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力发电

结合里底水电站河床式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成果,对坝基扬压力分布进行纵向横向分析,并建立坝基扬压力统计回归模型,对河床式电站坝基扬压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主帷幕灌浆廊道内大部分测压管与上游水位有较好的相关性;坝基扬压力横纵向分布整体稳定,满足设计要求;扬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库水位,且具有滞后性,温度和时效也对扬压力有影响。

介绍乌弄龙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通过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掌握建筑物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和可能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不良因素,及时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以确保枢纽建筑物在施工期、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安全。乌弄龙水电站大坝建立了1套完整的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能较好地进行坝体及基础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及温度等的监测。目前,碾压混凝土大坝坝体及基础布置的变形、渗流和应力应变等监测仪器均已取得观测基准值和系列观测值。

可研阶段受河床坝基建坝自然条件限制,勘探孔及数量有限,无法实地观察和开展现场试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进度、施工工序等进行补充勘探。在大面积基岩面出露后,进一步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和超前信息分析,采用新的检测方法、技术手段~([1]),对河床坝基岩体作精确预测和评价,使坝基开挖设计精细化。过程中物探孔施工、检测跟坝基开挖过程冲干扰,各参建单位成立联合小组,协调修订各作业面和工序,有效解决。在岩石条件满足坝体建基~([2])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坝基优化设计,减小开挖深度,从而减小施工难度,缩短建设工期,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云溜公路线路所处区段为高山峡谷区,地形陡峭,自然边坡较陡,在前期地勘工作中由于地质、地形条件的限制,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工作难以做到最佳。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暴露出的地质情况,现场比对方案,因地制宜进行动态设计,将不断完善原设计,逐步达到较完善的设计方案,为排除安全隐患,节约工程投资及加快施工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确保了云溜公路工程建设期安全及建成后澜沧江上游水电站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改善地方交通网络。

底流消能是1种常用的水力消能技术。里底水电站泄洪底孔采用了底流消能技术,受到下游地形条件的限制,底孔消力池的布置困难,通过宽尾墩、分流墩技术的引入,有效地减小了消力池的长度,克服了消力池布置的问题,经过2a的泄洪检验,运行情况良好。受下游河岸凸起的影响,经消力池下泄的水流被导向河道中央的同时出现一定回旋,回旋水流携带泥沙进入厂房尾水渠导致淤积,在类似工程的设计中,可通过加长消力池于厂房尾水间的隔墙长度、对下游岸坡进行削坡等措施改善回流。

倮打塘砂石加工系统承担着乌弄龙、里底水电站砂石骨料供应任务,初期规划设计方案满足里底电站混凝土浇筑,系统粗碎生产能力按700t/h设计,2009年12月开始建设施工、2010年10月投产运行。受澜沧江上游各梯级电站前期建设和电网送出情况变化影响,2009年底,设计对乌弄龙、里底两电站开发时序重新规划,要求两电站同时截流,首台机组同年先后发电,引起两电站混凝土浇筑强度叠加,叠加后的系统按照高峰时段混凝土浇筑强度16×10~4 m~3/月设计,成品生产能力1200t/h,需对原系统进行扩容改造。从系统工艺流程和布置、设备选型、环境保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客观地分析,总结该砂石加工系统扩容改造的具体措施经验。

里底水电站右副坝、底孔坝段、厂房坝段基础基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少量变质砂岩及微晶片岩,岩层走向与坡向小角度斜交或近平行,坡面倾向同岩层倾向相反,基本属于纵向谷的逆向坡。顺层结构面发育(占统计条数90%以上),坝基开挖质量控制难度较大~([1])。为保证坝基建基面施工质量,施工中通过开展现场工艺试验,不断总结和优化参数,动态控制爆破参数,改善施工工艺,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里底电站在进行厂房混凝土浇筑时,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干扰大,为有效克服上述不利因素,采用CGM灌浆材料在里底电站主厂房蜗壳及止水修复部位灌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均得到了有效保障,解决了CGM灌浆材料与自密实混凝土结合及混凝土与蜗壳接触部位缝隙填筑的密实度等问题,减少蜗壳振动对混凝土造成损害,止水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化学灌浆~([1])、环氧胶泥、环氧砂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处理裂缝、渗漏问题及补强加固纠偏等已得到广泛应用。化学制剂大多为液态的,可通过高压注浆法注入细微的裂缝中,也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凝结成高强度固体,从而达到良好的堵漏防渗加固效果。结合里底水电站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消缺处理,对环氧材料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

