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是由极地南下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对峙,因冷气团厚度很难超过2000m,故在云贵高原中部形成的锋面系统。锋面一般呈西北——东南走向,在26°N附近最常出现。在云南东北部,昆明准静止锋往往呈现“昼退夜进”的特点,人们早起常感到天气阴冷,上午10点或午后天空变得一片晴朗。左图为“我国云贵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昆明准静止锋沿26°N分布位置频次图”。
材料二 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而2013年12月哀牢山区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1)在左图中昆明准静止锋最常出现的位置画出该锋符号。(3分)
(2)分析昆明准静止锋“昼退夜进”的主要原因。(4分)
(3)说明哀牢山区此次罕见大雪形成的主要条件。(6分)
参考答案:
(2)白天,太阳辐射增温使暖气团势力变强,冷气团势力相对减弱,锋面东(东北)退;夜间,无太阳辐射,暖气团势力变弱,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西(西南)进。
(3)哀牢山一带海拔高,气温低;该地气团水汽充足,湿度大;冷气团势力强劲,逾越乌蒙山抵达哀牢山一带,冷暖气团相遇。
命题意图:
本试题以昆明准静止锋为素材创设情境,考查锋面形成的基本原理、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及地理绘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素养。
试题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地理绘图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锋面一般呈西北——东南走向,在26°N附近最常出现”,根据图8可知锋面在103°E-104.5°E附近出现频次最高,由此即可确定其位置。还要注意锋面符号的画法:①根据冷暖气团的位置确定该准静止锋的三角符号朝西南,半圆符号朝东北;②三角符号和半圆符号均要涂黑;③注意区分准静止锋符号与锢囚锋符号。
(2)本小题的底层逻辑是考查锋面形成的基本原理。锋面向哪移动,取决于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哪个气团势力更强,就会推着锋面向对方移动,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昼退”是往哪边退?“夜进”是往哪边进?“人们早起常感到天气阴冷,上午10点或午后天空变得一片晴朗”,说明该区域夜间为冷气团控制,白天为暖气团控制,即夜间冷气团势力强,锋面向西南方向移动,白天暖气团势力强,锋面向东北方向移动。白天和夜间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太阳辐射。白天,太阳辐射增温使暖气团势力变强,冷气团势力相对减弱,锋面东(东北)退;夜间,无太阳辐射,暖气团势力变弱,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西(西南)进。本小题让学生对于准静止锋的“准静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本小题的底层逻辑是考查降水的形成条件。逆向思维,正向描述。思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