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底,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接见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质部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黄汲清。
他问道:“黄总工程师,你这么大的科学家、这么繁忙的工作,有没有助手呀?”
“我没有助手。”黄汲清答道。
一段传奇人生就此开启……
地质生涯之初:师出名门
勇挑重担: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接受挑战:画好“亚洲”这幅图
2013年,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以中英文同时出版发行。它的出版不仅为亚洲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成矿规律、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地质科学走向世界构建了一座新的桥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可靠的区域地学信息。
耕耘未来:寻找消失的大陆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1955年底,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接见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质部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黄汲清。
他问道:“黄总工程师,你这么大的科学家、这么繁忙的工作,有没有助手呀?”
“我没有助手。”黄汲清答道。
一段传奇人生就此开启……
地质生涯之初:师出名门
勇挑重担: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接受挑战:画好“亚洲”这幅图
2013年,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以中英文同时出版发行。它的出版不仅为亚洲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成矿规律、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地质科学走向世界构建了一座新的桥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可靠的区域地学信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