里底水电站二期围堰基础为松散的覆盖层,属强透水层,下伏基岩为石英千枚岩,结构面主要为顺层裂隙和层间挤压带,裂隙和层间挤压带充填密实,透水性差。从围堰防渗设计、施工、相关技术参数确定及优化、防渗墙质量检验、右岸堰肩土质边坡处理和施工中出现问题解决等方面介绍了里底水电工程二期土石围堰防渗施工技术。

水电站工程的水下清淤与河道清淤所面临的外界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场地、水深等因素,常规的清淤设备如挖泥船等常常不适合水电站的清淤施工,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定的清淤方案,有时需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清淤目的。根据里底电站尾水渠清淤施工的实际案例,对清淤施工的背景、方案及成果进行介绍。

乌弄龙水电站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的澜沧江峡谷,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碾压工艺执行不严、压实度不足、层间间隔时间长、温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易形成裂缝及渗漏通道,坝体出现裂缝、坝面出现渗水。乌弄龙水电站大坝施工中,通过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严格落实温控措施,加强层间结合面管理等措施,成功解决了坝体防裂问题,大坝坝体未出现裂缝及渗水点,施工质量控制较好。

水电工程建设中,为提高地层性能及防渗,采取灌浆措施,因其隐蔽性特点,灌注质量、效果及经济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建设者。从原始的人工手工记录,改进至"三参数"自动记录仪,再到目前开始实施的智能灌浆系统,技术在不断进步中。作为近几年日趋成熟的智能灌浆系统,必将是今后工程建设中灌浆工程的选择,进一步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

里底水电站为河床式电站,挡水、泄洪建筑物及厂房布置在一条线上,枢纽区建筑物布置紧凑,上下游跨度大,大坝基础仓位多,跨度大。上部结构复杂,配筋率高,混凝土种类多,施工布置困难较大。里底水电站大坝施工布置在满足初期施工要求的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考虑,动态调整,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布置,使大坝始终处于稳定、高效的施工状态,为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工程创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良好的路面质量对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乌弄龙、里底水电站工区地处云南北部山区,地形非常复杂,变电站选址和输电线路架设极其困难且造价昂贵。因此,从其他地区电网架设线路的投资过大且线路较长无法维护,是无法跨区域选择电网电源的主要矛盾。对地方电网相对薄弱的乌弄龙、里底水电站工区的施工供电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科学适用、经济合理的技改,极大提高工区施工供电可靠性。

引水隧洞是引水发电式水电站的布置方式之一,隧洞内设压力钢管,压力钢管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接触灌浆可以有效填充压力钢管底部和混凝土之间的脱空缝隙,更好的发挥压力钢管外包混凝土、地下埋管段围岩与压力钢管联合承载的作用。水电站压力钢管接触灌浆密实性是压力钢管与外包混凝土及地下埋管围岩联合承载的关键,而压力钢管开孔灌浆后堵头的封堵密封性关系到压力钢管的整体安全性。预埋FUKO灌浆管接触灌浆可实现较好的灌浆效果,可替代压力钢管开孔方式,保证压力钢管整体性。

焊接是水电工程金结及机电设备现场安装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焊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水电工程一般都处于偏远山区,焊接施工作业条件和环境较差,与其他行业相比,焊接技术和设备装备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水电工程现场焊接质量管理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运用5M1E分析法,通过在人、机、料、法、测、环这6个焊接质量管理要素采取相应措施,水电工程焊接质量是完全可控的。

受现场设备布置及安装场地空间制约,水电站金结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吊装难题,如何结合现场条件及设备特点,选择最佳吊装方案是水电站金结设备安装1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乌弄龙水电站尾水调压室洞室施工场地狭窄,尾水调压室桥机及检修闸门安装时,常规起吊设备无法实施。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天锚与手动葫芦完成桥机吊装,采用汽车吊与桥机联合抬吊、空中转体的方案完成检修闸门门叶的吊装。

