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综合地质学为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工程、土木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石”的地位,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学习该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和开展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教学,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三个部分。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实习、课程作业、课间野外实习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分类、结构、构造和观察、描述方法;掌握地层系统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地层接触关系;掌握褶皱、断层、节理、面理和线理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基本掌握一般地质图件阅读、分析和编制构造图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逆冲推覆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和韧性剪切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学习和从事地质调查、科学研究打下构造地质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培训学生对地质问题的观察和资料分析研究的地质思维逻辑,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综合地质学通过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MOOC课程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形成了以地质现象为引导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加大典型应用案例分析为手段、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科前沿内容讲解,突出学生“时-空”地质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现象-理论-问题-应用-创新能力”5环相扣的创新教学模式。本课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学科发展和国家地质类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地质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支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果:(1)2008年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2)2009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自编教材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教学团队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018)”和“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19)”;(6)2019年MOOC实现试运行。。

近年来,综合地质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依托已建成的综合地质学在线课程,开展研讨式、混合式教学,取得明显的成效。

具备普通地质学基础,或上过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均可学习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主要参考书:

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综合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7

王根厚,张长厚,余 起,曹秀华,《综合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7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THE END
0.板块构造及其运动与划分(1)⑶、褶皱要素 褶皱要素包括:核、翼、顶、枢纽、轴面、轴线、脊、槽。(图略) ⑷、褶皱构造的形态分类 ①、根据轴面产状分类 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卷曲褶皱。 ②、根据枢纽产状分类 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44>4351<92<7452e22;8477<8:7xjvor
1.褶皱构造二褶曲要素ppt课件.ppt褶皱构造二褶曲要素ppt课件 六、如何在野外认识褶皱构造 (二)地貌方法 2.单斜岩层 大型褶曲构造的一个翼或构造盆地的边缘部分,常表现为一系列单斜岩层。这样的岩层,在倾向方向存在顺岩层层面进行的面状侵蚀,故地形面常与岩层坡度大体一致;而在反倾向方向进行的侵蚀,常沿着垂直裂隙呈块体剥落,形成陡坡和峭壁。因此,如果单斜岩层倾角较小(如2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9891@5542762?52237537xjvo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8篇(全文)如孤山口火车站复杂褶皱构造素描中可以教会学生根据电线杆长度和间距估算出剖面高和长, 然后根据野簿尺寸确定整数比例尺。地质点或现象的定位, 首先确定典型的地形地物 (挡墙、电线杆) 或显著的构造点位置, 再确定其他构造点或者要素的相对位置, 从而避免素描失真。 (3) 先后顺序。如进行褶皱类素描时应首先画两翼,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q|yz8xqh0jvsm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第四章褶皱 褶皱类型、褶皱要素、横截面上褶皱形态,褶皱组合形态,纵弯褶皱作用及特点,横弯褶皱作用及特点,剪切褶皱作用及特点,断层相关褶皱,地质图上识别褶皱及确定褶皱时间。 第五章节理 张节理、剪节理,节理组、节理系,雁列节理,节理的分期与配套原则。 jvzquC41yy}/e~u0gf{/ew4igqydk8~lul~0||}z1uy{u8h78h?25B:5c3:36?g;;468;jj6;9>8d>3jvo
4.在历史纵深与当下褶皱中思考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标准理论评论第二个关键点在于追问当下时代“文学”的巨变及其可能的走向:在1980年代的文学观已然饱和的前提下,由新的文学形态所开启的“文学”与“生活”之间直接的互动关系,文学阅读所遭遇的“注意力分散”挑战,“数据库消费”对于“故事消费”的冲击,乃至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局,正是新的思考必须加以容纳的要素。因此,通过对于这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33:5d699255344<8624:/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