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以龙作为中国文化、中华精神的象征,更以龙的传人自居。
然而事实上,似乎没有资料或证据能直接证明龙这种生物是真实存在的,那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崇尚龙,一直坚信龙存在呢?
龙为什么会存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图腾信仰
我国的图腾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 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信仰形式。
传说中的黄帝是我国北方一些氏族部落的首领,号轩辕氏,又号熊氏。相传黄帝在与炎帝、东夷作战时曾训练野兽作战。在阪泉之战中,黄帝“师熊、罴、狼、豹、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指的就是以这些禽、兽为图腾的氏族。
东夷部落主体以鸟为图腾,东夷部落中一个叫太昊的古老部落,相传是雷神的后代,以龙为图腾。
(远古时期龙图腾)
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提出龙是华夏民族的远古图腾。
众所周知,龙的形象有九似的说法,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因为龙的原型是蛇,而蛇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前身的一个部落的图腾,随着蛇氏族吞并和联合其他氏族,其图腾大蛇也获得了其他氏族图腾物的一些特征变成了四不像但又“九似”的龙。
远古时期的人们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来战胜自然
作为理想化神灵动物的龙,其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诗经》、《左传》等记载,上古时期的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等部落联盟的首领都是龙的后裔。在先秦文献中,对龙的描述大多是龙与人的混合形象。如伏羲、帝尧是人面龙身,黄帝是人面蛇身。在出土的原始彩陶,玉雕等文物中,远古龙的形象多是人面龙身、长躯卷曲、巨头圆眼,头部饰有象征性饰品。
(传说中的龙人!!说好的圆眼呢?!)
在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多变,逐渐成为权威、吉祥、华贵的象征。
佛教传入后,又为其增加了能腾云驾雾的本领,其形象更加多样化。
那究竟有龙存在吗
前面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在告诉我们龙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生物,龙并不存在。
那么往年那些某某地方有人见过龙的事件又怎么解释呢?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