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这是庐山最险峭雄伟的悬崖,长达700多米,沿一组垂直裂缝沿展。由于它恰好位于变质核杂岩断层的上盘,流变明显。

九叠谷位于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断层上盘,岩层由于受到拆离断层热动力作用,产生流变褶皱,这种地质现象形成了今天你所看到的流变褶皱群。多姿多彩的石头是大自然的杰作!

由于冰蚀作用造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峻的围椅状洼地称为冰斗。出口的山坡方向常有一冰坎,一般发生在雪线附近。如今在冰斗口左侧处还可以看到冰坎残留体。

铁壁峰是构造运动过程中,山体沿两组剪切面开裂,崩塌、风化后形成的山峰。由于破裂面极其平缓,使得山峰如同利刃削过,因此,人们称这个山峰为铁壁峰

旌旗峰是一个砂岩陡峭奇峰,侧面如同旌旗。岩石山峰由于受地壳剪切应力的作用,在岩石中产生垂直直光滑的破裂面, 如刀劈一般。类似的山峰在庐山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噢!

这块石头仰面朝天,一如老鹰的嘴,故名鹰嘴石。由于鹰嘴石有两组裂缝加上岩层层面,经构造剥蚀、冰川刨蚀及流水侵蚀而成为状若老鹰一般的怪石,仿佛骄傲地向世人展示它的雄姿!

五老峰是由南华纪(距今8亿~6.8亿年间)砂岩构成。由于砂岩受断层热动力影响,普遍硅化,坚硬致密,又由于岩石的裂缝受到强烈的构造剥蚀,崩塌后,成为十分险峻的山峰。五个奇峰岩台并立,面对鄱阳湖,如同五个老人,故称五老峰。其壮美引得唐代诗人李白(公元701-762) 诗兴大发, ....

三逸乡冰窖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先生命名的。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之处。三逸乡冰窖是四次冰期的屯冰之处。由于冰窖内土质肥沃,坡度和缓,是个天然的避风港,因而植物园的开创者们1934年选择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亚热带高山植物园。

冰川刃脊是指冰川冰蚀作用形成的顶部如同刀刃般的山岭。含鄱岭延长方向接近东西走向,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平行。刃脊长1250米,海拔1100米。

太乙峰、犁头尖都是因冰雪侵蚀而形成的金字塔形角峰。太乙峰海拔1228 米, 太乙,古代高层次预测学。犁头尖,海拔1300米, 由于山峰状若农用工具犁耙的头部,故而得名。它们的名字与中国古文化和田耕生活息息相关哦。

庐山北半部由砂岩构成,由于砂岩中剪切节理裂隙发育,在后来风化过程中易形成球状风化石,为第四纪冰川提供了漂砾来源。

芦林湖曾是一个冰川时期囤冰的冰窖。湖下方的原有一个冰坎,下面有一悬谷。1700年前冰坎未冲毁之前,这里是一个天然湖泊,里面芦苇成林,故名芦林湖。1955年在原来的冰溢口上修建了芦林大桥。中央会议期间,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曾在此游泳。如今, 芦林湖是庐山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湖。

冰碛是在冰川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 这个冰碛位于大校场冰川U形谷口,由黄棕色泥砾组成,大小混杂, 是4 0—2 0万年前冰川消融后的堆积物。其中的冰川条痕石及熨斗石, 都是庐山冰川成因的证据哦。

仙人洞是震旦纪(8亿年-5.7亿年前)砂岩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有一组陡倾的节理面和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 因而有了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的传说, 并得名仙人洞。不同诸多朝代摩崖石刻至今依旧清晰可见。

锦绣谷冰川U形谷,谷长1600米,是110-90万年前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后经流水侵蚀及崩塌作用,谷被改造成两壁呈悬崖状的嶂谷。因谷中山花烂漫,故有“锦绣”之誉。

狮子口悬崖因其形如狮子张口,故名。该崖在冰后期经风化剥蚀过程中,砂岩沿剪切节理崩塌而形成,远观若一头雄狮卧岗。

天桥冰溢口位于西谷U形谷与锦秀谷冰川U形谷之间。西谷中的冰流从天桥冰溢口流入锦秀谷中。后来流水又再将冰溢口侵蚀成一个天生石桥,天桥于6 3 0年前垮崩。传说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当皇帝之前,曾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朱兵败逃上庐山,慌不择路逃上了悬崖,下临深谷,前无去路....

