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海岸,濒临大西洋。除了欧洲本土,葡萄牙另有两处位于大西洋之上的海岛自治区: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葡萄牙境内多山,最高峰位于亚速尔群岛的皮科峰,海拔2,351米;本土最高峰是埃什特雷拉山脉(西班牙中央山脉延伸)的托雷峰,海拔1,993米,该山峰周围是葡萄牙少有的可以滑雪的地区。葡萄牙几乎全境都属于地中海气候,是欧洲最温暖的国家之一。葡萄牙国土面积和中国浙江省相当,但人口只有1000万出头,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体量较大的地级市或副省级城市。
葡萄牙早期可以追溯的族群是凯尔特人,这个群体在2000多年前分布在西欧大部分地区,现今只集中在法国布列塔尼、英国苏格兰、爱尔兰等地。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拉丁语进入这一地区,成为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源头。葡萄牙地区在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作为卢西塔尼亚行省而存在,这个行省还包括今天西班牙西部地区。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全境成为西哥特王国的主体部分,这是一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建立的王国,都城大部分时间设立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后续迁入今天西班牙境内的托莱多,西哥特王国统治时期,当地居民的天主教信仰继续保留,并且延续至今。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大部分地区被阿拉伯人统治,阿拉伯语的词汇也进入了当地语言,葡萄牙语中不少有关食物、农业和手工业的词汇源自阿拉伯语。
阿拉伯人公元7世纪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后,半岛上的基督教王国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历时7个世纪。在这期间的公元9世纪时,葡萄牙地区出现了一个臣属于莱昂王国的伯国,史称葡萄牙第一伯国,这个国家后来并入莱昂王国。到了公元10世纪,此时莱昂王国的国王将葡萄牙地区的土地分封给其女婿作为伯国,史称葡萄牙第二伯国。之后,女婿之子同时与北方的卡斯蒂利亚和南方的阿拉伯人作战,并在1139年正式建立葡萄牙王国。1143年,在教廷的调停下,卡斯蒂利亚承认葡萄牙,葡萄牙王国在封建君主的主导下出现并推动后续葡萄牙民族的形成。不过成立早期葡萄牙王国只有今天国土的北部,甚至里斯本也不在自己手上,1147年,葡萄牙占领里斯本,1249年,葡萄牙拿下今天的全部大陆部分领土。
15世纪初,葡萄牙占领北非的休达,开启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由此进入全球海洋舞台。到了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经由好望角抵达印度西海岸地区,成功打通从欧洲到印度洋的新航道。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葡萄牙一方面在美洲和非洲扩大范围,与西班牙在教宗的见证下共同瓜分了美洲,另一方面葡萄牙在印度洋乃至南海沿岸的传统亚欧大陆帝国“边缘”建立起多个据点,葡萄牙人也成为当时印度洋最强大的商业族群,获得了东西方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从巴西到安哥拉,再到莫桑比克、果阿、马六甲、澳门,葡萄牙的殖民据点覆盖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成为最早的全球海洋帝国。葡萄牙语传遍亚非拉,成为少有的全球性语言。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直到1640年葡萄牙恢复独立,这次占领对于葡萄牙殖民帝国带来了较大的打击,葡萄牙在非洲和印度的被荷兰、英国、法国夺走,葡萄牙殖民帝国开始走下坡路。19世纪,葡萄牙因为拿破仑的入侵,首都一度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事实上成为了整个帝国的中心,巴西各地直接听命于位于本土的里约热内卢而非里斯本,当地人,尤其是政商领袖也不可能再接受重新成为。当葡萄牙王室返回欧洲后,巴西人拒绝重新恢复的殖民统治,并推举留在巴西的葡萄牙王子抵制来自葡萄牙的政令,并于1822年宣布建立巴西帝国,葡萄牙最大的一块独立出去。