镜板和推力轴承均是水轮发电机组转动部分的非常重的部件,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均要求十分高,镜板加工平面度及平行度要求不大于0.02mm,表面粗糙度Ra值在0.04um以下,推力头加工平面度及平行度要求不大于0.03mm,才能保证机组轴线垂直。里底水电站一号机组推力头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推力头水平度超标。经检查、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返厂处理达到设计要求。至今,里底1号机组已投运了2a,运行安全稳定,证明里底1号机组推力头缺陷处理是成功的。主要阐述推力头水平度超标检查处理方法。

乌弄龙水电站蜗壳与压力钢管之间釆用凑合节连接,凑合节安装技术及工艺方法不同于国内同类水电站,凑合节安装采用不预留二期混凝土坑而是随蜗壳一起一次性安装焊接到位,再与蜗壳一起浇筑混凝土。介绍了乌弄龙水电站蜗壳与压力钢管之间凑合节一次性安装技术及工艺的选择及实施方法。结果证明该技术与乌弄龙水电站的实践是成功的,彻底解决了以前凑合节不能随蜗壳一次性安装焊接到位的难题,从本质上加快了凑合节安装工期及混凝土浇筑工期,每台机组提前工期约30d,工期效益十分显著。

里底水电站建设周期及设计、施工方案均发生了重大调整,建管局提前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实践,及时解决了各种问题,提质增效显著,并创新了多项技术成果。里底水电站机电工程建设研究与应用的关键技术有:座环安装技术、混凝土蜗壳全钢衬安装技术、轴流转浆式转轮组装技术、定子一次性安装技术、机组轴线调整技术等。对各项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介绍研究与实践经验。

乌弄龙水电站地面GIS与地下联合单元GIS通过500kV高压电缆连接,GIS之间有1段75m高压电缆竖井。500kV高压电缆的使用相比SF_6管母在安装形式上更为简便,造价成本较低,但安装施工难度较大,因有较长的垂直安装距离,施工安全风险大。研究高压电缆敷设、安装,电缆试验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研讨相应处理方法解决了大量现场设计、施工难题,为电站高压电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里底电站3号机组的调试过程中,调试人员发现机组桨叶会出现短时调节动作的现象,动作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间隔时间从5s至20s不等。桨叶动作过程中,桨叶主配压阀向偏关方向不规律动作。经检查调速器电气柜数据发现,每次桨叶动作前,桨叶位移传感器的采样都有明显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但每次位移传感器采样变化幅值均超出了调速器程序设定的采样死区。对里底水电站水轮机桨叶出现短时多次调节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排查,最终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水轮机筒形阀作为水轮机的特殊进水阀门,在国外水电站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漫湾、小湾、大朝山电站也陆续开始使用,其安装和高度较为复杂。在实际工程中,筒形阀成品因为体积过大无法运输,一般在厂内分瓣制作,抵达工地现场后进行相应的组焊、安装。筒形阀在现场安装的质量关系到今后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水电站的经济效益,现场的组装、安装、调试至关重要。

里底水电站1号机定子铁芯磁化试验中出现了定子铁芯振动及噪声过大,铁损单位损耗偏大,判定是磁化试验中产生共振导致的。定子磁化试验是检验定子铁芯装配质量的重要方法,铁芯温升和温差指标是主要判断依据,铁损作为辅助判断依据。当遇到铁损试验频率与铁芯固有频率产生耦合引起共振,造成定子振动、噪声偏大,铁损超标的情况,可通过测量铁芯叠片后实际固有频率确定是否共振引起铁损超标,测量下线后定子固有频率确定运行是否出现类似情况,通过电磁铁芯故障检测仪检测铁芯有无短路点等方式确定铁芯质量。

为消除定子在吊装、调整过程中产生局部变形,从而形成内应力,危害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乌弄龙水电站定子采用机坑内一次性定位完成,不做二次调整的安装方式进行。定子在机坑内一次性定位,重点为测量基准点的设置及保护,设置完成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得碰撞基准点,且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因为每次测量、校核、验收均需用基准点复测中心柱尺寸,进而得出设备实际安装数据。

