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创联公路改扩建中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及处治研究填方进行

摘 要:随意经济水平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也持续增长,早期修建公路的实际承载交通量已远超其设计能力,容易甚交通阻塞、事故频发等。因此,对公路工程进行改扩建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工程,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确定、新旧路基不均匀变形机理及处治措施等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类似的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公路工程;改扩建设计;不均匀沉降;有限元模拟;

笔者以某高速公路桩号ZK1+618~K2+726段填方段为研究对象。该公路采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路线全长5.742km、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最大平曲线半径9000m、最小平曲线半径5500m、最大纵坡3.2%、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m、最大中心填高为15m、车辆运行速度为100km/h。研究路段范围内路基的上部坡度为1∶1.5,下部坡度为1∶1.75,无不良地质病害。填方路基的浅层地基土以软土、淤泥质土为主,含水量高、承载力较低、呈塑性流动状态,进行了换填处理,同时路基填料使用沿线黏土,部分路段采用粉煤灰填筑。

在确定公路改扩建方案时,应当尽可能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既要满足规划、工程技术要求,又要满足科学发展、建设环保型交通设施要求,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减少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影响;第二,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拆迁数量;第三,因地制宜,选择成熟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第四,有利于当地路网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扩建的基本形式多样,目前主要采用的拓宽形式有单侧加宽、双侧加宽、分离加宽和混合加宽等。其中双侧加宽是对老路路基两侧均进行拼接,双侧加宽能降低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拆迁数量,同时还能保证平、纵线形的平稳。鉴于此,笔者根据道路交通量预测数据,对该高速公路全线按双向6车道进行加宽。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旧路基不可避免会出现差异沉降,这是导致扩建公路出现病害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改扩建设计时必须明确拓宽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规律。笔者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8.0软件对不同路基拓宽宽度下,距旧路基边线不同位置处的沉降变形展开计算。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见图1),取路基中心填土高度为8m,边坡坡度为1∶1.5,地基土的计算宽度取300m、计算深度取50m。根据工程实际和《道路设计常用数据手册》对相关土层的计算参数进行了简化:路基填料密度1498 kg/m3、弹性模量32MPa、粘聚力36kPa、内摩擦角27°;基岩密度2200kg/m3、弹性模量38MPa、粘聚力48kPa、内摩擦角50°。

图1 公路改扩建路基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公路改扩建路基的模拟属于平面应变问题的范畴,软件计算时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因此,为了保证软件的计算速度和精度要求,用PLAXIS8.0软件分析时将路基建成二维平面模型,并采取三角形单元进行网格自动划分。与此同时,将路基模型按照土体性质差异性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均采用brick单元,并对填方路基区域网格进行加密,共划分4832个网格。模型的边界条件是:地基底部对x、y、z三个方向位移完全约束,对路基边坡外侧水平位移约束、竖向自由变形,路基顶面不施加任何边界条件。

对于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基一般完成了自身压缩变形,为了更好的模拟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应当以地基和老路基可以一起生成应力状态作为拓宽路基的初始应力,PLAXIS 8.0软件中可以采用“重力加载”方式实现这一功能。

重力加载实现途径为:利用软件建立好数值计算模型后,先将地基土和老路基部分网格激活,并在初始计算应力计算时里执行这个单独的计算工序。然后将荷载输入设为总乘子,且令∑Mweight=1。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计算模型在重力加载期间出现少量的塑性点是可以接受的。

改扩建公路拓宽宽度分别选择取4m、6m、10m,得到各拓宽宽度下路基顶面距边线不同位置处相对于旧路基差异沉降变形量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拓宽值下新旧路基差异沉降量

由计算结果可知,当距公路路基边线小于2m时,不同拓宽宽度下各点的沉降变形量基本保持一致。当距公路路基边线超过2m时,随着公路路基拓宽宽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竖向变形增大,新旧路基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持续增大,但其增长速率逐渐变缓。这种现象表明:随着路基加宽宽度的增加,旧路基在新路基的边载作用下引起的附加应力也持续提高,使得老路基的沉降不断增大。但是当路基的拓宽宽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再增加路基的拓宽宽度对旧路基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影响较小,引起的旧路基的沉降也变化较小。路基拓宽宽度不同,路基顶面出现不协调变形最大值的位置也有差异,当公路路基的拓宽宽度为4m、6m时,不协调变形最大值出现在新路基边缘,当公路路基的加宽为10m时,其最大值出现在新路基边缘内侧,这会使得公路拓宽部分路面产生反坡,容易出现雨水聚集,损害路面结构层,导致公路运营功能和寿命下降。

目前处治公路改扩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很多,其中土工格栅、支挡结构、强夯等措施在工程中应用较广泛。土工格栅的作用则是为了增加土体间的抗拉强度,减小变形量。笔者运用PLAXIS8.0软件在原路基模型坡顶以下1m处布置了两层聚丙烯双向塑料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取30kN/m),沉降变形监测点同上,各拓宽宽度下土工格栅铺设前后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变形量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土工格栅铺设前后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变形量

由图可知,土工格栅铺设后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变形量变化趋势与之前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沉降量有明显的降低,公路拓宽宽度分别为4m、6m、10m,其差异沉降变形降低率分别为9.2%、14.6%、19.3%。即随着公路加宽宽度的增加,铺设土工格栅对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改善效果越好。

