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依旧,置僧()。今
□,寺依旧,置僧()。今
□□寺,卅步,南北
□□寺,卅步,南北
魏帝置,宇
魏帝置,宇
□□□龛
□□□龛
右县六,《耆旧图》云:汉
右县六,《耆旧图》云:汉
□□□佛龛,百姓渐修营,
□□□佛龛,百姓渐修营,
县()
县()
右县城,南五步,
右县城,南五步,
堂,堂素圣及[颜]
堂,堂素圣及[颜]
社稷坛,周各廿步,[尺]()。
社稷坛,周各廿步,[尺]()。
右县南卅步,唐乾封二□
右县南卅步,唐乾封二□
:
:
黑鼻()
黑鼻()
右县南五,□□,□北具沙,/阙烽即绝,黑鼻连延紫,即/紫,五亭,即五亭,百余/即绝。/
右县南五,□□,□北具沙,/阙烽即绝,黑鼻连延紫,即/紫,五亭,即五亭,百余/即绝。/
□(姚)阅()
□(姚)阅()
右县南百八(),敦煌县□/□,龙勒,南北二五,七,□/□(启)()。/
右县南百八(),敦煌县□/□,龙勒,南北二五,七,□/□(启)()。/
□(龙)勒()
□(龙)勒()
右县南百八,姚阅,亭/,南北廿五,,泉。/
右县南百八,姚阅,亭/,南北廿五,,泉。/
亭
亭
右县南百九八,龙勒,/樊石戍,连延石城镇、南,汉鄯□(善)/南(),置亭,石紫,故号紫亭,/语讹曰亭。/
右县南百九八,龙勒,/樊石戍,连延石城镇、南,汉鄯□(善)/南(),置亭,石紫,故号紫亭,/语讹曰亭。/
二泽:
二泽:
泽,,南北五。右县南()七(),草滋茂,百姓牧,,□()/泽()。/
泽,,南北五。右县南()七(),草滋茂,百姓牧,,□()/泽()。/
曲泽,,南北五。
曲泽,,南北五。
右县北百九,□□□□,号曲泽()。/
右县北百九,□□□□,号曲泽()。/
二泉:
二泉:
龙勒泉,周步,深□□。
龙勒泉,周步,深□□。
[右县]南百八(),按《□□志》(),汉贰/李广伐宛,□□□归,愍(),/泉,饮鸣喷辔()/
[右县]南百八(),按《□□志》(),汉贰/李广伐宛,□□□归,愍(),/泉,饮鸣喷辔()/
龙堆泉,周五步,[深□□]。/
龙堆泉,周五步,[深□□]。/
右县南五,耆旧云:昔骏,□□□□,□(泉,饮)/鸣(),婉转旋,号,今检/□□(南)塠(),似龙,故号龙塠。/
右县南五,耆旧云:昔骏,□□□□,□(泉,饮)/鸣(),婉转旋,号,今检/□□(南)塠(),似龙,故号龙塠。/
[]:
[]:
右寿昌县南(),州百廿。圆,□()/深浅测,芦( ),流二,寿□(昌)/县南溉田(),寿昌溉田。旧渥洼,□(按)《□(汉)/·孝武纪》():“元鼎秋,渥洼,□()/歌()。”李斐云:“南阳野暴□□□(,武)/帝遭刑(),屯田敦煌□,□□□□□□□□/奇异(),凡异,饮,□,/土(),绊勒傍,玩习久,土/持绊勒收,献。异(),云()/()。”渥洼,即。/
右寿昌县南(),州百廿。圆,□()/深浅测,芦( ),流二,寿□(昌)/县南溉田(),寿昌溉田。旧渥洼,□(按)《□(汉)/·孝武纪》():“元鼎秋,渥洼,□()/歌()。”李斐云:“南阳野暴□□□(,武)/帝遭刑(),屯田敦煌□,□□□□□□□□/奇异(),凡异,饮,□,/土(),绊勒傍,玩习久,土/持绊勒收,献。异(),云()/()。”渥洼,即。/
二渠:
二渠:
渠(支渠),五,宽八尺,深五尺。/
渠(支渠),五,宽八尺,深五尺。/
右县南,渥洼畔穿渠,溉县/田苗,派流支散,。/
右县南,渥洼畔穿渠,溉县/田苗,派流支散,。/
支渠(渠)()
支渠(渠)()
右县南,畔穿渠,溉县田苗。/县渠,号。/
右县南,畔穿渠,溉县田苗。/县渠,号。/
□□(二)涧():
□□(二)涧():
石涧,阔七步,崖深丈五尺,深尺。右源县南(),县城南五步,/石谷,众合,□卅,百姓堰/溉田,号。/
石涧,阔七步,崖深丈五尺,深尺。右源县南(),县城南五步,/石谷,众合,□卅,百姓堰/溉田,号。/
卤涧,阔五步,崖[深]丈五尺,阔八尺,深尺。右源古阳城南,县南,/北流石烽(),寿昌古城/廿(),百姓溉田苗,卤,故号。/
卤涧,阔五步,崖[深]丈五尺,阔八尺,深尺。右源古阳城南,县南,/北流石烽(),寿昌古城/廿(),百姓溉田苗,卤,故号。/
二古:
二古:
阳,廿步,南北廿七步。
阳,廿步,南北廿七步。
右县,今破坏,基趾存,石□(城),/阗南。玉南,号曰阳。/
右县,今破坏,基趾存,石□(城),/阗南。玉南,号曰阳。/
玉,周百廿步,丈。
玉,周百廿步,丈。
(缺)
(缺)
□□□,百五,阔丈五尺,八尺。
□□□,百五,阔丈五尺,八尺。
烽,紫北烽,旧
烽,紫北烽,旧
[凉]王李暠建,
[凉]王李暠建,
二废,基趾存()。
二废,基趾存()。
武帝元[□]置□(尉)
武帝元[□]置□(尉)
存,居玉[]南,
存,居玉[]南,
废弃,隋业五,
废弃,隋业五,
,()。
,()。
步,丈。
步,丈。
[武]六置,今破坏。
[武]六置,今破坏。
汉破羌辛武贤败羌戎
汉破羌辛武贤败羌戎
[破]羌亭()。
[破]羌亭()。
[《汉·]域传》曰,六千百()
[《汉·]域传》曰,六千百()
聊、胡桐、草,随畜牧,逐()
聊、胡桐、草,随畜牧,逐()
宛,。
宛,。
骠侯赵破奴击,虏()
骠侯赵破奴击,虏()
凶(匈)奴,兵击,楼兰()
凶(匈)奴,兵击,楼兰()
[楼兰]垂,近汉,龙堆
[楼兰]垂,近汉,龙堆
汉,匈奴反(),
汉,匈奴反(),
[]霍遣监傅介
[]霍遣监傅介
赍币,扬言赐
赍币,扬言赐
,王喜,介欲(饮),醉,介()
,王喜,介欲(饮),醉,介()
()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
()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
连延,沙州
连延,沙州
播仙镇南。
播仙镇南。
北,北沙碛,()。
北,北沙碛,()。
阔二丈五尺,阔丈。
阔二丈五尺,阔丈。
,鄯善质尉屠耆
,鄯善质尉屠耆
汉久,今归,单弱,王
汉久,今归,单弱,王
肥,愿汉遣屯田,
肥,愿汉遣屯田,
汉遣司,吏卅,
汉遣司,吏卅,
胡鄯善城,遂
胡鄯善城,遂
屯城()。
屯城()。
尺,阔丈五尺,阔八尺。
尺,阔丈五尺,阔八尺。
鄯善,修城,城,汉
鄯善,修城,城,汉
二百卅,播仙镇城六百()
二百卅,播仙镇城六百()
□百姓居。
□百姓居。
丈,阔丈,阔尺。
丈,阔丈,阔尺。
(),艳典蒲桃城,
(),艳典蒲桃城,
川,阔百七步,
川,阔百七步,
()。
()。
二丈。
二丈。
城康艳典造,近萨毗泽,
城康艳典造,近萨毗泽,
百八,险(),恒吐蕃、吐
百八,险(),恒吐蕃、吐
田(?)九千二百九五。
田(?)九千二百九五。
□□识顷亩,
□□识顷亩,
衣服裘褐,商旅(),
衣服裘褐,商旅(),
粟。
粟。
驴、羊、狗。
驴、羊、狗。
(缺)
(缺)
野狐、兔。
野狐、兔。
兽。
兽。
□食。
□食。
僧寺:
僧寺:
右镇城。
右镇城。
六:
六:
南,□□□□(镇屯)城百八(),屯城取碛,/沙州二千百,泉七,草。/镇沙州千五百八()。/
南,□□□□(镇屯)城百八(),屯城取碛,/沙州二千百,泉七,草。/镇沙州千五百八()。/
南,镇沙州千五百,古阳/沙州,缘险隘,泉八,皆草,险/夜,春秋二雪涤,闭()。/
南,镇沙州千五百,古阳/沙州,缘险隘,泉八,皆草,险/夜,春秋二雪涤,闭()。/
镇城二百卌,城取傍河/播仙镇六百。石城播仙八百五/,草。城南蒲桃城二百,/草,七余()。蒲桃城北/播仙镇百余,碛,()。/
镇城二百卌,城取傍河/播仙镇六百。石城播仙八百五/,草。城南蒲桃城二百,/草,七余()。蒲桃城北/播仙镇百余,碛,()。/
南八,南险,即吐谷浑及吐蕃境()。/
南八,南险,即吐谷浑及吐蕃境()。/
北焉耆千六百,草,蒲昌()。/(渡)计戍河。/
北焉耆千六百,草,蒲昌()。/(渡)计戍河。/
南萨毗城百八()。/
南萨毗城百八()。/
步,二丈,阔九步,
步,二丈,阔九步,
居,石城镇二步()。
居,石城镇二步()。
二丈五尺,阔二丈五尺,/阔八尺。/右破坏,居,屯城北五步()。/
二丈五尺,阔二丈五尺,/阔八尺。/右破坏,居,屯城北五步()。/
二蒲桃故城,破坏,居止()。/
二蒲桃故城,破坏,居止()。/
城周二百五步,五尺。右,垒石城,川七百步,/草树木,北艳典造城。/
城周二百五步,五尺。右,垒石城,川七百步,/草树木,北艳典造城。/
城周百卌步,五尺。/右川,北艳典造城。/
城周百卌步,五尺。/右川,北艳典造城。/
蒲昌:
蒲昌:
右石城镇北百廿。据《汉·域传》,河/源,葱岭,阗,阗南,河北流,/葱岭河合,注蒲昌,盐泽。玉[]、/阳百余,广袤百,亭居,冬夏[]/增减,皆潜,南积石,河焉()。/
右石城镇北百廿。据《汉·域传》,河/源,葱岭,阗,阗南,河北流,/葱岭河合,注蒲昌,盐泽。玉[]、/阳百余,广袤百,亭居,冬夏[]/增减,皆潜,南积石,河焉()。/
袄舍
袄舍
存。
存。
(缺)
(缺)
□□□
□□□
□□且末,王且末城()
□□且末,王且末城()
□□土草木畜产石城()
□□土草木畜产石城()
□□,汉,改,隋
□□,汉,改,隋
□□□吐谷浑,置且末郡(),管
□□□吐谷浑,置且末郡(),管
□□凉州兵弃镇归敦煌
□□凉州兵弃镇归敦煌
□□。
□□。
□□尉即令□且末城。
□□尉即令□且末城。
(缺)
(缺)
(题)
(题)
.号,王《敦煌遗索引》曰:“.,若干残卷残片(: .□州志;.春秋语残奉)。”达《沙州图》。黄永武《敦煌宝藏》“沙州附近泉泽志”。卷容沙州寿昌县、石城镇、播仙镇,志异,故《沙州志》。卷首尾俱残,及均残缺,首寿昌县寺院,末尾播仙镇,残存二百余,较敦煌志详尽,研究唐敦煌历史珍贵资料。
.号,王《敦煌遗索引》曰:“.,若干残卷残片(: .□州志;.春秋语残奉)。”达《沙州图》。黄永武《敦煌宝藏》“沙州附近泉泽志”。卷容沙州寿昌县、石城镇、播仙镇,志异,故《沙州志》。卷首尾俱残,及均残缺,首寿昌县寺院,末尾播仙镇,残存二百余,较敦煌志详尽,研究唐敦煌历史珍贵资料。
[校注]
[校注]
()《寿昌县境》(称《境》)寿昌县“宇保省敦煌县”,县废,寺院随即废。寿昌县“寺,永。”即寺。
()《寿昌县境》(称《境》)寿昌县“宇保省敦煌县”,县废,寺院随即废。寿昌县“寺,永。”即寺。
()县:沙州寿昌县亦设县,县及规制敦煌县,参考.号《沙州督府图》州县。
()县:沙州寿昌县亦设县,县及规制敦煌县,参考.号《沙州督府图》州县。
()社稷坛周各二步:据.号州社稷坛县社稷坛皆周各二步,尺,证缺“尺”。。
()社稷坛周各二步:据.号州社稷坛县社稷坛皆周各二步,尺,证缺“尺”。。
()黑鼻:《境》、.号《沙州图》及.号《沙州城土境》皆载。
()黑鼻:《境》、.号《沙州图》及.号《沙州城土境》皆载。
()□阅:据《境》,.号,“姚阅”,据补。
()□阅:据《境》,.号,“姚阅”,据补。
()百八:《境》、.号,.号皆“百八”。
()百八:《境》、.号,.号皆“百八”。
()□□: 《境》“启”。
()□□: 《境》“启”。
()□勒,“龙勒”。龙勒, 《元郡县图志》、.号、.号及《境》皆载。
()□勒,“龙勒”。龙勒, 《元郡县图志》、.号、.号及《境》皆载。
()汉鄯□南:“汉鄯善南”。
()汉鄯□南:“汉鄯善南”。
()县南七:《境》及.号“县七”。寿昌县南寿昌,故泽县南,“南”,疑“”误。
()县南七:《境》及.号“县七”。寿昌县南寿昌,故泽县南,“南”,疑“”误。
()□泽:“泽”。泽,《境》载:“草滋茂,牧六畜,”。
()□泽:“泽”。泽,《境》载:“草滋茂,牧六畜,”。
()□□□□号曲泽:《境》曰:“泽迂曲,故号。”曲泽,.号亦载。
()□□□□号曲泽:《境》曰:“泽迂曲,故号。”曲泽,.号亦载。
()□□□南百八:《境》及.号“县南百八”,句“右县南百八。
()□□□南百八:《境》及.号“县南百八”,句“右县南百八。
()按《□□志》:《境》“按《域志》”,.号“……志”。
()按《□□志》:《境》“按《域志》”,.号“……志”。
()□□□归,愍:《境》“骏,愍。”.号“……购归,愍。”
()□□□归,愍:《境》“骏,愍。”.号“……购归,愍。”
()饮鸣喷辔:《境》:“鸣(饮)[]鸣喷辔衔落,。”.号“……龙勒泉。”龙勒泉,.号、《元郡县图志》、《旧唐·志》载。
()饮鸣喷辔:《境》:“鸣(饮)[]鸣喷辔衔落,。”.号“……龙勒泉。”龙勒泉,.号、《元郡县图志》、《旧唐·志》载。
()昔骏□□□□□鸣:.号曰:“……饮鸣喷”,《境》曰:“昔骏,泉,饮嘶鸣”,据补。
()昔骏□□□□□鸣:.号曰:“……饮鸣喷”,《境》曰:“昔骏,泉,饮嘶鸣”,据补。
()今检□□塠:《境》“今验池南土堆”,据补。塠,“堆”俗。
()今检□□塠:《境》“今验池南土堆”,据补。塠,“堆”俗。
()寿昌,右寿昌县南:县南,《境》,.号俱“县南”。据.号及卷渠,支渠皆源县南寿昌,证“”衍。
()寿昌,右寿昌县南:县南,《境》,.号俱“县南”。据.号及卷渠,支渠皆源县南寿昌,证“”衍。
()寿□县:“寿昌县”。
()寿□县:“寿昌县”。
()□□孝武纪:缺“按汉”。《汉》“武帝纪”。
()□□孝武纪:缺“按汉”。《汉》“武帝纪”。
()□歌:《汉·武帝纪》:“(元鼎)秋,涯洼,宝鼎、歌。”据补。
()□歌:《汉·武帝纪》:“(元鼎)秋,涯洼,宝鼎、歌。”据补。
()南阳野暴□□□帝遭刑:《汉·武帝纪》颜古注:“南阳野暴,武帝遭刑。”据补。
()南阳野暴□□□帝遭刑:《汉·武帝纪》颜古注:“南阳野暴,武帝遭刑。”据补。
()屯田敦煌□□□□□□□□□奇异:《武帝纪》颜注曰:“屯田敦煌,旁群野奇(异)”。
()屯田敦煌□□□□□□□□□奇异:《武帝纪》颜注曰:“屯田敦煌,旁群野奇(异)”。
()□□土:《武帝纪》颜注:“土”。
()□□土:《武帝纪》颜注:“土”。
()异:《武帝纪》颜注“欲异”。
()异:《武帝纪》颜注“欲异”。
()《武帝纪》颜注云:“李斐曰:‘南阳野暴,武帝遭刑,屯田敦煌,旁群野奇(异),凡[异],饮。土,持勒绊旁。玩习,久土持勒绊收,献,欲,云。’”。据卷足证今《汉》颜注“奇(异)”及“玩习,久土……”传抄误,“奇异”及“玩习久,土……,句读显易懂。
()《武帝纪》颜注云:“李斐曰:‘南阳野暴,武帝遭刑,屯田敦煌,旁群野奇(异),凡[异],饮。土,持勒绊旁。玩习,久土持勒绊收,献,欲,云。’”。据卷足证今《汉》颜注“奇(异)”及“玩习,久土……”传抄误,“奇异”及“玩习久,土……,句读显易懂。
()支渠:据揆,“支渠”“渠”二渠,抄程颠倒。
()支渠:据揆,“支渠”“渠”二渠,抄程颠倒。
()□□涧:据卷容揆,“二涧”。
()□□涧:据卷容揆,“二涧”。
()县南:《境》,.号。.号“县南。
()县南:《境》,.号。.号“县南。
()石烽,寿昌县石谷。
()石烽,寿昌县石谷。
()寿昌古城,即寿昌城,.号“寿昌城,县二五。”《境》“县北五”,误。据卤涧,寿昌城寿昌县微北二五左右。
()寿昌古城,即寿昌城,.号“寿昌城,县二五。”《境》“县北五”,误。据卤涧,寿昌城寿昌县微北二五左右。
()据.号,城“阶亭驿百八,……曲泽烽二百二,碛,石城。”卷黑鼻县南五,“黑鼻连延紫,即紫。”紫北烽;曲泽烽寿昌县北百九曲泽,卷“……烽,紫北烽”指曲泽烽紫北□烽段。初建汉,建凉李暠,唐废。
()据.号,城“阶亭驿百八,……曲泽烽二百二,碛,石城。”卷黑鼻县南五,“黑鼻连延紫,即紫。”紫北烽;曲泽烽寿昌县北百九曲泽,卷“……烽,紫北烽”指曲泽烽紫北□烽段。初建汉,建凉李暠,唐废。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寿昌县:“阳,……居玉南,故曰阳,汉置,谓南,趣鄯善,莎。”《资治鉴》卷 八业五击吐谷浑,“卫尉卿刘权伊吾,击吐谷浑,青,虏获千余,乘胜追击,伏俟城。”伊吾指业薛雄玉击伊吾,《隋·刘权传》:“业五,征吐谷浑,权率众伊吾……”《隋·赵传》“合河。”击吐谷浑敦煌阳,沿南鄯善青,非取伊吾.卷鄯善六二,寿昌,阳。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寿昌县:“阳,……居玉南,故曰阳,汉置,谓南,趣鄯善,莎。”《资治鉴》卷 八业五击吐谷浑,“卫尉卿刘权伊吾,击吐谷浑,青,虏获千余,乘胜追击,伏俟城。”伊吾指业薛雄玉击伊吾,《隋·刘权传》:“业五,征吐谷浑,权率众伊吾……”《隋·赵传》“合河。”击吐谷浑敦煌阳,沿南鄯善青,非取伊吾.卷鄯善六二,寿昌,阳。
()羌亭:即破羌亭,《境》、.、.号载。
()羌亭:即破羌亭,《境》、.、.号载。
()域传曰六千百:《汉·域传》:“鄯善……六千百。”
()域传曰六千百:《汉·域传》:“鄯善……六千百。”
()《汉·域传》:“……葭苇,柽柳,胡桐,草。随畜牧逐草,驴,橐。.号《胡桐诗》:“骞识胡桐,元姑臧赤岸,异乌桑阴攘攘,枝杏叶密蒙笼,徒劳夏筇节,漫楼兰藂(丛),恨玉□,泪痕滴怨秋。” 《显传》:“崎岖薄瘠。俗衣服粗汉,蚝褐异。”
()《汉·域传》:“……葭苇,柽柳,胡桐,草。随畜牧逐草,驴,橐。.号《胡桐诗》:“骞识胡桐,元姑臧赤岸,异乌桑阴攘攘,枝杏叶密蒙笼,徒劳夏筇节,漫楼兰藂(丛),恨玉□,泪痕滴怨秋。” 《显传》:“崎岖薄瘠。俗衣服粗汉,蚝褐异。”
()……宛,,…骠侯赵破奴击,虏:《汉·域传》“骠”“票”。曰:“初,武帝骞言,甘欲宛诸,,余辈,楼兰、姑,苦,攻劫汉王恢,匈奴耳,令兵遮汉。……武帝遣票侯赵破奴,属骑及郡兵击姑。王恢楼兰苦,令恢佐破奴兵,破奴骑七百,虏楼兰王,遂破姑,暴兵威乌孙、宛属。”
()……宛,,…骠侯赵破奴击,虏:《汉·域传》“骠”“票”。曰:“初,武帝骞言,甘欲宛诸,,余辈,楼兰、姑,苦,攻劫汉王恢,匈奴耳,令兵遮汉。……武帝遣票侯赵破奴,属骑及郡兵击姑。王恢楼兰苦,令恢佐破奴兵,破奴骑七百,虏楼兰王,遂破姑,暴兵威乌孙、宛属。”
()凶奴兵击楼兰:《汉·域传》:“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兵击,楼兰遣质匈奴,质汉。”
