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解答

(0763)《钢结构基本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四章轴心受力构件2:第五章受弯构件3: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4:第一章绪论5:第六章拉弯与压弯构件6: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1:[论述题]11-17题:11、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12、请问钢材的强度常常用哪两个指标来表示?设计中如何考虑或使用这两个指标?13、钢结构是用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结构。

钢结构与其它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14、钢材塑性性能可用哪两个指标表示?这两个指标有什么特点?15、引起钢材变脆的因素有哪些?16、钢材塑性性能伸长率δ5和δ10各表示什么含义?数值的大小关系如何?17、选择结构用钢材时要考虑哪些材料性能?参考答案:11、答:依据:他是①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形很大(2%―3%)。

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屈服强度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

弹塑性材料的依据: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例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很小,因此近似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应力应变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应力应变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12、答:钢材的强度指标常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依据屈服强度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抗拉强度体现了构件或结构的安全储备。

13、答:优点:⑴钢结构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好、韧性好;⑵材质均匀,几乎完全符合我们学过的力学假定;⑶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

缺点:⑴耐热但不耐火;⑵钢结构易腐蚀,维护费用大。

14、答: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测量方便;断面收缩率能更好地衡量材料的塑性性能。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判断题2、钢结构在扎制时使金属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压合。

薄板辊扎次数多,其性能优于厚板。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1、目前钢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只考虑结构的一个部件,一个截面或者一个局部区域的可靠度,还没有考虑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答案:正确20、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砼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答案:正确19、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应取构件的剪力和按式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18、加大梁受压翼缘宽度,且减少侧向计算长度,不能有效的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

答案:错误17、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则应验算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答案:正确16、在格构式柱中,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所以缀条应按拉杆来进行设计。

答案:错误15、在焊接连接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愈大,连接的承载力就愈高.答案:错误14、具有中等和较大侧向无支承长度的钢结构组合梁,截面选用是由抗弯强度控制设计,而不是整体稳定控制设计。

答案:错误13、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是以截面弹性核心几乎完全消失,出现塑性铰时来建立的计算公式。

答案:错误1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稳定临界力比长细比相同的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低。

原因是剪切变形大,剪力造成的附加绕曲影响不能忽略。

答案:正确11、轴心受力构件的柱子曲线是指轴心受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与压杆长细比之间的关系曲线。

答案:正确10、由于稳定问题是构件整体的问题,截面局部削弱对它的影响较小,所以稳定计算中均采用净截面几何特征。

答案:错误9、无对称轴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失稳形式是弯扭失稳。

答案:正确8、高强度螺栓在潮湿或淋雨状态下进行拼装,不会影响连接的承载力,故不必采取防潮和避雨措施。

答案:错误7、在焊接结构中,对焊缝质量等级为3级、2级焊缝必须在结构设计图纸上注明,1级可以不在结构设计图纸中注明。

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第⼆章2.1 如图2-34所⽰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弹性阶段:y f σ=(应⼒不随应变的增⼤⽽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弹性阶段:'()tan '()tan y y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tgα'=E'f y 0f ytgα=E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和作⽤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y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作⽤下钢材材性⽆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变化;当y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更短。

2.4试述导致钢材发⽣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图(a)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22.2如图2-35A 、B、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图2-35解:(1)A 点:(2)B点:(3)C点:2.3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也会更高而更短。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3)脆性破坏脆性破坏,也叫脆性断裂,指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无预兆,而平均应力较小(一般小于屈服点fy )的破坏。

(4)疲劳破坏指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水平低于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的突然破坏。

(5)应力腐蚀破坏应力腐蚀破坏,也叫延迟断裂,在腐蚀性介质中,裂纹尖端应力低于正常脆性断裂应力临界值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破坏。

