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发明的古装,起起伏伏的命运。
【“汉服”溯源】往期链接:
本文其实写好后躺在我的素材库里很久了,直到最近有朋友跟我说:“你知道吗?两片式的汉服裙子已经卖不出去了!”忽然就感叹起这种“汉服新发明”起起伏伏的命运了。
“两片式”裙子作为“齐胸襦裙”发展出来的奇怪产物,相信当年发明它的商家也不会想到会如此成功,而后又引发了无数的是非争端吧!我觉得简单粗暴地给它下一个对或错的结论都是不合适的,这后面折射出的人们对待“复古”的渴求和对于“求知”的敷衍,才是真正值得不断被讨论的。
从“戏服”到“汉服”
面子与里子难权衡的困境
△ 《大明宫词》剧照
很多人汉服爱好者往往会否认影视剧在“古装”传播流行过程中的作用,而觉得自己是按照古画或文物制作的。这种认知的偏差,其实是很多汉服不实用的根源。
的确在古画里可以看到不少类似《大明宫词》戏服里这样的服装,但是最终在真实人类的身上这个衣服要做成什么样的,裙子要扎多高、裙褶要怎么打、上衣选用怎样的材质,等等,则需要服装设计师去理解。那么后来的古装商家,根据这些影视剧戏服去模仿制作,要比古画来得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古画最后会被做成同一个样子。
△ 使用拉链的《大明宫词》戏服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两片式”的诞生
一个错误,许多无数个错误去挽救
一开始对于这种扎在腋下的裙子,汉服圈所采用的和其他汉服裙子相同的思路,在“两片式”出现后它就被称为“一片式”了。
“一片式”的基本样式如下——
但是它们几乎都可以笼统地被算作“一片式”。而“一片式”的穿着也和普通的时装裙不太一样,因为它的样子如同围裙,非常容易走光(汉服圈一般只穿“一层皮”,即只穿外观可以看到的服饰部分),所以就需要做成腰围的1.5倍长,这样穿着才能绕身一圈半,避免走光。
但是当它如同普通裙子一样穿在腰上的时候,这样自然是问题不大,但是齐胸襦裙穿着位置被设定在腋下,这里并非是一个人体的自然凹陷,就产生了问题。
齐胸襦裙穿着位置的示意图——
而且还有些妹纸为了穿着效果更好,也就是不像孕妇那么臃肿还能展现女性优势,会穿成类似《武媚娘传奇》里的那种样式,裙子就更加扎不紧了……
△ 《武媚娘传奇》剧照 / 网络
前面说了,裙子爱掉这个问题在影视剧里不存在,无论是做成假两件或加暗扣拉链都可以。但是放在汉服圈内就很难成立,即便最不想遵从历史的汉服爱好者也有抵触心理,认为现代服装工业的辅料会破坏汉服语境(比较诡异的是,现代面料却没关系)。
所以通过观察古画,附会日本近代服饰,“两片式”就产生了。
△ 古画中的缺口是“一片式”不可能出现的
△ 两片式的参考对象
△ 行灯袴
“两片式”和“一片式”在本质上其实区别很大,“一片式”类似围裙,而“两片式”本质上是一种筒裙,在裙腰处两侧开衩,各留了一组系带方便穿着时调节。
“两片式”的确是可以解决“齐胸襦裙”爱掉的问题,尽管现在很多人喜欢站出来说还是会掉等等,但是从受力角度来说,不仅裙子本身更轻了而且分解了受力,不会因为背面又长又沉而拉扯正面了。
尽管它的诞生是发现了“一片式”不符合古画的明显bug(古画裙子侧面有开口),但是解决的思路是站不住脚的。之所以会制造出一个这样的新错误,是因为汉服圈无理由无根据地坚信“齐胸襦裙”是绝对正确的存在,为了这个飘在空中的真理,不停拿出一些猜想去凑答案。
这个过程有点像“撞库”,更像大家想不起自己密码时候的样子,不停输入不同的字符期待有一组是正确的。然后这么做的前提是,你登陆的这个账号是真的存在的,并且你对密码稍有印象。而“齐胸襦裙”面临的问题却是,账号可能都是错误的乃至不存在的,用再多的错误去凑,恐怕也是于事无补。
“两片式”的兴衰
古风服饰,本质是小众风格的现代服饰
但是以上种种并不影响“两片式”的流行,到后来连普通的汉服裙子也开始做成两片式。
用最简单的思维去理解,两片式真的很方便很符合现代服饰。
对于商家来说,它省料子,制作难度也并不比“一片式”大很多。类似筒裙的原型便于做一些连续循环图案的设计,还可以做透明效果。而“一片式”因为有交叠部分,做成一些透明料子会破坏设计效果。“两片裙”的裙腰也是完整展示的,做装饰也更方便。
对于买家来说,“两片式”在了解以后更好穿。“一片式”绕身一圈半以后,会有一条系带压在下面,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就发展出在裙腰打孔的做法,或在内侧附加系带等等做法。(不要问我为啥这个问题居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毕竟教人穿汉服怎么上楼梯的视频都可以有几十万观看量,我已经对此麻木了)
种种“两片式”的优点根源不在于它有日本“血统”,而在于它比所有汉服都靠近现代服饰(以后还会分析一些“成功”的汉服款式,大家就会越来越明白这一点有多重要)。现代半身裙都是类似设计,只是一般来说只有一个开口。(松紧带啥的就别杠了)
△ 裙子的侧拉链
看似“洗牌”、实则循环的过程中,买家的需求被不断刺激,舆论的热点被不停炒作,汉服商家和汉服活动家得到了莫大的满足。这个过程中最受伤的当然是不停疲惫购买、事实上消费能力又不高的汉服爱好者们,可惜对于他们来说,戳破他们这种困顿梦境的人(比如我)才是大魔王,他们已经成为了这个利益链上心甘情愿的压榨对象,就像鲁迅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最后的最后,大家还记得为什么会有“两片式”吗?因为古画中出现的细节与现在的汉服仿品对不上!这个问题解决了么?没有!甚至于,没有人再去提及这个问题了。这时候你才明白,在汉服圈,在其他很多地方,历史只是噱头,知识仅作装点,里面充斥的全是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