()凶奴兵击楼兰:《汉·域传》:“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兵击,楼兰遣质匈奴,质汉。”
()垂近汉龙堆……汉匈奴反:《汉·域传》:“楼兰垂,近汉,龙堆,乏草,导,负儋粮,送迎汉,吏卒寇。惩艾汉。复匈奴反,遮杀汉。”《魏·域传》:“鄯善,……沙卤,草,北即龙堆。”
()垂近汉龙堆……汉匈奴反:《汉·域传》:“楼兰垂,近汉,龙堆,乏草,导,负儋粮,送迎汉,吏卒寇。惩艾汉。复匈奴反,遮杀汉。”《魏·域传》:“鄯善,……沙卤,草,北即龙堆。”
()介:《汉·域传》“介”二,“屏语”。
()介:《汉·域传》“介”二,“屏语”。
()……北北沙碛:.号“皆沙碛”,《境》。
()……北北沙碛:.号“皆沙碛”,《境》。
()屯城:《境》、.号详载,唯城周及城墙阔未。卷引《汉·域传》。
()屯城:《境》、.号详载,唯城周及城墙阔未。卷引《汉·域传》。
()二百卅播仙镇六百:.号,城“石城镇二百”;据《唐·志),城播仙镇五百。卷六石城城沿且末河播仙镇,程。城,《境》亦载。
()二百卅播仙镇六百:.号,城“石城镇二百”;据《唐·志),城播仙镇五百。卷六石城城沿且末河播仙镇,程。城,《境》亦载。
():《境》:“石城北”,.号:“南石城镇。”
():《境》:“石城北”,.号:“南石城镇。”
()卷二蒲桃城详载。
()卷二蒲桃城详载。
()险:.号“险阻”。
()险:.号“险阻”。
()《汉·域传》:“鄯善汉冲,且末二百二。”《魏·域传》: “凉州既,鄯善‘唇亡齿寒,,今武威魏灭,及。若,,取亡必近,绝,支久。’乃断塞,域贡献,历。鄯善,复。”曰:“玉,流沙,二千鄯善。” 《隋·裴矩传》:“南鄯善,阗,朱俱波,葱岭,……”汉唐五,鄯善交贸易必。
()《汉·域传》:“鄯善汉冲,且末二百二。”《魏·域传》: “凉州既,鄯善‘唇亡齿寒,,今武威魏灭,及。若,,取亡必近,绝,支久。’乃断塞,域贡献,历。鄯善,复。”曰:“玉,流沙,二千鄯善。” 《隋·裴矩传》:“南鄯善,阗,朱俱波,葱岭,……”汉唐五,鄯善交贸易必。
()南□□□□城百八:屯城石城镇百八,缺:“镇屯”。
()南□□□□城百八:屯城石城镇百八,缺:“镇屯”。
()《唐.志》:“沙州寿昌县阳故城,蒲昌南岸千。蒲昌南岸,七屯城,汉伊脩城。八石城镇,汉楼兰,亦鄯善,蒲昌南百,康艳典镇域。”.号、《境》皆石城沙州千五百八,指。
()《唐.志》:“沙州寿昌县阳故城,蒲昌南岸千。蒲昌南岸,七屯城,汉伊脩城。八石城镇,汉楼兰,亦鄯善,蒲昌南百,康艳典镇域。”.号、《境》皆石城沙州千五百八,指。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石城镇千五百”,指。《显传》曰:“沙河恶鬼、热,遇则皆,。飞鸟,兽。遍极,欲求渡,则莫拟,唯枯骨标识耳。七,计千五百,鄯善。”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石城镇千五百”,指。《显传》曰:“沙河恶鬼、热,遇则皆,。飞鸟,兽。遍极,欲求渡,则莫拟,唯枯骨标识耳。七,计千五百,鄯善。”
()卷城城播仙镇,石城镇程合。《唐·志》: “(石城镇)二百城,亦谓弩支城,艳典筑,勒井,渡且末河,五百播仙镇,故且末。”线合,程异。《洛阳伽蓝》卷五:“鄯善千六百且末城。”《唐域》卷二:“(且末)北千余,纳缚波故,即楼兰。”程卷。
()卷城城播仙镇,石城镇程合。《唐·志》: “(石城镇)二百城,亦谓弩支城,艳典筑,勒井,渡且末河,五百播仙镇,故且末。”线合,程异。《洛阳伽蓝》卷五:“鄯善千六百且末城。”《唐域》卷二:“(且末)北千余,纳缚波故,即楼兰。”程卷。
()蒲桃城北播仙镇百,线穿碛,缺草,故。
()蒲桃城北播仙镇百,线穿碛,缺草,故。
()即吐谷浑,鄯善索库,柴达木盆宁,基沿今青疆。 《洛阳伽蓝》卷五“吐谷浑千五百,鄯善城。”即.《资治鉴》卷八业五炀帝“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屯田,扞御吐谷浑,域。”
()即吐谷浑,鄯善索库,柴达木盆宁,基沿今青疆。 《洛阳伽蓝》卷五“吐谷浑千五百,鄯善城。”即.《资治鉴》卷八业五炀帝“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屯田,扞御吐谷浑,域。”
()北魏灭北凉,沮渠讳率鄯善迁昌;北魏击焉耆、龟兹亦。《显传》:鄯替“复北五,焉夷。”
()北魏灭北凉,沮渠讳率鄯善迁昌;北魏击焉耆、龟兹亦。《显传》:鄯替“复北五,焉夷。”
()《境》、.号及卷萨毗城:“险阻,恒吐蕃,吐谷浑绝。”拙《沙州伊州志反映题》(《敦煌辑刊》)亦详考。
()《境》、.号及卷萨毗城:“险阻,恒吐蕃,吐谷浑绝。”拙《沙州伊州志反映题》(《敦煌辑刊》)亦详考。
().号“鄯善城,周千六百步,石城二步。汉鄯善城,今墔(摧)坏。”《境》。
().号“鄯善城,周千六百步,石城二步。汉鄯善城,今墔(摧)坏。”《境》。
().号“古屯城,屯城北。”《境》“故屯城,石城北。”
().号“古屯城,屯城北。”《境》“故屯城,石城北。”
()《境》、.号蒲桃城城,卷足补二志足。
()《境》、.号蒲桃城城,卷足补二志足。
()玉阳百及冬夏增减:《汉·域传》“玉,阳百”,“冬夏增减”,据补。
()玉阳百及冬夏增减:《汉·域传》“玉,阳百”,“冬夏增减”,据补。
()《汉·域传》:“且末,王治且末城”。据《境》,.号播仙镇,句“播仙镇,右且末王且末城”。
()《汉·域传》:“且末,王治且末城”。据《境》,.号播仙镇,句“播仙镇,右且末王且末城”。
()《汉·域传》:“且未皆五谷,土草木,畜产兵,略汉,……”。
()《汉·域传》:“且未皆五谷,土草木,畜产兵,略汉,……”。
()《隋·吐谷浑传》:隋业五击败吐谷浑,“故皆空,临羌城,且末,祁连南,雪北,千,南北二千,皆隋。置郡县镇戍,罪徙居。《隋·炀帝纪》:业五六“癸丑,置,河源、鄯善、且末郡。” 《隋·薜衡传》:炀帝杀衡,“……妻徙且末。”
()《隋·吐谷浑传》:隋业五击败吐谷浑,“故皆空,临羌城,且末,祁连南,雪北,千,南北二千,皆隋。置郡县镇戍,罪徙居。《隋·炀帝纪》:业五六“癸丑,置,河源、鄯善、且末郡。” 《隋·薜衡传》:炀帝杀衡,“……妻徙且末。”
沙州督府图
.号
.号
(缺)
(缺)
甘露
甘露
右武六六酉甘露□(降),□□(弥漫)五()。/
右武六六酉甘露□(降),□□(弥漫)五()。/
木连
木连
右唐调露元敦煌乡董端园木/连。/
右唐调露元敦煌乡董端园木/连。/
甘露
甘露
右唐垂拱董端()园,[甘]露降树(),垂流
右唐垂拱董端()园,[甘]露降树(),垂流
池()()/,昼夜绝。/
池()()/,昼夜绝。/
野谷
野谷
右唐圣皇帝垂拱,野谷武兴川,苗/ 二尺,□(散)似蓬(),葵黄赤,似葵/肥脂,抄(炒)□(麨 ),□(甘)热(),收百石,充粮。/
右唐圣皇帝垂拱,野谷武兴川,苗/ 二尺,□(散)似蓬(),葵黄赤,似葵/肥脂,抄(炒)□(麨 ),□(甘)热(),收百石,充粮。/
瑞石
瑞石
右唐乾封元□□(百姓)严洪爽城李王庙侧/件石(),翠碧,赤古云:卅卜/七百。奏瑞,封岳,咸置寺观,号/寿,州瑞石,遂寺观号灵图。/
右唐乾封元□□(百姓)严洪爽城李王庙侧/件石(),翠碧,赤古云:卅卜/七百。奏瑞,封岳,咸置寺观,号/寿,州瑞石,遂寺观号灵图。/
雀
雀
右咸亨二百姓□(王)昌康乡获/雀 双(),驯善惊,即。/
右咸亨二百姓□(王)昌康乡获/雀 双(),驯善惊,即。/
黄龙/
黄龙/
右唐弘元腊宗帝,夜崇/寺僧徒集及官,空[]黄龙(),/丈,髯须丽,精,首北升,尾[垂]南(),/即奏,制瑞。/
右唐弘元腊宗帝,夜崇/寺僧徒集及官,空[]黄龙(),/丈,髯须丽,精,首北升,尾[垂]南(),/即奏,制瑞。/
五鸟
五鸟
右周授二百姓阴嗣鉴康乡武/孝园五鸟,冠,翅尾五,丹嘴赤足,/合州官百姓,群鸟随,青、黄、赤、、黑/五具备,冠,甚驯善。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曰:‘鸟,则。’/(止)武孝园(),阴嗣鉴。臣:阴,/;鉴,,显。”/ 扬 庆云
右周授二百姓阴嗣鉴康乡武/孝园五鸟,冠,翅尾五,丹嘴赤足,/合州官百姓,群鸟随,青、黄、赤、、黑/五具备,冠,甚驯善。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曰:‘鸟,则。’/(止)武孝园(),阴嗣鉴。臣:阴,/;鉴,,显。”/ 扬 庆云
右周授二冬,支崔撝状称:“今/冬卯五云扶,阔丈,,/校倍。北()辰(),复五云抱[](),彩甚/鲜。官百姓,咸圣皇帝陛/符。”刺史李亏奏: “谨检《瑞图》曰:/‘圣,,。’曰:‘孝则景云游。’/巳北咸云:诸/赦,亦五云抱。”/
右周授二冬,支崔撝状称:“今/冬卯五云扶,阔丈,,/校倍。北()辰(),复五云抱[](),彩甚/鲜。官百姓,咸圣皇帝陛/符。”刺史李亏奏: “谨检《瑞图》曰:/‘圣,,。’曰:‘孝则景云游。’/巳北咸云:诸/赦,亦五云抱。”/
蒲昌五
蒲昌五
右周授二腊,石城镇康拂耽延弟舍拨状/称:“蒲昌旧浊黑混杂,八,清/彻(澈)底,五。及竺婆罗云:‘圣/,即清,波。奴欢,请奏圣/。’”刺史李亏奏云:“淮五,瑞。谨检《瑞/图·礼升威仪》曰:‘君乘土王,政,则河傔/[]夷()。’魏涂兆,土昌。”/
右周授二腊,石城镇康拂耽延弟舍拨状/称:“蒲昌旧浊黑混杂,八,清/彻(澈)底,五。及竺婆罗云:‘圣/,即清,波。奴欢,请奏圣/。’”刺史李亏奏云:“淮五,瑞。谨检《瑞/图·礼升威仪》曰:‘君乘土王,政,则河傔/[]夷()。’魏涂兆,土昌。”/
狼
狼
右周授二,百姓阴守忠状称:狼频守/忠庄,及畜皆伤,雪。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云:‘王,仁智悊,即;准/,则。’云:‘周宣王狼,禾戈(犬戎)服()。’显陛/仁智悊,[准],[夷]宾服征()。阴守忠庄/,阴,臣,臣守忠陛。件瑞,诸/州皆,陛统殊征号,易服,延 /圣寿。阳鸟叠暎(映),澄辉;瑞鸟摛祥,景/云共;胡戎唱,议圣君;遐迩讴谣,嘉周/宝。”/
右周授二,百姓阴守忠状称:狼频守/忠庄,及畜皆伤,雪。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云:‘王,仁智悊,即;准/,则。’云:‘周宣王狼,禾戈(犬戎)服()。’显陛/仁智悊,[准],[夷]宾服征()。阴守忠庄/,阴,臣,臣守忠陛。件瑞,诸/州皆,陛统殊征号,易服,延 /圣寿。阳鸟叠暎(映),澄辉;瑞鸟摛祥,景/云共;胡戎唱,议圣君;遐迩讴谣,嘉周/宝。”/
歌谣:
歌谣:
皇圣氏,王祖()。武昭王,承剪商;谁/武,圣皇;穆.九族,绥彼;遵礼仪,调阴阳,/农五谷,庚千箱;载兴,载构堂,八窻(窗)闼,圆/;济济,流洋洋;堂兴,百揆;庶,皴[鼓]朦(),/肃肃,幽察,。千龄(),攸;俗仁/礼,怀孝;帝广运,圣寿遐延,,昭干,枝百,福祚。惟彼浴(洛)邑(),/圣营;惟彼河,皇清,穆穆帝,/圣,浩浩渎,皇;福兮祐兮,/圣兮;盛兮昌兮,皇兮。/
皇圣氏,王祖()。武昭王,承剪商;谁/武,圣皇;穆.九族,绥彼;遵礼仪,调阴阳,/农五谷,庚千箱;载兴,载构堂,八窻(窗)闼,圆/;济济,流洋洋;堂兴,百揆;庶,皴[鼓]朦(),/肃肃,幽察,。千龄(),攸;俗仁/礼,怀孝;帝广运,圣寿遐延,,昭干,枝百,福祚。惟彼浴(洛)邑(),/圣营;惟彼河,皇清,穆穆帝,/圣,浩浩渎,皇;福兮祐兮,/圣兮;盛兮昌兮,皇兮。/
圣皇皇,抚临;南北,思服,秃狂瞽,侵/土;皇赫.怒,爰整旅;荒徼,各;/穆穆圣君,祐;圣皇谁,皇圣,.,祜。/永淳季,皇升王京;丧考,聊,裴徐/舋(釁)(),淮波惊;皇皇圣,服横;绥/,威(佳)兵;谋独运,鉴孔;危邦静,乱/俗;河图洛,龟皆(背)龙胸;/圣临,永昌帝业。既营室,爰构堂,堰,/;包含五,吐纳,傍洞八牖,制九房, 百/荐趾,膺乾统,,,,/非。寿,.龄,黄[,蒲昌]沙(); /邻蕃服,浑乡;昔寇盗,禾麦调(凋)伤;扰扰,/ 百姓遑遑;圣哀念,赐惟良;[既抚]既育,引[](),昔/靡单袴,今裳,春兰秋菊,绝.芳。/
圣皇皇,抚临;南北,思服,秃狂瞽,侵/土;皇赫.怒,爰整旅;荒徼,各;/穆穆圣君,祐;圣皇谁,皇圣,.,祜。/永淳季,皇升王京;丧考,聊,裴徐/舋(釁)(),淮波惊;皇皇圣,服横;绥/,威(佳)兵;谋独运,鉴孔;危邦静,乱/俗;河图洛,龟皆(背)龙胸;/圣临,永昌帝业。既营室,爰构堂,堰,/;包含五,吐纳,傍洞八牖,制九房, 百/荐趾,膺乾统,,,,/非。寿,.龄,黄[,蒲昌]沙(); /邻蕃服,浑乡;昔寇盗,禾麦调(凋)伤;扰扰,/ 百姓遑遑;圣哀念,赐惟良;[既抚]既育,引[](),昔/靡单袴,今裳,春兰秋菊,绝.芳。/
右唐载初元俗百姓采/件歌谣,具件讫。/
右唐载初元俗百姓采/件歌谣,具件讫。/
沙州督府图卷
沙州督府图卷
[题]
[题]
.号,卷末题“沙州督府图卷。”卷首残缺,仅存敦煌祥瑞及首歌谣,共七八,.号《沙州督府图》百零二五百容完,.号《沙州图卷》述卷“二,,敦煌县”符合。
.号,卷末题“沙州督府图卷。”卷首残缺,仅存敦煌祥瑞及首歌谣,共七八,.号《沙州督府图》百零二五百容完,.号《沙州图卷》述卷“二,,敦煌县”符合。
[校注]
[校注]
()甘露□□□五:.号《沙州督府图》“甘露降,弥漫五。”
()甘露□□□五:.号《沙州督府图》“甘露降,弥漫五。”
()董端:.号“董靖”,误。
()董端:.号“董靖”,误。
()露降树:“露”夺,.号“甘露降树”,据补。
()露降树:“露”夺,.号“甘露降树”,据补。
()垂流池:池,.号“”。
()垂流池:池,.号“”。
()□似蓬:.号“散似蓬”。
()□似蓬:.号“散似蓬”。
()钞□□热:.号“炒麨,甘热”。
()钞□□热:.号“炒麨,甘热”。
()□□严洪爽:.号“百姓严洪爽”。
()□□严洪爽:.号“百姓严洪爽”。
()□昌:.号“王昌”。
()□昌:.号“王昌”。
()空黄龙:“”夺,.号“空黄龙,据补。
()空黄龙:“”夺,.号“空黄龙,据补。
()尾南:.号“尾垂南”,据补。
()尾南:.号“尾垂南”,据补。
():.号“止”,据。
():.号“止”,据。
()北辰:北,误。.号“辰”,据。
()北辰:北,误。.号“辰”,据。
()抱:“抱”夺,.号“抱”。
()抱:“抱”夺,.号“抱”。
()则河傔夷。“夷”,夺,.号“则河傔夷”,据补
()则河傔夷。“夷”,夺,.号“则河傔夷”,据补
。
。
()禾戈服:.号“犬戎服”,据。
()禾戈服:.号“犬戎服”,据。
():宾服征。..号“准,夷宾服征”,据补。
():宾服征。..号“准,夷宾服征”,据补。
()王祖:夺,.号 :“王祖,稷,故诗谓尊祖。”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敦煌石室遗》)“王”夺“王”二。
()王祖:夺,.号 :“王祖,稷,故诗谓尊祖。”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敦煌石室遗》)“王”夺“王”二。
()皴朦:.号:“皴鼓朦”,据补。
()皴朦:.号:“皴鼓朦”,据补。
()千龄:,.号“钟”。
()千龄:,.号“钟”。
()惟彼浴邑:浴,误。.号“惟彼洛邑”,据。
()惟彼浴邑:浴,误。.号“惟彼洛邑”,据。
()裴徐舋:舋“釁”。
()裴徐舋:舋“釁”。
()黄沙,句夺,.号“黄,蒲昌沙”,据补。
()黄沙,句夺,.号“黄,蒲昌沙”,据补。
()既育引:夺,.号“既抚既育,引”,据补。
()既育引:夺,.号“既抚既育,引”,据补。
沙州城土境
.号
.号
(残)
(残)
今窟置(?),永八癸丑(壬)()□建窟,今汉/乾祐二酉,算伍佰玖拾陆。沙州城,案汉弟六武/帝元鼎六甲(庚午)(),赵破奴奉领甘、肃、瓜州筑造,/今汉乾祐六酉,算千五()。
今窟置(?),永八癸丑(壬)()□建窟,今汉/乾祐二酉,算伍佰玖拾陆。沙州城,案汉弟六武/帝元鼎六甲(庚午)(),赵破奴奉领甘、肃、瓜州筑造,/今汉乾祐六酉,算千五()。
沙州城土境:/
沙州城土境:/
京千七百五九,洛阳千六百九()。 :()瓜州/百九(),石城千五百八()。北州千百八()。甘泉,州/五百。贰泉,州百。盐池,州五。 盐池,州/百七()。 北盐池,州北卅五()。 玉泉,州北百八五()。兴胡泊,州北/百()。 阚冢,州廿()。河仓城,州北二百()。城,州北六()。/塞城,州五。效谷城,州北()土,州南。雨,州二。.,州北()。李王庙,州八。芝池,北池。鸣沙,州/南七。 危,州南()。黄釜,州百七。犭盖 ,州/南百七五。南,州南二百五。硖石,州南二百卅。/,州南二百五。石泉,州百八六。鸟,州北百/九。石槽,州北百卅。,州北百七[]。寿昌县,北州/百廿。(黑)鼻,县南五。姚阅,县南百八。龙/勒,县南百八()。紫亭,县南百九八。泽,县/七。曲泽,县北百九。龙勒泉,县南百八()。龙堆泉,县/南五。寿昌,县南,圆。渠,县南。石涧,县/南。卤涧,县南。玉,县北百六。破羌亭,县/六五。寿昌城,县廿五()。□□湖,。县,/瓜州百五()。沙州瓜州,宜瓜,故号瓜州,始改/沙州()。
京千七百五九,洛阳千六百九()。 :()瓜州/百九(),石城千五百八()。北州千百八()。甘泉,州/五百。贰泉,州百。盐池,州五。 盐池,州/百七()。 北盐池,州北卅五()。 玉泉,州北百八五()。兴胡泊,州北/百()。 阚冢,州廿()。河仓城,州北二百()。城,州北六()。/塞城,州五。效谷城,州北()土,州南。雨,州二。.,州北()。李王庙,州八。芝池,北池。鸣沙,州/南七。 危,州南()。黄釜,州百七。犭盖 ,州/南百七五。南,州南二百五。硖石,州南二百卅。/,州南二百五。石泉,州百八六。鸟,州北百/九。石槽,州北百卅。,州北百七[]。寿昌县,北州/百廿。(黑)鼻,县南五。姚阅,县南百八。龙/勒,县南百八()。紫亭,县南百九八。泽,县/七。曲泽,县北百九。龙勒泉,县南百八()。龙堆泉,县/南五。寿昌,县南,圆。渠,县南。石涧,县/南。卤涧,县南。玉,县北百六。破羌亭,县/六五。寿昌城,县廿五()。□□湖,。县,/瓜州百五()。沙州瓜州,宜瓜,故号瓜州,始改/沙州()。