(6)疲劳寿命指结构或构件中在一定恢复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

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tgα'=E'f y 0f y 0tgα=E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f yσF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 f E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F f E σεε-=-=+=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c Eσ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f f E f E 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tgα'=E'f y0f y 0tgα=E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f E 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2)B 点: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E 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σf y 0Cσ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图(a)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22.2如图2-35A 、B、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图2-35解:(1)A 点:(2)B点:(3)C点:2.3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也会更高而更短。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3)脆性破坏脆性破坏,也叫脆性断裂,指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无预兆,而平均应力较小(一般小于屈服点fy )的破坏。

(4)疲劳破坏指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水平低于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的突然破坏。

(5)应力腐蚀破坏应力腐蚀破坏,也叫延迟断裂,在腐蚀性介质中,裂纹尖端应力低于正常脆性断裂应力临界值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破坏。

(6)疲劳寿命指结构或构件中在一定恢复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应力循环次数。

第二章2。

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时期和非弹性时期的关系式、图2-34 图(a)理想弹性-塑性ﻩﻩ (b)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时期:非弹性时期:(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时期:非弹性时期:2。

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卸载后残余应变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各是多少?图2—35ﻩ理想化的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卸载后残余应变:ﻩ可恢复弹性应变:(2)B 点:ﻩ卸载前应变:卸载后残余应变:ﻩ可恢复弹性应变:(3)C 点:ﻩ卸载前应变:卸载后残余应变:ﻩ可恢复弹性应变: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时,即材料处于弹性时期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曲线基本无变化;当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时期,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钢材tgα'=E'f y0f y 0tgα=E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

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估计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 f E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tgα'=E'f y 0f y 0tgα=E σf yCσF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F f E σεε-=-=+=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c Eσ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解答[判断题]18、在格构式柱中,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但设计时缀条应按拉杆来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14、工字形截面绕强轴的塑性发展系数与绕弱轴的塑性发展系数哪个大?为什么?15、对于轴压构件,有时也常采用格构式截面(1)请说明什么情况下比较适合采用格构式截面?(2)采用格构式截面时,为什么采用换算长细比来计算虚轴的稳定承载力?(3)在已知双肢格构柱截面形式的条件下,如何计算换算长细比和验算绕虚轴的稳定性?(4)对于双肢缀条柱,除了上一问的验算外还需验算哪些容?答:14、答:绕弱轴的塑性发展系数大;绕强轴受弯,翼?发生屈服以后截面继续发生塑性发展的潜力不大。

16、答:(1)A 、柱的计算长度较大 B 、柱所承受的轴向荷载较大 C 、对柱的刚度要求较严格,这样情况下截面强度富余,由稳定控制做实腹式浪费材料,所以采用格构式。

(2)构件在微弯的临界平衡状态外,将在截面上产生剪力,从而产生剪切变形。

对于实腹式构件而言,剪力由腹板承担,而腹板的剪切刚度又很大,所以剪切变形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由缀材组成的格构式截面,剪力由缀材承担变形较大不能忽略。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构件的临界承载力降低了,规用增大长细比的方法考虑这种影响,所以绕虚轴失稳时,采用换算长细比。

1227A A x ox +=λλ(3)缀条柱 (4)还需验算:A 、格构柱的净截面强度;B 、格构柱绕实轴的稳定性 C 、格构柱绕两个轴的长细比是否需要满足刚度要求 D 、单肢的稳定 E 、缀条的稳定 F 、缀条与柱肢连接的强度验算。

论述题]13、某焊接工字形截面柱,截面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柱的上、下端均为铰接,柱高4.2m ,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为1000kN ,钢材为Q235,翼缘为火焰切割边,焊条为E43系列,手工焊。

试验算该柱的整体稳定性。

参考资料: f=215N/mm 2【论述题]12、分析图示实腹轴心受压柱头的传力路线,写出焊缝①、②的计算表达式。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判断题2、钢结构在扎制时使金属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压合。