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项目对公路改扩建公路方案的确定原则、基本形式、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变形规律及具体处治措施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公路扩建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单侧加宽、双侧加宽、分离加宽和混合加宽等,在确定公路改扩建方案时,应当尽可能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2)当距公路路基边线小于2m时,不同拓宽宽度下个点的沉降变形基本保持一致。当距公路路基边线超过2m时,随着公路路基拓宽宽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竖向变形不断增大,新旧路基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持续增大,但其增长速率逐渐变缓。

(3)公路改扩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土工格栅、支挡结构、强夯等,且随着公路加宽宽度的增加,铺设土工格栅对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改善效果越好。

THE END
0.国家知识仓储利用模拟长周期地震动的显式有限元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场地一维线性反演和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有限断层模型,针对一个具体的城市地下结构模型,本文给出了一套近断层地震动预测的方法和相应的预测结果,并与近断层地震动的特征对比,分析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 / 预测/ 并行计算 Key wordsnear-fault jvzquC41rwhot7scruzje7hp1rkskxikecrBt}neng5139i|ieheƒi422>18958
1.工程力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边坡坡度的路堤的流场特性,分析路堤积雪分布,在此基础上,在路堤迎风侧设置防雪栅研究不同层数防雪栅对路堤的挡雪 【更多】 岩体多裂纹扩展演化过程数值流形方法研究 韩智铭, 刘庆宽, 王雪, 谭超, 高一帆 岩体中含有大量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类结构面,结构面在应力作用下的扩展与jvzquC41rwht0lxvco4ptp3ep1kn1
2.多场岩土空间文献导读:[研究目的]研究旨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震后降雨条件下非饱和边坡的渗流和变形特征,以揭示边坡失稳机制并提高灾害预防能力。[研究方法]研究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考虑了震后地震塑性模量的应变依赖性和震后渗透性的体积应变依赖性,建立了综合的水力-力学耦合分析模型。[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地震和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jvzquC41fwudjjsi{ctuw7hqo1oofn}0rjv@oFftvkimg/f?fgzbkux(eqtugwyakfC72
3.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zdem开发者2.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 3. 新生代构造变形模拟的研究进展。 报告中的数值模拟采用ZDEM完成,模拟结果很好的解释了龙门山新生代前陆冲断带构造应变的差异性分布。实验设计及边界条件控制值得学习。 视频详细介绍 盆地构造解析和构造模拟 2020年05月 jvzquC41iguwdx}0eqs0
4.跨断层埋地连续管道最佳管线为探究大管径埋地连续管道在断层错动下的最佳管线与断层交角,以Q235C连续钢管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跨断层大管径埋地连续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管道应变失效准则分析了管线与断层交角对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轴向最大应变及失效区域长度的影响作用,探究了不同断层类型及不同管道埋深下埋地连续管道的最佳管线与断层jvzq<84kttohc}j0yj{/gmz0ep5DP8^42480X94K91758
5.强震作用下特高土石坝多耦合体系损伤演化机理及安全评价准则(2)大规模、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研发。集成大坝–河谷/地基–库水体系非线性动力耦合分析方法、考虑尺寸效应的堆石料静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混凝土防渗体塑性损伤和开裂分析方法,研发大规模、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实现强震作用下特高土石坝损伤演化、渐进破坏全过程模拟。基于GPU并行加速技术和多核jvzquC41yy}/epjlqwxocu3eqo5dp8ftvkimg8^42480K@4354?
6.HuangHanyuHomeKey Words:川南地区;长宁背斜;断层转折褶皱;有限元数值模拟;力学条件 Abstract:长宁背斜是四川盆地川南低缓褶皱带内重要的页岩气富集构造,其形成机制对于理解区域构造变形规律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钻井数据及前人建立的构造—演化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长宁背斜的地jvzquC41hcivn}~0ef{u0niw0et0JQ^345:0gw4nyem04B;:935dqwygpv5:7<850jzn
7.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2)堆龙德庆平卧褶皱实习基地(3)羊八井高岭土矿实习基地3、实习目的:(1)理解基本的地质构造结构(2)此次实习更加深了我对地质学的了解和对学习地质学的兴趣,也更深刻理解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大坝分为重力坝和拱坝,重力坝特征是体积大,分析其力时应用于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法。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5Hqwl|wqhbqpfq1unjzrgcqigp1ptpi|{pdjticqe25B7380nuou
8.飞机蒙皮范文8篇(全文)如图2所示, 取200mm×200mm长正方形区域模拟蒙皮区域, 有限元中建为三维体元, 厚度为1.1mm。椭圆凹槽采用长轴半径为37.5mm, 短轴半径为25mm, 沿长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与平板相交成长短轴比为1.5比1的椭圆形凹槽, 该凹槽深度分别为0.11mm, 0.14mm, 0.17mm, 模拟损伤的最大深度, 在蒙皮表面凹槽为椭圆形, 且蒙皮表面损伤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6guhwc‚x0jvsm
9.多场岩土空间[研究方法]采用结合有限元和离散元法(FDEM)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几何方法,称为CWSVM,用于控制网格数量和质量。使用基于符号距离场的离散元法(SDF-DEM),模拟异质地质材料中不规则夹杂物的分布和取向。[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重点分析了深圳滑坡的灾害情况及其对地质工程的影响。详细描述了FDEM的基本jvzquC41fwudjjsi{ctuw7hqo1oofn}0rjv@oFftvkimg/f?fgzbkux(eqtugwyakfC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