(非土境容,故录)
(非土境容,故录)
[题]
[题]
.号背,《敦煌遗索引》:“,……背沙州志,未抄完。”《敦煌宝藏》亦《沙州志》。提《沙州城土境》,故据取《沙州城土境》。卷首残,尾未抄完,沙州土境容,共二,二沙州土境涉,故校录。
.号背,《敦煌遗索引》:“,……背沙州志,未抄完。”《敦煌宝藏》亦《沙州志》。提《沙州城土境》,故据取《沙州城土境》。卷首残,尾未抄完,沙州土境容,共二,二沙州土境涉,故校录。
[校注]
[校注]
()永八癸丑:永,晋穆帝号,永八壬,误,故。
()永八癸丑:永,晋穆帝号,永八壬,误,故。
()汉弟六武帝:“六”衍。元鼎六甲:元鼎六庚午,误,故。
()汉弟六武帝:“六”衍。元鼎六甲:元鼎六庚午,误,故。
()今汉乾祜六乙酉算千五:“五”衍“”。
()今汉乾祜六乙酉算千五:“五”衍“”。
()《典》卷七。《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南千七百。南千五百六。” 《旧唐·志》沙州“京北千六百五,千百九。”
()《典》卷七。《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南千七百。南千五百六。” 《旧唐·志》沙州“京北千六百五,千百九。”
()瓜州百九:,。《元郡县图志》卷“瓜州百”。据.号《沙州督府图》苦,瓜州鱼泉驿百五,百二,据鱼泉驿,鱼泉驿沙州百八五,五;故沙州瓜州程百五、百五载。瓜、沙州,各差异。
()瓜州百九:,。《元郡县图志》卷“瓜州百”。据.号《沙州督府图》苦,瓜州鱼泉驿百五,百二,据鱼泉驿,鱼泉驿沙州百八五,五;故沙州瓜州程百五、百五载。瓜、沙州,各差异。
()石城千五百八:.号《沙州伊州志》、《寿昌县境》。《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右城镇千五百。”
()石城千五百八:.号《沙州伊州志》、《寿昌县境》。《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右城镇千五百。”
()《元郡县图志》卷州“南沙州千百。”.号《州图》:“南沙州千百六”。
()《元郡县图志》卷州“南沙州千百。”.号《州图》:“南沙州千百六”。
()州百七:.、.号百七。唯稍异,.号“州北”,.号“县北”。
()州百七:.、.号百七。唯稍异,.号“州北”,.号“县北”。
()州北五:.,.号五。
()州北五:.,.号五。
().号“县北七”,.号“城八五”。
().号“县北七”,.号“城八五”。
().号,.号“百五”。
().号,.号“百五”。
()州:.,.号“县北”。
()州:.,.号“县北”。
()河仓城:.号,.号“阿仓城”。二百,.号,.号“二百”。
()河仓城:.号,.号“阿仓城”。二百,.号,.号“二百”。
()州北:.、.号“州北”,“”"衍。
()州北:.、.号“州北”,“”"衍。
():.号“”。
():.号“”。
().号“州北五步”。
().号“州北五步”。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危,县南,峰,故危。”.号《陇李氏修功》:“敦煌南,曰危,积阴,坤,凝质形良,崚嶒千峰,磅礴。”
()《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危,县南,峰,故危。”.号《陇李氏修功》:“敦煌南,曰危,积阴,坤,凝质形良,崚嶒千峰,磅礴。”
()《寿昌县境》。
()《寿昌县境》。
()《元郡县图志》卷:“龙勒,县南百八龙勒。”
()《元郡县图志》卷:“龙勒,县南百八龙勒。”
()县廿五:《寿昌县境》“县北五”。
()县廿五:《寿昌县境》“县北五”。
()《元郡县图志》卷。.号苦“百廿。”
()《元郡县图志》卷。.号苦“百廿。”
()《元郡县图志》卷魏“帝罢镇瓜州,,寻改义州,庄帝改瓜州,……武二土,置瓜州,五改沙州。”
()《元郡县图志》卷魏“帝罢镇瓜州,,寻改义州,庄帝改瓜州,……武二土,置瓜州,五改沙州。”
沙州督府图
沙州督府图
.号
.号
(缺)
(缺)
草,□□□
草,□□□
流八,硖()
流八,硖()
草。北流硖谷,
草。北流硖谷,
流曝(瀑)布桂鹤
流曝(瀑)布桂鹤
蔽亏,深谷
蔽亏,深谷
,草木,()
,草木,()
春,仲夏()
春,仲夏()
秋即,
秋即,
杂鸟,
杂鸟,
,寸(),
,寸(),
曲野,犛()
曲野,犛()
狼虫豹窟穴,
狼虫豹窟穴,
亭镇(),
亭镇(),
烽。北流六阙烽(),亦/鸣沙流(),流,峰岫恒。俄/深谷陵,崖谷,峰危似削,孤岫/画;夕疑,朝干霄。井泉(),沙掩,/驰践,若雷()。石,亦/草木。北流八,百姓造堰,号/圈()。堰南北百五步,阔廿步,二/丈,五灌田园。荷锸云,决/渠降雨,腴泾,浊河()。节/雨,谷雪,夏,暖雪消,雪/河,朝减夕涨。北流卌/沙州城(),派溉灌。北流北府();流/河();南流二:农渠,阳渠();州/北渠,北乡渠();圈/渠,州北流,宜秋渠()。州城/渠侧,流觞曲,草园,豪族流,/足。土棘,鸟则号;五谷皆/饶,唯稻黍。溉田即尽,流/派。/
烽。北流六阙烽(),亦/鸣沙流(),流,峰岫恒。俄/深谷陵,崖谷,峰危似削,孤岫/画;夕疑,朝干霄。井泉(),沙掩,/驰践,若雷()。石,亦/草木。北流八,百姓造堰,号/圈()。堰南北百五步,阔廿步,二/丈,五灌田园。荷锸云,决/渠降雨,腴泾,浊河()。节/雨,谷雪,夏,暖雪消,雪/河,朝减夕涨。北流卌/沙州城(),派溉灌。北流北府();流/河();南流二:农渠,阳渠();州/北渠,北乡渠();圈/渠,州北流,宜秋渠()。州城/渠侧,流觞曲,草园,豪族流,/足。土棘,鸟则号;五谷皆/饶,唯稻黍。溉田即尽,流/派。/
苦()
苦()
右源瓜州北五(),卤涧;流瓜州/城北余,南流百廿瓜州县南/南(),号苦。卅沙州故鱼泉驿/南(),/北流五,北流沙州阶亭驿/南,即北流廉迁烽,北廿余散沙(磠)。/
右源瓜州北五(),卤涧;流瓜州/城北余,南流百廿瓜州县南/南(),号苦。卅沙州故鱼泉驿/南(),/北流五,北流沙州阶亭驿/南,即北流廉迁烽,北廿余散沙(磠)。/
独河
独河
右源瓜州南百,流沙州敦煌县/南。雨即流(),雨竭涸。/
右源瓜州南百,流沙州敦煌县/南。雨即流(),雨竭涸。/
悬泉
悬泉
右州百卅()。石崖腹(),泉傍细/流, 即绝。,即;,/即。《凉录·异志》云:汉贰李广/伐宛,,兵众渴乏,广[]乃掌/拓(),仰悲誓,佩剑刺,飞泉涌,济/。皆足,盈。侧悬崖,故曰悬泉()。/
右州百卅()。石崖腹(),泉傍细/流, 即绝。,即;,/即。《凉录·异志》云:汉贰李广/伐宛,,兵众渴乏,广[]乃掌/拓(),仰悲誓,佩剑刺,飞泉涌,济/。皆足,盈。侧悬崖,故曰悬泉()。/
七渠:
七渠:
宜秋渠,廿。/右源州南廿五,引甘泉。岸修堰,/ 丈,阔丈五尺;渠宜晚禾,号宜/秋渠()。/
宜秋渠,廿。/右源州南廿五,引甘泉。岸修堰,/ 丈,阔丈五尺;渠宜晚禾,号宜/秋渠()。/
孟授渠,廿()。/右据《凉录》,敦煌守赵郡孟敏州南/八甘泉
孟授渠,廿()。/右据《凉录》,敦煌守赵郡孟敏州南/八甘泉
乡斗渠溉田,百姓蒙赖,/号()。/
乡斗渠溉田,百姓蒙赖,/号()。/
阳渠,五()。
阳渠,五()。
右源州南,引甘泉。旧渠。据《凉/录》,刺史杨宣移流造五石斗(),堰溉/田,赖,号。/
右源州南,引甘泉。旧渠。据《凉/录》,刺史杨宣移流造五石斗(),堰溉/田,赖,号。/
乡渠,廿()。
乡渠,廿()。
右源州南八甘泉圈堰流,/造堰拥七(),八尺,阔尺,诸乡共造,/号乡渠。/
右源州南八甘泉圈堰流,/造堰拥七(),八尺,阔尺,诸乡共造,/号乡渠。/
北府渠,卌五。
北府渠,卌五。
右源州甘泉,河斗,渠/北,破坏,凉刺史杨宣粟斛,/买石修,今坏。斗垒石,卌步,阔丈,/丈。昔敦煌置南府、北府,府渠()。/
右源州甘泉,河斗,渠/北,破坏,凉刺史杨宣粟斛,/买石修,今坏。斗垒石,卌步,阔丈,/丈。昔敦煌置南府、北府,府渠()。/
丈渠,五。
丈渠,五。
右源州甘泉,河斗南修/堰,穿渠,渠阔丈,号()。/
右源州甘泉,河斗南修/堰,穿渠,渠阔丈,号()。/
阴渠,七()。
阴渠,七()。
右州南六甘泉。据《凉录》,敦煌守/阴澹乡斗渠溉田,百姓蒙,/号()。
右州南六甘泉。据《凉录》,敦煌守/阴澹乡斗渠溉田,百姓蒙,/号()。
壕堑,阔()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右壕南角泉,,流绕城/周匝,北隅,合流北,城七,投河()。/
壕堑,阔()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右壕南角泉,,流绕城/周匝,北隅,合流北,城七,投河()。/
泽:
泽:
泉泽
泉泽
右州卌七。泽泉,号。/
右州卌七。泽泉,号。/
卌泽,五,南北五。/右州北卌,池,周二百步,堪沤麻,众/,号。/
卌泽,五,南北五。/右州北卌,池,周二百步,堪沤麻,众/,号。/
井泽,卅,南北廿。右州北五。《汉·域传》,汉遣破羌/辛武贤讨昆弥,敦煌,遣按,悉穿/井,号泽曰井泽()。/
井泽,卅,南北廿。右州北五。《汉·域传》,汉遣破羌/辛武贤讨昆弥,敦煌,遣按,悉穿/井,号泽曰井泽()。/
二堰:
二堰:
圈堰
圈堰
右州南廿五,汉元鼎六造,依圈造,/焉。周五步,凉,甘湍/激(),复。/
右州南廿五,汉元鼎六造,依圈造,/焉。周五步,凉,甘湍/激(),复。/
城堰,丈五尺,丈,阔二丈。
城堰,丈五尺,丈,阔二丈。
右州北百七。堰苦溉田,承造/堰,百姓溉灌,刺史李亏造,百/姓欣庆。亏,汉丞蔡(),陇徙居/幽州范阳。五.祖司空诉,尚魏()祖/舅阳王杜(超)(),,忆城,()祖/范阳筑城,俗号城李。随(隋)/氏族,,城李氏()。/周圣皇帝赐亏城县,故/堰城堰。/
右州北百七。堰苦溉田,承造/堰,百姓溉灌,刺史李亏造,百/姓欣庆。亏,汉丞蔡(),陇徙居/幽州范阳。五.祖司空诉,尚魏()祖/舅阳王杜(超)(),,忆城,()祖/范阳筑城,俗号城李。随(隋)/氏族,,城李氏()。/周圣皇帝赐亏城县,故/堰城堰。/
故堤,丈,阔丈五尺。
故堤,丈,阔丈五尺。
右州北百廿步。按《六春秋》,嘉兴,/凉王李歆且[沮]渠蒙逊败酒泉怀/城(),歆灭。弟恂敦煌守,诸弃/敦煌奔北。蒙逊索元绪敦煌守,绪/险恶,,郡宋承义()、弘恂郡/惠政,密遣招恂,九率千骑敦煌(),索(元)绪/奔,宋承义推恂冠、凉州刺史。蒙/逊遣政率众攻恂,恂闭。五/春,蒙逊率众二攻敦煌,遗恂,论兴亡/运()。恂答。二,堤,灌城,恂/壮土千,连板桥,潜欲决堤,悉蒙逊擒,/佐劝恂曰:“今弥盛,继,虽/熊武,决,宜遣降,击。”/恂遣请降,逊。左史宋承义、武卫/弘降逊,恂杀()。堤毁/灭,唯趾步存。/
右州北百廿步。按《六春秋》,嘉兴,/凉王李歆且[沮]渠蒙逊败酒泉怀/城(),歆灭。弟恂敦煌守,诸弃/敦煌奔北。蒙逊索元绪敦煌守,绪/险恶,,郡宋承义()、弘恂郡/惠政,密遣招恂,九率千骑敦煌(),索(元)绪/奔,宋承义推恂冠、凉州刺史。蒙/逊遣政率众攻恂,恂闭。五/春,蒙逊率众二攻敦煌,遗恂,论兴亡/运()。恂答。二,堤,灌城,恂/壮土千,连板桥,潜欲决堤,悉蒙逊擒,/佐劝恂曰:“今弥盛,继,虽/熊武,决,宜遣降,击。”/恂遣请降,逊。左史宋承义、武卫/弘降逊,恂杀()。堤毁/灭,唯趾步存。/
殿,六,五架,尺,七步,南北八步。
殿,六,五架,尺,七步,南北八步。
右城,近城南。据《凉录》,凉王李暠庚/建造殿政,今,州司馆()。/
右城,近城南。据《凉录》,凉王李暠庚/建造殿政,今,州司馆()。/
咸卤
咸卤
右州辽阔,沙碛,咸卤,盐泽约余/半()。/
右州辽阔,沙碛,咸卤,盐泽约余/半()。/
盐池:
盐池:
盐池
盐池
右州五(),二百步,南北。盐/块片,漉曝干,/颗盐,味淡河盐,印形似()。/
右州五(),二百步,南北。盐/块片,漉曝干,/颗盐,味淡河盐,印形似()。/
盐池
盐池
右俗号沙泉盐,州北百七(),陂,/陂二亩。漉,牙,/味极,雪,取既众,/穷。/
右俗号沙泉盐,州北百七(),陂,/陂二亩。漉,牙,/味极,雪,取既众,/穷。/
北盐池
北盐池
右州北卌五,九,南北。盐/池,州盐味。
右州北卌五,九,南北。盐/池,州盐味。
—兴胡泊,九,南北九,深五尺。
—兴胡泊,九,南北九,深五尺。
右州北百()。咸苦,唯泉堪食,商/胡玉居止,号。/
右州北百()。咸苦,唯泉堪食,商/胡玉居止,号。/
九驿废:
九驿废:
州城驿
州城驿
右州二百步,州,北清泉驿卌。/
右州二百步,州,北清泉驿卌。/
清泉驿
清泉驿
右州北(),横涧驿廿,承驿/瓜州县南,刺史李亏旧石/碛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置,奉授二/五八敕移北。驿置泉观/庄侧(),故泉驿。今清泉戍,置驿傍,/改清泉驿。/
右州北(),横涧驿廿,承驿/瓜州县南,刺史李亏旧石/碛险,迂曲近贼,奏请近北置,奉授二/五八敕移北。驿置泉观/庄侧(),故泉驿。今清泉戍,置驿傍,/改清泉驿。/
横涧驿
横涧驿
右州北六,北亭驿廿,刺史陈玄/珪迂曲(),奏请,奉证圣元二卅/敕置,驿侧涧,。/
右州北六,北亭驿廿,刺史陈玄/珪迂曲(),奏请,奉证圣元二卅/敕置,驿侧涧,。/
亭驿
亭驿
右州北八,北[]亭驿卌(),奉/敕移,置亭烽,烽号。/
右州北八,北[]亭驿卌(),奉/敕移,置亭烽,烽号。/
亭驿
亭驿
右州北百廿,甘草驿廿五,/奉敕移,置亭烽,烽号。/
右州北百廿,甘草驿廿五,/奉敕移,置亭烽,烽号。/
甘草驿
甘草驿
右州北百卌五,南阶亭驿廿五/。刺史李亏,兼沙卤,/奏请,奉敕置,驿侧甘草,号。/
右州北百卌五,南阶亭驿廿五/。刺史李亏,兼沙卤,/奏请,奉敕置,驿侧甘草,号。/
阶亭驿
阶亭驿
右州百七,瓜州驿/卅。奉敕移,置阶亭烽/侧,烽号。/
右州百七,瓜州驿/卅。奉敕移,置阶亭烽/侧,烽号。/
井驿,广显驿,乌驿(),驿瓜州捉。
井驿,广显驿,乌驿(),驿瓜州捉。
右州北二百廿七二百步,瓜州县。/奉敕移置,遣沙州百姓越供奉。/元[](),敕移矟竿/,证圣元/敕,沙州遭贼草,运转极,矟竿/停,改五。奉今二廿七/敕,五置驿,拟供/客食,付王孝杰瓜州、沙州审/检,/令瓜州捉驿,沙州捉驿,件/检瓜州驿。
右州北二百廿七二百步,瓜州县。/奉敕移置,遣沙州百姓越供奉。/元[](),敕移矟竿/,证圣元/敕,沙州遭贼草,运转极,矟竿/停,改五。奉今二廿七/敕,五置驿,拟供/客食,付王孝杰瓜州、沙州审/检,/令瓜州捉驿,沙州捉驿,件/检瓜州驿。
双泉驿()
双泉驿()
右州北百七七—百六步,瓜/州县。唐仪凤闰奉/敕移稍竿五莫贺延碛/置,沙州百姓越捉。奉元/敕,移稍竿,/证圣元敕,沙州/遭贼,改五。南瓜州/县乌驿六九二百六步,北/五驿六八步。/
右州北百七七—百六步,瓜/州县。唐仪凤闰奉/敕移稍竿五莫贺延碛/置,沙州百姓越捉。奉元/敕,移稍竿,/证圣元敕,沙州/遭贼,改五。南瓜州/县乌驿六九二百六步,北/五驿六八步。/
五驿()
五驿()
右州北五百卌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双泉/驿六八步,北冷泉驿六八/卅步。/
右州北五百卌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双泉/驿六八步,北冷泉驿六八/卅步。/
冷泉驿()
冷泉驿()
右州北五百七九百七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五驿六八卅步,北胡桐驿八。/
右州北五百七九百七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五驿六八卅步,北胡桐驿八。/
胡桐驿
胡桐驿
右州北六百六百七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冷泉驿八/,北伊州柔县赤崖驿八()。/
右州北六百六百七步。奉/敕置,沙州百姓越捉。南冷泉驿八/,北伊州柔县赤崖驿八()。/
泉驿
泉驿
右州卌,驿廿五。刺史/李亏险迂曲,奏请北置,/奉授二五八敕移北,/驿遂废。
右州卌,驿廿五。刺史/李亏险迂曲,奏请北置,/奉授二五八敕移北,/驿遂废。
驿
驿
右州六五,泉驿廿五,/悬泉驿八,奉敕移废。/
右州六五,泉驿廿五,/悬泉驿八,奉敕移废。/
悬泉驿
悬泉驿
右州百卌五。旧南空谷驿,唐/永淳录奏奉敕移北悬/泉谷置()。驿八,鱼泉/驿卌,奉敕移废。/
右州百卌五。旧南空谷驿,唐/永淳录奏奉敕移北悬/泉谷置()。驿八,鱼泉/驿卌,奉敕移废。/
鱼泉驿
鱼泉驿
右唐咸亨刺史李祖奏奉/敕置(),州百八五,瓜州/卌五,悬泉驿卌,奉/敕移废。/
右唐咸亨刺史李祖奏奉/敕置(),州百八五,瓜州/卌五,悬泉驿卌,奉/敕移废。/
穷驿
穷驿
右州百,穷置,驿卅/五,空谷驿卅,唐永淳二奏移/北,驿遂废。/
右州百,穷置,驿卅/五,空谷驿卅,唐永淳二奏移/北,驿遂废。/
空谷驿
空谷驿
右州百卅,空谷南置,穷/驿卅,黄谷驿卌,移,/驿遂废。/
右州百卅,空谷南置,穷/驿卅,黄谷驿卌,移,/驿遂废。/
黄谷驿
黄谷驿
右州百七,鱼泉驿廿五,/移,驿遂废。/
右州百七,鱼泉驿廿五,/移,驿遂废。/
州
州
右城,州百步,院厢/圣庙,堂素圣及颜/,春秋二奠祭。/
右城,州百步,院厢/圣庙,堂素圣及颜/,春秋二奠祭。/
县
县
右州,连院,院厢圣/庙,堂素圣及颜,/春秋二奠祭。/
右州,连院,院厢圣/庙,堂素圣及颜,/春秋二奠祭。/
医
医
右州院,北墙构房宇置。/
右州院,北墙构房宇置。/
二社稷坛:
二社稷坛:
州社稷坛各,尺,周各廿步。/ 右州城南六步,春秋二奠祭。/
州社稷坛各,尺,周各廿步。/ 右州城南六步,春秋二奠祭。/
敦煌县社稷坛各,尺,周各廿步。/右州城,春秋二奠祭。/
敦煌县社稷坛各,尺,周各廿步。/右州城,春秋二奠祭。/
杂:
杂:
土
土
右州南,舍画,境灾患/,祈焉,。/
右州南,舍画,境灾患/,祈焉,。/
.
.