薄板辊扎次数多,其性能优于厚板。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1、目前钢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只考虑结构的一个部件,一个截面或者一个局部区域的可靠度,还没有考虑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答案:正确20、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砼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答案:正确19、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应取构件的剪力和按式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18、加大梁受压翼缘宽度,且减少侧向计算长度,不能有效的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

答案:错误17、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则应验算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答案:正确16、在格构式柱中,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所以缀条应按拉杆来进行设计。

答案:错误15、在焊接连接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愈大,连接的承载力就愈高.答案:错误14、具有中等和较大侧向无支承长度的钢结构组合梁,截面选用是由抗弯强度控制设计,而不是整体稳定控制设计。

答案:错误13、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是以截面弹性核心几乎完全消失,出现塑性铰时来建立的计算公式。

答案:错误1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稳定临界力比长细比相同的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低。

原因是剪切变形大,剪力造成的附加绕曲影响不能忽略。

答案:正确11、轴心受力构件的柱子曲线是指轴心受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与压杆长细比之间的关系曲线。

答案:正确10、由于稳定问题是构件整体的问题,截面局部削弱对它的影响较小,所以稳定计算中均采用净截面几何特征。

答案:错误9、无对称轴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失稳形式是弯扭失稳。

答案:正确8、高强度螺栓在潮湿或淋雨状态下进行拼装,不会影响连接的承载力,故不必采取防潮和避雨措施。

答案:错误7、在焊接结构中,对焊缝质量等级为3级、2级焊缝必须在结构设计图纸上注明,1级可以不在结构设计图纸中注明。

答案:错误6、冷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所以普通钢结构中常用冷加工硬化来提高钢材强度。

()答案:错误5、合理的结构设计应使可靠和经济获得最优平衡,使失效概率小到人们可以接受程度。

()答案:正确4、钢结构设计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3、钢材缺口韧性值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低于某值时缺口韧性值将急剧升高。

()答案:错误一、名词解释1、塑性:钢材的塑性为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试件产生明显的残余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

2、强度:构件截面材料或连接抵抗破坏的能力。

3、应力集中:由于钢结构构件中存在的孔洞、槽口、凹角、厚度变化、形状变化、内部缺陷等原因,使这些区域产生局部高峰应力,这种现象叫应力集中。

4、梁:承受横向荷载的实腹式受弯构件。

5、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失稳: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构件截面的弱轴平面内,使构件绕强轴受弯,构件失稳时只发生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弯曲变形,称为弯矩作用平面内丧失稳定性。

6、韧性:钢材的韧性是钢材在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也是表示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使强度与塑性的综合表现。

7、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

8、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为钢材在冶炼、轧制、焊接、冷加工等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冷却、组织构造的变化而在钢材内部产生的不均匀的应力。

9、桁架:承受横向荷载的格构式构件。

10、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失稳: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构件截面的弱轴平面内,使构件绕强轴受弯,当荷载增加到一定大小时,若构件突然发生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弯曲和扭转变形而丧失了承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丧失稳定性。

11、钢结构:由钢板、热轧型钢、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以及钢索制成的工程结构。

12、支承加劲肋:承受固定集中荷载或者支座反力的横向加劲肋。

14、冷作硬化:钢结构在冷加工过程中引起的强度提高称为冷作硬化。

冷加工包括|剪、冲、辊、压、折、钻、刨、铲、撑、敲等。

15、蓝脆现象:当温度达2500C左右时,钢材抗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表面氧化膜呈蓝色。

16、拉弯和压弯构件:承受轴心拉力或压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的构件。

17、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时摩擦型以板件间最大摩擦力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18、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允许克服最大摩擦力后,以螺杆抗剪与孔壁承压破坏为承载力极限状态。

19、构件截面的剪切中心:此截面中剪应力的总合力作用线与对称轴的交点。

20、受弯构件的整体失稳: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虽然其正应力还低于钢材的强度,但其变形会突然偏离原来的弯曲变形平面,同时发生侧向弯曲和扭转,这种现象为受弯构件的整体失稳。

