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记录案例(

是否建立了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管理),并且为项目管理以及团队成员确定了各自的任务和权限?

项目管理有能力满足客户要求。

设计了一个组建项目管理的过程

确定了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权限以及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归口,在这其中,包括各方面必要的落实权限。

供应商自始至终被纳入了项目管理。

-针对具体的工艺技术,提供资源证明(专业人员)

-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的任务,权限以及权责

-针对国际项目,建立项目网络

-项目组织机构图

-客户要求

查QR8.3-03 NO.201601

《APQP小组成员及职责表》

建立以刘红为组长的APQP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权限技能及多功能小组的职责权限。

2.2*

资源规划应在项目合同的基础上考虑到客户要求。

为项目管理设立并且落实了资源规划(跨区域跨部门的团队)

针对必要的项目预算,进行了规划并审批通过。

在规划中应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负荷

对项目的变更应及时加以说明,并且在落实前与客户进行协商沟通

一旦项目中发生变更,那么就必须对资源规划开展复核,必要时,还应调整实际需求。

上述情况既涉及到由客户触发的变更,也涉及到自身内部的变更以及由供应商触发的变更。

资源规划同样也会考虑到供应商,在资源规划中,应特别留意关键路径。

-针对具体的工艺技术,提供资源证明(专业人员)

-资源规划方面的证明(顾及到其他进一步的客户项目)

-规划应顾及到客户证明

QR8.3-04 NO. 201601

《项目可行性评审报告》

明确提出投资费用、工装设备等资源需求。

现有的设备、工装、人员可以满足开发新品的需求。

2.3

是否已经编制了一份项目计划表,并且与客户进行了协商沟通?

项目计划表应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所有内部里程碑以及客户里程碑都应被完整的纳入项目计划表,并且定期针对实际发生的变更加以调整。一旦项目计划表发生变更,则将通过一位指定的分发人,确保内部的联络沟通。对于不是由客户出发的项目计划表的变更,需要同客户进行协商沟通。

项目计划表会顾及到关键的供应商群体,而关键路径则来自项目计划表。

质量管理计划表必须是项目计划表的组成部分。

在项目计划表中所定义的里程碑时刻,应开展评价,以确认所有规划的事项是否都得到落实,并是否达到要求的落实程度。

-包括里程碑在内的项目计划表

-针对具体工艺技术和或产品组的客户要求

-里程碑评价

-质量管理计划表

QR8.3-02 NO. 201601

《产品市场调研和立项申请单》

已进行了协商,获得开发生产项目

2.4

项目管理机构是否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提供可靠的变更管理?

项目的变更管理需要满足特定的客户要求。将开展针对变更的可行性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针对变更,应及时加以说明,并且与客户协商沟通。应在一道定义的过程的基础上,对所有变更开展记录。对于不是由客户触发的变更,应同客户协商沟通。对于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变更,必须和客户一起对风险开展评价。在变更管理中应确保供应商能够主动参与。对变更停止的时间点有明确的定义,因而必须遵守。如不能遵守,则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必须以书面形式加以记录。SOP之前的变更时间段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变更的落实应考虑到SOP之前剩余的时间,综合加以评价。

-变更管理过程描述

-变更表单、变更历史、变更评价、变更许可

制定QD8.3.2《工程规范及变更控制规范》的变更控制机制

建立QR8.3-46《工程更改申请单》

QR8.3-47《工程更改通知单》

2.5*

针对客户,组织内部以及供应商,分别定义了负责变更的人员及其代理人。针对变更的规模制定了规定(分发,处理时间,事态升级路径)。必须满足客户就变更管理的要求,或者对此应开展特定的管理并加以记录。

-变更管理过程描述

-责权的确定

-变更表单

-变更历史

-变更评价

-变更许可

2.6

是否为项目编制了一份质量管理计划表,该计划表是否得到落实,落实情况是否被告定期监控?