右州北五步,舍画,境调,/即祈焉,。/
右州北五步,舍画,境调,/即祈焉,。/
雨
雨
右州二,舍画,境亢旱,即祈/焉,。/
右州二,舍画,境亢旱,即祈/焉,。/
袄()
袄()
右州,舍画,廿龛,院周/百步。/
右州,舍画,廿龛,院周/百步。/
异怪:
异怪:
投
投
右按《六春秋》北凉永,,/城,投(),忽。纸八/,曰:凉王卅若七。凉王且渠/茂虔访奉顺(),顺曰:“昔虢亡,/降莘。,休祥(),深愿陛尅念,/修政副卅庆()。若盤游田,荒酒,臣/恐七,。”虔悦,卒魏灭。
右按《六春秋》北凉永,,/城,投(),忽。纸八/,曰:凉王卅若七。凉王且渠/茂虔访奉顺(),顺曰:“昔虢亡,/降莘。,休祥(),深愿陛尅念,/修政副卅庆()。若盤游田,荒酒,臣/恐七,。”虔悦,卒魏灭。
二庙;
二庙;
王庙()
王庙()
右州八()。《凉录》:凉王李暠谥凉简(),/庙,号王庙。院周百五步,/丈五尺。庙,暠谭、、恂/庙(),周百五步,丈五尺,号曰李庙。/屋宇除毁,阶墙尚存。/
右州八()。《凉录》:凉王李暠谥凉简(),/庙,号王庙。院周百五步,/丈五尺。庙,暠谭、、恂/庙(),周百五步,丈五尺,号曰李庙。/屋宇除毁,阶墙尚存。/
孟庙
孟庙
右州五。按《凉录》[玺]二(),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卒官,葬,庙周百步,/丈尺。/
右州五。按《凉录》[玺]二(),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卒官,葬,庙周百步,/丈尺。/
冢:
冢:
阚冢
阚冢
右州廿()。阚骃祖倞冢()。《魏》云:“骃/玄阴,敦煌。祖倞,土;玫,/秀,官稽合(令)()。”冢丈五尺,周卅五步。/
右州廿()。阚骃祖倞冢()。《魏》云:“骃/玄阴,敦煌。祖倞,土;玫,/秀,官稽合(令)()。”冢丈五尺,周卅五步。/
堂:
堂:
嘉纳堂
嘉纳堂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兴泮/宫,增五百,嘉纳堂园,/图赞志()。堂毁除,阶尚存。/城北罗城,今効谷府()。/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兴泮/宫,增五百,嘉纳堂园,/图赞志()。堂毁除,阶尚存。/城北罗城,今効谷府()。/
靖恭堂
靖恭堂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州/临堂,议朝政,阅武()。今堂(基)尚存,/余破毁。/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州/临堂,议朝政,阅武()。今堂(基)尚存,/余破毁。/
谦堂
谦堂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建政()。堂/城恭殿南,今除毁。/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建政()。堂/城恭殿南,今除毁。/
土河():
土河():
右周州境,碛亭,州五百/百步,烽,州卅,南沙七,/北()威烽(),州卅七。汉武帝元鼎六,/匈奴禁限,凉王李暠建初/修防奸寇,随(隋)皇六废。/
右周州境,碛亭,州五百/百步,烽,州卅,南沙七,/北()威烽(),州卅七。汉武帝元鼎六,/匈奴禁限,凉王李暠建初/修防奸寇,随(隋)皇六废。/
古城:
古城:
古阿仓城,周百八步。
古阿仓城,周百八步。
右州北二百卌二,俗号阿仓城,莫,/城颓毁,趾犹存。/
右州北二百卌二,俗号阿仓城,莫,/城颓毁,趾犹存。/
古効谷城,周五百步。
古効谷城,周五百步。
右州北卅,汉効谷县()。渔泽鄣(障)(),/桑钦:汉孝武元封六,济南崔()/渔泽尉(),田(),勤効谷,县/焉。秦苻坚(汉献帝)建廿,酒泉郡黄(华)/攻破,遂即废坏()。今北颓基步。/
右州北卅,汉効谷县()。渔泽鄣(障)(),/桑钦:汉孝武元封六,济南崔()/渔泽尉(),田(),勤効谷,县/焉。秦苻坚(汉献帝)建廿,酒泉郡黄(华)/攻破,遂即废坏()。今北颓基步。/
古城,八尺,基阔丈,阔尺。
古城,八尺,基阔丈,阔尺。
右州北六()。阶亭烽百八,瓜州/县,曲泽烽二百二(),/碛,石城。按《匈奴传》汉武帝氏、/夏,妻乌孙王,匈奴,乌/孙,北塞,益广(田)()。汉元帝竟宁元/侯词曰:孝武征伐,建塞[徼],亭/遂(燧),筑城,设屯戍,守()。即城。/
右州北六()。阶亭烽百八,瓜州/县,曲泽烽二百二(),/碛,石城。按《匈奴传》汉武帝氏、/夏,妻乌孙王,匈奴,乌/孙,北塞,益广(田)()。汉元帝竟宁元/侯词曰:孝武征伐,建塞[徼],亭/遂(燧),筑城,设屯戍,守()。即城。/
古塞城
古塞城
右周州境,城卌五,城五,/南州城南七,北州城北五。据《汉》:武/帝元鼎六赵破奴合居,析酒/泉,置敦煌郡。即辟土疆,城郭,/汉武帝。元帝竟宁[元],单朝(),/愿保塞,请罢戍,郎侯/,曰:“孝武征伐,建塞徼,/亭燧,筑城,设屯戌守(),境,/塞,百余。”据词,即元鼎六/筑。凉王李暠建初,修/备南羌、北虏()。城破坏,基趾存。/
右周州境,城卌五,城五,/南州城南七,北州城北五。据《汉》:武/帝元鼎六赵破奴合居,析酒/泉,置敦煌郡。即辟土疆,城郭,/汉武帝。元帝竟宁[元],单朝(),/愿保塞,请罢戍,郎侯/,曰:“孝武征伐,建塞徼,/亭燧,筑城,设屯戌守(),境,/塞,百余。”据词,即元鼎六/筑。凉王李暠建初,修/备南羌、北虏()。城破坏,基趾存。/
芝墨池,县北,効谷府南五步()。右汉献帝,件池,池尽/墨,绝,传()。兹王羲《番页 论》云:“临池,池尽墨,绝伦,吾弗/及。”草芝,谓[草]圣()。共池/既,磨灭,古(故)传,池件。/元二九,义持节沙州诸/沙州刺史、兼豆卢、柱杜楚臣赴/,寻坟典,武俱。访睹池,未获惜()。/六,敦煌县令赵智(),令博览/史,达九,寻诸古典,委芝、索靖/俱敦煌,各检古迹,具。九/,拓件池石砚,二尺,阔尺五寸,/乃劝诸族八孙柱仁,/柱履暹,柱怀钦,柱仁,/柱楚珪,柱嗣业,举昭武/校尉、甘州镇()、柱爽,[]博/柱忠,游击守右玉钤卫、/州蒲昌府折冲尉()、摄卫郎、充/阗录守、敦煌郡怀福,昭武校/尉、州岸府毅尉()、柱怀/,壮武右屯卫、岷州临洮府折冲/尉()、柱燕容,昭武校尉、州岸/府左毅尉、摄府折冲、充墨离/履古(),令修茸墨池,庙/及芝容()。/
芝墨池,县北,効谷府南五步()。右汉献帝,件池,池尽/墨,绝,传()。兹王羲《番页 论》云:“临池,池尽墨,绝伦,吾弗/及。”草芝,谓[草]圣()。共池/既,磨灭,古(故)传,池件。/元二九,义持节沙州诸/沙州刺史、兼豆卢、柱杜楚臣赴/,寻坟典,武俱。访睹池,未获惜()。/六,敦煌县令赵智(),令博览/史,达九,寻诸古典,委芝、索靖/俱敦煌,各检古迹,具。九/,拓件池石砚,二尺,阔尺五寸,/乃劝诸族八孙柱仁,/柱履暹,柱怀钦,柱仁,/柱楚珪,柱嗣业,举昭武/校尉、甘州镇()、柱爽,[]博/柱忠,游击守右玉钤卫、/州蒲昌府折冲尉()、摄卫郎、充/阗录守、敦煌郡怀福,昭武校/尉、州岸府毅尉()、柱怀/,壮武右屯卫、岷州临洮府折冲/尉()、柱燕容,昭武校尉、州岸/府左毅尉、摄府折冲、充墨离/履古(),令修茸墨池,庙/及芝容()。/
监牧 羁縻州 江河淮济 沟/陂 宫 郡县 城 铲津济/ 岳渎 铁 碑碣 /忠臣孝 节妇烈 营垒 陵墓/ 台榭卸亭鑛窟 帝王游幸 臣 屯田/
监牧 羁縻州 江河淮济 沟/陂 宫 郡县 城 铲津济/ 岳渎 铁 碑碣 /忠臣孝 节妇烈 营垒 陵墓/ 台榭卸亭鑛窟 帝王游幸 臣 屯田/
右县件。/
右县件。/
廿祥瑞:
廿祥瑞:
梨
梨
右《凉录》,吕麟庆(嘉)元敦煌献梨()。/
右《凉录》,吕麟庆(嘉)元敦煌献梨()。/
赤龙迹
赤龙迹
右按《凉录》,李暠庚元赤/园,龙迹城。/
右按《凉录》,李暠庚元赤/园,龙迹城。/
雀
雀
右按《凉录》,凉王李嵩庚[]雀翔/靖恭堂()。/
右按《凉录》,凉王李嵩庚[]雀翔/靖恭堂()。/
石
石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石/敦煌圈()。/ 瑞葛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石/敦煌圈()。/ 瑞葛
右凉王[李暠]庚五敦煌葛,缘木,/黄鸟()。沙州葛,疑瑞鸟,二/似,误葛焉。/
右凉王[李暠]庚五敦煌葛,缘木,/黄鸟()。沙州葛,疑瑞鸟,二/似,误葛焉。/
嘉禾 木连 柳树杨牧(枚)()
嘉禾 木连 柳树杨牧(枚)()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六,敦煌献/嘉禾、木连、柳树杨牧(枚)。/ 狼 黑狐 黑雉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六,敦煌献/嘉禾、木连、柳树杨牧(枚)。/ 狼 黑狐 黑雉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七敦煌()。/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庚五七敦煌()。/
凤凰
凤凰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建初元凤凰集/効谷()。/
右按《凉录》,凉王[李暠]建初元凤凰集/効谷()。/
龙
龙
右唐武五夏癸丑,龙/河(),州司录奏。/
右唐武五夏癸丑,龙/河(),州司录奏。/
甘露
甘露
右武六六丑,甘露降,弥漫五()。/
右武六六丑,甘露降,弥漫五()。/
木连
木连
右唐调露元,敦煌乡董瑞园/,木连。/
右唐调露元,敦煌乡董瑞园/,木连。/
甘露
甘露
右唐垂拱,董靖园,甘露降/树(),垂流(),昼夜绝。/
右唐垂拱,董靖园,甘露降/树(),垂流(),昼夜绝。/
野谷
野谷
右唐圣皇帝垂拱,野谷/武兴川,苗二尺,散似/蓬,葵,黄赤,似葵,肥/脂,炒麨,甘热,收百石,/充粮。/
右唐圣皇帝垂拱,野谷/武兴川,苗二尺,散似/蓬,葵,黄赤,似葵,肥/脂,炒麨,甘热,收百石,/充粮。/
瑞石
瑞石
右唐乾封元百姓严洪爽城李/王庙侧件石,翠碧,赤,/古,云:卅卜七百。奏瑞,/封岳,咸置寺观,号寿,州/瑞石,遂寺观号灵图()。/
右唐乾封元百姓严洪爽城李/王庙侧件石,翠碧,赤,/古,云:卅卜七百。奏瑞,/封岳,咸置寺观,号寿,州/瑞石,遂寺观号灵图()。/
雀
雀
右唐咸亨二百姓王昌康/乡获雀双,驯善惊,即。/
右唐咸亨二百姓王昌康/乡获雀双,驯善惊,即。/
黄龙
黄龙
右唐弘元腊宗帝/,夜崇寺僧徒集,及/官空黄龙,/丈,髯须丽,精,首北升,尾垂/南,即奏,制瑞。/
右唐弘元腊宗帝/,夜崇寺僧徒集,及/官空黄龙,/丈,髯须丽,精,首北升,尾垂/南,即奏,制瑞。/
五鸟
五鸟
右周授二,百姓阴嗣鉴康/乡武孝园五鸟,冠,翅/尾五,丹嘴赤足,合州官、百姓/,群鸟随,青、黄、赤、、黑五具/备(),冠,甚驯善。刺史李亏/奏称:“谨检《瑞图》曰:‘鸟,/则。’止武孝园,阴/嗣鉴,臣,阴,;鉴,,显()。”
右周授二,百姓阴嗣鉴康/乡武孝园五鸟,冠,翅/尾五,丹嘴赤足,合州官、百姓/,群鸟随,青、黄、赤、、黑五具/备(),冠,甚驯善。刺史李亏/奏称:“谨检《瑞图》曰:‘鸟,/则。’止武孝园,阴/嗣鉴,臣,阴,;鉴,,显()。”
扬 庆云
扬 庆云
右周授二冬支庆()崔撝/状称:“今冬卯,五云扶,阔/丈,,授(校)倍(),辰,/复五云,抱,彩(甚)鲜(),官/、百姓,咸圣皇帝陛/符。”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曰:/‘圣,,。’曰:‘孝,则/景云游。’巳北咸云:/‘诸赦,亦五云抱。’”/ 蒲昌五
右周授二冬支庆()崔撝/状称:“今冬卯,五云扶,阔/丈,,授(校)倍(),辰,/复五云,抱,彩(甚)鲜(),官/、百姓,咸圣皇帝陛/符。”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曰:/‘圣,,。’曰:‘孝,则/景云游。’巳北咸云:/‘诸赦,亦五云抱。’”/ 蒲昌五
右周授二腊石城镇()康拂/耽延弟舍拨状称:“蒲昌旧/浊黑混杂,八,清彻底,/五,及竺婆罗云:‘/圣,即清波。’奴欢,请奏/圣。”刺史李亏云:“淮五/瑞,谨检《瑞图·礼升威仪》曰():‘君乘/土王,政,则河傔 夷。’魏,涂兆,土昌。”/
右周授二腊石城镇()康拂/耽延弟舍拨状称:“蒲昌旧/浊黑混杂,八,清彻底,/五,及竺婆罗云:‘/圣,即清波。’奴欢,请奏/圣。”刺史李亏云:“淮五/瑞,谨检《瑞图·礼升威仪》曰():‘君乘/土王,政,则河傔 夷。’魏,涂兆,土昌。”/
狼
狼
右周授二,百姓阴守忠状称:“狼频/守忠庄,及畜伤,雪。”/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云:‘王仁/智悊即,准,则。’云,‘周宣王/狼,犬戎服。显陛仁智悊,准/,夷宾服征。阴守忠庄/,阴,臣,臣,守忠忄皆()。/件瑞,诸州皆,。陛/统殊微号(),易服,延圣寿,阳鸟叠/彩,暎(映)澄辉;瑞鸟摛祥,景云共/,胡戎唱,识圣君;遐迩讴谣,/嘉周宝。”/
右周授二,百姓阴守忠状称:“狼频/守忠庄,及畜伤,雪。”/刺史李亏奏:“谨检《瑞图》云:‘王仁/智悊即,准,则。’云,‘周宣王/狼,犬戎服。显陛仁智悊,准/,夷宾服征。阴守忠庄/,阴,臣,臣,守忠忄皆()。/件瑞,诸州皆,。陛/统殊微号(),易服,延圣寿,阳鸟叠/彩,暎(映)澄辉;瑞鸟摛祥,景云共/,胡戎唱,识圣君;遐迩讴谣,/嘉周宝。”/
歌谣:
歌谣:
皇圣氏,王,[王]祖(),稷,故诗/谓尊祖。昭武王,承剪商;谁武,/圣皇;穆.九族,绥彼;遵礼仪,/调阴阳,农五谷,庚千箱;载兴/,载构堂;八窗闼,圆;济济,/流洋洋;堂兴,百揆;庶,皴鼓朦,肃肃,幽察,,千龄/钟,攸;俗仁礼,怀孝;帝/广运,/圣寿遐延;,昭;枝百,/福(祚)(),惟彼洛邑,/圣营;惟彼河,/皇清,穆穆帝,/圣,浩浩渎,/皇;福兮祐兮,/圣兮;盛兮昌兮,/皇兮。/圣皇皇,抚临;南北,思服;秃/狂瞽,侵土;/皇赫.怒,爰整旅;荒徼,各/;穆穆/圣君,祐;圣皇谁,/皇圣;.,祐;/永淳季,/皇昇玉京;丧考,聊;裴徐/舋(釁)(),淮波惊;皇皇,服/横;绥,威(佳)兵();谋独运,/鉴孔,危邦载静;乱俗。河/图洛,龟背龙胸;/圣临,永昌帝业。既营室,/构堂;堰,;包含五,/吐纳;/傍洞八牖,制九房;百荐/趾,膺乾统;,;/,非(),寿;/.龄;黄,蒲昌沙;邻蕃/服,浑乡;昔寇盗,禾麦调(凋)伤;/扰扰,百姓遑遑;/圣哀念,赐惟良,既抚既育,引/;昔靡单袴,今裳;春兰/秋菊,绝.芳。/
皇圣氏,王,[王]祖(),稷,故诗/谓尊祖。昭武王,承剪商;谁武,/圣皇;穆.九族,绥彼;遵礼仪,/调阴阳,农五谷,庚千箱;载兴/,载构堂;八窗闼,圆;济济,/流洋洋;堂兴,百揆;庶,皴鼓朦,肃肃,幽察,,千龄/钟,攸;俗仁礼,怀孝;帝/广运,/圣寿遐延;,昭;枝百,/福(祚)(),惟彼洛邑,/圣营;惟彼河,/皇清,穆穆帝,/圣,浩浩渎,/皇;福兮祐兮,/圣兮;盛兮昌兮,/皇兮。/圣皇皇,抚临;南北,思服;秃/狂瞽,侵土;/皇赫.怒,爰整旅;荒徼,各/;穆穆/圣君,祐;圣皇谁,/皇圣;.,祐;/永淳季,/皇昇玉京;丧考,聊;裴徐/舋(釁)(),淮波惊;皇皇,服/横;绥,威(佳)兵();谋独运,/鉴孔,危邦载静;乱俗。河/图洛,龟背龙胸;/圣临,永昌帝业。既营室,/构堂;堰,;包含五,/吐纳;/傍洞八牖,制九房;百荐/趾,膺乾统;,;/,非(),寿;/.龄;黄,蒲昌沙;邻蕃/服,浑乡;昔寇盗,禾麦调(凋)伤;/扰扰,百姓遑遑;/圣哀念,赐惟良,既抚既育,引/;昔靡单袴,今裳;春兰/秋菊,绝.芳。/
右唐载初元午,/俗百姓采件歌谣,具状讫。
右唐载初元午,/俗百姓采件歌谣,具状讫。
(残缺)
(残缺)
[题]
[题]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遗录·巴黎藏敦煌汉卷录》《沙州督府图》。罗振玉《敦煌石室遗》曰“沙州志残卷”。据.号二祥瑞甘露卷合,落款曰:“沙州督府图卷。”故卷《沙州督府图》。卷首尾俱残,始甘泉,竟歌谣,存五百。罗振玉曰:“沙州志残卷,……叙述详瞻,雅,、渠、泊、泽,池、堰,苦、独河、兴胡泊及泽、二堰,均;七渠,仅乡渠《阗》;盐池,《元图志》则举遗二;城塞、驿,汉武城旧塞,九驿称建置,均古今志及;六诸凉遗,取校崔鸿,顺讹慎,宋承义误宋承,凉武昭王庚纪称五,非元称庚,二称辛丑,武昭王修塞城,敦煌献梨系舛误,足证纂辑误夺;効谷古城州北,州,辛武贤井泉州北州,足订《统志》孟康注讹误;崔渔泽尉非渔泽尉,足补《汉志》颜注夺;《匈奴传》亭燧燧,隧,足古曲。类,指胜屈,笺残卷,虽盈握,裨史宏。”曰:“,殆元。虽卷颂扬武语及遇周挑、空,伪周,且元纪。避唐讳,虎武,隆柞,基,称类,均唐非周确证。元止,及宝,非肃征。”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遗录·巴黎藏敦煌汉卷录》《沙州督府图》。罗振玉《敦煌石室遗》曰“沙州志残卷”。据.号二祥瑞甘露卷合,落款曰:“沙州督府图卷。”故卷《沙州督府图》。卷首尾俱残,始甘泉,竟歌谣,存五百。罗振玉曰:“沙州志残卷,……叙述详瞻,雅,、渠、泊、泽,池、堰,苦、独河、兴胡泊及泽、二堰,均;七渠,仅乡渠《阗》;盐池,《元图志》则举遗二;城塞、驿,汉武城旧塞,九驿称建置,均古今志及;六诸凉遗,取校崔鸿,顺讹慎,宋承义误宋承,凉武昭王庚纪称五,非元称庚,二称辛丑,武昭王修塞城,敦煌献梨系舛误,足证纂辑误夺;効谷古城州北,州,辛武贤井泉州北州,足订《统志》孟康注讹误;崔渔泽尉非渔泽尉,足补《汉志》颜注夺;《匈奴传》亭燧燧,隧,足古曲。类,指胜屈,笺残卷,虽盈握,裨史宏。”曰:“,殆元。虽卷颂扬武语及遇周挑、空,伪周,且元纪。避唐讳,虎武,隆柞,基,称类,均唐非周确证。元止,及宝,非肃征。”
