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故事·兰州篇“我不是兰州人,我就是兰州人”黄河甘肃省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联络四域、襟带万里。兰州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贯穿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黄河穿城而过,赋予了兰州宽广博大、开放包容的胸怀,使其成为“一带一路”上多元文化交织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璀璨明珠。爱奇艺随刻微纪录片《一城一故事》之兰州篇带我们走进甘肃兰州,聚焦这座矗立在黄河之畔的移民城市,通过倾听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实而鲜活的记忆,找寻独属于兰州的气质。

《一城一故事》之兰州篇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原片

从一句话窥见兰州时代变迁

一个城市的气质,是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共同决定的。而要了解兰州的气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移民城市。

“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车的,就跑个东风车拖拉机。”网约车司机马师傅口中的蓝皮货车东风EQ140承载了兰州半个世纪的发展,也见证着兰州从20多万人到440多万人的巨大变迁。

兰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400万“移民”最有发言权。

“爷爷奶奶在老家,一百多公里就到了”。今年9岁半的马杰和8岁半的马晓峰已经是8年的“老移民”了。对于“移民”8年的马家人来说,兰州的气质就蕴藏在他们奋斗的时光里,也蕴藏在夜幕降临后大街小巷逐渐弥漫出的食物香味中。这个味道中承载的不仅是一家四口的生计,更是他们对于未来的期许与向往。

“兰州好啊。”当被问到为什么来兰州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移民”七年的七里河商贩为了让孩子有学上举家迁到兰州,他的一句“有文化就有未来”道出多少“移民者”对下一代的殷殷期盼!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我觉得兰州,它永远给我一种乡愁的感觉。永远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这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而对于在兰州成长生活了半辈子的人们,兰州也已成为了他们的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清晨的每一缕朝霞,街巷中每一声叫卖都已烙印在他们的灵魂深处。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信息处处长秦炳峰已经是“移民”35年的老兰州了,他从大学毕业就在兰州工作生活直到现在。“我不是兰州人,但是事实上我就是兰州人。”这话看似矛盾,却又感动人心。对于“老移民”们来说,兰州这座城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的“根”。

共创破茧蝶变的发展奇迹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干流从甘肃起一路北上,兰州城似一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几”字弯上。黄河将兰州一分为二,河两岸,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兰州人就在这条狭长通透的河谷中生息。

“黄河流经的省会城市,只有一家,就是兰州。”秦炳峰说,最早中华文明就是由黄河流域开始起来的,给兰州甘肃人注入了很能吃苦百战不挠的甘肃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百之我千之万之”。因为在这里,要想获得粮食,赢取成功,都要比自然条件好的地方要艰难得多,但他们从不气馁。

从四面八方齐聚兰州的移民者们把自己家乡的东西发扬光大,又在几十年里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形成深厚的西北饮食文化,再加上兰州复杂多样的丹霞地貌,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千里奔赴而来,黄河不仅给兰州带来了生机,更带来无尽的发展与力量。

“你的梦想是什么?”“当警察”“我的梦想就是打进NBA、CBA。”这是孩子们的梦想。“小目标就是让他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然后就是让他们做以后他们想做的事情。” 这是一位母亲的殷殷期盼。

黄河入海不复回,兰州目送着黄河水远去,它保持沉默,因为黄河水终会化成雨水山溪归来;兰州也目送着一代代兰州人远去,它也保持安静,因为游子总会在梦里归来。

《一城一故事·兰州》从每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带我们领略兰州近半世纪的发展与变迁……一个个平凡而朴素的人们,汇聚成今日的兰州,推动了兰州的发展进程。黄河赋予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面对困难不妥协的勇气。我把黄河精神的水带给你,汇聚到我们生活,叫兰州。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经典的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31篇)一般来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为承德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明天上山摸一摸,一定很有意思的。 前面这片宫殿就是清代皇帝在承德“办公居住”的地方,现在承德人把这里为避暑山庄 博物馆。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bq‚twek5igkjkfcuzq~hk13;78<=440nuou
1.再返第二故乡——平陆曹川行喀斯特地貌 红土层中的白色石条就是石膏啰!附近的坡㡳镇有一座七十年代就生产石膏的大型国营石膏矿 宽阔的河面 通往河对岸三门峽大坝的汽车轮渡口 黃河大峽谷 观景廊道 丹霞地貌 拉运铝石的载重卡车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地往返在沿黄公路 该出手时就出手,“剪刀手”永远不过时 jvzquC41yy}/onnrkct/ew445;n3;ƒ6
2.美丽的郴州而丹霞地貌是其另一个特征。其中,高椅岭是郴州丹霞地貌中最突出的代表和美的象征。 原本叫做刀背山的地方,是驴友们的探险之地。2010年因驴友将照片上传到网络,吸引到资本的注意。于是边建设边宣传,从卖惨和猎奇的角度策划出“被上帝遗忘的角落”宣传用语,终于晋升为网红,将自己从野生景点成长到规范化景点。 jvzquC41yy}/onnrkct/ew47f4wr;@~
3.情侃“学问”唯大德(2024.8.)我们从兰州出发,去张掖看丹霞,我们要沿着祁连山高速公路,走8个小时,这使我想起著名诗人贺敬之的诗《西去列车的窗口》,诗人当年,写这里发生的变化。 丹霞七彩地貌,要自己走,自己看,先看情景剧《回道张掖》,我们观看丹霞。格外美艳,丹霞地貌,我来过一次,如今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主要是景区承包了,有人投资6亿元八民jvzquC41yy}/onnrkct/ew478gqlr>z
4.难忘的暑假旅行作文范文(通用32篇)丹霞山因丹霞地貌而得名,来这里自然也是少不了去观看丹霞地貌的,那些红褐色的岩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显现出了奇特的'地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们还游览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的阳元石。之后我们到了翔龙湖,驾着一叶小舟在湖面上缓缓前进,湖面和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碧波荡漾的湖水,让人感觉像是到了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3:495::35:3jvor
5.关于传承的作文(通用35篇)城市的周围有柳湖公园、宝塔公园、东湖、南山公园,最著名的就是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奇峰异石、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的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jvzquC41okv/qq6220ipo8f142832<4666?::;3jvor
6.如诗如画亦是江山第二句话:江山是一座资源独特、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名城 江山市最独特的景观首推江郎山,是我国第8个、江浙沪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主峰海拔819.1米,山巅之上的三块巨石,呈“山”字形,是全球目前已知最高大、最雄伟、最壮观的丹霞孤峰奇观,是丹霞地貌老年晚期最杰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 jvzquC41rrg{0lto0et0pn|ukplp1A682;?70qyon
7.用一句话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简明有力、且再次点题照应的一句话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4、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6cfg57l85dd<:5o5;6ek3g?:6;2g5g:f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