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马学忠(青海)
朗诵|托素湖
敬佩先生人品,感慨先生遭遇,先生真乃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遂写此拙文,以表我敬佩之意!
先生对文学的执着,对艺术的倾心,对真爱的憧憬,对友人的深情、均肇始并升华于崆峒之际。终其一生,至臻以求、忘我以付、践诺以行。
先生常说:“'爱’不是泛泛的世俗之谈,它的文化本质是无忘吾之纯、无我之心。真善美的付出是无吾之德、无吾之真、无吾之美。”
先生口呐,不善言辞,但质朴的心,明亮如镜,当记者,做编辑,倏忽间几十年过去了,生活给了先生很多教训,深知人若直不楞登的,必定要吃大亏,但哪些可以妥协,那些必须坚持,先生始终捋得很清楚。
故此,先生要求自己平凡地生活,明白不能什么时候全说真话,但一生最忌惮说假话。
又先生嫉恶如仇,愤世嫉俗,与极个别世俗乡绅、学者(回族称之为“阿訇”)谈不论、说不来,偏又直不楞登的戳其要害,直指弊端,故此,不被世俗之流看好,先生头脑如屈原般清醒,活得比杜工部还幸酸。
屋漏偏遭连夜雨,先生亲属相继患病,先生心力交瘁,却坚如磐石,心植黄连,却闭口不谈,唯焚膏继晷,每每工作至深夜一两点,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扛起了生活的全部重荷。
较目前时髦的“某滴筹”募捐者,先生之难,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先生乃饱读经书的大儒,再苦再难,儒雅是读书人的本分,淡定是本分,勤勉是本分,唯独学不会摇尾乞怜,羞于开口求人,忍耐是先生与生俱来的天性,节俭是天性。
我猜想先生也曾怀着功成名就的梦想,可是,时光无情,命运多舛,以至于隐身于陇东一隅,但尽管如此,先生依然甘心情愿化入生活的真实剧情之中,而不“走神”,从不为自身的命运吟唱;尽管如此,先生对“周围山峁像老人的头,裸露着稀疏的头发”的平凉山川和人民,尤其对那些寒门学子,爱得深沉,爱的极致,笔端流淌出来的,是入骨入心的理解、疼惜和敬重。尽管如此,先生十分敬佩“心系那些甘受贫苦,绝不捞取一分不义之财的乡亲”们的志愿者,饱蘸激情的笔,日夜疾书,却不忘时时激励自己——
“你的楼房、你的小车不是你的价值观,绝不是'人类’的高逸。你填不满的物欲是一种自我折磨。你乘飞机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种空中旅行。”
一个作家的博学、阅历、磨难、悟性固然重要,但能将信仰融入血液、以赤子之心记录世态,为底层人民,为寒门学子,为文学新人而撰者寡,先生却反其道而行,篇篇文章礼赞真善美。
我想哭,不独为先生,也为了天下许许多多诸如先生般的贫寒之士,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于是,我谨以此文权当一束鲜花,献给风雨中兼程的先生,献给诸如先生般默默奉献的底层劳动人民。
先生者,乃马回人也,祖籍陕西,现居甘肃平凉,上世纪70年代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散文、评论、诗歌等作品几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曾先后担任某媒体编辑,记者,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批评家。
先生其清如梅,其馨如兰,其修如竹,其爱如菊,为人如玉,故先生以“梅兰竹菊”为别名。
托素湖 女,传媒大学毕业,电台主持人,喜马拉雅A+优质主播(托素湖ID209234494)抖音优质主播(海棠深处ID56432095309)声音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