[校注]
[校注]
()硖:.号《沙州城土瑾境》:“硖石,州南二百。”硖,指硖石。
()硖:.号《沙州城土瑾境》:“硖石,州南二百。”硖,指硖石。
():罗振玉《敦煌石室遗》录(简称“罗录”)“”,今据胶卷补。
():罗振玉《敦煌石室遗》录(简称“罗录”)“”,今据胶卷补。
().背<<敦煌渠》:“,春五。”“浇伤苗,夏五。”
().背<<敦煌渠》:“,春五。”“浇伤苗,夏五。”
()寸:罗录“寸”,今据胶卷补。
()寸:罗录“寸”,今据胶卷补。
():罗录,据胶卷补。
():罗录,据胶卷补。
()亭镇,唐五敦煌诸镇。达《敦煌石室晋福寿昌县境》(《唐域》):“亭镇党河游,距千佛洞稍党河转峡,百余。敦煌吕卿谓李暠筑亭城即今党城,按,近。唐宋亭镇即依凉旧规。”《晋·李嵩传》:“筑城敦煌南亭,威南虏。”黄盛璋《沙
()亭镇,唐五敦煌诸镇。达《敦煌石室晋福寿昌县境》(《唐域》):“亭镇党河游,距千佛洞稍党河转峡,百余。敦煌吕卿谓李暠筑亭城即今党城,按,近。唐宋亭镇即依凉旧规。”《晋·李嵩传》:“筑城敦煌南亭,威南虏。”黄盛璋《沙
州曹氏二州六镇八镇考》(《九八敦煌术讨论集》):“今敦煌南二百党城,《沙州图》亭镇、距、皆合,今设肃北蒙古治县。”归义除设镇设县。归义设镇,达考证六镇亭、雍归、悬泉镇。黄盛璋据.《归义破历》,钢泰藏阗《河》考证曹氏归义八镇寿昌、、悬泉、城、亭、雍归、稽、玉。城镇考释误。城镇,.(五)、《城镇遏宝状》()、.()、.()捉。.号提乡镇,黄盛璋乡即城:“晋元康五置乡县,隆凉增置稽、广、、城郡,治乡县,周废镇。”据《隋·志》乡隋酒泉郡玉县,城据敦煌敦煌县:.背《残牒》:“城南请六亩”,.号“城河赵阎□园”,.号:“武陵、城,假敦煌,沙州。”城敦煌县境,.《唐历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确城具置:“段壹亩,城五瓜渠,河,城,南荒,北。”归义城镇。《归义破历》,。乡镇,城镇另镇,黄混镇,误。.背:“……领达坦贼壹百瓜州、嵇,及牛。”.、.提稽镇。瓜州否镇,.《悬泉镇遏状》:“,瓜州镇收(拾)、群牧,□备提防讫。”疑瓜州即镇。归镇县提,.号。设镇基设县,亭、寿昌、、城。基肯归义镇县双制政区。归义:敌争,需政系统设套完化系。
州曹氏二州六镇八镇考》(《九八敦煌术讨论集》):“今敦煌南二百党城,《沙州图》亭镇、距、皆合,今设肃北蒙古治县。”归义除设镇设县。归义设镇,达考证六镇亭、雍归、悬泉镇。黄盛璋据.《归义破历》,钢泰藏阗《河》考证曹氏归义八镇寿昌、、悬泉、城、亭、雍归、稽、玉。城镇考释误。城镇,.(五)、《城镇遏宝状》()、.()、.()捉。.号提乡镇,黄盛璋乡即城:“晋元康五置乡县,隆凉增置稽、广、、城郡,治乡县,周废镇。”据《隋·志》乡隋酒泉郡玉县,城据敦煌敦煌县:.背《残牒》:“城南请六亩”,.号“城河赵阎□园”,.号:“武陵、城,假敦煌,沙州。”城敦煌县境,.《唐历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确城具置:“段壹亩,城五瓜渠,河,城,南荒,北。”归义城镇。《归义破历》,。乡镇,城镇另镇,黄混镇,误。.背:“……领达坦贼壹百瓜州、嵇,及牛。”.、.提稽镇。瓜州否镇,.《悬泉镇遏状》:“,瓜州镇收(拾)、群牧,□备提防讫。”疑瓜州即镇。归镇县提,.号。设镇基设县,亭、寿昌、、城。基肯归义镇县双制政区。归义:敌争,需政系统设套完化系。
()阙烽,达曰:“谓阙烽,即今千佛洞稍,党河北流,冲破峡,复转北约八,:、敦煌附近,筑堰。”
()阙烽,达曰:“谓阙烽,即今千佛洞稍,党河北流,冲破峡,复转北约八,:、敦煌附近,筑堰。”
()鸣沙流: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称“罗校”),“疑衍。”.号、.《敦煌录》、《元郡县图志》、《旧唐·志》“鸣沙”。
()鸣沙流: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称“罗校”),“疑衍。”.号、.《敦煌录》、《元郡县图志》、《旧唐·志》“鸣沙”。
()井泉,即今牙泉,今敦煌县南鸣沙。
()井泉,即今牙泉,今敦煌县南鸣沙。
()鸣沙:.《敦煌录》亦载。《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鸣沙,沙,县南七。今按积沙,峰峦危峭,逾谷,皆沙垅,背刀刃,登即鸣,随足颓落,宿吹,辄复旧。泉,沙井,绵历古今,沙填,极甘。”《旧唐·志》:“鸣沙,沙角,沙,取州焉,县七。”
()鸣沙:.《敦煌录》亦载。《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鸣沙,沙,县南七。今按积沙,峰峦危峭,逾谷,皆沙垅,背刀刃,登即鸣,随足颓落,宿吹,辄复旧。泉,沙井,绵历古今,沙填,极甘。”《旧唐·志》:“鸣沙,沙角,沙,取州焉,县七。”
()圈:.《归义破历》:七二“支司圈赛鹿纸叁拾”。.“圈迎阗”。圈既堰,管堰司祭祀,沙州寿昌县必。
()圈:.《归义破历》:七二“支司圈赛鹿纸叁拾”。.“圈迎阗”。圈既堰,管堰司祭祀,沙州寿昌县必。
()锸:即铁锹。《汉·沟洫志》“举絃云,决渠雨,泾石,泥斗,且溉且粪,禾黍。”泾,指泾;河,指黄河。
()锸:即铁锹。《汉·沟洫志》“举絃云,决渠雨,泾石,泥斗,且溉且粪,禾黍。”泾,指泾;河,指黄河。
()沙州城,清·钧《敦煌杂钞》:“沙州故城,即汉敦煌郡治。党北冲,圮。”《肃州志·沙州卫志》:“今按沙州旧城,即故敦煌郡治。今沙州,墙垣基址犹存。党北冲,城垣圮。”党城。卷故堤沮渠蒙逊筑灌敦煌城,“堤毁,北基址步存。”濠堑:“潦绕城,……北流,城七投河。”沙州城甘泉。
()沙州城,清·钧《敦煌杂钞》:“沙州故城,即汉敦煌郡治。党北冲,圮。”《肃州志·沙州卫志》:“今按沙州旧城,即故敦煌郡治。今沙州,墙垣基址犹存。党北冲,城垣圮。”党城。卷故堤沮渠蒙逊筑灌敦煌城,“堤毁,北基址步存。”濠堑:“潦绕城,……北流,城七投河。”沙州城甘泉。
()北府渠,卷七渠载。
()北府渠,卷七渠载。
()河,唐沙州敦煌县干渠,称“河河。《敦煌渠》注()。
()河,唐沙州敦煌县干渠,称“河河。《敦煌渠》注()。
()农、阳二渠,卷七渠载。
()农、阳二渠,卷七渠载。
()北乡渠:“北”疑衍。罗录“北。。罗校曰:“晋居诲《阗》‘渡乡河阳’,即渠。”
()北乡渠:“北”疑衍。罗录“北。。罗校曰:“晋居诲《阗》‘渡乡河阳’,即渠。”
()宜秋渠,卷七渠详载。.《敦煌渠》亦载宜秋渠。
()宜秋渠,卷七渠详载。.《敦煌渠》亦载宜秋渠。
()苦,据卷述流、即今县南黄沟。
()苦,据卷述流、即今县南黄沟。
()瓜州,唐瓜州城今县锁阳故城。
()瓜州,唐瓜州城今县锁阳故城。
()《元郡县图志》卷瓜州县:“州百五。”归义县置镇。
()《元郡县图志》卷瓜州县:“州百五。”归义县置镇。
()卷鱼泉驿:“瓜州五”
()卷鱼泉驿:“瓜州五”
()即北流庶迁烽,北二余散沙滷:罗录阙“庶迁烽”;烽衍录,“於”;“二余”亦阙录。今据《敦煌宝藏》及缩微胶卷,迹清晰,故兼纠误。
()即北流庶迁烽,北二余散沙滷:罗录阙“庶迁烽”;烽衍录,“於”;“二余”亦阙录。今据《敦煌宝藏》及缩微胶卷,迹清晰,故兼纠误。
()雨即流:流,萝录“泛,误。今据《敦煌宝藏》。
()雨即流:流,萝录“泛,误。今据《敦煌宝藏》。
()州百卅:《元郡县图志》、《沙州城土境》。《敦煌录》“程”。
()州百卅:《元郡县图志》、《沙州城土境》。《敦煌录》“程”。
()石崖腹:《元郡县图志》“龙勒腹”,龙勒沙州寿昌县南百八,据纠《元郡县图志》误。
()石崖腹:《元郡县图志》“龙勒腹”,龙勒沙州寿昌县南百八,据纠《元郡县图志》误。
()广乃掌拓:广阙“。。
()广乃掌拓:广阙“。。
()悬泉:.号及《元郡县图志》。《敦煌录》、《沙州城土境》、《敦煌古迹二咏》、.《杂》“贰泉”。《元郡县图志》卷:“悬泉,县百,龙勒腹,汉李广[]伐宛,众渴乏,引佩刀刺,飞泉涌,即。灵,即,即。”《敦煌录》亦载较详。据卷敦煌悬泉谷,悬泉。.,.载乡贡俅撰《贰泉赋》:“昔贰兮仗钺专征,戈茅(矛)兮深虏庭。伐宾鬻,射芒角狼星;登乌岭,始誓众。初涉河,愁落倾,北雁,崎岖峡斜城,漠漠沙,指燕,陟渺邈涯。既狼峤,乃渡河,铁险峻,玉岭嵯峨,践李陵,思陈汤止戈。宜趁瀚,掩袭雕巢,纵貔貅百,围角罗,周獐黠虏,败衂星散,既乘胜奔,检禄,蠡(离)卤俘捷,献赤刀丹墀。戈渐,朱夏兼,敦煌鄙,涉裔危,沾临碛,穹隆岩岩,指抚麓,濡溇雨。渴,涸困胡□,枯赤坂,火薄火火。贰兮精欲仰,拔刀兮叱咤,耿恭拜井,思濯绵。刺崖雳霹,随刀势流泉,列(裂)吼,鬼哭趁,虫狼嗥,毒蛇吐烟,危震啜嚷,泉荡潺潺,吏丈额谓言:‘威,枯鲈复苏。’队队饮队队穿。溢荡;涓。扌艮 (?),功永传,煞黑旌,酬圆益饷,乾铭石,纪灵荡。”
()悬泉:.号及《元郡县图志》。《敦煌录》、《沙州城土境》、《敦煌古迹二咏》、.《杂》“贰泉”。《元郡县图志》卷:“悬泉,县百,龙勒腹,汉李广[]伐宛,众渴乏,引佩刀刺,飞泉涌,即。灵,即,即。”《敦煌录》亦载较详。据卷敦煌悬泉谷,悬泉。.,.载乡贡俅撰《贰泉赋》:“昔贰兮仗钺专征,戈茅(矛)兮深虏庭。伐宾鬻,射芒角狼星;登乌岭,始誓众。初涉河,愁落倾,北雁,崎岖峡斜城,漠漠沙,指燕,陟渺邈涯。既狼峤,乃渡河,铁险峻,玉岭嵯峨,践李陵,思陈汤止戈。宜趁瀚,掩袭雕巢,纵貔貅百,围角罗,周獐黠虏,败衂星散,既乘胜奔,检禄,蠡(离)卤俘捷,献赤刀丹墀。戈渐,朱夏兼,敦煌鄙,涉裔危,沾临碛,穹隆岩岩,指抚麓,濡溇雨。渴,涸困胡□,枯赤坂,火薄火火。贰兮精欲仰,拔刀兮叱咤,耿恭拜井,思濯绵。刺崖雳霹,随刀势流泉,列(裂)吼,鬼哭趁,虫狼嗥,毒蛇吐烟,危震啜嚷,泉荡潺潺,吏丈额谓言:‘威,枯鲈复苏。’队队饮队队穿。溢荡;涓。扌艮 (?),功永传,煞黑旌,酬圆益饷,乾铭石,纪灵荡。”
()《敦煌渠》注()。
()《敦煌渠》注()。
()孟授渠:.号载“孟授渠”。.号载“孟授庄”。;.《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户籍》:“城五孟授渠”、“城七孟授渠”、“城孟授渠”。.号载沙乡盂授渠,.《孔功碑》:“敦煌郡南盂授渠,皆孟授渠城南。.《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历》城,曰“城七孟授渠”。孟授渠州南乡斗引沙州城南沙乡,州悬泉乡。
()孟授渠:.号载“孟授渠”。.号载“孟授庄”。;.《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户籍》:“城五孟授渠”、“城七孟授渠”、“城孟授渠”。.号载沙乡盂授渠,.《孔功碑》:“敦煌郡南盂授渠,皆孟授渠城南。.《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历》城,曰“城七孟授渠”。孟授渠州南乡斗引沙州城南沙乡,州悬泉乡。
()罗校曰:“今《凉录》 (《六春秋》卷九))吕龙飞二段业叛, 称凉州牧,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载造渠,今《六春秋》,乃采辑,夺误,据补。”
()罗校曰:“今《凉录》 (《六春秋》卷九))吕龙飞二段业叛, 称凉州牧,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载造渠,今《六春秋》,乃采辑,夺误,据补。”
()阳渠,《敦煌渠》注()。
()阳渠,《敦煌渠》注()。
()杨宣,凉。《六春秋-凉录》:骏咸康元“敦煌、晋昌、昌郡及域护、戊校尉、玉护营沙州。”《晋·域传》。《晋·轨传》骏“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域服。证杨宣乃凉。罗校曰:“《凉录》殆《凉录》讹,今《凉录》亦夺宣渠,据补。北府渠凉刺史杨宣,则宣确凉,骏传合。”
()杨宣,凉。《六春秋-凉录》:骏咸康元“敦煌、晋昌、昌郡及域护、戊校尉、玉护营沙州。”《晋·域传》。《晋·轨传》骏“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域服。证杨宣乃凉。罗校曰:“《凉录》殆《凉录》讹,今《凉录》亦夺宣渠,据补。北府渠凉刺史杨宣,则宣确凉,骏传合。”
()乡渠,敦煌县龙勒乡乡。《敦煌渠》注()()。
()乡渠,敦煌县龙勒乡乡。《敦煌渠》注()()。
()拥七:罗录“拥,今据卷徽缩胶卷补。
()拥七:罗录“拥,今据卷徽缩胶卷补。
()北府渠,《敦煌渠》注()。
()北府渠,《敦煌渠》注()。
()丈渠,敦煌仅。
()丈渠,敦煌仅。
()阴渠,《敦煌渠》注()。
()阴渠,《敦煌渠》注()。
()罗校曰:赡谅轨,《凉录》亦《凉录》讹,澹造渠孰传及澹传均载,亦夺佚。”
()罗校曰:赡谅轨,《凉录》亦《凉录》讹,澹造渠孰传及澹传均载,亦夺佚。”
()泉.《归义破历》载流泉:“池百尺流泉赛钱财鹿纸壹帖。”
()泉.《归义破历》载流泉:“池百尺流泉赛钱财鹿纸壹帖。”
()《汉·域传》狂王昆弥,“汉遣破羌辛武贤兵五千敦煌,遣案,穿卑革 侯井,欲渠转谷,积居庐仓讨。”古注:“孟康曰:‘井,六渠,泉流涌,龙堆土。”罗校曰:“案《域图志》龙堆敦煌郡龙堆,均谓龙堆敦煌,志谓井渠(泽)县北五,孟康合。”
()《汉·域传》狂王昆弥,“汉遣破羌辛武贤兵五千敦煌,遣案,穿卑革 侯井,欲渠转谷,积居庐仓讨。”古注:“孟康曰:‘井,六渠,泉流涌,龙堆土。”罗校曰:“案《域图志》龙堆敦煌郡龙堆,均谓龙堆敦煌,志谓井渠(泽)县北五,孟康合。”
()甘,指甘泉,甘疑缺“泉”。
()甘,指甘泉,甘疑缺“泉”。
()汉丞蔡:李蔡,汉武帝,《汉·百官卿》:元狩元“侯李蔡御史。迁。”二“戊寅,丞弘薨.壬辰, 御史李蔡丞。”五“甲午,丞蔡罪杀”。
()汉丞蔡:李蔡,汉武帝,《汉·百官卿》:元狩元“侯李蔡御史。迁。”二“戊寅,丞弘薨.壬辰, 御史李蔡丞。”五“甲午,丞蔡罪杀”。
()李诉,北魏;杜,《魏》杜超。《魏·李诉传》:“祖舅阳王杜超,贵戚。祖闻,谓超曰:‘李诉必宦达,益户,妻,勿贵。’遂劝婚。”李诉官司空,侍。杜超,《魏》卷八传,封阳。
()李诉,北魏;杜,《魏》杜超。《魏·李诉传》:“祖舅阳王杜超,贵戚。祖闻,谓超曰:‘李诉必宦达,益户,妻,勿贵。’遂劝婚。”李诉官司空,侍。杜超,《魏》卷八传,封阳。
()城李氏:罗校曰:“《元姓纂》及《古今姓氏辨证》李氏均载城系,详城系源流,补姓氏缺。”
()城李氏:罗校曰:“《元姓纂》及《古今姓氏辨证》李氏均载城系,详城系源流,补姓氏缺。”
()凉王李歆且渠蒙逊败酒泉怀城:且,沮。怀城,《魏·李暠传》,《晋·李暠传》。《晋·沮渠蒙逊载》“坏城”,误。
()凉王李歆且渠蒙逊败酒泉怀城:且,沮。怀城,《魏·李暠传》,《晋·李暠传》。《晋·沮渠蒙逊载》“坏城”,误。
()宋承:《晋·李暠传》、《凉录》宋承。罗校曰:“宋承义,今《凉录》宋承,夺义,据补。承义,讹承。”
()宋承:《晋·李暠传》、《凉录》宋承。罗校曰:“宋承义,今《凉录》宋承,夺义,据补。承义,讹承。”
()九率千骑敦煌:千,罗录“”,罗校“千”。《凉录》、《李暠传》载“九”。
()九率千骑敦煌:千,罗录“”,罗校“千”。《凉录》、《李暠传》载“九”。
()论兴亡运:论,罗录“谕”,误。
()论兴亡运:论,罗录“谕”,误。
()《晋·李暠传》、《凉录》。
()《晋·李暠传》、《凉录》。
()指恭殿,卷谦堂曰:“堂城恭殿南。”《晋·李暠传》、《魏·李暠传》皆载“蛇南,恭殿。”
()指恭殿,卷谦堂曰:“堂城恭殿南。”《晋·李暠传》、《魏·李暠传》皆载“蛇南,恭殿。”
().《沙州图卷》曰:“川,沙卤。”注()。
().《沙州图卷》曰:“川,沙卤。”注()。
()五:.《沙州图》、.《沙州城土境》。《元郡县图志》“七。
()五:.《沙州图》、.《沙州城土境》。《元郡县图志》“七。
()印形似:,衍。《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盐池,县七。池盐,百姓仰焉。”
()印形似:,衍。《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县:“盐池,县七。池盐,百姓仰焉。”
()州北百七:.、.“县北百七。”
()州北百七:.、.“县北百七。”
()卌五:.号。.号“五。”
()卌五:.号。.号“五。”
()州北百:.号。.号“县北百五余。”
()州北百:.号。.号“县北百五余。”
()唐敦煌县泉观,反映:甘博号“沙州敦煌县康乡修武泉观”;.号,.号“敦煌郡敦煌县沙乡阳沙泉观”。据.号康乡敦煌县北,泉观庄即康乡修武泉观。
()唐敦煌县泉观,反映:甘博号“沙州敦煌县康乡修武泉观”;.号,.号“敦煌郡敦煌县沙乡阳沙泉观”。据.号康乡敦煌县北,泉观庄即康乡修武泉观。
()陈玄珪,《唐》、《旧唐》传。
()陈玄珪,《唐》、《旧唐》传。
()北亭驿:北夺“”。
()北亭驿:北夺“”。
().号《戍守帐》“乌戍”。
().号《戍守帐》“乌戍”。
()元:元夺“”。
()元:元夺“”。
().号载“双泉戍”。
().号载“双泉戍”。
().号“五戍”。
().号“五戍”。
().号“冷泉戍”。
().号“冷泉戍”。
()伊州柔县赤崖驿:.号《沙州伊州志》载伊州诸戍赤崖戍。
()伊州柔县赤崖驿:.号《沙州伊州志》载伊州诸戍赤崖戍。
()悬泉谷、空谷::《武周豆卢配兵》“…… 散配空谷、悬泉……守……”。悬泉谷、悬泉、悬泉驿,。
()悬泉谷、空谷::《武周豆卢配兵》“…… 散配空谷、悬泉……守……”。悬泉谷、悬泉、悬泉驿,。
()李祖:,隆。《唐》、《旧唐》传。
()李祖:,隆。《唐》、《旧唐》传。
()《敦煌古迹二咏》“城袄咏”。唐五敦煌袄流,.《归义破历》:“支赛袄画纸叁拾。”“河赛袄支画纸叁拾。”“池及诸赛袄鹿纸帖。”
