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为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工程、土木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石”的地位,每年有300多名学生学习该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和开展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教学,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三个部分。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实习、课程作业、课间野外实习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分类、结构、构造和观察、描述方法;掌握地层系统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地层接触关系;掌握褶皱、断层、节理、面理和线理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并基本掌握一般地质图件阅读、分析和编制构造图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逆冲推覆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和韧性剪切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学习和从事地质调查、科学研究打下构造地质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培训学生对地质问题的观察和资料分析研究的地质思维逻辑,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综合地质学通过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及MOOC课程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形成了以地质现象为引导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加大典型应用案例分析为手段、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科前沿内容讲解,突出学生“时-空”地质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现象-理论-问题-应用-创新能力”5环相扣的创新教学模式。本课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学科发展和国家地质类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地质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支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果:(1)2008年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2)2009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自编教材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教学团队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018)”和“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19)”;(6)2019年MOOC实现试运行。。
近年来,综合地质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依托已建成的综合地质学在线课程,开展研讨式、混合式教学,取得明显的成效。
具备普通地质学基础,或上过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均可学习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主要参考书:
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综合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7
王根厚,张长厚,余 起,曹秀华,《综合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7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