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原理》为土木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服务本校"土木工程"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适合面向工程类高校开展40学时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亦可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特点及应用、材料、连接、轴心受力构件设计、受弯构件设计和拉压弯构件设计,采用课程负责人赵顺波教授主编的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暨新形态教材。
看课程成果:
✱ 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 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 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河南省土木工程结构类教学团队重点建设课程
看课程亮点:
✱ 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以设计项目的实施为导向,激发四堂融合潜能
✱ 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和河南绿色建筑重点产业链,倡导师生共话思政新风尚
✱ 结合自主教科研项目,发挥科教融汇优势
✱ 结合课程实践、课题实践和竞赛实践,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看课程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团队依托教研平台有河南省土木工程结构类教学团队,河南省生态建材创新性科技团队,河南省土木交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主讲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等荣誉。
期待同学们向能够实操实练的钢结构项目设计工程师迈进!
✱知识目标:
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理解各类钢结构构件及连接的受力性能,掌握对其进行设计和校核的基本方法,形成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
✱能力目标: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其勇于创新的卓越工程师潜能,帮助其建立科学辩证的思维模式,并树立行业法规及工程责任意识。
✱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钢材的种类与物理力学性能等知识,为钢结构构件设计中选择钢材种类提供了依据;材料力学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规律,为钢结构构件及连接的受力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
房屋钢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中受力构件及连接的设计方法为房屋钢结构设计课程中各类型钢结构房屋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 使用教材:
✱ 参考教材:
①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钢结构基本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②陈绍蕃,顾强.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 参考规范:
①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
②JGJ/T 483-2020 .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
③GB55006-2021.《钢结构通用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
④JGJ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⑤GB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部,2017.
⑥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参考网站:
Q : 如何实现云端互通?
A :课程团队将通过腾讯会议开设实时《线上小课堂》,请关注公告区内课堂开设的相关讯息及老师答疑区的每期线上小课堂会议纪要;也可以在讨论区就课程疑问、学习困惑等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交流。云端相会,互通有无。
Q : 如何修读本期课程并获取成绩?
A :进入课程→学习课程视频及课件→参与相关设计项目的实施与成果上传→完成章节及期末测试→完成课程修读任务→课程评定结束后成绩反馈到个人系统。
Q : 配套使用什么教材?
A : 课程采用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暨新形态教材《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赵顺波教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可以使用该纸质教材,也可以使用《参考资料》专栏内的电子教材。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