()《敦煌古迹二咏》“城袄咏”。唐五敦煌袄流,.《归义破历》:“支赛袄画纸叁拾。”“河赛袄支画纸叁拾。”“池及诸赛袄鹿纸帖。”
()城投:《北凉录》“敦煌投”。 《魏·僭伪附庸传》“投敦煌城”。
()城投:《北凉录》“敦煌投”。 《魏·僭伪附庸传》“投敦煌城”。
()顺,凉,李暠曾宁、建康守镇涫;李歆左史。凉灭亡,北凉。《北凉录》慎。
()顺,凉,李暠曾宁、建康守镇涫;李歆左史。凉灭亡,北凉。《北凉录》慎。
()休祥:《北凉录》夺九。
()休祥:《北凉录》夺九。
()深愿陛尅念修政副庆:《北凉录》“深愿殿祟修政,享祚”。
()深愿陛尅念修政副庆:《北凉录》“深愿殿祟修政,享祚”。
()王庙:.、.号“李王庙”。
()王庙:.、.号“李王庙”。
()州八:.号,.号“州南。
()州八:.号,.号“州南。
()《晋·李暠传》:隆“玄盛乃赦境,建庚,迫尊祖弇曰凉景,昶凉简。”
()《晋·李暠传》:隆“玄盛乃赦境,建庚,迫尊祖弇曰凉景,昶凉简。”
()据《晋·李暠传》暠诸载李谭。《六春秋辑补》载李谭李暠。李恂敦煌守,北凉攻破敦煌城,李恂杀;李,李嵩曾敦煌守镇敦煌。《魏·李宝传》:“.歆沮渠蒙逊灭,宝徙姑臧。余,随舅唐契北奔伊,臣蠕蠕。……属祖遣讨沮渠讳敦煌,讳损城遁。宝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业。遣弟怀达奉归城。祖嘉忠款,拜怀达散骑侍、敦煌守,遣授宝持节、侍,督垂诸,镇、府仪司、领护戎校尉、沙州牧、敦煌,仍镇敦煌,品承制假援。”暠潭、、恂庙建李宝据敦煌。
()据《晋·李暠传》暠诸载李谭。《六春秋辑补》载李谭李暠。李恂敦煌守,北凉攻破敦煌城,李恂杀;李,李嵩曾敦煌守镇敦煌。《魏·李宝传》:“.歆沮渠蒙逊灭,宝徙姑臧。余,随舅唐契北奔伊,臣蠕蠕。……属祖遣讨沮渠讳敦煌,讳损城遁。宝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业。遣弟怀达奉归城。祖嘉忠款,拜怀达散骑侍、敦煌守,遣授宝持节、侍,督垂诸,镇、府仪司、领护戎校尉、沙州牧、敦煌,仍镇敦煌,品承制假援。”暠潭、、恂庙建李宝据敦煌。
()二:夺。《晋·李暠传》:“吕末,京兆段业称凉州牧,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段业号玺,盂敏沙州刺史玺二。罗校亦玺二。《魏·李暠传》:“皇始,吕建康守段业称凉州牧敦煌守孟敏沙州刺史,暠效谷令。”皇始,即玺二。
()二:夺。《晋·李暠传》:“吕末,京兆段业称凉州牧,敦煌守赵郡孟敏沙州刺史。”段业号玺,盂敏沙州刺史玺二。罗校亦玺二。《魏·李暠传》:“皇始,吕建康守段业称凉州牧敦煌守孟敏沙州刺史,暠效谷令。”皇始,即玺二。
()州廿:.号。.号“县北二”。
()州廿:.号。.号“县北二”。
().号。
().号。
()玫秀,官稽合:据《魏·阚驷传》,“合”“令”。稽县,《晋·志》:“元康五,惠帝敦煌宜禾、伊吾、冥、深泉、广五县,酒泉沙县,稽,乡,凡八县晋昌郡。”稽县唐肃州玉县境,凉、北凉置稽郡。
()玫秀,官稽合:据《魏·阚驷传》,“合”“令”。稽县,《晋·志》:“元康五,惠帝敦煌宜禾、伊吾、冥、深泉、广五县,酒泉沙县,稽,乡,凡八县晋昌郡。”稽县唐肃州玉县境,凉、北凉置稽郡。
()《凉录》。《晋·李暠传》:“泮宫,增五百。嘉纳堂园,图赞志。”唯《凉录》卷稍异。罗校曰:“《凉录》载癸卯,误。案暠建元庚,故称庚元、庚二,五,皆庚纪,今《凉录》庚元,辛丑二,壬寅,癸卯,甲辰五,误。据改。”
()《凉录》。《晋·李暠传》:“泮宫,增五百。嘉纳堂园,图赞志。”唯《凉录》卷稍异。罗校曰:“《凉录》载癸卯,误。案暠建元庚,故称庚元、庚二,五,皆庚纪,今《凉录》庚元,辛丑二,壬寅,癸卯,甲辰五,误。据改。”
()效谷府:《唐·志》沙州敦煌郡“府,曰龙勒,效谷, 悬泉。”《陲石刻录》载《李府君修功纪碑》:“考达,左玉铃卫效谷,府旅帅护,……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护。□□□□□□尉,紫镇,柱。”
()效谷府:《唐·志》沙州敦煌郡“府,曰龙勒,效谷, 悬泉。”《陲石刻录》载《李府君修功纪碑》:“考达,左玉铃卫效谷,府旅帅护,……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护。□□□□□□尉,紫镇,柱。”
()《凉录》,唯“,“南”。《晋·李暠传》:“仍敦煌南临堂,曰靖恭堂,议朝政,阅武。”疑“”误。
()《凉录》,唯“,“南”。《晋·李暠传》:“仍敦煌南临堂,曰靖恭堂,议朝政,阅武。”疑“”误。
()右按《凉录》王李暠建政:揆,王夺“凉”。谦堂,《凉录》、《李暠传》载。
()右按《凉录》王李暠建政:揆,王夺“凉”。谦堂,《凉录》、《李暠传》载。
()土河,敦煌志仅载。
()土河,敦煌志仅载。
()北威烽:,“”。
()北威烽:,“”。
()罗校曰:“《统志》称効谷、龙勒故城俱沙州卫。《域图志》云:今敦煌县逾党河,旧城基址足,効谷,龙勒城郭遗址疑乎?云州北,则非沙州卫,惜徐星.及志,未城北,寻迹。”梁尉《汉効谷城考》(《九八敦煌术讨论集》)汉効谷城即今敦煌县北戴墩城堡遗址。唐沙州敦煌县効谷乡,即敦煌县。
()罗校曰:“《统志》称効谷、龙勒故城俱沙州卫。《域图志》云:今敦煌县逾党河,旧城基址足,効谷,龙勒城郭遗址疑乎?云州北,则非沙州卫,惜徐星.及志,未城北,寻迹。”梁尉《汉効谷城考》(《九八敦煌术讨论集》)汉効谷城即今敦煌县北戴墩城堡遗址。唐沙州敦煌县効谷乡,即敦煌县。
()渔泽鄣:鄣,《汉》颜注“障”。.号“效谷渔泽”。
()渔泽鄣:鄣,《汉》颜注“障”。.号“效谷渔泽”。
()济南崔渔泽尉:《汉》颜注“济南崔渔泽尉”。.号。
()济南崔渔泽尉:《汉》颜注“济南崔渔泽尉”。.号。
()田:.号,《汉》颜注“田”,罗校曰:“疑田,颜注避讳省‘’,改‘’。”
()田:.号,《汉》颜注“田”,罗校曰:“疑田,颜注避讳省‘’,改‘’。”
()秦苻坚建二酒泉黄攻破遂即废坏:罗振玉曰:“坚纪元建,殆元讹。”王仲荦《敦煌石室〈沙州督府图〉残卷考释》(《历史》五辑):“苻坚建建元建。”校“秦苻坚建(元)廿”。罗,王校注俱误。据《志·魏·阎温传》,卷“秦苻坚”宇乃“汉献帝”误,“”乃“华’误“,河右扰乱,隔绝,敦煌守艾卒官,府丞。功曹恭素,郡推史,恩甚著,乃遣诣守,请守。酒泉黄华,掖各据郡,欲恭势。酒泉,华拘执,劫刃。……恭即遣弟华攻酒泉沙,乾齐二县。恭连兵寻继华,首尾 援。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缘酒泉北塞,径掖北河,逢迎守尹奉。须黄华助;华欲救,顾恭兵,恐急击,遂诣城守苏则降。”注引《魏略·勇侠传》:“杨阿若丰,.阳,酒泉。……建,守徐揖诛郡强族黄氏。黄昂脱,乃粟斛,募众千余攻揖。揖城守。丰,昂义,乃揖,捐妻诣掖求救。掖反,杀守,昂亦陷城杀辑,二郡合势。昂恚丰,乃募取丰,欲令掖麻系,致。丰遂逃武威,守猛假丰尉,赍檄酒泉,丰揖仇。丰遂单骑南羌,合众千余骑,涫南,指趋郡城。未,皆令骑,曳柴扬尘。酒泉郡尘,兵,遂破散。昂独,羌捕昂,……丰遂杀。黄华,领郡,丰畏华,复依敦煌。黄初,河兴复,黄华降,丰乃郡。”
()秦苻坚建二酒泉黄攻破遂即废坏:罗振玉曰:“坚纪元建,殆元讹。”王仲荦《敦煌石室〈沙州督府图〉残卷考释》(《历史》五辑):“苻坚建建元建。”校“秦苻坚建(元)廿”。罗,王校注俱误。据《志·魏·阎温传》,卷“秦苻坚”宇乃“汉献帝”误,“”乃“华’误“,河右扰乱,隔绝,敦煌守艾卒官,府丞。功曹恭素,郡推史,恩甚著,乃遣诣守,请守。酒泉黄华,掖各据郡,欲恭势。酒泉,华拘执,劫刃。……恭即遣弟华攻酒泉沙,乾齐二县。恭连兵寻继华,首尾 援。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缘酒泉北塞,径掖北河,逢迎守尹奉。须黄华助;华欲救,顾恭兵,恐急击,遂诣城守苏则降。”注引《魏略·勇侠传》:“杨阿若丰,.阳,酒泉。……建,守徐揖诛郡强族黄氏。黄昂脱,乃粟斛,募众千余攻揖。揖城守。丰,昂义,乃揖,捐妻诣掖求救。掖反,杀守,昂亦陷城杀辑,二郡合势。昂恚丰,乃募取丰,欲令掖麻系,致。丰遂逃武威,守猛假丰尉,赍檄酒泉,丰揖仇。丰遂单骑南羌,合众千余骑,涫南,指趋郡城。未,皆令骑,曳柴扬尘。酒泉郡尘,兵,遂破散。昂独,羌捕昂,……丰遂杀。黄华,领郡,丰畏华,复依敦煌。黄初,河兴复,黄华降,丰乃郡。”
()州北六:.号“州北六”。.号“州北,城六。”
()州北六:.号“州北六”。.号“州北,城六。”
()曲泽烽:《寿昌县境》、.号、.《沙州志》皆载寿昌县北百九曲泽,曲泽烽。
()曲泽烽:《寿昌县境》、.号、.《沙州志》皆载寿昌县北百九曲泽,曲泽烽。
()妻乌孙王匈奴乌孙北塞益广:《汉·匈奴传》:“氏、夏,翁妻乌孙王,匈奴援。北益广田眩雷塞,匈奴终敢言。”广,“广田”误。
()妻乌孙王匈奴乌孙北塞益广:《汉·匈奴传》:“氏、夏,翁妻乌孙王,匈奴援。北益广田眩雷塞,匈奴终敢言。”广,“广田”误。
()建塞亭遂筑城设屯戍守:《汉·匈奴传》亭遂亭隧,“孝武,征伐,斥夺,攘幕北。建塞徼,亭隧,设屯戍,守,境。”屯戍,罗录“戍”,今据卷胶卷改。
()建塞亭遂筑城设屯戍守:《汉·匈奴传》亭遂亭隧,“孝武,征伐,斥夺,攘幕北。建塞徼,亭隧,设屯戍,守,境。”屯戍,罗录“戍”,今据卷胶卷改。
()元帝竟宁单朝:《汉·匈奴传》单朝竟宁元,竟宁缺“元”二,今据补。
()元帝竟宁单朝:《汉·匈奴传》单朝竟宁元,竟宁缺“元”二,今据补。
()设屯戍守:屯,罗录“”,误。 《汉·匈奴传》“”。,衍。
()设屯戍守:屯,罗录“”,误。 《汉·匈奴传》“”。,衍。
()凉王李暠建初修备南羌北虏:罗校曰:“《凉录》建初九修敦煌旧塞二围防北虏患,筑敦煌旧塞南二围威南虏,即。误列二,据改。据志,州皆塞城,《凉录》称二围,南二围,及北,殆亦误。”《显传》曰:“夏坐讫,复敦煌,塞,八,南北。共停余。……敦煌守李暠供沙河。”卷合。
()凉王李暠建初修备南羌北虏:罗校曰:“《凉录》建初九修敦煌旧塞二围防北虏患,筑敦煌旧塞南二围威南虏,即。误列二,据改。据志,州皆塞城,《凉录》称二围,南二围,及北,殆亦误。”《显传》曰:“夏坐讫,复敦煌,塞,八,南北。共停余。……敦煌守李暠供沙河。”卷合。
()芝墨池:据嘉纳堂,唐敦煌城北罗城嘉纳堂,唐効谷府,芝墨池罗城北。.号“芝池,北池。”
()芝墨池:据嘉纳堂,唐敦煌城北罗城嘉纳堂,唐効谷府,芝墨池罗城北。.号“芝池,北池。”
()芝,汉献帝,《汉·奂传》:“芝,宇.,。芝及弟昶,舒,善草,今称传。”唐李贤注曰:“王愔《志》:芝持操,臣勤,儒宗,武。尉辟,征,皆,号。尤草,崔、杜,衣帛,必练。临池,黑。笔则楷则,号忽忽暇草,
()芝,汉献帝,《汉·奂传》:“芝,宇.,。芝及弟昶,舒,善草,今称传。”唐李贤注曰:“王愔《志》:芝持操,臣勤,儒宗,武。尉辟,征,皆,号。尤草,崔、杜,衣帛,必练。临池,黑。笔则楷则,号忽忽暇草,
宝,寸纸遗,韦仲谓‘草圣’。”.背《墓志》:“临池余墨,染及素[帛]。”.《李翔涉诗》:“秋龙兴寺观墨池:独登仙馆欲谁,闻王君旧墨池;苔癣(藓)侵履迹,窟坳犹古规,竹稍挥毫,殿角阴疑洗砚,叹倚坛红叶树,霜冲欲尽迟。”.号《草歌》。
宝,寸纸遗,韦仲谓‘草圣’。”.背《墓志》:“临池余墨,染及素[帛]。”.《李翔涉诗》:“秋龙兴寺观墨池:独登仙馆欲谁,闻王君旧墨池;苔癣(藓)侵履迹,窟坳犹古规,竹稍挥毫,殿角阴疑洗砚,叹倚坛红叶树,霜冲欲尽迟。”.号《草歌》。
().王羲《番页 论》:“尚黄绮,疾繇襄,吾钟、,钟抗,谓,草犹雁,精熟,池尽墨,假今贡耽若,未必谢。达,详虚。临池,池尽墨,绝伦,吾及。”.号。《柳河集》卷二《殷贤戏批寄刘连州示孟崘二童》注云:“王羲曾云:芝临池,池尽黑,耽若,未必。”.《佚类》:“晋王羲、献、芝皆。”芝草著称,故称“草圣”。卷“圣”夺“草’,据《汉》卷六五唐李贤注补。
().王羲《番页 论》:“尚黄绮,疾繇襄,吾钟、,钟抗,谓,草犹雁,精熟,池尽墨,假今贡耽若,未必谢。达,详虚。临池,池尽墨,绝伦,吾及。”.号。《柳河集》卷二《殷贤戏批寄刘连州示孟崘二童》注云:“王羲曾云:芝临池,池尽黑,耽若,未必。”.《佚类》:“晋王羲、献、芝皆。”芝草著称,故称“草圣”。卷“圣”夺“草’,据《汉》卷六五唐李贤注补。
().《瓜沙郡史编序》载。
().《瓜沙郡史编序》载。
()赵智:.号“赵义”。
()赵智:.号“赵义”。
()甘州镇:诸志载。
()甘州镇:诸志载。
()州蒲昌府:《唐.志》、《旧唐·志》缺载。按唐酉州蒲昌县,蒲昌府蒲昌县。:/《唐残辞买柳蒲昌府疋》载州蒲昌府。
()州蒲昌府:《唐.志》、《旧唐·志》缺载。按唐酉州蒲昌县,蒲昌府蒲昌县。:/《唐残辞买柳蒲昌府疋》载州蒲昌府。
()州岸府:《唐·志》、《旧唐·志》皆载。.号《敦煌族志》:阴守忠“唐壮武、州岸府折冲,兼充豆卢副,……”吐鲁番岸府载。
()州岸府:《唐·志》、《旧唐·志》皆载。.号《敦煌族志》:阴守忠“唐壮武、州岸府折冲,兼充豆卢副,……”吐鲁番岸府载。
()岷州临洮府:《唐·志》岷州府临洮府。
()岷州临洮府:《唐·志》岷州府临洮府。
()墨离:《唐·志》、《元郡县图志》皆载“瓜州北千”,千,疑误。唐设墨离,延续唐末五宋初曹统治敦煌。.《曹延瑞云寺设请疏》:落款:“雍熙墨釐诸瓜州刺史紫禄检校司徒兼御史曹延瑞疏。”《索勋纪碑》:“授昭武校尉持节抄州诸……墨釐押蕃[落]……。”
()墨离:《唐·志》、《元郡县图志》皆载“瓜州北千”,千,疑误。唐设墨离,延续唐末五宋初曹统治敦煌。.《曹延瑞云寺设请疏》:落款:“雍熙墨釐诸瓜州刺史紫禄检校司徒兼御史曹延瑞疏。”《索勋纪碑》:“授昭武校尉持节抄州诸……墨釐押蕃[落]……。”
().号载。
().号载。
()吕麟庆元:凉吕麟庆号,“麟嘉”误。《晋·吕载》:“麟泽县,百兽,瑞,……赦境,号麒嘉。”罗校曰:“《凉录》列,云敦煌宋欣送梨,误,据改。”
()吕麟庆元:凉吕麟庆号,“麟嘉”误。《晋·吕载》:“麟泽县,百兽,瑞,……赦境,号麒嘉。”罗校曰:“《凉录》列,云敦煌宋欣送梨,误,据改。”
()李暠庚雀翔靖恭堂:庚夺,《凉录》叙。罗校曰: “案靖恭堂建庚,志叙石,则必,夺乃‘’。”
()李暠庚雀翔靖恭堂:庚夺,《凉录》叙。罗校曰: “案靖恭堂建庚,志叙石,则必,夺乃‘’。”
()凉王庚五,揆,凉王夺“李暠”二。
()凉王庚五,揆,凉王夺“李暠”二。
()罗校曰:“今《凉录》夺,据补。”
()罗校曰:“今《凉录》夺,据补。”
()罗校曰:“今.《凉录》形,案葛鸟形,,据改。”
()罗校曰:“今.《凉录》形,案葛鸟形,,据改。”
()罗校曰:“牧宇误,今《凉录》五夺,据补。”
()罗校曰:“牧宇误,今《凉录》五夺,据补。”
()《凉录》夺。
()《凉录》夺。
()《凉录》夺。
()《凉录》夺。
()河,《敦煌渠》注()。
()河,《敦煌渠》注()。
()弥漫五:.《沙州督府图卷》
()弥漫五:.《沙州督府图卷》
()董靖,.号“董端”。
()董靖,.号“董端”。
()垂流:“”.号“池”。“”“”。
()垂流:“”.号“池”。“”“”。
()寿、灵图,敦煌寺,屡。李宇《敦煌区古祠庙寺观简志》考释敦煌区庙汜咸庙、仓慈庙、贰庙、孟庙、李王庙、李庙、芝庙、池庙、池庙、袄庙、秦寺、圣庙、土庙、.庙、雨庙、保庙、社稷坛。寺仙岩、龙泉、永晖、阿育王、崇、乘、云、灵图、灵修、元、龙兴、恩、、莲台、永、乾元、普、、兴善、圣、永寿、永康、禅、、净土、城、奉唐、端严、王堂、、圣王、显、永兴禅 院、乾、广化、圣寿、悲及窟。观灵图、泉、元、龙兴、冲虚、玉娘、紫极宫。
()寿、灵图,敦煌寺,屡。李宇《敦煌区古祠庙寺观简志》考释敦煌区庙汜咸庙、仓慈庙、贰庙、孟庙、李王庙、李庙、芝庙、池庙、池庙、袄庙、秦寺、圣庙、土庙、.庙、雨庙、保庙、社稷坛。寺仙岩、龙泉、永晖、阿育王、崇、乘、云、灵图、灵修、元、龙兴、恩、、莲台、永、乾元、普、、兴善、圣、永寿、永康、禅、、净土、城、奉唐、端严、王堂、、圣王、显、永兴禅 院、乾、广化、圣寿、悲及窟。观灵图、泉、元、龙兴、冲虚、玉娘、紫极宫。
()青黄赤黑五具备:.号。
()青黄赤黑五具备:.号。
()鉴显:.号。罗校曰:“显夺。”
()鉴显:.号。罗校曰:“显夺。”
()授倍:罗校曰:“句讹误。”授,.号“校”。
()授倍:罗校曰:“句讹误。”授,.号“校”。
()彩鲜:,.号“甚”,据改。
()彩鲜:,.号“甚”,据改。
()石城镇,.《沙州伊州志》、《寿昌县境》俱载。
()石城镇,.《沙州伊州志》、《寿昌县境》俱载。
()礼升威仪:罗校曰:“升乃斗讹。”
()礼升威仪:罗校曰:“升乃斗讹。”
()守忠忄皆 :罗校曰:“忄皆 讹。”
()守忠忄皆 :罗校曰:“忄皆 讹。”
()殊徵号:罗校曰:“徵讹。”
()殊徵号:罗校曰:“徵讹。”
()王祖:罗校曰:“夺王二。”
()王祖:罗校曰:“夺王二。”
()福:罗校曰:“殆‘祚’讹。”
()福:罗校曰:“殆‘祚’讹。”
()裴徐舋:舋,釁。裴,指裴炎;徐,指徐敬业。武则执政,徐敬业兵扬州反,史裴炎乘势逼武则反政,构夹击势,故称裴徐乱。
()裴徐舋:舋,釁。裴,指裴炎;徐,指徐敬业。武则执政,徐敬业兵扬州反,史裴炎乘势逼武则反政,构夹击势,故称裴徐乱。
()威兵:罗校曰:“‘兵’,疑‘佳兵’。”
()威兵:罗校曰:“‘兵’,疑‘佳兵’。”
()非:罗校曰:“夺二。”
()非:罗校曰:“夺二。”
沙州图
.号
.号
(缺)
(缺)
拨佩刀刺,飞泉涌,[济]。今饮()
拨佩刀刺,飞泉涌,[济]。今饮()
灭未尝绝()。
灭未尝绝()。
盐池,县五,盐,/块,漉曝干,颗盐,味淡河,即(印)刑(形)类()。
盐池,县五,盐,/块,漉曝干,颗盐,味淡河,即(印)刑(形)类()。
盐池,县北百七(),俗号沙/泉盐,类焉,味红。
盐池,县北百七(),俗号沙/泉盐,类焉,味红。
欠宕泉。
欠宕泉。
北盐池,县北卌五(),盐味胜池。欠峗古迹/、僔()。欠投龙,沙井。
北盐池,县北卌五(),盐味胜池。欠峗古迹/、僔()。欠投龙,沙井。
土河,周围州境(),汉武帝/元鼎六修,匈奴禁限。
