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知识点之运动训练方法

一、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及作用

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的应用

(一)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分解训练法通常是在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为复杂、可予以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某些环节需要较为细致地专门训练时采用。

分解训练法的类型及应用:

单纯分解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和环节内容,在综合各个部分进行整体教学,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被广泛采用。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一、二部分合起来练,掌握两部分后再练第三部分,然后将三部分合起来练。

顺进分解训练法:需要把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在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的掌握技术或战术。

逆进分解训练法:与顺进分解训练法相反,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

(二)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运用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整训练法的应用:

完整训练法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时,要注意各个动作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注意逐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提高完整练习的质量。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时,在完成好各单个动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多个动作之间的串联和衔接。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时,可根据练习的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要求。在着重提高动作质量时,可在成套动作中途要求运动员停止练习指出问题,加深印象,重练改进;在着重发展完成全套动作的参赛能力时,则不拘泥于个别动作细节完成质量的情况,而强调流畅地连续演示全套动作。用于集体配合战术的训练时,应以一次配合最终的战术效果为训练质量的评价标准,更密切地结合实践要求,灵活地组织完整的战术训练。

(三)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四)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原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的一种重复训练法,该方法不仅适应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群的素质、技战术训练,同时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中攻防技术和战术的练习。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切需要这种混合系统供能能力和良好心脏功能的竞技运动项目技术、战术及素质的训练工作。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下的运动强度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耐力素质的运动项群的训练。

(五)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持续训练法的类型及应用:

(六)变换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负荷变换训练法,是一种供能独特的训练方法,不仅适用于身体训练,是适用于技战术训练。

内容变换训练法,是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特点是练习内容的动作结构可为变异组合,亦可为固定组合,练习的负荷性质符合专项特点,练习内容的变化顺序符合比赛的规律,练习动作的用力程度符合专项的要求。

形式变换训练法,运用主要反映在场地、线路、落点和方位等条件或环境的变换上。特点是通过变换形式对运动员产生新的刺激,激发起较高的训练情绪,促使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提高训练质量。

(七)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一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循环训练法的结构因素有: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和循环持续训练。

循环训练法的应用

循环重复训练方法的应用。循环重复训练方法是指按照重复训练一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做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得到基本恢复,以便全力进行每站或每组循环练习的方法。该法既可用于技术训练,也可用于素质训练,是竞技运动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

循环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循环间歇训练法是指按照间歇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和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做出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在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练习的方法。该法常用于发展运动员体能,也用于协调发展技术、战术、素质之间的有机联系。

(八)比赛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照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1.比赛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四种,即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比赛训练法的类型及应用:

教学性比赛训练法,教学性比赛方法是指在训练条件下,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

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检查性比赛方法是指在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规程,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训练质量进行检验的训练方法。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适用的范围很广,诸如专项运动成绩、主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能力、运动技术质量、训练水平检查性比赛等。

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模拟性比赛方法指在训练的条件下,模拟真实比赛的环境、对手,并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在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群中被经常采用。

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是指在真实比赛条件下,力求尽快适应重大比赛环境的训练方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形式较多,如重大比赛前的系列邀请赛、访问赛、对抗赛以及表演赛等都是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运用形式。

THE END
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教育学大类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运动训练方法释义;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区别与联系。 二、模式训练法 模式训练法的释义;模式训练法的结构与特点;模式训练法的应用。 三、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的释义;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程序训练法的应用。 四、分解训练法 jvzquC41jg4iwjyw0eun1;543172594345916A3jvor
1.湖南自考00497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运 动训练学是在研究和总结训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其它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 阐明运动训练过程普遍规律的一门课程。它系统地阐明了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原则、基本内容、方法,以及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控制和训练计划的安排、 以及对教练员 jvzquC41yy}/|rpcqu}/exr1lejh1txfi1;96>3jvor
2.科学训练多年训练过程是这样,年度训练过程是这样,阶段、周、课乃至一个练习的训练过程也都是这样。这一模型形象地显示出运动训练过程的完整结构,展现了运动训练活动的中心环节。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训练关系建立之后,就应按照这一结构模式有序地实施训练活动,而一切管理、情报、医务、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都须围绕这一基本结构jvzquC41yy}/|shu0pku0ls1|lzz|‚ouz{c{t4kphu03=7313<557mvo
3.体能锻炼(精选5篇)运动训练原则是对运动训练实践和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总结,起到指导训练、处理训练中遇到问题的标准的作用,是运动训练过程必须遵循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准则。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人们对运动训练的认识更加清晰,运动训练原则的制定越来越接近客观规律。在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科学合理的训练原则是保证教练员与运动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5524ivvq
4.Deep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这些模型的结构基本上可以看成带有一层隐层节点(如SVM、Boosting),或没有隐层节点(如LR)。这些模型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应用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之下,由于理论分析的难度大,训练方法又需要很多经验和技巧,这个时期浅层人工神经网络反而相对沉寂。jvzquC41dnuh0lxfp0tfv8xjgtxzapu1ctzjeuj1fgzbkux172=7:><6
5.运动训练学第十章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1、4/3/2021,运动训练学,1,第十章 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4/3/2021,运动训练学,2,第一节 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包括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活动的实施、训练过程中的检查与评定以及训练目标的实现。 二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3?84@<:20nuou
6.运动训练学知识要点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jvzquC41v{4yz~3gfw4dp8nphq522<6133940qyo
7.学前教育教学案例范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靠自己的智慧去分析研究案例,不断超越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极限,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同时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学习,包括共享资料、讨论甚至争论。在这个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仅提高学识和思维能力,并可学习竞争和合作的技能。 三、《运输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1.《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9;7;/j}rn
8.体育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三)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那个某一具体训练任务而专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 由于动作的动力要素、构成要求和过程要素的变化又组合出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 jvzq<84o0lr/|poumu4dqv4jvor049731a6:2:4:27:8a:3jvor
9.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体育学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还能了解当代运动训练领域的一些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专项训练的规律,提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播放00:00:00/00:00:0000:00:00全屏80%1.00X网络异常标清设置 jvzquC41yy}/z~jvcpmy0lto1euvt|j1DU[Q2=5522999=4325924;6
10.运动训练学整理后在职体育硕士考试运动训练的基本阶段:专项选择阶段,专项训练与提高阶段,高水平竞赛阶段 现代运动训练基本特点: 1 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 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逐渐的互补性 3 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 不同运动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qvjks1;5392=3695222>`3=55:99/j}rn
11.科学的运动原则与方法范文这是体育教学中主要原则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学员的自觉性表现在对任务的理解、对训练过程中各种基本的规律性的理解、对人的肌体结构特点的理解以及各种训练手段和方法对他的影响和理解等。 (四)直观性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就是感觉与概念的统一。因此,直观性原则要求采用直观手段就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35;/j}rn
12.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概览4 描述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5 如何防止卷积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 6 简述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 7 常见的卷积神经网络有哪些? 高级深度学习 1 目标检测与追踪中的运动目标如何合理地表示? 2 举例说明R-CNN的应用。 3 简述O-学习的基本过程。 jvzquC41dnuh0lxfp0tfv8q86381::631cxuklqg1fkucrqu13663@8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