闸述里底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定子铁心、机座在运行过程中2倍转频振动超标,通过定转子调圆,改变气隙均匀性,减小气隙间磁拉力不平衡,以及在不影响定子铁心自由膨胀的基础上增加径向弹性元件,加强铁心和机座之间的连接,增强定子刚度及抗振性,从而达到减小定子机座和铁心振动的效果。

通过对常规水电设备状态分析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研究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及故障机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生产数据汇聚至管理信息区进行分析计算的实现技术和方法。通过相关技术完成各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运行数据汇聚及共享、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和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型的建立,结合水电资产管理系统及相关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的应用,建立科学的设备状态评估模型,建立和完善设备状态远程智能分析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大大提升设备状态远程智能分析诊断能力,提高设备运维、检修及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乌弄龙、里底两个水电站创精品机组,超前策划、创新模式、推进精品机组建设。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乌弄龙、里底两个水电站创建精品机组取得了突破,乌弄龙水电站实现了首台机精品机组;里底水电站实现了末台机精品机组。机组振动、摆度、瓦温及可靠性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精品效果目标。

随着水电工程的发展,国家及行业对水电工程项目验收与档案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细致,并对项目档案资料收集及整编完成时间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与我们前期普遍形成的"工程先干完,慢慢搞验收及档案"的工作思维有明显的区别。现阶段水电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完善、施工单位重效益、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项目验收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要细致安排各项工作,将具体任务分解及穿插到工程建设全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电工程项目验收与档案管理水平。

华能集团在澜沧江流域云南迪庆段开发的乌弄龙、里底水电站全部机组于2019年7月实现投产发电。澜沧江"百千万工程"是以公司水电站周边及各建设项目移民点为重点,积极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其中资助开展1×10~4个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是"百千万工程"主要内容之一,建设期间,建管局积极实施水电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水电移民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助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安置目标。

目前,华能集团在澜沧江流域多民族地区段水电开发已逐步展开,同步推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推国家脱贫攻坚。华能集团的基层单位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在推动电站建设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结合企业实际和地域特点,创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认真践行华能"三色"使命、澜沧江公司"五个一"社会责任理念,实现水电开发与云南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过程管理中,它是由原先的静态审计向动态审计,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的转变~([1])。项目跟踪审计能有效克服事后审计的被动性与局限性,并能有效提高企业效益,规避管理风险。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虽然发展较快、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相关程序和制度仍不健全,许多方面仍需改进提高。重点论述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对工程建设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建设工程中的主体,直接关乎人民生活,对建筑质量要求比较高;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希望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追求合理利润,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如何协调其中各管理环节的关系,并做好建设成本的控制,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引进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的决策、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阶段对建设过程进行了划分,并详细分析了各阶段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成本的管控措施。

由于流域梯级滚动开发,"一局两站"基建管理模式成为常态,而砂石系统作为电站建设的粮仓工程,在电站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控制好系统建设、运行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一局两站"管理模式下做好砂石系统的成本管理,就成为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介绍某流域A、B两电站"一局两站"管理模式下砂石系统管理。通过全面成本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现场管理,使有限的资源的功效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乌弄龙水电站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的澜沧江峡谷,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防渗质量管控不好会出现绕坝渗漏、坝后渗水、坝基渗水超标等异常渗水,对大坝结构稳定、坝后永久面施工形象面貌及坝基集水井抽排水造成影响。乌弄龙大坝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混凝土标号分区及坝体分缝止水设计,选用合理的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及时铺筑层间结合面砂浆、加强防渗区混凝土施工加浆及振捣、严控两岸边坡绕坝渗流、接缝灌浆等质量控制,坝前涂刷环氧胶泥及回填黏土铺盖延长渗径等措施,经蓄水后联合检查,坝基廊道、坝后永久坝面及两岸绕坝渗流均未发现渗水现象,施工质量控制较好,防渗措施控制到位。

施工总承包是总体统筹协调极强的建设模式,施工总承包要求密切关注各个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的最新资讯,根据电站现场实际对各项功能予以完善,同时对电站技术管理环境进行优化。在里底水电站工程施工过程,整个电站包括土建及机电金结的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成本控制等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经过多年的试行和推广,施工总承包模式已经得到大多数建设单位的认可。