土河,周围州境(),汉武帝/元鼎六修,匈奴禁限。
凉兴胡泊,县北百,余皆苦,唯饮,商胡玉/,皆止。
凉兴胡泊,县北百,余皆苦,唯饮,商胡玉/,皆止。
欠玉泉,/县北七,蛟龙。
欠玉泉,/县北七,蛟龙。
阚冢,县廿(),阚骃祖凉(倞)冢。/
阚冢,县廿(),阚骃祖凉(倞)冢。/
玉泉,县北七,绞(蛟)龙曾沉()。唐贞观刺史孝恭铸铁潜,龙乃()逸肠。孙今龙舌,存,今孙宫言()。/
玉泉,县北七,绞(蛟)龙曾沉()。唐贞观刺史孝恭铸铁潜,龙乃()逸肠。孙今龙舌,存,今孙宫言()。/
寿昌县,()。北州百廿()。廨二百七五千()。户百五九。乡。右汉龙勒县,六改/寿昌郡(),武二寿昌县,永徽六(元)废(),乾封二复寿/昌置(县)(),建初陷吐蕃,二议潮收复()。/
寿昌县,()。北州百廿()。廨二百七五千()。户百五九。乡。右汉龙勒县,六改/寿昌郡(),武二寿昌县,永徽六(元)废(),乾封二复寿/昌置(县)(),建初陷吐蕃,二议潮收复()。/
寺:永。镇二:龙勒。堡五:寿昌、()。戍:、亭、紫/。烽卅。栅二。镇。城,县廿五,武八置()。
寺:永。镇二:龙勒。堡五:寿昌、()。戍:、亭、紫/。烽卅。栅二。镇。城,县廿五,武八置()。
破羌亭,县六五。/云汉破羌辛武贤破羌戎,筑亭,故曰破羌亭。
破羌亭,县六五。/云汉破羌辛武贤破羌戎,筑亭,故曰破羌亭。
玉,/县北百六()。《志》云,汉武帝元康置,《域传》云:则汉,/[厄]玉、阳()。
玉,/县北百六()。《志》云,汉武帝元康置,《域传》云:则汉,/[厄]玉、阳()。
黑鼻,县南五,延连
黑鼻,县南五,延连
(缺)
(缺)
[题]
[题]
.号背,《敦煌宝藏》、《敦煌遗索引》皆《沙州图》,卷首尾俱残缺,首敦煌县悬泉,尾寿昌县黑鼻,共残存六。
.号背,《敦煌宝藏》、《敦煌遗索引》皆《沙州图》,卷首尾俱残缺,首敦煌县悬泉,尾寿昌县黑鼻,共残存六。
[校注]
[校注]
()拔佩刀刺:拔,.号《敦煌录》、.号《沙州督府图》“”。“飞泉涌”脱,据.号“济”,补。“今”,.号“皆足”,“今”、“”二。
()拔佩刀刺:拔,.号《敦煌录》、.号《沙州督府图》“”。“飞泉涌”脱,据.号“济”,补。“今”,.号“皆足”,“今”、“”二。
()未尝绝:.号、.号俱句。
()未尝绝:.号、.号俱句。
()即刑类,.号“印形似”,据补。
()即刑类,.号“印形似”,据补。
()县北百七:.号“州北百七”,“北”疑缺。号《沙州城土境》“州百七”。
()县北百七:.号“州北百七”,“北”疑缺。号《沙州城土境》“州百七”。
()卌五:.号,.号“卅五”。
()卌五:.号,.号“卅五”。
()僔,《莫窟》。
()僔,《莫窟》。
()沙井,即牙泉;土河,.号“土河”。
()沙井,即牙泉;土河,.号“土河”。
()县北廿:.号、.号“州廿”。
()县北廿:.号、.号“州廿”。
()绞龙:“绞”,误,“蛟”。
()绞龙:“绞”,误,“蛟”。
()孝恭:.号“孝嵩”,.号“嵩”,恭,嵩
()孝恭:.号“孝嵩”,.号“嵩”,恭,嵩
误。
误。
().号、.号玉泉。
().号、.号玉泉。
()寿昌县,:《唐·志》。《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寿昌县:“寿昌县,。”
()寿昌县,:《唐·志》。《元郡县图志》卷沙州寿昌县:“寿昌县,。”
()北州百廿:《元郡县图志》“州百五”。《寿昌县境》“北州百廿”,误。
()北州百廿:《元郡县图志》“州百五”。《寿昌县境》“北州百廿”,误。
()廨二百七五千:《寿昌县境》“百九五千”。
()廨二百七五千:《寿昌县境》“百九五千”。
()六改寿昌郡:《寿昌县境》;《唐·志》载;《旧唐·志》:“魏改寿昌县。”卷异。
()六改寿昌郡:《寿昌县境》;《唐·志》载;《旧唐·志》:“魏改寿昌县。”卷异。
()永徽六废:《寿昌县境》、《唐·志》“永徽元”,“六”,“元”误。
()永徽六废:《寿昌县境》、《唐·志》“永徽元”,“六”,“元”误。
()寿昌置:“寿昌县”。
()寿昌置:“寿昌县”。
()二议潮收复:.《氏修功》:“敦煌,晋昌收复讫,二载。”.《辛未七汉件》:“沙州唐州郡,宝,禄乱,河,兹陷百余,管蕃。,保敦甲[兵],吐蕃,收复,七余,□贡断,保功遂,仗节归唐,累拜官,殿庭,承恩,□□疾,帝薨,孙镇酉,巳今[]。……保弃蕃归化,,吐蕃节镇守沙州,保蕃离乱,乘势沙州百姓,穴趁节,汉衣冠,永抛蕃丑。保百姓咒誓,(?)吐蕃。百姓荷保,今,永赛,庙,城。”曰:“沙州善乡,福。宝元,河五州尽陷,唯敦煌郡,曾破散,朝,救,□□吐蕃,八节,[][]供,亦曾辄移,今百五,沙州社稷,宛旧,危圣,鞍毒龙,保护。”.《钜鹿索律尚义辩墓志铭》:“皇祖左吾卫州黄石府折冲尉讳奉珍,宝,逆胡侵,吐蕃桑范,敢犯境,洎历浸,猖狂积,持连□散,誓御捍,铁石移,弧垒危,围百。”
()二议潮收复:.《氏修功》:“敦煌,晋昌收复讫,二载。”.《辛未七汉件》:“沙州唐州郡,宝,禄乱,河,兹陷百余,管蕃。,保敦甲[兵],吐蕃,收复,七余,□贡断,保功遂,仗节归唐,累拜官,殿庭,承恩,□□疾,帝薨,孙镇酉,巳今[]。……保弃蕃归化,,吐蕃节镇守沙州,保蕃离乱,乘势沙州百姓,穴趁节,汉衣冠,永抛蕃丑。保百姓咒誓,(?)吐蕃。百姓荷保,今,永赛,庙,城。”曰:“沙州善乡,福。宝元,河五州尽陷,唯敦煌郡,曾破散,朝,救,□□吐蕃,八节,[][]供,亦曾辄移,今百五,沙州社稷,宛旧,危圣,鞍毒龙,保护。”.《钜鹿索律尚义辩墓志铭》:“皇祖左吾卫州黄石府折冲尉讳奉珍,宝,逆胡侵,吐蕃桑范,敢犯境,洎历浸,猖狂积,持连□散,誓御捍,铁石移,弧垒危,围百。”
()镇二龙勒堡五寿昌:《寿昌县境》“镇二:龙勒,。”堡载。
()镇二龙勒堡五寿昌:《寿昌县境》“镇二:龙勒,。”堡载。
()“镇”疑脱。
()“镇”疑脱。
()县北百六:《寿昌县境》。《旧唐·志》“县北百八。”
()县北百六:《寿昌县境》。《旧唐·志》“县北百八。”
()则汉[厄]玉阳:《汉·域传》:“则汉,厄玉、阳,……”“汉”夺“厄”。
()则汉[厄]玉阳:《汉·域传》:“则汉,厄玉、阳,……”“汉”夺“厄”。
沙州图卷
沙州图卷
.号
.号
沙州图卷()
沙州图卷()
州(),二、、敦煌县(),五寿昌县()。/
州(),二、、敦煌县(),五寿昌县()。/
沙州,()。属凉州督府管()。瘴()。/
沙州,()。属凉州督府管()。瘴()。/
右沙州,古瓜州()。川,沙卤。耕稼/业()。
右沙州,古瓜州()。川,沙卤。耕稼/业()。
草木略华夏,木椅、桐、梓、漆、/栝柏。/
草木略华夏,木椅、桐、梓、漆、/栝柏。/
[题]
[题]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皆《沙州图卷》。达《伦敦藏敦煌卷录》曰:“二五九,涅槃卷遗品(八○)。纸背:沙州图(六)。”故《沙州图》。存六,未抄完。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皆《沙州图卷》。达《伦敦藏敦煌卷录》曰:“二五九,涅槃卷遗品(八○)。纸背:沙州图(六)。”故《沙州图》。存六,未抄完。
[校注]
[校注]
()卷尾亦题“沙州图卷”六。敦煌卷沙州.号《沙州督府图》、.号《沙州督府图卷》、.号《沙州志》、.号《沙州城土境》、号《沙州志》、《寿昌县境》、号《沙州伊州志》、号《敦煌录》、.号《瓜沙郡史编序》。
()卷尾亦题“沙州图卷”六。敦煌卷沙州.号《沙州督府图》、.号《沙州督府图卷》、.号《沙州志》、.号《沙州城土境》、号《沙州志》、《寿昌县境》、号《沙州伊州志》、号《敦煌录》、.号《瓜沙郡史编序》。
()敦煌卷沙州载仅卷。
()敦煌卷沙州载仅卷。
()敦煌县:《元郡县图志》卷:“皇朝敦煌燉煌”。《唐·志》、《旧唐·志》亦“燉煌郡”、“燉煌县”。敦煌遗唐五敦煌皆燉煌。据.号.号卷敦煌县容,唐五敦煌县县、乡,级制。据敦煌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敦煌县辖乡:敦煌、慈惠、康、龙勒、玉、洪池、效谷、赤、莫、洪润、青、悬泉、化、沙、寿昌、义乡,除义乡仅竹简,寿昌乡仅宝九载,较。建初陷吐蕃,吐蕃改唐乡制落制,敦煌反映吐蕃占领敦煌落:曷骨萨落(.)、擘落(.)、落(.)、悉董萨落(.)、僧尼落(.)、弗诺图邑聚落(.)、落、落、落、阿骨萨落,悉□萨蒋(.)。反映,据敦煌,:慕(化乡,.),宜禾(悬泉乡,.)、莫(莫乡,.)、乡(龙勒乡,.、.、.)、修武(康乡,甘博号)、沙(洪润乡,.)、丰义(玉乡,.),阳沙(沙乡,.)、洪、(康乡,.)、昌(康乡,.)、穷(劲谷乡,.)。敦煌城,坊制,释坊(.)、坊(.)、旌坊(.)、阶亭坊、郡草坊(.)、怀坊、钦贤坊(.)、儒坊(.)、修坊(.,.)、永宁坊(.)、坊(.)。
()敦煌县:《元郡县图志》卷:“皇朝敦煌燉煌”。《唐·志》、《旧唐·志》亦“燉煌郡”、“燉煌县”。敦煌遗唐五敦煌皆燉煌。据.号.号卷敦煌县容,唐五敦煌县县、乡,级制。据敦煌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号,敦煌县辖乡:敦煌、慈惠、康、龙勒、玉、洪池、效谷、赤、莫、洪润、青、悬泉、化、沙、寿昌、义乡,除义乡仅竹简,寿昌乡仅宝九载,较。建初陷吐蕃,吐蕃改唐乡制落制,敦煌反映吐蕃占领敦煌落:曷骨萨落(.)、擘落(.)、落(.)、悉董萨落(.)、僧尼落(.)、弗诺图邑聚落(.)、落、落、落、阿骨萨落,悉□萨蒋(.)。反映,据敦煌,:慕(化乡,.),宜禾(悬泉乡,.)、莫(莫乡,.)、乡(龙勒乡,.、.、.)、修武(康乡,甘博号)、沙(洪润乡,.)、丰义(玉乡,.),阳沙(沙乡,.)、洪、(康乡,.)、昌(康乡,.)、穷(劲谷乡,.)。敦煌城,坊制,释坊(.)、坊(.)、旌坊(.)、阶亭坊、郡草坊(.)、怀坊、钦贤坊(.)、儒坊(.)、修坊(.,.)、永宁坊(.)、坊(.)。
()寿昌县,《旧唐·志》:“寿昌,汉龙勒县,属敦煌郡,县南龙勒。魏改寿昌县。”《唐·志》:“寿昌。。武二析敦煌置,永徽元省,乾封二复置,元二六省,复置,治汉龙勒城。”《元郡县图志》卷:“寿昌县,,州百五。汉龙勒县,,属敦煌郡。周武帝省鸣沙县。隋业,城置龙勒府,武二改置寿昌,县南寿昌泽。”敦煌志.号、.号、.号及《寿昌县境》载。
()寿昌县,《旧唐·志》:“寿昌,汉龙勒县,属敦煌郡,县南龙勒。魏改寿昌县。”《唐·志》:“寿昌。。武二析敦煌置,永徽元省,乾封二复置,元二六省,复置,治汉龙勒城。”《元郡县图志》卷:“寿昌县,,州百五。汉龙勒县,,属敦煌郡。周武帝省鸣沙县。隋业,城置龙勒府,武二改置寿昌,县南寿昌泽。”敦煌志.号、.号、.号及《寿昌县境》载。
()《旧唐·志》,《唐·志》及《敦煌博馆藏志残卷》州。《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府。
()《旧唐·志》,《唐·志》及《敦煌博馆藏志残卷》州。《元郡县图志》卷:“沙州,敦煌。府。
()凉州督府:《旧唐·志》:“武二,李轨,置凉州 管府,管凉、甘、瓜、肃州,……七改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八州,……咸亨元,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元二,督府,……宝元,改武威郡,督凉、甘、肃州。”卷称凉州督府,属武七咸亨元。据瓜州:“武五,置瓜州,仍管府,管沙、肃州,八,罢督,贞观复督府。”卷著唐贞观。
()凉州督府:《旧唐·志》:“武二,李轨,置凉州 管府,管凉、甘、瓜、肃州,……七改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八州,……咸亨元,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元二,督府,……宝元,改武威郡,督凉、甘、肃州。”卷称凉州督府,属武七咸亨元。据瓜州:“武五,置瓜州,仍管府,管沙、肃州,八,罢督,贞观复督府。”卷著唐贞观。
()瘴,潮湿产疾病,南。敦煌干燥,故瘴。
()瘴,潮湿产疾病,南。敦煌干燥,故瘴。
()《元郡县图志》卷瓜州:“按隋瓜州,即今沙州。业 改瓜州敦煌郡。武五改瓜州,晋昌置瓜州,瓜,故取焉。”沙州:“古戎,《左传》谓‘允姓戎,居瓜州’,注云‘今敦煌,汉武帝元鼎六酒泉置敦煌郡,今州即。……魏武帝郡置敦煌镇,帝罢镇瓜州,,寻义州,庄帝改瓜州。隋业,罢州敦煌郡。……武二土,置瓜州,五改沙州。” 《唐·志》:“沙州敦煌郡,……瓜州。”《旧唐·志》:“沙州。。……武二置瓜州。五,改沙州。”.号:“敦煌境瓜,尽慕捺兰,姓坚牢。”.号:“掖,甘州。酒泉,肃州。晋昌,瓜州。武陵,城,假敦煌,沙州。”
()《元郡县图志》卷瓜州:“按隋瓜州,即今沙州。业 改瓜州敦煌郡。武五改瓜州,晋昌置瓜州,瓜,故取焉。”沙州:“古戎,《左传》谓‘允姓戎,居瓜州’,注云‘今敦煌,汉武帝元鼎六酒泉置敦煌郡,今州即。……魏武帝郡置敦煌镇,帝罢镇瓜州,,寻义州,庄帝改瓜州。隋业,罢州敦煌郡。……武二土,置瓜州,五改沙州。” 《唐·志》:“沙州敦煌郡,……瓜州。”《旧唐·志》:“沙州。。……武二置瓜州。五,改沙州。”.号:“敦煌境瓜,尽慕捺兰,姓坚牢。”.号:“掖,甘州。酒泉,肃州。晋昌,瓜州。武陵,城,假敦煌,沙州。”
().号《诗》:“敦煌:顷田畔沙,汉朝城垒属蕃。歌谣复归唐,拂春杨柳。仕挽宝髻,流依旧桑麻,雄施鼙鼓,斗徒劳猃狁夸。寿昌:稽碛畔亦疆,迥田筑寿昌,沙漠雾深隖□雁,草枯犹未及阳。狐裘冷搜红髓,絺□堪卧□霜, 曾墨,移徒□北王。”敦煌耕田布甘泉游灌溉区及寿昌灌溉区,皆沙漠,称沙府。.号《历史诗》:“敦煌裔临,塞清扫朗烟,令必节拾,沙府圆境。”.号《江南诗》:“龙沙塞隔烽”。.号《麒麟阁诗》:“危岝潜龙虎,流沙忽震鞴皷,松竹虽坚寄,愁云吐。敦煌易镇涯,梅杏逢春旧,归限(恨)羶羊乳,收取驹养涯洼。”.号《莫窟修功》:“窃州府广,精堂。”.号《归义》:“伏孤绝漠,遐,碛寇,居川坠,漠境化,类聚□□。”.号《悟京城酬答诗》曰:“居狐貊,碛城,未吐凤,徒聚□萤。”曰:“沙漠河程,曰:“尽沙汉川”。.号《献玉状》:“伏碛遐褰,戎境枯荒,产珍,献奇王瓦 ,殊,透狼,运届敦煌,异域仪,涉瀚沙府,辄陈献,怀。”沙州耕田旷,沙碛围。敦煌户籍、及借贷,农业及量畜牧业。
().号《诗》:“敦煌:顷田畔沙,汉朝城垒属蕃。歌谣复归唐,拂春杨柳。仕挽宝髻,流依旧桑麻,雄施鼙鼓,斗徒劳猃狁夸。寿昌:稽碛畔亦疆,迥田筑寿昌,沙漠雾深隖□雁,草枯犹未及阳。狐裘冷搜红髓,絺□堪卧□霜, 曾墨,移徒□北王。”敦煌耕田布甘泉游灌溉区及寿昌灌溉区,皆沙漠,称沙府。.号《历史诗》:“敦煌裔临,塞清扫朗烟,令必节拾,沙府圆境。”.号《江南诗》:“龙沙塞隔烽”。.号《麒麟阁诗》:“危岝潜龙虎,流沙忽震鞴皷,松竹虽坚寄,愁云吐。敦煌易镇涯,梅杏逢春旧,归限(恨)羶羊乳,收取驹养涯洼。”.号《莫窟修功》:“窃州府广,精堂。”.号《归义》:“伏孤绝漠,遐,碛寇,居川坠,漠境化,类聚□□。”.号《悟京城酬答诗》曰:“居狐貊,碛城,未吐凤,徒聚□萤。”曰:“沙漠河程,曰:“尽沙汉川”。.号《献玉状》:“伏碛遐褰,戎境枯荒,产珍,献奇王瓦 ,殊,透狼,运届敦煌,异域仪,涉瀚沙府,辄陈献,怀。”沙州耕田旷,沙碛围。敦煌户籍、及借贷,农业及量畜牧业。
沙州伊州志
.号
.号
(缺)
(缺)
志》云():汉贰
志》云():汉贰
购归,愍(),()
购归,愍(),()
龙勒泉。
龙勒泉。
饮鸣喷,宛转旋,/□□□□□□□□(号,今检池南土)堆,似龙(),亦。/
饮鸣喷,宛转旋,/□□□□□□□□(号,今检池南土)堆,似龙(),亦。/
寿昌,(缺)(县南,即渥洼)(),屈曲周,深浅测,汉。/
寿昌,(缺)(县南,即渥洼)(),屈曲周,深浅测,汉。/
渠,县南,源渥洼。
渠,县南,源渥洼。
□□(支渠),□□(县南)()。
□□(支渠),□□(县南)()。
石涧,源县南。
石涧,源县南。
卤涧,源[]县南()。/
卤涧,源[]县南()。/
石城镇,沙州千五百八,六千百。
石城镇,沙州千五百八,六千百。
汉楼/兰。《汉·域传》云:沙卤,田,玉。傅介既杀/王,汉弟,鄯善()。隋置鄯善镇(),隋乱,/城遂废。贞观,康首领康艳典居城,/胡随,聚落,亦曰典合城()。皆沙碛()。元二/改石城镇,隶沙州。
汉楼/兰。《汉·域传》云:沙卤,田,玉。傅介既杀/王,汉弟,鄯善()。隋置鄯善镇(),隋乱,/城遂废。贞观,康首领康艳典居城,/胡随,聚落,亦曰典合城()。皆沙碛()。元二/改石城镇,隶沙州。
屯城,石城镇百八()。鄯善质尉屠耆/归,单弱,请:伊循城,城肥,愿遣屯田/积谷,衣(依)威。汉遣司及吏屯田伊循镇,/即城()。胡鄯善城,遂鄯善,今屯城。/
屯城,石城镇百八()。鄯善质尉屠耆/归,单弱,请:伊循城,城肥,愿遣屯田/积谷,衣(依)威。汉遣司及吏屯田伊循镇,/即城()。胡鄯善城,遂鄯善,今屯城。/
城,石城镇二百卌。康艳典居鄯善,修城,城,汉弩支城()。/ 蒲桃城,南石城镇,康艳典筑,蒲桃城(),号蒲桃城。/
城,石城镇二百卌。康艳典居鄯善,修城,城,汉弩支城()。/ 蒲桃城,南石城镇,康艳典筑,蒲桃城(),号蒲桃城。/
萨毗城,北石城镇百八,康艳典筑,城近萨/毗泽(),[]险阻,恒吐蕃及吐谷浑绝。/
萨毗城,北石城镇百八,康艳典筑,城近萨/毗泽(),[]险阻,恒吐蕃及吐谷浑绝。/
鄯善城,周千六百卌步(),石城镇廿步,汉鄯善城,/今墔坏。
鄯善城,周千六百卌步(),石城镇廿步,汉鄯善城,/今墔坏。
幡(播)仙镇,故且末。《汉·域传》云:六千八百廿。隋置且末郡。元改幡(播)仙镇()。/
幡(播)仙镇,故且末。《汉·域传》云:六千八百廿。隋置且末郡。元改幡(播)仙镇()。/
古屯城,屯城北()。
古屯城,屯城北()。
沮(且)末河,源南谷,源/镇城五百,且末城,。镇城陷吐蕃。/
沮(且)末河,源南谷,源/镇城五百,且末城,。镇城陷吐蕃。/