冰桌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巨石)在冰川运动时, 被从高地推置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由于巨石如同桌子, 被称作冰桌。眼前这个冰桌如同天外飞来的巨石,落在下面的巨石之上,因此,当地人都称之为飞来石。

第四纪冰川时期大约始于300万年前。在山区,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侵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形成了谷坡陡、谷底宽平、纵向呈U字形的谷地,即冰川U形谷。 宽平的谷底和肥沃的土地,在古代就十分适宜人类居住, ....

该瀑布位于青莲涧与九叠谷U形谷的交汇处,瀑布落差高达 120 米 ,成三级梯阶状。 冰川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将谷底掘蚀成陡峻冰坡, 后来流水侵蚀加大了阶地高度,形成庐山最为壮观的大瀑布。这里一直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瀑布最好的原型之一哦!

剑鞘构造系指岩石在受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形成一种形似剑鞘的圆锥状褶皱,剑鞘方向代表拉伸运动方向。 天门潭一带是流变褶皱区。

观音阁冰碛泥砾是修建公路时,被挖开的一个极其明晰的泥砾剖面,它是110-90万年前大姑期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它形成于山区,因冰量大,经山谷达到山麓后继续向外漫流,可覆盖山前大片平原及洼地,这些洼地一般会变成湖泊。筑路工人不经意之间就将地球历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变质岩是原有的岩石在固态时因为压力变化而产生矿物、化学或结构改变,形成变质岩。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拆离断层带、盖层三部分构成。白鹿洞区域的古老深变质岩(25—18亿年),后经拆离断层将深变质岩撕拉拆离到地壳浅层,是中国大陆东南部近70万平方公里所出露唯一最古老的岩层,被录入中国地层典。这些古老....

铁船峰,海拔 962.8 米 ,是8亿-5.7亿年前砂岩滑动褶皱。当地壳隆起形成山峰时,巨厚的地层被强大的拉力牵引,长距离滑动。铁船峰是在庐山隆起时从其它地方牵引过来的。至少有四个岩层被拉引到此,后期到来的岩层叠加在前期岩层之上。经过山体断裂、风化成为一个陡峭山峰。 ....

莲谷悬谷高悬于王家坡U形谷之上,之间由一个100米的冰阶相连。由于王家坡U形谷大,冰川向下切割得快,相对而言,莲谷U形谷冰川小向下切割得慢,久而久之两个峡谷分离成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的两个峡谷。

石门涧峡谷是个嶂谷,谷坡直立,深度远大于宽度,形成于岩石坚硬且垂直的裂缝,河流快速下切的地段。石门涧本是一条冰川U形谷,冰后期由于冰川消融,被流水改造成了嶂谷

石门涧冰川U形谷形成于10-90万年前,自上而下由一系列冰阶及冰盆相间组成。这种由冰阶、冰盆相间的地貌奇观使石门涧堪称是奇峰、怪石、飞瀑、碧潭、幽洞并缀而成的一处胜景。

龙虎斗怪石是两次石英脉的流变而形成的。石英脉在这里发生了两次变形。流变是岩石在尚未完全冷却又受到重压时,它们在固化结晶状态下形成流体似的褶皱。岩石上的图案如同龙虎相斗,生动有趣。

尖棱褶皱又称为之字形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呈尖顶状的褶皱。大多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叠加褶皱。天书壁又称为砍天书,岩层薄呈尖棱状好象一本卷起来的天书,等着我们来解释它的奥妙呢。

THE END
0.甲天下山!庐山你去了吗?的运动)形成了雄伟峻峭的庐山断块山;在第四纪(距今258万年),庐山地区出现过4次冰期,冰川的刨蚀作用进一步塑造了庐山地貌,形成了冰蚀地貌景观——刃脊、冰斗、冰窖、U形谷、角峰等;而近1万年来,由于庐山雨量充沛、水系发育,强烈流水侵蚀作用对断块山构造地貌及冰蚀地貌进行着强烈改造,最终形成了如今看到的庐山地貌景观jvzquC41yy}/kƒntcp4og}4pgyy/j}rnAcoe?>9566<9
1.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jvzquC41yy}/elyx0eun1pjqitgqj‚4ujkpjg‚nejct0ujslk1rvujs0jvsm
2.2.2构造地貌的形成—以庐山为例课件2024的形成——以庐山为例第二章 第二节地理选必一精品课系列鄱阳湖之滨 · 江西九江庐山课本P17: 在地球内能和太阳辐射能的共同驱动下,各自然环境要素综合作用,形成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而且,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导入情境:暑假,ZS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几位老师和同学们,开启了筹备已久的庐山构造地貌探究之jvzquC41yy}/|}m0eun1|thv1;28=:97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