在项目计划表中必须包含有一份质量管理计划表,该表将涉及所有与质量管理规划有关的事项。应根据客户要求/合同编制质量管理计划表,其中既要包含内部、同时也包含外部产品质量保障规范。针对质量管理计划表的编制和管理,定义并任命了相关负责的人员。质量管理计划表考虑到了总体项目的时间安排,包含有关键的供应商群体。针对验证和确认考虑到了所有相关的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针对质量管理计划表的落实情况,定期对目标的遵守以及落实开展监控。

-项目计划表

-客户的里程碑

-设计质量管理规划的客户要求

-客户技术规范

-在质量管理计划表中考虑到了关键的零部件部分

-根据具体的工艺技术/产品组,共同落实了计划的复查(状态)

制定QD8.1.1《项目管理及APQP控制规范》,

建立QR8.3-01《设计开发策划-进度表APQP》,及时检查落实项目的进展情况。

2.7*

是否建立了事态升级程序,该程序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为项目描述并建立了一道升级过程,在其中考虑到了具体的客户要求。

确定了事态升级标准,规定了责权关系以及权限。

通过相应的记录,证明措施(事态升级)的有效性。

如果发现工艺技术,供应商以及交货国家存在特殊的风险,那么,同样应该在事态升级管理中这类情况考虑在内。

-在事态升级过程中定义了联系人/决策者

-定义了事态升级标准以及联系沟通路径

-包括措施在内的里程碑评价记录

建立并制定了QD6.1.2《应急计划控制规范》,

过程要素P3:产品和过程研发的规划

3.1

针对具体产品和过程的要求是否已经到位?

对询价和合同文本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必须通知客户,或者由客户对不符合项进行放行

客户在下级供应商或原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必须被记录下来。

必须在自身要求,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生产制造工艺以及取决于产品用途/使用的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特殊的特征。

针对由客户指定的供应商,签署了归口协议。

-设计任务书

-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

-采购条件、物流要求、质量协议

-涉及质量管理的要求、文献记录方面的要求、环境保护,回收利用要求

-互联网上信息平台的访问入口

-在职能归口的框架范围内,和客户一起定义针对下级供应商的责权关系

-检验规范、产品/过程特征,特殊特性

-性能证明、技术规范、图纸

-在过去产品积累的经验

-设备、工具、检验工具的适用性

-加工工位和检验工位的设计

-搬运,包装,仓储和标记

制定QD8.3.1《设计和开发控制规范》,用以识别客户的一般要求以及研发和过程要求。

QR8.3-06 NO. 201601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明确了产品、过程的设计输入要求。

3.2*

在为产品和过程确定的要求的基础上,是否从总体上对可加工性开展了评价?

对于可加工性评价的步骤,必须加以规范。

必须对合同和询价文本的可行性开展检验。

必须有一道过程,通过它确定所有产品要求,包括那些客户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

必须将经验(教训)以及针对未来的期望考虑在内。

在向客户报价前的审批过程必须加以规范。

在报价阶段,就已经需要考虑到样件制造,原型件制造等需要的产能

-产品/过程研发

-客户要求、客户规范、产品责任要求

-针对下级供应商权责关系的定义

-规范,标准,法律,环保

-产能、原材料到位情况

-负责研发的有资质人员

-生产加工可能,生产地点、建筑,空间

-设备,模具,生产/检验工具,辅助工具,实验室设备,运输工具,容器,仓库

QR8.3-05 NO. 201601 《小组可行性承诺报告》

QR8.3-04 NO. 201601 《项目可行性评审报告》

3.3

在项目计划表下,还应为产品和过程研发编制专门上的计划表。计划表中包含有特定研发和规划活动的具体时间点/持续时间,里程碑,生产测试等相关信息。里程碑应与客户里程碑协调一致,为各里程碑确定考量指标,并确定关键路径。内部研发计划表应与对应的项目事件表协调一致,尤其是针对各个里程碑的考量指标。必须确保研发计划表始终牌更新状态。在研发计划表中,应包括一套质量管理规划,其内容应涉及检验规划,检验工具规划以及风险分析。在研发阶段,必须使用合适的方法,为产品研发提供保证,使产品在量产时能够满足使用条件(功能,可靠性,安全性)。FMEA是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针对批量生产,提供具备相关工艺技术经验的证明。外包的过程和服务也是项目规划的组成部分。

-客户要求

-QFD、DOE、FMEA

-质量管理规划(可靠性测试、功能测试,检验计划表)

-产能研究

-原型件/试生产

-确定目标及监控落实程度

-定期询问研发进度状态

-向项目管理层提供信息汇报

-针对投资计划的项目计划表

-批量生产方面的工艺技术经验

-生产/检验工具,软件,包装的提供

-变更的保障方案(投产问题等)

3.4

针对产品和过程研发,是否考虑到了所需的资源?