二、填空题1、钢结构设计规范中,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2、鉴定钢材在弯曲状态下的塑性应变能力和钢材质量的综合指标是冷弯性能。

3.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4、角焊缝按受力的方向可分为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和斜面角焊缝。

5、在加引弧板施焊的情况下,所有受压、受剪的对接焊缝,以及受拉的 1 和2级焊缝,均与母材等强,不用计算;只有受拉的 3 焊缝才需计算。

6、轴心受拉构件与轴心受压构件相比,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时不需要验算构件的稳定。

7、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8、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9、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

10、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

11、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8hf,,也不得小于40mm 。

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长度不宜大于60 hf 。

12、钢材的抗剪强度与屈服点的关系式是13、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14、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与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偏心和长细比有关。

15、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受压翼缘和增加侧向支承点。

16、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限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常采用设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

17、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以分项系数。

18、冷弯实验是判别钢材在弯曲状态下的塑性应变能力和钢材质量的综合指标。

19、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大于,也不得小于。

20、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内容有强度和刚度。

2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受弯构件要限制挠度,拉、压构件要限制长细比。

22、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的梁较荷载作用在下翼缘的梁整体稳定承载力高。

23、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其强度计算公式中,塑性发展系数γx取_ 1.05 __。

24、工字形截面组合梁的抗弯强度计算考虑部分截面发展塑性时,其受压件翼缘板的外伸宽度应满足。

三、选择题、(单选题):45、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其强度计算公式中,塑性发展系数γx取( A )。

A:1.2B:1.15C:1.05D:1.021、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公式中的γx主要是考虑( A )。

A:截面塑性发展对承载力的影响B:残余应力的影响C:初偏心的影响D:初弯矩的影响26、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C )。

A:格构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构件B: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C: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D:考虑单支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16、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最低日平均温度为-370C,建一单层工业厂房,行驶工作级别A6(重级工作制)的吊车,吊车梁为焊接实腹工字形截面,如其钢材采用Q345级别时,牌号应为(D );Q390级别时,牌号应为(D )。

A:Q345B、Q390A;B:Q345C、Q390CC:Q345D、Q390DD:Q345D、Q390E14、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C)等综合因素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A:结构形式、应力状态、钢材厚度和工作温度B:荷载特征、连接方法、计算方法、工作环境及重要性C: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D:重要性、跨度大小、连接方法、工作环境和加工方法13、下列钢结构计算所取荷载设计值和标准值,哪一组符合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 B )。

A: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B: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C: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D:计算疲劳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11、钢材的抗剪设计强度fv 与f 有关,一般而言fv=( A )。

A:f/1.732B:1.732fC:f/3D :3f9、钢材的理想σ-ε曲线(包括考虑焊接应力和不考虑焊接应力)是(C )。

A :AB :BC :CD :D题目:A :AB :BC :CD :D6、某屋架,采用的钢材为Q235-B 、F ,型钢及节点板厚度均不超过16mm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是(C )N/mm2。

A :200B :205C :215D :23550、弯矩作用在对称平面内的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失稳形式是( A )。

A :平面弯曲的失稳形式B :空间失稳形式C :扭转失稳形式D:弯扭失稳形式49、在焊接工字形组合梁中,翼缘与腹板连接的角焊缝计算长度不受60hf的限制,是因为(D )。

A:截面形式的关系B:施焊次序的关系C:梁设置有加劲肋的关系D: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的关系48、梁的支承加劲肋应设置在(B )。

A:弯曲应力大的区段B:上翼缘或下翼缘有固定集中力作用C:剪应力较大的区段D:有吊车轮压的部位47、在焊接组合梁设计中,腹板厚度应(C )。

A:愈薄愈好B:愈厚愈好C:厚薄适当D:厚薄无所谓46、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结构表面长期受辐射热达(B )0C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时,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加隔热层或水套等)。