葡萄牙的君主制在1910年被推翻并建立共和国,其后经历独裁统治、民主化改革等历史动荡。1949年葡萄牙加入北约,并允许美国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其中亚速尔群岛已经成为美国在大西洋中心的重要海空枢纽。1961年,果阿被印度武力收复。1973年,几内亚比绍独立,葡萄牙帝国在非洲的统治开始瓦解。1974年,葡萄牙推翻极右统治,开启新的历史阶段。葡萄牙新政府建立后,允许莫桑比克、安哥拉两个非洲独立,并开始从当地撤军,两国分别在当年和一年之后取得独立,葡萄牙殖民帝国在非洲的统治终结。1975年,东帝汶独立(很快被印尼吞并,2002年恢复独立),葡萄牙撤出东南亚。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葡萄牙殖民帝国彻底结束。仅有两处大西洋中的群岛成为葡萄牙海洋霸权的遗产。
今天的葡萄牙在欧洲不算富裕,位置偏僻,也没有特殊的资源,好在气候舒适,有着较为丰富的地理景观和历史遗存,加上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欧洲旅游胜地。但相比于西欧北欧,乃至一些东欧国家,葡萄牙工业化水平都属于较低的水平。曾经辉煌的海洋帝国一去不复返,葡萄牙复归欧洲的僻静海岸。
葡萄牙500年的殖民帝国史将自身语言传到全世界,算是当年辉煌的现实遗存。葡萄牙语形成于罗马人带来的拉丁语,后期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日耳曼语(军事)、阿拉伯语(食物、农业、手工业等)的元素,15世纪左右,葡萄牙语正式成型,也表明葡萄牙人从伯爵封地的臣民真正形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历史、语言、生活方式的民族。葡萄牙语是葡萄牙帝国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如今是南半球最大的语言,是巴西的主流语言,是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等国的官方语言和主要社交用语,果阿、澳门、马六甲、东帝汶等亚洲地区也有一定的母语使用者,这是一门真正能串起全世界的语言。
葡萄牙早期的探险开启了殖民统治的罪恶历史,但也象征了人类探险和挑战自我的精神。葡萄牙从欧洲“天涯海角”的蕞尔小国,一度成为横跨亚非拉、纵横三大洋的海洋巨兽,编织起覆盖全球的军事-商业网络。葡萄牙的殖民网络仿佛启发了后面的荷兰、英国殖民帝国,一些英国建立的著名海洋据点,周边往往能找到一处葡萄牙:孟买-果阿,香港-澳门,蒙巴萨、巴林、马六甲则是葡萄牙和英国都统治过。葡萄牙一开始就是从伊比利亚群雄林立的夹缝中脱颖而出,然后另辟蹊径走向大洋,并在15-16世纪成为当时的海上霸主,同时也是欧洲最晚丢掉大面积海外的国家,天生具有以小博大的基因。可惜从海外获得的财富没有成为刺激新兴产业的原始资本,而是随着全社会的享乐而流失。当北方的英国、荷兰通过政治变革、工业革命不断走向辉煌,葡萄牙没能赶上时代趋势,在一系列的入侵和灾害中走向没落,全球海洋帝国的雏形没有成长,终究只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洋帝国由海洋联系起各个板块,而各个板块本身又可以自由地通过海洋连接全球,对于帝国统筹安排并没有特别强的依赖性,松散和多变是海洋帝国的主要特点。海洋帝国本就是一种畸形的政治单元,本质是一种以贸易为核心的秩序安排,而非一个紧密联系的实体。海洋帝国是全球贸易缺少统一调度和秩序的产物,当各国主动维护贸易秩序,建立相互参与的协调机制,海洋帝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二战后的联合国、世贸组织逐步建立,以美国为核心建立起新的全球贸易体系,将欧洲海洋殖民帝国存在的必要性一扫而清。战后葡萄牙试图以强有力的集权手段控制本土和“海外省”,鼓吹热带主义,不仅不切实际,实施的成本畸高,而且也扼杀了全社会的活力,造成和本土民众的不满。
一个贸易体系只有让大家都获得好处才能持续推行下去,人类贸易和交往的历史,也是新的贸易体系不断取代旧体系的过程,而当新建立的贸易体系不能再惠及所有,也不得不迎接变革,以接受下一个更能惠及全人类的新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