必须对确定资源的程序加以规范。资源指具备资质的人员、预算、基础设施、试验装置、试验室用品、机器、设备等都是否已经到位(机器和设备的负荷情况)。每次启动研发前,都需要确定人员资质的要求及需要提供的工具,并加以记录。针对原型件制造,样件制造,试生产,生产测试和批量生产所需的产能及具体的落实,必须加以规划。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可能产生的瓶颈和额外的需求,应定期开展需求分析。应定期根据项目中的变更,对资源规划加以调整,外包的过程和服务应被考虑在内。

-生产地点,模具,生产和检验装置

-内部及外部用测试/检验/试验室用品

-CAD、CAM、CAE设备

-材料的到位情况

-沟通联络的可能

-研发阶段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

-信息流

QR8.3-19 NO. 201401《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设备检查清单》

QR8.3-33设备工装刀具和量具清单

QR8.3-34检测设备及检查清单

3.5

需要落实一道过程,对必要的供应商活动开展规划和检验。包括发包策略,发包范围以及发包时间。潜在供应商包括已经确定下来的供应商都已公开。在各个部门之间已经就最晚的发包时间达成一致。负责设备、机器、模具、服务和工艺的供应商应参与过程研发当中。必须通过记录确保供应商委托的可追溯性。委托、复查以及验收时间应记录在过程研发计划表中。

-决定是加工还是采购

-采购市场分析

-供应商的活动计划表

-供应商管理描述

-零部件分类

-配件供应商风险评价

QR8.3-13 NO. 201601

《初始材料清单(BOM)》

QR8.4-03 NO. 201601《合格供方名录》

-2

开展不够深入

过程要素P4:产品和过程研发的实现

4.1

是否编制了产品/过程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了更新,同时确定了整改措施?

在研发阶段应借助FMEA确保产品和过程在功能、可靠性等方面符合客户要求。产品和过程一旦发和变更,就必须重新进行评价。必要时启动新一次分析。在措施落实后,必须进行更新,即需要对发生概率及发现概率重新进行评价,并对产品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过程加以验证/确认。FMEA必须是研发计划表的内容。启动阶段,与FMEA之间的归口,更新周期都必须从中得出。对FMEA的落实必须加以规范。定义了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归口,以及内部归口。应客户可能的评价要求进行了记录并加以应用。

生产计划和将来要负责生产的区域是FMEA团队的成员。在编制FMEA时,应让被指定负责加工的生产基地参与其中。识别了特殊的特性,在FMEA中进行了标记,并通过措施进行了保障,必须证明代谢的有效性。存在一套闭环体系,确保FMEA的更新。

-客户要求、特殊特性、重要的参数、客户在评价方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因素

-功能、安装尺寸、材料

-来自以前项目的经验、FMEA会议记录、变更历史

-产品及过程FMEA中涉及具体措施,措施跟踪

-内、外部运输及其对产品特征的影响

QR8.3-31 /FMEA No.:201601《过程FMEA》

4.2

产品和过程研发过程表中确定的事项是否得到落实?

通过质量规划,使在研发新产品、过程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把产品的使用条件考虑在内。在研发规划中确定的产品研发方法得到应用,从而在落实要求之后,量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可靠性、安全性)。在质量管理规划中,必须包含一份涉及构件、组件、部件、零件和材料以及原型件和试生产阶段生产制造过程的试验计划表。为原型件和试生产阶段编制了一份质量计划表。对从原型件和试生产阶段所取得的认识进行了记录,以便将它们应用于量产阶段。检验工具规划是质量管理规划的组成部分。确定并落实了对检验工具的要求。

-项目流程规划、试验规划

-方法(QFD、DOE、FMEA)、防错原则、使用寿命测试、环境模拟测试

-安装试验和系统测试,零部件可靠的装配

-整个供应链上的应用

-针对环境保护和废弃处置的调查

-检验计划表、涉及质量管理规划编制的过程描述

QR8.3-36《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QR8.3-35《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QR8.3-14《产品保证计划》

4.3

人力资源是否到位并且具备资质?

必须设计一道过程,负责总体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为确定的时间规划人力资源并保证到位。针对具体的任务,人力资源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必须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可能产生的瓶颈和额外的需求,应定期开展需求分析。外包的过程和服务应被考虑在内。落实原型件制造,样件制造,试生产,生产测试和批量生产所需产能已经到位。

-客户要求

-对各个岗位的总体要求

-培训需求调查

-不同领域的认识技能

-项目管理

-DOE、FMEA、QFD、DPC

-检验过程适用性

-外语技能

QR7.2-01《人员需求申请表》

QR7.2-02《岗位技能要求》

QR7.2-03《员工招聘登记表》

QR7.2-04《员工试用转正评定表》

QR7.2-05《岗位技能评定表》

-2

略有欠缺

4.4

基础设施是否到位并且适用?

