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粉色精灵焕发蓝海活力

漫步在广西钦州的三娘湾,微微海风拂面,脚下是柔软的金色沙滩,眺望远方是一片平静清澈的海水,时不时远处的中华白海豚跃出海面,它们成群结队,时而追逐,时而嬉戏,身体依偎在一起,姿态优美,特别是这个时节正是欣赏中华白海豚的最佳季节。

中华白海豚是近岸定居性物种,是一种生活在近岸河口水域的小型齿鲸,其生存范围与人类的活动区域高度重叠。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中华白海豚约6000头。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因其珍稀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在30到40岁之间,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肤色有所不同。年轻的中华白海豚肤色较深,呈灰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颜色越来越浅,等到老年时皮肤呈现出白色甚至粉色,因此它们也有一个可爱的名字——“粉色精灵”。粉色是白海豚为了调节体温,表皮下的血管充血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中华白海豚对海洋水质环境十分敏感,被视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

然而,鲸豚类的救护工作总是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由于鲸豚类终生生活在水生环境里,极度依赖海水或淡水、体型大、活动能力强,这对救护工作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中华白海豚虽然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水域,但是完全淡水的环境并不适合它们生存。根据近年来报道,误入内河的中华白海豚以年老高龄为大多数,尽管有观点认为是其主观意愿,但成功救护的案例却是屈指可数的。

与此同时,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不断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日渐加剧的影响,漂浮在海上的难降解垃圾成为鲸豚类隐藏在消化道内的杀手,不少误食难降解垃圾的搁浅鲸豚被发现的时候已严重营养不良、体力不支,加上搁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应激反应,动物容易挣扎、呛水或呛沙而直接死亡。

为保护中华白海豚物种及其栖息地,我国先后设立了7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包括厦门和珠江口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江口现存有全世界资源数量最多的中华白海豚群体,拥有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为了保护白海豚,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时,就承诺“港珠澳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近年来,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稳定在5000头左右。保护中华白海豚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一直是进行时,期待未来更多“粉色精灵”的身影现身蔚蓝大海,焕发蓝色家园的生机与活力。

THE END
0.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报告保护栖息地中华白海豚属鲸目海豚科驼背豚属,学名为Sousa chinensi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宁德以南至广西北部湾的大陆近岸海域、海南西南沿海和台湾西部海域。其平均寿命33-36岁,9-12岁性成熟,以10-25cm的硬骨鱼类为食,依靠回声定位捕食,有合作捕食行为。我国已知种群数量约4000-5000头,关键栖息地包括台湾西岸、厦门湾、珠江口jvzquC41pg}t0|tjw0ipo8f1;2>65;833a73497:4:8
1.中华白海豚|宣传教育•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区域[3]。 中华白海豚分布[3] 栖息地 • 中华白海豚主要生活于河流、河口以及有红树林、泻湖、珊瑚礁、沙洲、泥潭的海岸区域[1][3][9]。 繁殖 • 中华白海豚全年都可以进行繁殖,一般在春天和夏天产下幼崽[5][7]。 jvzquC41yy}/eqnognuoi7hqo1}jnmqkhg3bejigo{5ff~hcvkuo1kfkmg55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