升鱼机系统是近年来水电站建设为满足环保要求而建设的专用建筑物。结合云南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升鱼机集运鱼系统大荷重自动行驶运鱼车开发及应用实际,介绍了运鱼车车辆选型、系统配置、控制原理、运行方式,提供了水电站升鱼机集运鱼系统运鱼车应用实践经验,该技术的成功应运,解决了水电站运鱼车运行道路具有一定坡度、转弯偏多且具有较多直角转弯的复杂道路适应性难题,成果实施不需建设专用道路,节省了道路建设投资。车辆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升鱼机系统鱼类运输无人干预的要求。

乌弄龙·里底建管局(前身为里底水电工程筹建处、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筹建处)是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派驻机构,负责乌弄龙、里底水电站、维西(塔城)至德钦(云岭)二级公路、云岭至溜筒江公路工程(即为"一局两站两路"工程管理模式)的筹建和现场建设管理工作。为提升管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和克服两座电站同期筹建、同期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同期投产发电,两条公路施工期与电站工程施工期交叉重叠的实际困难,探索实践"一局两站两路"工程管理模式。

2008年随着里底水电站的筹建开始,拉开了云南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序幕。介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澜沧江上游多民族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中企地和谐共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从电站工程概况、电站建设意义、共建和谐机制的必要性、共建和谐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效等方面作了阐述。目前,乌弄龙·里底建管局负责建设管理的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乌弄龙、里底两座水电站已投入商业运营,建设期间保持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为了适应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水电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信息一体化建设规划,争取早日解决企业内部间的"信息孤岛"困境,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加强企业集约化管理,进一步促进水电事业的发展。分析信息一体化在水电企业中的现状,展望水电企业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并为之努力。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组织独特优势。本文对照党对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定位和工作要求,结合水电企业的工作特点,对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群众建设、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围绕谋求共识、队伍管理、培训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对下一步党支部建设做出了思考。

教育培训工作是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业务技术技能为目标。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能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及专业素养,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职工具有专业性强、知识迭代更新较快的特点,因此,电力企业针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培训力度,对于职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质量,很大程度的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

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基于管理需要,以项目投资概算为控制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别从侧重于基建预算及财务管理两方面对投资数据进行统计归集、综合分析,以促进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基建预算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对基建项目统计工作的视角侧重不同,从而形成基建项目投资统计数据在合同口径与财务口径下的统计差异,分析两种数据统计口径的形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差异提出统一的措施与建议。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国家竞争的新焦点。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以及澜沧江公司生产实际,阐述了水电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背景、建设内涵和探索的主要做法,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流域水电设备精益管理取得的成效,并对后续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进行展望。随着数据体量的不断充实、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算法的不断优化、应用的不断拓展,成效将更加凸显。

在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在依靠信息技术进行快速转型升级。电力作为传统的能源支柱行业,在智能电网、智慧电站、数字电厂等建设方面也不断探索。介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水电工业互联网建设实践及应用情况,阐述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的技术、原理、实现方式等,并总结取得的经验成果。

<正>乌弄龙、里底水电站简介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巴迪乡境内,是澜沧江上游古水至苗尾河段规划7个梯级中的第2级电站,上下游分别为古水和里底电站,上距德钦县城约90km,下距里底电站河道距离19km。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2级。电站以发电为主,正常蓄水位1 906m,总库容2.84×10~8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990MW(4×247.5MW),多年平均发电量44.51×10~8kW·h。坝顶高程1 909.5m,最大坝高130.5m,坝顶长度247.1m。工程枢纽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3孔泄洪表孔、坝身2孔泄洪底孔及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组成。乌弄龙水电站工程