A:50B:150C:250D:30045、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工形截面压弯构件,其强度计算公式中,塑性发展系数γx取(A)。

A:1.05B:1.15C:1.2544、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工字形截面组合梁,在抗弯强度计算中,允许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变形,绕x轴和y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和γy分别为(D )。

THE END
0.一建钢构·钢结构基础知识焊缝连接形式根据被连接构件间的相互位置可分为对接、搭接、T形连接和角接等四种形式。这些连接所用的焊缝有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两种基本形式。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连接的受力情况,结合制造、安装和焊接条件进行选择。 (三)焊缝构造 1、对接焊缝 对接焊缝传力直接、平顺、没有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因而受力性能良好,对于jvzq<84yyy4kkwnpi{okkjs0eqs0pn|uaiy/c|uAkfC34>7
1.一般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怎么收费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有: 1一般的对接焊多采用焊透缝,只有当板件较厚,内力较小,且受静载作用时,可采用未焊透的对接缝。 2为对接焊缝的质量,可按焊件厚度不同,将焊口边缘加工成不同形式的坡口。 3起落弧处易有焊接缺陷,所以要用引弧板。但采用引弧板施工复杂,因此除承受动力荷载外,一般不用引弧板,而是计算jvzquC41hcthy~okcpif57:3uqrf0lto1eunrjs{pg}tfnyckne2599322880qyo
2.15G909连接板尺寸、加劲板尺寸等均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情4.3钢结构焊接检验包括焊前检验、焊中检验和焊后检验况计算确定,本图集各节点详图所示尺寸及数量为最低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朝给构煤接规范》GB59661-2011第8/要求或表明其一搬性的做法,章相关规定,6.2本图桌中的尺寸标注除注明外,均以毫米(mm)为单位。5图集主 jvzquC41l|4k||h0pgz0i~tlkcmvkofp14665B:0jvsm
3.SYT5921一一油罐罐体检测增加了“焊缝检测”(见5.4.3.1.4); 一一删除了“局部腐蚀区的平均厚度计算方法按SY厅6620的规定执行”(见2011年版的5.4.4.2); 一一删除了脆性断裂评定要求(见2011年版的5.4.4.9); 一一增加了“罐体防腐还应满足GB50393的规定”(见5ι8); 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66:;68>9a32<:9:79;64ivvq
4.国家开放大学《钢结构(本)》小练习参考答案.pdf焊缝的表示方法中 ,符号 “V ”表示的是 () A. V形角焊缝 B. V形破口的对接焊缝 C. V形搭接焊缝 D. V形角部连接 6. 对接焊缝的构造规定主要包括 () A. 坡口 、引弧板和过渡坡 B. 坡口 、引出线和过渡坡 C. 引出线、引弧板和过渡坡 D. 引出线 、坡口和引弧板 7 •下列关于焊接连接的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3711A6632923<82276237xjvo
5.国开大学钢结构形考任务14答案(20220126182334).pdf( V 形破口的对接焊缝 ) 29 、 对接焊缝的构造规定主要包括( 坡口、引弧板和过渡坡 ) 30、 焊缝长度方向与作用力垂直的角焊缝是( 正面角焊缝 ) 31、 在弹性阶段,侧面角焊缝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为( 两端大、中间小 ) 32、 直角角焊缝的强度计算公式 , 式中符号 表示 ( 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 大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44B4938;14;64626539:0ujzn
6.第三节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采用何种缝主要取决于被焊构件的厚度 3.采用剖口的目的: 焊透 二、对接焊缝的特点(相对于角焊缝而言) 用料经济,传力平顺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对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较有利。焊件边缘需进行剖口加工,增加工作量,焊件长度须精确。 三、构造要求 jvzq<84ogfob67trgp4dqv3ep1R72<4fkfg0nrxjk1mbppokgi5dqwygpv5ivvq1rcxu2<425a64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