必须编制一道用于开展资源调查的过程。资源调查是测试设备、试验室用品、机器、设备的到位情况以及机器和设备的实际负荷。在报价核算中应考虑必要的产能。在研发过程中,针对可能产生的瓶颈和额外的需求,应定期开展需求分析。针对会导致瓶颈的过程步骤,必须保证其透明度。产能必须在客户量产启动之前的一段合适的预留期内就已经到位。

-原型件制造

-试验规划、试验装置、测试实验室、测试设备、检验装置工具

-建筑、空间、厂区结构平面图

-设备和机器规划

-客户要求、产量, 生产周期

-原材料、材料到位情况

-物流容量调查, 运输路径、运输工具、容器、仓库

-量产启动前的产能

QR8.3-33设备工装刀具和量具一览表

QR8.3-34检测设备及检查清单

QR8.3-18平面定置管理图及检查表

4.5*

针对各个具体的阶段,是否在要求的基础上取得了必要的能力证明以及批准?

必须根据研发时间表,证明所有的零部件、组件和外购件的批准、能力证明都已经到位。在项目计划表以及客户里程碑的基础上,定期编制项目状态报告。必须定义评价规则/考量指标。PPF(生产和过程放行)必须到位。来自原型件技术放行程序的基准件必须根据客户要求加以保管。确实落实了产品和过程的验证以及确认。

-技术规范、图纸、设计任务书

-FMEA;产品试验、检验报告、记录

-试生产件、试验样件

-调试;包装、物流方案

-模具、机器、装置、检验工具

-重要的产品/过程特征的能力证明、产能研究

-外购件/供应商证明

-法律法规放行、客户的研发放行

-原型件技术放行程序的结果

-模具验收

已按顾客要求提交了塑料手柄本体和手球本体的PPAP文件包

零件号为:8060010、8060038

QR8.3-24模治具配置申请表

QR8.3-25模具设计任务书

QR8.3-26模具制造报价单

QR8.3-27 模具供方评定

QR8.3-28 模具加工合同

QR8.3-29模治具跟踪评审验收记录

4.6

是否针对各个具体的阶段应用了生产控制计划表,是否在这些计划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具体的生产和检验文件?

生产控制计划必须以下一些事项:

-过程步骤的顺序

-特殊特性的确定以及标记

-检验流程计划表的编制,检验频度/周期

-应使用的量具、检验工具、检验结果的记录

-装置和装备的提供

-确保测量技术及时到位,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

-在产品实现环节有效的部位进行检验

-说明验收标准、反应计划表、返工

QR8.3-42《生产控制计划》-8060010

4.7

是否在量产条件下开展了试生产,以使获得批量生产放行?

必须开展试生产,以便能够及时对所有生产因素和影响进行评价,必要时加以整改。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应能够避免瓶颈以及质量损失。出具了证明,确保能够实现不同的产量。

-客户要求

-确定最低的产能、

-过程能力研究、测量工具能力

-生产资料和装置达到量产要求

-搬运、包装、标记、仓储

-人员资质

-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

-首样件检验

-加工工位,检验工位设计

-发现零部件清单和计划安排方面的错误

QR8.3-32《试生产控制计划》-8060010

注塑作业指导书

QR8.3-37包装规范指导书

QR8.3-17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表

QR9.2-11产品审核规程-手柄8060010

QR9.2-12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QR8.3-30首批样品检验报告

4.8

采购方面的计划任务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

-特殊特性,法律法规要求

-协调会议纪要,研讨会,同步工程小组

-职能归口协议

需要加以考虑的事项:

-批准

-模具的标记、模具的设计/产量

-评审报告;现场考察记录

-证明文件;供应商的项目报告

-里程碑评价;能力证明;负荷测试;基准样件

QR8.4-01 NO.201401《供方能力调查表》 QR7.4-02 NO.201401《供方评价表》

QR8.4-03 NO.201401《合格供方名录》

QR8.4-04 NO.201401《供方业绩评价记录》

QR8.4-14 NO.201401《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计划》 QR8.4-07 NO.201401《采购技术规范书》

4.9

为了正式投产提供保障,是否地项目交接开展了控制管理?