<正>1.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引用资料请标出文献。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论著、总结、综述类文章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文题要准确、简要,一般控制在23字以内。来稿请附4~8个中文关键词和200字以内的摘要(摘要为一独立短文,要用第三人称书写。主要内容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加评论);附文题、关键词、摘要、作者单位的英文译文,以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THE END
0.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摘要: 乌弄龙坝前堆积体成因主要为崩塌堆积,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及现场天然休止角测量成果对选取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过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衰减数值法对堆积体稳定性计算分析,评价认为天然状态下,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好;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部(约70m高差)处于库水位以下,堆积体基本稳定;在蓄水和地震工况下稳定性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Ltphgxfplj196>65;:
1.澜沧江乌弄龙电站坝前崩塌堆积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期刊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2.西北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所,甘肃,兰州,730050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云南澜沧江乌弄龙电站地处滇西北山区,坝前500 m处有一近480×104m3的大型堆积体.该堆积体长1 200 m,宽100~200 m,厚8~10 m,具有上部收敛、中部约束、下部发散的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uf~c495823625
2.魏玉峰成都理工大学主持《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公路层状边坡破坏边界的力学参数研究》、《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茨中复建桥左岸倾倒体稳定性评价》、《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南几洛河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开挖后大坝建基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等9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横向科研项目。另外作为第二负责jvzquC41yy}/z6rqn0ipo8zpkxksury{1hgdwuy{13;29:;
3.乌弄龙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岩锚梁裂缝分析摘要:乌弄龙水电站地下厂房在进行第八层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主厂房上下游岩锚梁顶部与岩壁间及岩锚梁顶部平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结合地质资料、监测数据、数值分析对岩锚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经分析认为裂缝段围岩的差异变形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差异变形的地质原因是围岩发育多条层面裂隙和陡倾裂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ujgoz|q423>16986
4.乌弄龙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试验与技术应用摘要:为缓解乌弄龙水电站大坝固结灌浆与坝体碾压混凝土快速浇筑的矛盾, 根据其他类似工程在坝基进行两阶段固结灌浆,在施工前进行了两阶段固结灌浆试验。介绍了这种新型的固结灌浆试验过程及灌浆效果, 对其工艺特点、存在的缺陷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分析该灌浆工艺优缺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坝基;固结灌浆;应用 1坝基固结灌浆施工存在jvzquC41yy}/srpcpenjpj3eqo5ujnxku1|jg€47;58:6?
5.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南几洛河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魏玉峰,WYF,成都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南几洛河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魏玉峰,Yufeng WeijvzquC41hcivn}~0ef{u0niw0et0YbK31|n`EW4m{zs08?=641ipp}jpv179;?<0jvs
6.华能澜沧江公司乌弄龙、里底电站近坝库岸稳定性复核服务招标招标复核并明确近坝库岸的长度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及稳定性总体情况评价,对新发现的边坡地质灾害点开展相应的稳定性评价工作,对 (略) 理、监测、巡视检查等提出建议。 (2)库区地质灾害隐患InSAR形变调查 基于卫星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开展乌弄龙水电站、里底水 (略) 地质灾害隐患普查和灾害点精细化jvzquC41o0hjfljpvgx/exr0ep5og€x/3/98:?:7;7>/j}rn
7.白鹤滩水电站枢纽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是目前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建成后是仅次于三峡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本文系统梳理了白鹤滩水电站枢纽区勘测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坝址不对称强卸荷发育,层间层内错动带发育以及柱状节理玄武岩发育等问题;并针对上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jvzq<84yyy4hem0qtm0ew4ctvodnn4fqk52276576:0l7hpmk4kgp34247.2=>5
8.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两河口水电站最大坝高295m,是已建世界第二高、国内第一高堆石坝,成功将国内心墙堆石坝筑坝水平提升至300m级。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复杂,面临着边界断裂强烈活动与高坝抗震、巨型水库岸坡变形失稳与防控、枢纽区特高边坡群稳定与治理、多源防渗土料评价与利用等几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2022年3月18日全部机组投产发电,jvzq<84yyy4hem0qtm0c{ykenk0fxn132425>961l4dptn0lgm/4976/271:
9.湖北宣恩洞坪水电枢纽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相应处理措施尤其由岩溶导致的水库渗漏问题是岩溶地区建坝成库最为关键性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能否将这一问题查明并提出合理的防渗处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建设的成败。 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建设即将并网发电的宣恩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其库区位于鄂西南岩溶地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是由一套滨一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层组成的左岸河间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mguky0[:532;?3
