶段,采用分殖造林技术的种植方式较为常见,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对原有的树木进行 进一步的培育,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种植的成本,也可以保留最优良的品种, 这种种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种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6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树木的生长率与存活率,在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利于提高造林规划的成功率。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对于树木造成的死亡率占比很高,因此要加强 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将树木喷洒或涂抹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同时管理者需要对树木多加观察,在面对可能会产生病虫害的树木,需要对其 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将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缩减至最低,提升树木 的存活率。例如,管理者可以在对树木检查的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预判,较早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与效果。

结束语:营林生产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营林生产中,要严格遵守造林规划的设计原则,改进造林方法,提升造林技术,加强对造林业的管理, 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营林业的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光明.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45-46.

[2]杨晓.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 2019(13):110,112.

THE END
0.[科普中国]因此,林业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造林技术,加大人工造林面积,科学规划森林种植区域,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强其自身的恢复能力,以增加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使我国林业规划建设事业快速发展。1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1.1 造林规划的内容造林规划是指在实际的造林工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造林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ctaoe?:9858:
1.【荐】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vzq<84yyy4vpsx0eqs0ixsi|wu{qwllkg574>:2254ivvq
2.造林技师实操复习题50道技师造林工这六项技术措施在造林工作中 的 应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的。 25、造林地一般分为哪几 类? 答:造林地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1)荒山荒地 ①荒山造林地,②荒地造林地 (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 ①农耕地②四旁地③撂荒地 (3)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①采伐迹地指森林采伐后的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84@4733932:6562645;50ujzn
3.上半年造林绿化工作总结8篇最新四是督查落实到位。局里成立造林绿化专项督查组,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采取实地核查的办法,对各基层单位的造林工作实施督导检查,并将春季植树造林情况作为基层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筹划油用牡丹基地建设工作,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实施的办法,完成0.5万亩建园任务。 jvzquC41yy}/z~jzkng/exr1i|€pppokg1hbpwncp1i2;9::;34ivvq
4.让这份林业碳汇标准大全,缓解你项目开发的焦虑!我通过本文,给我从本标准规定了碳汇造林地点选择、调查和作业设计、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整地栽植、森林抚育、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为我国开展碳汇造林活动,推动造林项目参与碳交易提供了技术规范。在我看来,这项标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给林业主提供了重要建议,规定了该选择什么样的树、如何栽植与管护;其次,提出如jvzquC41zwkrk~3eqo522>6:3575587492;8;A;
5.林木栽培技术填空题复习资料1.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 2.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3.除国家特别规定的地区外,造林成活率不足85%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4.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59>87:4ivvq
6.造林技术调查报告之六——主要造林树种生长量指标的调查1范林新;刘槐荫;造林技术调查报告之六——主要造林树种生长量指标的调查[J];内蒙古林业;1984年11期 2胡靖宇;杨宏;李艳萍;张义勇;田月梅;田晓;不同初植密度下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碳储量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3罗刚关于大兴安岭林区造林工作的几点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5年03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TNNb6;:6722: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