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广东肇庆的七星岩景区由两列石灰岩山地组成,下图是七星岩发育过程示意图。
(1)从发育的第一阶段图分析,有明显的“层理”状,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属于_____岩。根据层理弯曲形态,可以推断当地地质构造属于褶皱的__________________形态。
(2)第二阶段起,岩层从表面开始缺失,主要是受到_____力作用。该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将岩石风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和固结成岩。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推测,该种作用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冰川 B.风力 C.流水 D.海浪
(3)A区域的岩石,在第三阶段基本“消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积岩 背斜 外力 侵蚀 搬运 C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解析】
本题考查背斜构造的判断及外力对地貌的塑造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1)七星岩景区的岩石是石灰岩,按成因来分属于沉积岩。七星岩景区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
(2)第二阶段起,岩层从表面开始缺失,主要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受到外力作用侵蚀导致表面开始缺失。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将岩石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广东肇庆属于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来自流水作用,C正确。
(3)A区域地质构造是背斜,岩石属于沉积岩。A区域的岩石,在第三阶段基本“消失”,其主要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 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C. a地坡面径流流向西北
D. d地可能形成瀑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e三地中,b地是建火情瞭望塔的最佳地点
B. 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地建寺庙,则b比e更合适
C. b地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 若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则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题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和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的好处主要有
①可以更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 ②拦蓄洪水,削弱洪峰对下游的冲击,起到防洪作用 ③改善灌溉条件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有利于鱼类洄游,增加生物多样性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2】田纳西河流域范围内,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水电站,但是却还要继续修建大量的核电站和火电站。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水电站环境污染严重,要逐步淘汰 B. 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C. 核电和火电属于可再生能源 D. 火电站环境污染小
【题目】 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
①季风地区 ②信风带 ③赤道低气压带 ④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当地中海沿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时,图中可能出现同种灾害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目】 读某年8月某日浙江省舟山渔场某地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上图可知,该地的气压系统和气象灾害分别是( )
A.低压和伏旱B.低压和寒潮C.高压和伏旱D.低压和台风
【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狂风暴雨B.阴雨绵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
【题目】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B.20%C.30%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题目】 城市首位度可用来反映某国或某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用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及部分城市首位度统计图”。
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首位度在降低,城市化发展呈现郊区化
B.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大城市
C.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较高是由于城市体系不完善
【2】图示时段,广东省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推动
③逆城市化的推动
④产业升级与转移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题目】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
(2)图中AB是_______ (晨或昏)线。C地地方时是_______时,D地昼长为_______小时。
(3)这一天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度。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
(4)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_。
(5)比较A、B、C三地线速度大小:________。
【题目】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