必须编制并规范一道过程,从而在研发团队和生产之间实现有层次的交接。必须考虑到客户的要求。在初始批量交货前,必须在内部完成生产过程放行。必须在生产所在地根据客户要求开展生产测试。应根据时间安排及时落实生产测试过程中制定的措施。必须为所有特殊特性提供MFU(机器能力调查)证明。以要求的数量,提供所需的模具,检验和测量工具。必须描述并落实一道旨在保障投产的程序,以便为投产阶段提供保障,并确保稳定的生产过程。对于所有新研发零件以及经过变更、并且需要落实原型件技术旅行程序的零部件,应落实投产保障。

-确定责权关系

-交接记录/检查表/验收记录

-确定额外、不会再在装配好的零部件上进行的检验步骤

-确定一套程序,以确保能够立即开展故障分析,并启动整改措施

-定义故障率

-确定投产阶段零部件的标记

QD8.1.1《项目管理及APQP控制规范》

QD8.3.3《生产件批准程序》

【体系管理】专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知识的分享!分享内容:企业内外部培训教材PPT、管理体系制度文件、表单模板案例、内部审核技巧、外部审核准备迎审技巧、管理体系建设实战案例、注册审核员考试资料、内部审核员培养教程、质量/安全/精益生产制造行业书籍电子书;GB/GBT/HB/DB/QB/GJB/法律法规分享及解读、ISO9001/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ISO13485/ISO27001/ISO17025/ISO22000/VDA系列/CQI系列/体系管理知识及培训教材分享!!!

THE END
0.审计实训报告大全11篇学生对审计过程、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都有所了解,所以,在讲《审计实务》时就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重复,但仍然需要把执业道德规范、基本的审计程序、具体审计方法的运用、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编制简单介绍一下,尤其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体系一定要强调,因为讲实务,首先必须要保证其执业行为规范。理论 jvzquC41uynh0ofdkcu/exr0ep5icx|gp1>1;7mvon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一点通11.如何理解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项目、要素、要点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这些都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所应该涉及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其次,项目包括要素,要素包含要点,但是要素和要点不仅包含方案中涉及的这些内容,还可以增加,也即下一级(要素和要点)是上一级的jvzquC41un~z0qzcu0kew7hp1ktgq86364576?:0jvs
2.供应链实训总结通用12篇授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强化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模拟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穿插视频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开阔学生视野,以及采用一些辅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仿真、参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撰写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等)来深化jvzquC41|i~zs7}wgunv0lto1jgpyns1:2>877mvon
3.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基本知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每章内容由若干小节构成,各小节以数据和表格反映该审核项目下的审核要素。《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什》格体有44小节内容,包含数据图表和数据指标,方便专家查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小节包含了数据、指标和说明等内容。注明数据来源,便于专家返回数据库查找原始数据jvzquC41yy}/ejve0kew7hp1ktgq86333593?>0jvs
4.ISO14000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练习题11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必须包括( B )。 A、环境手册 B、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管理评审程序 D、污水控制程序 2、以下哪项工作不属于审核组长的职责( C ) A、编制审核计划 B、指导编写审核报告 C、制定审核方案 D、主持首次会议 3. 下列( c )项答案的表述最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3.2的要求jvzquC41yy}/umjfw0id1lhcc1nkuq~1opryv8723;3196751591;<3jvor
5.企业风险管理内容范文在这背景下,制定框架有着强烈的驱动力。为了顺应企业的呼声和要求,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讨论稿描述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四类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j}rn
6.应急管理的规章制度3、应急保障的二级要素包括机构与职责、物资与装备、通信与信息、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员工教育、互相协议。 4、应急响应的二级要素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报告与公告、事态监测与评估、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救、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现场恢复、应急结束。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j049752;7:3?586:e87@72;;4ivvq
7.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应知应会g 考核授权签字人在签字范围内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包括经验方法或具体的分析或统计的方法等。 授权签字人为签发(批准)检测报告,是报告三级审核的最后一关,对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检测机构对授权签字人的理解不准确,与技术负责人或单位行政领导相混淆,或授权签jvzquC41o0pjcwugkenjpj3ep1n.pm23244ivvq
8.新一轮审核评估常见问题答疑汇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jvzquC41lyi/n‚z0gf{/ew4424902=621e=4;>f433>738ucig4ivv
9.《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10大要点解读,含质量保证与试验设施除此,QA还应对试验计划和最终试验报告以及原始数据进行审核。试验计划的审查,可对照《规范》第九章第三十四条中的所有要素,包括试验项目基本内容、试验委托和试验机构情况、日期、试验方法、其他事项、记录6方面,还应包括项目负责人指导试验人员完成试验项目的所有信息,如所有涉及试验操作的SOP、需填写的表格、表格填写要求jvzquC41yy}/tnfej4:i0lto1cmsqlmgokibn8npfwyut‚2pgyy0rnxvkeoeg6wgikyutjykqp3ug|yu