10.复杂构造区抽水蓄能工程关键地质安全问题:回顾与展望摘要: 复杂构造区抽水蓄能工程关键地质安全研究存在4个方面问题:(1)上下库间断裂构造探测精度与工程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不适配;(2)观测数据匮乏制约上库地震放大效应机理认知并致设计依据不足,(3)极端降雨和地震作用下高位滑坡泥石流链式风险防控技术尚待完善,(4)水位长期高频消落与上库岸坡结构长期损伤劣化评价亟待完善。jvzq<84yyy4hem0qtm0c{ykenk0e|yt1581:A3360PFI77247619A
11.乌东德水电站大型洞室群岩溶不良地质问题分析及处理实例期刊摘要: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相对较好的岩体位于中元古界会理群落雪组第三段Pt321 地层中,为中等岩溶化岩组,岩溶较发育、顺层溶蚀非常明显,岩溶地段的有效处理是水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根据乌东德水电站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岩溶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为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提供有益借鉴. 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ueym49762861:
12.澜沧上游别有洞天——走进乌弄龙水电站地下厂房别有洞天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日电 (王冠 龚雪晴)“以前下山都不容易,更别说去县城了。如今,德维二级公路修好了,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县城。最重要的是,我有了工作,不仅能学技术,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不少。”每每谈起乌弄龙水电站建设带来的变化,蜂丽昆都感慨万千。 近日,装机4台、总容量99万千瓦的乌弄龙水电站2号机组尾水闸门顺利提升,3号机组进入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6=43>
13.青藏高原易贡藏布流域水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工程前期论证及建设过程中,深入认识这些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规避重大地质安全风险,确保水电工程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及流域内部分梯级电站勘察论证成果等,梳理了流域水电开发存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总体思路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共性上可分为3个层次:①“趋利避害”,工程选址选jvzq<84yyy4hem0qtm0c{ykenk0e|yt1581:A3360PFI7724663;:
14.成都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平台管理系统魏玉峰中文主页主持《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质量评价研究》、《宁夏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拉金神谷不稳定斜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开挖后大坝建基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等80余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横向科研项目。项目涉及黄河、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等流域20余jvzquC41hcivn}~0ef{u0niw0et0YbK31|n`EW4oqtk08?=581ptlslf1
15.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乌弄龙水电站获评2023年度中国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参建的乌弄龙水电站项目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 乌弄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巴迪乡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是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上游河段规划“一库七级”梯级电站中的第2级电站,上邻古水水电站,下接里底水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1906jvzq<84yyy4diph0egkd0wjv0et0c{y142841?4381gsvh66566`4>737:=/j}rn
16.中国能源报乌弄龙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维西县巴迪乡,是澜沧江上游河段规划的7座梯级电站中的第2级,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项目,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六公司乌弄龙项目部(以下简称“乌弄龙项目部”)承建了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地下厂房洞室群中的附属洞室是打开主体施工的关键。为解决不同断面尺寸钻爆作业困难,乌弄 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ps{d1nuou4423?.2?4321ipp}jpva7:596270nuo
17.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怒江某河段高边坡岩体深厚卸荷带特征及成因探讨 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 景洪水电站坝基渗水来源研究 基于FLAC~(3D)的卡拉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某水电站研究河段巨型堆积体稳定性及工程影响初步研究 观音岩水电站地质力学构造体系分析及地震安全性评价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Eqplftnseg1Rju}4KIUZ32:5322622<;0jvsm
18.评比工作云南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位于澜沧江上游,为二等大(2)型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泄洪表、底孔及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组成。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电站装机容量990MW。 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和难点:位于藏区,生态保护及环保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坝址河床狭窄、地质条件jvzq<84yyy4tr{ic0qxh1wjyuajfvjnn0rnqAri?33:2
19.乌弄龙水电站坝基设计优化期刊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乌弄龙·里底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云南 维西 674606 在线阅读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打印 摘要:可研阶段受河床坝基建坝自然条件限制,勘探孔及数量有限,无法实地观察和开展现场试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进度、施工工序等进行补充勘探.在大面积基岩面出露后,进一步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和超前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pymhm72436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