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际,福岛第一核电站将接受公众报名参观……

据日本共同社25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参观之旅”预计将从7月起开始接受公众报名。舆论认为,随着核污水排海进入倒计时,国际社会的质疑声和反对声不断。东电希望通过扩大参观对象的范围,获取公众对核污染水处理工作的理解,并为接下来的核污水排放做铺垫。

为核污水排海做铺垫

据报道,预计7月起,日本普通民众就能在获得福岛县“希望之旅”(Hope Tourism)认证的旅行社报名,参加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参观之旅”。此前,该项目仅面向相关人士、当地居民和研修目的团体等。

据东电介绍,“参观之旅”的标准路线是在核电站内乘坐巴士,观看净化污水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和储罐群,并下车从相距约100米处的高台观看发生堆芯熔化和氢气爆炸的1-4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同时,工作人员将使用核污水瓶装样品为游客进行讲解。

报道称,在此次约两个半小时的行程中,预计参观者遭受的辐射量为0.03毫希。因此,他们将被要求穿长袖、长裤并出示身份证明。孕妇和初中生以下人群不得参加。

据东电透露,此前已有不少人参观福岛第一核电站,2018年就有约1.9万人参观。

福岛县“希望之旅”项目也从2016年就开始运行。该项目让日本各地民众实地走访受灾地区和重建项目,并与当地居民见面倾听他们的故事。

舆论认为,东电此时扩大参观对象的范围,是希望获取更多人对核污染水处理工作的理解,渲染其“安全性”,并为接下来的核污水排海做铺垫。

反对声不断

自从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以来,不仅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反对,也在国际社会引发争议。

日本渔业从业者就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坂本雅信22日与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举行会谈,并递交表明渔业协会联合会反对排放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的请愿书。他说,对于渔业从业者来说,核污染水排放是关系他们生死的问题,反对当局在未获得渔业从业者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排放。

日中共同市场促进会代表理事五十岚义隆近日也表示,含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将来可能造成的危害还没有得到验证,在这种情况下就作判断为时过早。在判断核污染水是否可以排海之前必须要考虑到500年、1000年以后。

在韩国,对日本“排污入海”计划的反对声也不绝于耳。

近期由《韩国日报》和日本《读卖新闻》共同发起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超过83%的韩国民众反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其中,30至39岁年龄段群体持反对意见的比例超过94%。

韩国民众还持续举行集会抗议核污水排海计划。6月12日,来自韩国各地的数千名渔民在首尔国会议事堂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敦促韩国政府积极保护韩国渔民权益。主办方称,如果核污染水排海成为现实,韩国约10万渔民的生计将遭受严重冲击。

6月24日,韩国市民团体“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在首尔市政府附近举行今年5月以来第三次大规模集会,反对日本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敦促日本政府在陆地建设更多保管核污染水的设施。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六月理事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上,中方代表也多次敦促日方切实负起责任,以科学态度直面国际社会正当关切,不要让福岛核污染水长期危害国际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

学界质疑

为何外界反对声不断?舆论指出,虽然日方坚持把经过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称为“处理水”,认为“处理水”已达标可排,但国际社会和学界对核污水处理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始终存有疑虑。

《自然》杂志(Nature)网站22日称,福岛核污染水被64种放射性核素污染,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核素,包括碳-14、碘-131、铯-137、锶-90、钴-60、氢-3(氚)。其中一些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相对较短,但其他核素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衰变,例如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此外,ALPS也并不能去除碳-14和氚。

科学家担忧,核污水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尚未探明的长期影响。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里奇蒙也多次表达担忧和质疑,认为推动核污水排海的人并没有证明这对海洋健康和人类健康是安全的。他表示,海洋生物可能会削弱稀释的作用。放射性核素将被海洋生物携带,随着较大的生物吃掉较小的生物,放射性核素可能会集中在食物链中。

里奇蒙是太平洋岛国论坛聘请的第三方专家组中的一员。该专家组此前在一份调研报告中称,对于放射性氚在海洋中转化为有机结合氚(OBT)后对海洋生态的“长期影响”,东电并没有提供评估说明。

该专家组指出,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在生态伦理上不正当。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不是一国一时之事,必须三思而后行。

THE END
0.核事故范文核能公众接受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至今仍未走出低谷。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全球18个国家18000人进行的一项大范围的调查显示,62%的被调查者同意现有核电站继续运行,但59%的人反对建设新的核电站,相对而言,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新建核电站的支持率较高。中国的核电处于初级阶段,能否大力发展最终将取决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64ivvq
1.核电知识徐大堡核电项目百姓关注47问答:核电站使用的是核燃料,核燃料本身是有辐射的,但是这些放射性物质和产生的辐射都包容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一回路内,通过四道安全屏障对辐射进行了屏蔽,即使发生溶堆的极端事故,放射性物质也会完全滞留在反应堆安全壳内,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发射性不是核能独有的,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具有放射性,核电厂的核燃料在jvzquC41rq}ft7np/gt/exr1jvsm1ytygt336::;;44tj}rn
2.核电站事故范文一旦核电站事故发生,不仅会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也会对周遭的土壤、水源及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对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形成巨大威胁。我们发现核电站事故所导致的核辐射污染对于食品安全的破坏集中于对食源的污染,且这一破坏可能会持续作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对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而言无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44ivvq
3.核能发电的环境影响与对策.pptx3.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核能发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就业、经济发展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核能发电的环境监测1. 放射性物质监测:对核电站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以评估核能发电的环境风险。2. 生态环境监测:对核电站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以评估核能发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公众健康监测:jvzquC41yy}/vjtfqey/exr1r/7369<;75910qyon
4.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范文放射性辐射是人类面临的辐射中最严重的辐射,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例如去年的日本地震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一般来说,辐射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大小,是由射线的种类和能量决定的。 一般来说,辐射的产生来自以下几个途径:第一,来自不同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各种射线;第二,许多装置会产生辐射,例如被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677/j}rn
5.第14章第64课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件PPT)中图课下巩固精练卷(六十四)123456789101112高三一轮总复习高效讲义导航页 中图课下巩固精练卷(六十四)123456789101112高三一轮总复习高效讲义导航页 中图课下巩固精练卷(六十四)123456789101112谢 谢观 看一、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形式1.跨境环境污染:当环境污染超出国界或边境,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环境造成危害时,就成为jvzquC41yy}/|}m0eun1|thv1;5:==;384ivvq
6.内陆核电安全复考公众有三大担忧新浪湖北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曾指出,由于内陆核电站的放射性废液未经循环冷却水稀释,因此对其放射性排放浓度的控制比滨海核电站要求更高,同时如果内陆核电站周边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差,也会造成局部放射性废气排放效果不良。因此,我国内陆核电的选址须比国外更加慎重,对关乎公众健康、生态安全的问题应开展长期谨慎的研究论证。jvzquC41jd4tkwf0eqs/ew4pgyy0f872373186631fkucrq/kh|nm{ux98=58>5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