蒲昌,石城镇北百廿,周广百。《汉·/域传》云:黄河源,葱岭,阗,[阗]南,/河北流,葱岭河合,注蒲昌。[蒲昌], 盐泽。玉/、阳百余,伏流,南积石,河焉()。/ 伊州,。廨七百卌千(),户千七百廿九(),乡七。/
蒲昌,石城镇北百廿,周广百。《汉·/域传》云:黄河源,葱岭,阗,[阗]南,/河北流,葱岭河合,注蒲昌。[蒲昌], 盐泽。玉/、阳百余,伏流,南积石,河焉()。/ 伊州,。廨七百卌千(),户千七百廿九(),乡七。/
右古昆吾戎,周穆王伐戎,昆吾献赤刀,/语讹转伊吾郡()。 《汉·域传》云():周衰,戎狄/错居泾渭北,伊吾,匈奴,汉武帝伐匈/奴,收,复弃。汉永六,北征匈奴,取伊/吾卢,置田禾尉,域复。伊吾。顺/帝置伊吾司。魏、晋闻郡县。业六城/买置伊吾郡(),隋乱,复胡。贞观首领石/,率七城降,唐始置伊州()。宝陷吐蕃,/,议潮收复,沙州卌户居,羌龙杂,约千/百()。/
右古昆吾戎,周穆王伐戎,昆吾献赤刀,/语讹转伊吾郡()。 《汉·域传》云():周衰,戎狄/错居泾渭北,伊吾,匈奴,汉武帝伐匈/奴,收,复弃。汉永六,北征匈奴,取伊/吾卢,置田禾尉,域复。伊吾。顺/帝置伊吾司。魏、晋闻郡县。业六城/买置伊吾郡(),隋乱,复胡。贞观首领石/,率七城降,唐始置伊州()。宝陷吐蕃,/,议潮收复,沙州卌户居,羌龙杂,约千/百()。/
贡赋
贡赋
管县:伊吾、纳职、柔。/
管县:伊吾、纳职、柔。/
伊吾县,郭。廨百千五,户千六百,乡。/
伊吾县,郭。廨百千五,户千六百,乡。/
右汉伊吾屯,城云窦固筑()。魏县。《汉》/云:伊吾卢,夷狄旧号耳。/
右汉伊吾屯,城云窦固筑()。魏县。《汉》/云:伊吾卢,夷狄旧号耳。/
寺二:宣、化。观二:祥麰、罗。烽七:源、毛瓦(?)、狼泉、香枣、磐兰泉、速谷、伊具。戍:堑亭、赤崖、矟竿。/
寺二:宣、化。观二:祥麰、罗。烽七:源、毛瓦(?)、狼泉、香枣、磐兰泉、速谷、伊具。戍:堑亭、赤崖、矟竿。/
俗:。田商贩,惟铁钹,冬夏食/饼,釜甑具,杯椀匙箸皆畜,渴则渠踞饮,/古谓洿樽棓饮,则质朴,俗衣冠,唯/财贵。/
俗:。田商贩,惟铁钹,冬夏食/饼,釜甑具,杯椀匙箸皆畜,渴则渠踞饮,/古谓洿樽棓饮,则质朴,俗衣冠,唯/财贵。/
陆盐池,周,北县六。碛,陆盐,/味甘,亏即苦,积久采取,竟减损()。/
陆盐池,周,北县六。碛,陆盐,/味甘,亏即苦,积久采取,竟减损()。/
伊吾城,北县廿,伊吾县,百姓城侧近田,/垒城,故曰伊吾。/
伊吾城,北县廿,伊吾县,百姓城侧近田,/垒城,故曰伊吾。/
罗漫,柔县管。
罗漫,柔县管。
源泉,县北。
源泉,县北。
二,县北五。/
二,县北五。/
,县北九。
,县北九。
凡皆临崖涌,南流碛即绝。
凡皆临崖涌,南流碛即绝。
火/祆庙,素形。祆翟槃陀,昌/未破,槃陀朝京,即祆,刀刺腹,左右/,腹,截弃余,系,执刀,/绞转,举百,皆顺灵助,征验。/,僵仆倒,息奄七,即复旧。司奏/闻,制授游击。/
火/祆庙,素形。祆翟槃陀,昌/未破,槃陀朝京,即祆,刀刺腹,左右/,腹,截弃余,系,执刀,/绞转,举百,皆顺灵助,征验。/,僵仆倒,息奄七,即复旧。司奏/闻,制授游击。/
纳职县(),。州百廿。廨二百五千,户六百二,乡七。/
纳职县(),。州百廿。廨二百五千,户六百二,乡七。/
右唐初土鄯伏陀,属突厥,征税繁,率城/碛奔鄯善,吐[谷]浑居,历焉耆,投昌,/归,胡呼鄯善纳职,既鄯善归,逐(遂)号耳()。/
右唐初土鄯伏陀,属突厥,征税繁,率城/碛奔鄯善,吐[谷]浑居,历焉耆,投昌,/归,胡呼鄯善纳职,既鄯善归,逐(遂)号耳()。/
寺:祥麰,尼。戍:百泉。烽八:百尺、泉、永、拓厥、泉、延末。/
寺:祥麰,尼。戍:百泉。烽八:百尺、泉、永、拓厥、泉、延末。/
城北泉,县廿,坎涌,湍流蒲昌。/
城北泉,县廿,坎涌,湍流蒲昌。/
柔县,南州二百(),廨,户百八九,乡。/
柔县,南州二百(),廨,户百八九,乡。/
右传隋业二伊吾胡共筑营田,贞观胡归,/县,镇。/
右传隋业二伊吾胡共筑营田,贞观胡归,/县,镇。/
观:。烽:、杨、伊具、独堆。/
观:。烽:、杨、伊具、独堆。/
柔镇,县七。隋业二置伊吾郡,置镇()。/
柔镇,县七。隋业二置伊吾郡,置镇()。/
罗漫(),县北(),按《域传》即,绵亘千()。/汉窦固破呼衍王刻石纪碑。姜磨旧/,刻,赞唐()。六,置坛祈祷,州/庙,阿览。/
罗漫(),县北(),按《域传》即,绵亘千()。/汉窦固破呼衍王刻石纪碑。姜磨旧/,刻,赞唐()。六,置坛祈祷,州/庙,阿览。/
伊吾,南千八百()。
伊吾,南千八百()。
右景龙五奉勃置,元六移甘露/镇,兵千,千卌疋()。/ :南伊州百()。南州八百。庭州七百八()。北贼。/
右景龙五奉勃置,元六移甘露/镇,兵千,千卌疋()。/ :南伊州百()。南州八百。庭州七百八()。北贼。/
龙落焉耆,今甘、肃、伊州各首领,锐健/斗,皆禀皇化()。
龙落焉耆,今甘、肃、伊州各首领,锐健/斗,皆禀皇化()。
沙州[寿昌县]南姚阅,州百八。/南紫亭,州百九(),石皆紫,复紫/亭。
沙州[寿昌县]南姚阅,州百八。/南紫亭,州百九(),石皆紫,复紫/亭。
庭州瀚。
庭州瀚。
州交河县()。
州交河县()。
伊州伊吾柔县。
伊州伊吾柔县。
启元二廿五,庆()灵州尉(慰)嗣/州,嗣。/
启元二廿五,庆()灵州尉(慰)嗣/州,嗣。/
[题]
[题]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达《伦敦藏敦煌卷录》皆《沙州志》,傅振伦《敦煌图谈志源》《瓜沙伊残志》,羽田享《唐启元沙州伊州志残卷》、周丕显《敦煌遗概述》《沙州伊州志》。卷首残缺,尾完整,残存八七,二七沙州寿昌县,二八八伊州,八八七著题。卷沙州伊州,故《沙州伊州志》。
.号,王《敦煌遗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达《伦敦藏敦煌卷录》皆《沙州志》,傅振伦《敦煌图谈志源》《瓜沙伊残志》,羽田享《唐启元沙州伊州志残卷》、周丕显《敦煌遗概述》《沙州伊州志》。卷首残缺,尾完整,残存八七,二七沙州寿昌县,二八八伊州,八八七著题。卷沙州伊州,故《沙州伊州志》。
[校注]
[校注]
()志云:《寿昌县境》(简称《境》)“《域传》云”。羽田亨录“异志云”。
()志云:《寿昌县境》(简称《境》)“《域传》云”。羽田亨录“异志云”。
()汉贰……购归,憨:《境》“汉贰李广伐宛,骏,愍。”
()汉贰……购归,憨:《境》“汉贰李广伐宛,骏,愍。”
():《境》“既”。
():《境》“既”。
()……堆似龙:《境》“今验池南土堆,似龙。”.号《沙州志》亦“号,今检□□堆,似龙。”据补。
()……堆似龙:《境》“今验池南土堆,似龙。”.号《沙州志》亦“号,今检□□堆,似龙。”据补。
()寿昌……:《境》“寿昌,源县南,……即渥洼。”.号,缺七“县南,即渥洼”,据补。
()寿昌……:《境》“寿昌,源县南,……即渥洼。”.号,缺七“县南,即渥洼”,据补。
()□□□□:.号《沙州志》 “支渠,右县南”。据补。
()□□□□:.号《沙州志》 “支渠,右县南”。据补。
()源县南:“源”夺“”。
()源县南:“源”夺“”。
()《汉·域传》曰:“鄯善,楼兰,……沙卤,田,寄田仰谷旁,玉,……元凤,霍遣监傅介刺王,介勇敢,赍币,扬言赐。既楼兰,诈王欲赐,王喜,介饮,醉,王屏语,壮二刺杀,……乃尉屠耆王,鄯善。”
()《汉·域传》曰:“鄯善,楼兰,……沙卤,田,寄田仰谷旁,玉,……元凤,霍遣监傅介刺王,介勇敢,赍币,扬言赐。既楼兰,诈王欲赐,王喜,介饮,醉,王屏语,壮二刺杀,……乃尉屠耆王,鄯善。”
()《境》。《隋·志》:“鄯善郡,业五吐谷浑置,置鄯善城,即古楼兰城。置且末、、河源,郡。”《隋·炀帝纪》,隋吐谷浑置鄯善郡。据《隋·吐谷浑传》隋击败吐谷浑“置郡县镇戍,罪徙居。”及卷,隋置郡曾置镇。
()《境》。《隋·志》:“鄯善郡,业五吐谷浑置,置鄯善城,即古楼兰城。置且末、、河源,郡。”《隋·炀帝纪》,隋吐谷浑置鄯善郡。据《隋·吐谷浑传》隋击败吐谷浑“置郡县镇戍,罪徙居。”及卷,隋置郡曾置镇。
()典合城:《境》“兴谷城”,误。
()典合城:《境》“兴谷城”,误。
()沙碛:《境》“沙卤”。
()沙碛:《境》“沙卤”。
()屯城石城镇百八:《境》。《唐·志》:“蒲昌南岸,七屯城,汉伊修城。八石城镇,……”屯城七屯城,程百,《唐》载误。
()屯城石城镇百八:《境》。《唐·志》:“蒲昌南岸,七屯城,汉伊修城。八石城镇,……”屯城七屯城,程百,《唐》载误。
()《汉·域传》:汉尉屠耆鄯善王遣,“王请曰:‘汉久,今归,单弱,王,恐杀。伊循城,肥,愿汉遣屯田积谷,今臣依威。’汉遣司,吏,田伊循填抚。”
()《汉·域传》:汉尉屠耆鄯善王遣,“王请曰:‘汉久,今归,单弱,王,恐杀。伊循城,肥,愿汉遣屯田积谷,今臣依威。’汉遣司,吏,田伊循填抚。”
()《唐·志》:石城“二百城,亦谓弩支城,艳典筑。”《境》“鄯善百。”
()《唐·志》:石城“二百城,亦谓弩支城,艳典筑。”《境》“鄯善百。”
()蒲桃城:《境》“葡萄城甚。”
()蒲桃城:《境》“葡萄城甚。”
()《隋·志》且末郡:“且末,萨毗泽。”萨毗泽,即今阿牙库木湖。
()《隋·志》且末郡:“且末,萨毗泽。”萨毗泽,即今阿牙库木湖。
()千六百卌步:《境》“千六百卅步”。
()千六百卌步:《境》“千六百卅步”。
()幡仙镇:《境》、《唐·志》、.号,“播仙镇”,“播”“幡”形近致误。隋置且末郡:《隋·志》,《隋·炀帝纪》,业五六“癸丑,置,河源,鄯善、且末郡。”
()幡仙镇:《境》、《唐·志》、.号,“播仙镇”,“播”“幡”形近致误。隋置且末郡:《隋·志》,《隋·炀帝纪》,业五六“癸丑,置,河源,鄯善、且末郡。”
()《境》校注()。
()《境》校注()。
()据《汉·域传》:“阗。夺“阗”二:“蒲昌”夺“蒲昌”,今据补。“玉阳百余”脱“广袤百,亭居,冬夏增减,皆”诸。
()据《汉·域传》:“阗。夺“阗”二:“蒲昌”夺“蒲昌”,今据补。“玉阳百余”脱“广袤百,亭居,冬夏增减,皆”诸。
()廨七百卌千:《敦煌县博馆藏志残卷》“七百七”。
()廨七百卌千:《敦煌县博馆藏志残卷》“七百七”。
()户千七百廿九:《元郡县图志》卷伊州元户
()户千七百廿九:《元郡县图志》卷伊州元户
()语讹转伊吾郡:郡,衍。《元郡县图志》“转伊吾”。
()语讹转伊吾郡:郡,衍。《元郡县图志》“转伊吾”。
()非《汉·域传》。《汉·匈奴传》、《汉·域传》、《元郡县图志》。
()非《汉·域传》。《汉·匈奴传》、《汉·域传》、《元郡县图志》。
()《元郡县图志》卷:“隋业六,伊吾郡。”《旧唐·志》: “隋始汉伊吾屯城筑城,伊吾郡。”《隋·薛雄传》:“雄遂汉旧伊吾城筑城,号伊吾,留银青禄王威,甲卒千余戍。”
()《元郡县图志》卷:“隋业六,伊吾郡。”《旧唐·志》: “隋始汉伊吾屯城筑城,伊吾郡。”《隋·薛雄传》:“雄遂汉旧伊吾城筑城,号伊吾,留银青禄王威,甲卒千余戍。”
()《元郡县图志》:“贞观,胡慕化,附,置伊州。”
()《元郡县图志》:“贞观,胡慕化,附,置伊州。”
().《沙州图》、.号《氏修功》载二收瓜沙。《唐·宣宗纪》:五“沙州议潮瓜、沙、伊、肃、鄯、甘、河、、兰、岷、廓州归司。”议潮二收复瓜沙,收复伊州,五献图籍唐朝。.号《议潮》“载,唐差册鹘御史丞王瑞章持节赴单,押衙陈元弘沙州,……八五,伊州刺史王清差,云:‘背叛鹘五百余帐,首领翟督鹘百姓伊州侧。”
().《沙州图》、.号《氏修功》载二收瓜沙。《唐·宣宗纪》:五“沙州议潮瓜、沙、伊、肃、鄯、甘、河、、兰、岷、廓州归司。”议潮二收复瓜沙,收复伊州,五献图籍唐朝。.号《议潮》“载,唐差册鹘御史丞王瑞章持节赴单,押衙陈元弘沙州,……八五,伊州刺史王清差,云:‘背叛鹘五百余帐,首领翟督鹘百姓伊州侧。”
()《旧唐·志》:“窦宪,班超破域,始筑城。”《旧唐》载误。
()《旧唐·志》:“窦宪,班超破域,始筑城。”《旧唐》载误。
()陆盐池:《唐·志》:“(纳职县)南六陆盐池。”《元郡县图志》: “陆盐池,州南六。周余,鱼。盐,则盐甘,亏则盐苦。”
()陆盐池:《唐·志》:“(纳职县)南六陆盐池。”《元郡县图志》: “陆盐池,州南六。周余,鱼。盐,则盐甘,亏则盐苦。”
().号《议潮》:“敦煌北千镇伊州城存纳职县,鹘居彼,频抄劫伊州,俘虏,侵夺畜牧,曾暂。仆射乃六六,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旬,即纳职城。贼虞兵忽,准备。遂列乌云阵,急攻。蕃贼麞狂,星南北,汉势,押背追,五,煞戮横尸遍野。……仆射犬羊决阵,鹘败,各苍黄抛弃鞍,投纳职城,劳(牢)守,举华(画)角,连击铮铮,□兵,收夺驼类匹。胜,足骑输,遂即收兵,即沙州返。”
().号《议潮》:“敦煌北千镇伊州城存纳职县,鹘居彼,频抄劫伊州,俘虏,侵夺畜牧,曾暂。仆射乃六六,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旬,即纳职城。贼虞兵忽,准备。遂列乌云阵,急攻。蕃贼麞狂,星南北,汉势,押背追,五,煞戮横尸遍野。……仆射犬羊决阵,鹘败,各苍黄抛弃鞍,投纳职城,劳(牢)守,举华(画)角,连击铮铮,□兵,收夺驼类匹。胜,足骑输,遂即收兵,即沙州返。”
()《元郡县图志》卷纳职县:“城鄯善,胡谓鄯善纳职,县焉。” 《旧唐·志》:“纳职,贞观,鄯善胡筑城置纳职县。”《唐·志》。
()《元郡县图志》卷纳职县:“城鄯善,胡谓鄯善纳职,县焉。” 《旧唐·志》:“纳职,贞观,鄯善胡筑城置纳职县。”《唐·志》。
()南州二百:南,《元郡县图志》“北”。
()南州二百:南,《元郡县图志》“北”。
()隋业二置伊吾郡,置镇:“二”误。卷伊州及《元郡县图志》业六置伊吾郡。《隋·炀帝纪》业五六“壬,昌麴.雅朝,伊吾吐屯设献域千。”伊吾郡置业六较合。“二”“六”误。
()隋业二置伊吾郡,置镇:“二”误。卷伊州及《元郡县图志》业六置伊吾郡。《隋·炀帝纪》业五六“壬,昌麴.雅朝,伊吾吐屯设献域千。”伊吾郡置业六较合。“二”“六”误。
()罗漫:《唐·志》、《旧唐·志》、《元郡县图志》、《寰宇》皆“折罗漫”。《汉·窦固传》李贤注曰:,“即祁连,今州交河县北,今祁县罗漫。”《隋·北狄传》、《姜纪功碑》卷。
()罗漫:《唐·志》、《旧唐·志》、《元郡县图志》、《寰宇》皆“折罗漫”。《汉·窦固传》李贤注曰:,“即祁连,今州交河县北,今祁县罗漫。”《隋·北狄传》、《姜纪功碑》卷。
()县北:《元郡县图志》二。
()县北:《元郡县图志》二。
()《元郡县图志》卷:伊州“,折罗漫,州北百二,春夏雪,木及铁,匈奴谓,皆拜。”《旧唐·志》:“,……,胡呼折罗漫。”
()《元郡县图志》卷:伊州“,折罗漫,州北百二,春夏雪,木及铁,匈奴谓,皆拜。”《旧唐·志》:“,……,胡呼折罗漫。”
()《汉·窦固传》:“,固(耿)忠率酒泉、敦煌、掖甲卒及卢胡,二千酒泉塞,……固、忠,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追蒲类。”《汉·班超传》:“(永),六,奉尉窦固击匈奴,超假司,兵击伊吾,蒲类,斩首虏。”窦固碑。《唐·姜謩传》附《姜確传》曰:“確,,……昌役,副管,伊州,距柳谷,依造攻械,增损旧,械益精。汉班超纪功碑,磨古刻,刊颂陈威灵。遂侯君集昌,功,玺慰劳。”疆哈密《姜纪功碑》,碑收罗振玉《陲石刻录》。
()《汉·窦固传》:“,固(耿)忠率酒泉、敦煌、掖甲卒及卢胡,二千酒泉塞,……固、忠,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追蒲类。”《汉·班超传》:“(永),六,奉尉窦固击匈奴,超假司,兵击伊吾,蒲类,斩首虏。”窦固碑。《唐·姜謩传》附《姜確传》曰:“確,,……昌役,副管,伊州,距柳谷,依造攻械,增损旧,械益精。汉班超纪功碑,磨古刻,刊颂陈威灵。遂侯君集昌,功,玺慰劳。”疆哈密《姜纪功碑》,碑收罗振玉《陲石刻录》。
()据《元郡县图志》?伊州千百,伊吾伊州北百甘露川,合计千七百。
()据《元郡县图志》?伊州千百,伊吾伊州北百甘露川,合计千七百。
()右景龙五奉勃置:衍“”。《元郡县图志》卷:“伊吾,州北百折罗漫北甘露川,置刺史,景龙置。”曰:“管兵千,百匹。”《旧唐·志》管兵《元郡县图志》。疋,匹。
()右景龙五奉勃置:衍“”。《元郡县图志》卷:“伊吾,州北百折罗漫北甘露川,置刺史,景龙置。”曰:“管兵千,百匹。”《旧唐·志》管兵《元郡县图志》。疋,匹。
()南伊州百:《元郡县图志》、《唐·志》、《旧唐·志》。
()南伊州百:《元郡县图志》、《唐·志》、《旧唐·志》。
()庭州七百八:《元郡县图志》卷庭州“伊吾,……南五百。”校勘曰:“五百,《考证》‘五’官‘七’,史。”足证今《元郡县图志》误。
()庭州七百八:《元郡县图志》卷庭州“伊吾,……南五百。”校勘曰:“五百,《考证》‘五’官‘七’,史。”足证今《元郡县图志》误。
()《魏·域传》焉耆“王姓龙,鸠尸卑,即凉轨讨龙熙胤。”《隋·域传》亦曰:“王姓龙,突骑。”《唐》、《旧唐》。吐鲁番、敦煌龙姓、龙即焉耆,唐州、伊州及河量焉耆居。.《申河政状》:“(缺)奉:阎君置瓜州害,
()《魏·域传》焉耆“王姓龙,鸠尸卑,即凉轨讨龙熙胤。”《隋·域传》亦曰:“王姓龙,突骑。”《唐》、《旧唐》。吐鲁番、敦煌龙姓、龙即焉耆,唐州、伊州及河量焉耆居。.《申河政状》:“(缺)奉:阎君置瓜州害,
阎吏君状,咨申缘河诸州蕃、浑、温末、羌、龙校杂,极调状(缺)。”.《副田宗启》称瓜州县及悬泉镇龙。
阎吏君状,咨申缘河诸州蕃、浑、温末、羌、龙校杂,极调状(缺)。”.《副田宗启》称瓜州县及悬泉镇龙。
()载误。据《境》、.号、.号姚阅沙州寿昌县南百八;紫亭寿昌县南百九八。卷沙州,夺“寿昌县”。“州”“县”误。
()载误。据《境》、.号、.号姚阅沙州寿昌县南百八;紫亭寿昌县南百九八。卷沙州,夺“寿昌县”。“州”“县”误。
()州交河县:《旧唐·志》:“,州城,……” 《元郡县图志》。,非置交河县。
()州交河县:《旧唐·志》:“,州城,……” 《元郡县图志》。,非置交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